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的製造方法
2023-12-07 04:53:21 1
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對持針器的鉗嘴進行可控性彎折調節的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它包括鉗杆、鉗嘴、鉗柄、夾閉組件、彎折組件和夾持組件,鉗嘴通過銷軸轉動安裝在鉗杆的左端端部,鉗柄固定安裝在鉗杆的右端端部,夾閉組件安裝在鉗嘴與鉗柄之間,利用夾閉組件實現鉗嘴的張開和閉合,彎折組件安裝在鉗嘴與鉗柄之間,利用彎折組件實現鉗嘴的彎折,夾持組件安裝在夾閉組件與鉗柄之間,利用夾持組件實現鉗柄對縫針的穩固夾持。
【專利說明】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於外科微創手術的持針器,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對持針器的鉗嘴進行可控性彎折調節的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醫療服務效果和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微創腔鏡手術將是今後外科領域發展的方向。腔鏡手術技術要求高,操作複雜,術中使用的手術器械繁多,其中,腔鏡持針器是施行微創手術過程中常規使用的持針器械,由於人體內部結構複雜,而微創手術切口小、視野局限,手術操作空間侷促,因此,常需建立多個操作通道,在手術過程中需要使用多種器械配合進行操作,手術器械更換頻繁。但是,現有的持針器及其他手術器械多是不可彎折的,術中僵直地進出術野,難免會阻擋視線、影響手術操作?』另夕卜,在一些特殊部位,因解剖原因或空間所限,傳統的不可轉向、彎折的持針器難以完成操作,給手術增添困難,導致手術時間延長、出血增多、麻醉及其他藥物使用增加,易引發術後併發症的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以上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對持針器的鉗嘴進行可控性彎折調節的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它包括鉗杆,所述鉗杆的左端安裝有鉗嘴,鉗杆的右端安裝有鉗柄,所述鉗柄上安裝有迫使所述鉗嘴在張開和閉合狀態之間切換的夾閉組件,所述鉗柄上還安裝有可迫使所述鉗嘴向一側彎折的彎折組件。
[0004]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鉗嘴包括動夾合頭和靜夾合頭,所述靜夾合頭的右端端部與鉗杆的左端端部之間通過銷軸轉動連接在一起,所述動夾合頭與靜夾合頭之間通過銷軸轉動連接在一起,所述彎折組件包括彈性復位件和彎折牽引線,所述彈性復位件安裝於靜夾合頭與鉗杆之間,以迫使所述靜夾合頭處於伸直狀態,所述彎折牽引線的一端連接靜夾合頭,其另一端延伸至鉗柄位置。
[0005]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彎折組件還包括一個扣手,所述鉗柄上設置有左右方向的滑槽,所述扣手滑設在所述滑槽內,所述彎折牽引線的另一端連接至扣手。
[0006]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鉗柄的滑槽內形成有作止位用的倒鋸齒條,所述倒鋸齒條的長度方向與滑槽的長度方向一致,所述扣手對應於滑槽的一側形成有與滑槽內的倒鋸齒條嚙合的倒鋸齒條,扣手上的倒鋸齒條的長度方向與滑槽的長度方向一致。
[0007]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鉗柄的滑槽內固定安裝有磁性件,所述磁性件的外側面形成有所述倒鋸齒條,所述扣手對應於滑槽的一側安裝有磁吸件,所述磁吸件的內側面形成有所述倒鋸齒條。
[0008]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鉗杆的右端端部凹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的內壁沿其圓周方向凸設有至少一圈卡環,所述鉗柄的左端端部設置有與所述鉗杆的連接孔適配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的外壁對應於鉗杆的每個卡環的位置分別凹設有與其配合動作的嵌入部。
[0009]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鉗杆的外壁沿其圓周方向凸設有卡盤。
[0010]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夾閉組件包括彈性復位件、夾閉牽引線和夾閉傳遞軸,所述彈性復位件安裝在動夾合頭和靜夾合頭之間,以迫使所述動夾合頭與靜夾合頭處於張開狀態,所述夾閉牽引線的一端連接動夾合頭,所述夾閉牽引線的另一端連接至夾閉傳遞軸,所述夾閉傳遞軸通過銷軸轉動安裝於鉗柄之上。
[0011]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夾閉傳遞軸包括傳遞杆和弧形的傳遞力臂,所述傳遞杆的右端與傳遞力臂之間通過銷軸鉸接在一起,所述傳遞力臂的左端通過銷軸轉動安裝在鉗柄上,傳遞杆的左端設置有滑杆,所述鉗柄對應於傳遞力臂的位置設置有左右方向的長孔,所述滑杆滑設在鉗柄的所述長孔內,傳遞杆的左端連接夾閉牽引線。
[0012]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鉗嘴包括夾合座和兩片動夾合頭,所述夾合座的右端端部與鉗杆的左端端部之間通過銷軸轉動連接在一起,兩動夾合頭通過銷軸轉動安裝在夾合座上,所述彎折組件包括彈性復位件和兩根彎折牽引線,所述彈性復位件安裝於夾合座與鉗杆之間,以迫使所述夾合座處於伸直狀態,每一所述彎折牽引線的一端分別連接兩片動夾合頭,其另一端延伸至鉗柄位置。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鉗嘴包括動夾合頭和靜夾合頭,靜夾合頭的右端端部與鉗杆的左端端部之間通過銷軸轉動連接在一起,靜夾合頭與鉗杆之間設置有迫使靜夾合頭處於伸直狀態的彈性復位件,靜夾合頭的另一側連接有彎折牽引線,利用彎折牽引線拉動靜夾合頭(夾合頭隨著靜夾合頭一起彎折)向前彎折,彈性復位件的彈性復位的作用力去阻礙靜夾合頭向前彎折,從而實現多角度靜夾合頭的彎折角度,即改變鉗嘴的彎折角度,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持針器不再受到手術視野和手術操作空間的局限,方便醫師進行手術操作,同時也方便對創口的特殊部位進行縫合手術操作;另外,本實用新型利用扣手上的倒鋸齒條與鉗柄滑槽內的倒鋸齒條的配合,可以實現鉗嘴的彎折角度的多級可控定位,手術過程中,醫師不用作用於拉環,方便其將所有注意力投放在手術部位,可以更快的完成手術,減輕患者的痛苦;再有,本實用新型的扣手上的倒鋸齒條採用磁吸件,鉗柄滑槽內的倒鋸齒條採用磁性件,利用磁吸件與磁性件的相互吸附,可以保證鉗嘴更加穩定的保持在某種彎折角度,避免在手術過程中,因為持針器的晃動或者轉動,扣手上的倒鋸齒條脫離鉗柄滑槽內的倒鋸齒條的束縛,導致鉗嘴復位而出現手術意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鉗杆與鉗柄的連接位置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鉗杆與鉗嘴的連接位置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鉗杆與鉗嘴的連接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鉗嘴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鉗杆與鉗嘴的另一實施方式的連接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鉗嘴的另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闡述,其中,本實用新型的方向以圖1為標準。
[0023]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包括鉗杆1、鉗嘴2、鉗柄3、夾閉組件4、彎折組件5和夾持組件6,鉗嘴2轉動安裝在鉗杆I的左端端部,鉗柄3固定安裝在鉗杆I的右端端部,夾閉組件4安裝在鉗嘴2與鉗柄3之間,利用夾閉組件4實現鉗嘴2的張開和閉合,彎折組件5安裝在鉗嘴2與鉗柄3之間,利用彎折組件5實現鉗嘴2的彎折,夾持組件6安裝在夾閉組件4與鉗柄3之間,利用夾持組件6實現鉗柄3對縫針的穩固夾持,其中,
[0024]鉗杆I呈左右方向設置,鉗杆I的右端設置有用於轉動連接鉗柄3的連接孔11,連接孔11的內壁沿其圓周方向凸設有至少一圈卡環12,鉗杆I的左端設置有與連接孔11相通的外穿線孔13,外穿線孔13向左延伸至鉗杆I的左端端部,鉗杆I的外壁沿其圓周方向凸設有卡盤14,以便於手術醫師操作。
[0025]如圖4和圖5所示,鉗嘴2包括動夾合頭21和靜夾合頭22,動夾合頭21與靜夾合頭22之間通過銷軸7以交叉之勢轉動連接在一起,動夾合頭21的右端端部設置有夾合環23,通過外力作用於夾合環23而使得動夾合頭21和靜夾合頭22之間保持閉合狀態;靜夾合頭22的右端端部與鉗杆I的左端端部之間通過銷軸7轉動連接在一起,靜夾合頭22的外壁設置有彎折環24,通過外力作用於彎折環24而使得靜夾合頭22相對於鉗杆I向前彎折。
[0026]鉗柄3的左端端部設置有轉動安裝在鉗杆I的連接孔11內的套接部31,套接部31的外壁對應於鉗杆I的每個卡環12的位置分別凹設有與其配合動作的嵌入部32,通過卡環12與嵌入部32的配合,使得鉗杆I以鉗柄3的套接部31為軸線旋轉;鉗柄3的底部居中位置設置有左右方向的滑槽33,滑槽33內固定安裝有磁性件34,磁性件34 —般為具有被吸附特性的金屬鐵、磁鐵或者電磁鐵,磁性件34的外側面形成有作止位用的倒鋸齒條,倒鋸齒條的長度方向與滑槽33的長度方向一致;鉗柄3的頂部居中位置設置有左右方向的長孔35 ;鉗柄3的右端端部設置有環狀的把手36 ;套接部31的中間設置有內穿線孔37,內穿線孔37向左延伸至套接部31的端部,內穿線孔37向右分叉並分別延伸長孔35和滑槽33的位置。
[0027]夾閉組件4包括彈性復位件41、夾閉牽引線42和夾閉傳遞軸43,彈性復位件41安裝在動夾合頭21和靜夾合頭22之間,利用彈性復位件41使得動夾合頭21和靜夾合頭22在無外力的作用下保持常開狀態。其中,彈性復位件41可以採用彈片或者彈簧結構,當彈性復位件41採用彈片結構時,在動夾合頭21和靜夾合頭22內分別設置一個安裝孔,兩個安裝孔的長度方向不一致,彈片的兩端分別插入並連接在動夾合頭21和靜夾合頭22的安裝孔內,彈片一直處於彎曲狀態,即可實現利用彈片保證動夾合頭21和靜夾合頭22在無外力的作用下保持常開狀態,當彈性復位件41採用彈簧結構時,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動夾合頭21和靜夾合頭22,彈簧一直處於壓縮狀態,即可利用彈簧保證動夾合頭21和靜夾合頭22在無外力的作用下保持常開狀態;夾閉牽引線42的一端連接動夾合頭21的夾合環23,夾閉牽引線42的另一端依次穿過外穿線孔13和內穿線孔37而連接至夾閉傳遞軸43 ;夾閉傳遞軸43包括傳遞杆44和弧形的傳遞力臂45,傳遞杆44的右端與傳遞力臂45之間通過銷軸7鉸接在一起,傳遞力臂45的左端通過銷軸7轉動安裝在鉗柄3上,傳遞杆44的左端內側設置有滑杆46,滑杆46滑設在鉗柄3的長孔35內,滑杆46可沿長孔35左右滑動,傳遞杆44的左端連接夾閉牽引線42。當用力向下下壓傳遞力臂45的右端時,傳遞力臂45以其左端連接點為軸旋轉,從而帶動傳遞杆44沿著鉗柄3的長孔35向右滑動,傳遞杆44將向右拉緊夾閉牽引線42,夾閉牽引線42處於繃緊狀態,從而帶動動夾合頭21以其與銷軸7的連接點旋轉,動夾合頭21向中間壓迫彈性復位件41,以實現動夾合頭21和靜夾合頭22的閉合;在釋放外力時,夾閉牽引線42處於鬆弛狀態,由於彈性復位件41的自我恢復形變的能力,使得動夾合頭21和靜夾合頭22處於張開狀態。
[0028]彎折組件5包括彈性復位件51、彎折牽引線52和扣手53,彈性復位件51安裝在靜夾合頭22與鉗杆I之間,利用彈性復位件51使得靜夾合頭22和鉗杆I在無外力的作用下處於伸直狀態,即靜夾合頭22的長度方向與鉗杆I的長度方向一致。其中,彈性復位件51可以採用彈片或者彈簧結構,當彈性復位件51採用彈片結構時,在靜夾合頭22的右端端部和鉗杆I的左端端部內分別設置一個安裝孔,兩個安裝孔正對設置,彈片的兩端分別插入並連接在靜夾合頭22和鉗杆I的安裝孔內,彈片一直處於繃直狀態,即可實現利用彈片保證靜夾合頭22和鉗杆I在無外力的作用下處於伸直狀態,當彈性復位件51採用彈簧結構時,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靜夾合頭22和鉗杆1,彈簧處於初始狀態(自然伸展);彎折牽引線52的一端連接扣手53,彎折牽引線52的另一端依次穿過內穿線孔37和外穿線孔13而連接至靜夾合頭22的彎折環24 ;扣手53的內側(上表面)安裝有磁吸件54,磁吸件54一般為具有吸附特性的磁鐵或者電磁鐵,磁吸件54的內側面形成有與鉗柄3磁性件34的倒鋸齒條嚙合的倒鋸齒條,磁吸件54的內側面的倒鋸齒條的長度方向與滑槽33的長度方向一致,磁吸件54的倒鋸齒條與磁性件34的倒鋸齒條的齒牙嚙合後,扣手53隻能沿著滑槽33相對於磁性件34向右作單方向的滑動,以實現扣手53的位置的分級定位。當用力向右扣動扣手53時,扣手53沿著滑槽33相對於磁性件34向右滑動,扣手53將向右拉緊彎折牽引線52,彎折牽引線52處於繃緊狀態,從而利用彎折牽引線52帶動靜夾合頭22以其與銷軸7的連接點旋轉,靜夾合頭22拉伸彈性復位件51,以實現鉗嘴2向前彎折;當通過外力使得扣手53脫離磁性件34,同時釋放對扣手53的作用力時,彎折牽引線52處於鬆弛狀態,由於彈性復位件51的自我恢復形變的能力,使得靜夾合頭22 (鉗嘴2)和鉗杆I處於伸直狀態。
[0029]夾持組件6包括動夾持部61和靜夾持部62,動夾持部61的中間通過銷軸7轉動連接夾閉傳遞軸43的傳遞力臂45,靜夾持部62的底端固定連接鉗柄3,動夾持部61和靜夾持部62的相對面分別設置有突出於本體的作止位用的倒鋸齒條,動夾持部61和靜夾持部62的倒鋸齒條的齒牙之間嚙合後只能作單方向的運動,使得夾閉傳遞軸43與鉗柄3隻能向內合,而不能向外開,以保持住鉗嘴2的夾持力量而防止縫針的意外鬆動或者脫位,有利於手術醫生更加專注於用針部位。
[0030]如圖6和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鉗嘴2、夾閉組件4和彎折組件5還可以採用如下結構(其它部分與實施例一相同):
[0031]鉗嘴2包括夾合座25和兩片動夾合頭21,兩片動夾合頭21通過銷軸7以交叉之勢轉動安裝在夾合座25上,以實現鉗嘴2的張開和閉合,每片動夾合頭21的右端端部設置有夾合環23,通過外力分別作用於兩個夾合環23而使得兩片動夾合頭21之間保持閉合狀態;夾合座25的右端端部與鉗杆I的左端端部之間通過銷軸7轉動連接在一起,夾合座25的外壁設置有彎折環24,通過外力作用於彎折環24而使得夾合座25相對於鉗杆I向一側(前側)彎折,即實現鉗嘴2向一側(前側)彎折。
[0032]夾閉組件4包括彈性復位件41、兩根夾閉牽引線42和夾閉傳遞軸43,彈性復位件41安裝在兩片動夾合頭21之間,利用彈性復位件41迫使兩片動夾合頭21在無外力的作用下保持常開狀態。其中,彈性復位件41可以採用彈片或者彈簧結構,當彈性復位件41採用彈片結構時,在兩片動夾合頭21內分別設置一個安裝孔,兩個安裝孔的長度方向呈交叉之勢(不平行或者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彈片的兩端分別插入並連接在兩片動夾合頭21的安裝孔內,彈片一直處於彎曲狀態,即可實現利用彈片保證兩片動夾合頭21在無外力的作用下保持常開狀態,當彈性復位件41採用彈簧結構時,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兩片動夾合頭21,彈簧一直處於壓縮狀態,即可利用彈簧保證兩片動夾合頭21在無外力的作用下保持常開狀態;兩根夾閉牽引線42的一端分別連接兩片動夾合頭21的夾合環23,夾閉牽引線42的另一端依次穿過外穿線孔13和內穿線孔37而連接至夾閉傳遞軸43 ;夾閉傳遞軸43包括傳遞杆44和弧形的傳遞力臂45,傳遞杆44的右端與傳遞力臂45之間通過銷軸7鉸接在一起,傳遞力臂45的左端通過銷軸7轉動安裝在鉗柄3上,傳遞杆44的左端內側設置有滑杆46,滑杆46滑設在鉗柄3的長孔35內,滑杆46可沿長孔35左右滑動,傳遞杆44的左端連接兩根夾閉牽引線42。當用力向下下壓傳遞力臂45的右端時,傳遞力臂45以其左端連接點為軸旋轉,從而帶動傳遞杆44沿著鉗柄3的長孔35向右滑動,傳遞杆44將向右同時拉緊兩根夾閉牽引線42,兩根夾閉牽引線42處於繃緊狀態,從而帶動兩片動夾合頭21以其與銷軸7的連接點旋轉,兩片動夾合頭21向中間壓迫彈性復位件41,以實現兩片動夾合頭21的閉合;在釋放外力時,兩根夾閉牽引線42處於鬆弛狀態,由於彈性復位件41的自我恢復形變的能力,使得兩片動夾合頭21處於張開狀態。
[0033]彎折組件5包括彈性復位件51、彎折牽引線52和扣手53,彈性復位件51安裝在夾合座25與鉗杆I之間,利用彈性復位件51使得夾合座25和鉗杆I在無外力的作用下處於伸直狀態,即夾合座25的長度方向與鉗杆I的長度方向一致。其中,彈性復位件51可以採用彈片或者彈簧結構,當彈性復位件51採用彈片結構時,在夾合座25的右端端部和鉗杆I的左端端部內分別設置一個安裝孔,兩個安裝孔正對設置,彈片的兩端分別插入並連接在夾合座25和鉗杆I的安裝孔內,彈片一直處於繃直狀態,即可實現利用彈片保證夾合座25和鉗杆I在無外力的作用下處於伸直狀態,當彈性復位件51採用彈簧結構時,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夾合座25和鉗杆1,彈簧處於初始狀態(自然伸展);彎折牽引線52的一端連接扣手53,彎折牽引線52的另一端依次穿過內穿線孔37和外穿線孔13而連接至夾合座25的彎折環24 ;扣手53的內側(上表面)安裝有磁吸件54,磁吸件54 —般為具有吸附特性的磁鐵或者電磁鐵,磁吸件54的內側面形成有與鉗柄3磁性件34的倒鋸齒條嚙合的倒鋸齒條,磁吸件54的內側面的倒鋸齒條的長度方向與滑槽33的長度方向一致,磁吸件54的倒鋸齒條與磁性件34的倒鋸齒條的齒牙嚙合後,扣手53隻能沿著滑槽33相對於磁性件34向右作單方向的滑動,以實現扣手53的位置的分級定位。當用力向右扣動扣手53時,扣手53沿著滑槽33相對於磁性件34向右滑動,扣手53將向右拉緊彎折牽引線52,彎折牽引線52處於繃緊狀態,從而利用彎折牽引線52帶動夾合座25以其與銷軸7的連接點旋轉,夾合座25拉伸彈性復位件51,以實現鉗嘴2向前彎折;當通過外力使得扣手53脫離磁性件34,同時釋放對扣手53的作用力時,彎折牽引線52處於鬆弛狀態,由於彈性復位件51的自我恢復形變的能力,使得夾合座25(鉗嘴2)和鉗杆I處於伸直狀態。
[0034]如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採用如下方式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包括鉗杆1、鉗嘴2、鉗柄3、夾閉組件4、彎折組件5和夾持組件6,其中,鉗杆1、鉗嘴2、鉗柄3、彎折組件5和夾持組件6採用上述方案實現,夾閉組件4包括動夾持部和靜夾持部,動夾持部與靜夾持部的中間鉸接在一起,動夾持部和靜夾持部的相對面分別設置有突出於本體的作止位用的第三倒鋸齒條,動夾持部和靜夾持部的第三倒鋸齒條的齒牙之間嚙合後只能作單方向的運動,靜夾持部的一端與鉗柄3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設置有夾持環,靜夾持部的一端連接夾閉牽引線42,其另一端設置有夾持環,通過第三倒鋸齒條的配合,使得動夾持部只能向內合,而不能向外開,以保持住兩個鉗嘴2的夾持力量而防止縫針的意外鬆動或者脫位,有利於手術醫生更加專注於用針部位。
[003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結構改動,如果對本發明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且屬於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它包括鉗杆,所述鉗杆的左端安裝有鉗嘴,鉗杆的右端安裝有鉗柄,所述鉗柄上安裝有迫使所述鉗嘴在張開和閉合狀態之間切換的夾閉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鉗柄上還安裝有可迫使所述鉗嘴向一側彎折的彎折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鉗嘴包括動夾合頭和靜夾合頭,所述靜夾合頭的右端端部與鉗杆的左端端部之間通過銷軸轉動連接在一起,所述動夾合頭與靜夾合頭之間通過銷軸轉動連接在一起,所述彎折組件包括彈性復位件和彎折牽引線,所述彈性復位件安裝於靜夾合頭與鉗杆之間,以迫使所述靜夾合頭處於伸直狀態,所述彎折牽引線的一端連接靜夾合頭,其另一端延伸至鉗柄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彎折組件還包括一個扣手,所述鉗柄上設置有左右方向的滑槽,所述扣手滑設在所述滑槽內,所述彎折牽引線的另一端連接至扣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鉗柄的滑槽內形成有作止位用的倒鋸齒條,所述倒鋸齒條的長度方向與滑槽的長度方向一致,所述扣手對應於滑槽的一側形成有與滑槽內的倒鋸齒條嚙合的倒鋸齒條,扣手上的倒鋸齒條的長度方向與滑槽的長度方向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鉗柄的滑槽內固定安裝有磁性件,所述磁性件的外側面形成有所述倒鋸齒條,所述扣手對應於滑槽的一側安裝有磁吸件,所述磁吸件的內側面形成有所述倒鋸齒條。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鉗杆的右端端部凹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的內壁沿其圓周方向凸設有至少一圈卡環,所述鉗柄的左端端部設置有與所述鉗杆的連接孔適配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的外壁對應於鉗杆的每個卡環的位置分別凹設有與其配合動作的嵌入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鉗杆的外壁沿其圓周方向凸設有卡盤。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夾閉組件包括彈性復位件、夾閉牽引線和夾閉傳遞軸,所述彈性復位件安裝在動夾合頭和靜夾合頭之間,以迫使所述動夾合頭與靜夾合頭處於張開狀態,所述夾閉牽引線的一端連接動夾合頭,所述夾閉牽引線的另一端連接至夾閉傳遞軸,所述夾閉傳遞軸通過銷軸轉動安裝於鉗柄之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夾閉傳遞軸包括傳遞杆和弧形的傳遞力臂,所述傳遞杆的右端與傳遞力臂之間通過銷軸鉸接在一起,所述傳遞力臂的左端通過銷軸轉動安裝在鉗柄上,傳遞杆的左端設置有滑杆,所述鉗柄對應於傳遞力臂的位置設置有左右方向的長孔,所述滑杆滑設在鉗柄的所述長孔內,傳遞杆的左端連接夾閉牽引線。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調式腔鏡手術持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鉗嘴包括夾合座和兩片動夾合頭,所述夾合座的右端端部與甜杆的左端端部之間通過銷軸轉動連接在一起,兩動夾合頭通過銷軸轉動安裝在夾合座上,所述彎折組件包括彈性復位件和兩根彎折牽引線,所述彈性復位件安裝於夾合座與鉗杆之間,以迫使所述夾合座處於伸直狀態,每一所述彎折牽引線的一端分別連接兩片動夾合頭,其另一端延伸至鉗柄位置。
【文檔編號】A61B17/06GK204158431SQ201420616848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2日
【發明者】劉雲奇, 彭芸, 楊習鋒, 曾晨光 申請人:廣州新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