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講終端的開關裝置、對講終端和對講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19:07:4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對講終端的開關裝置、對講終端和對講系統。
背景技術:
對講終端(如對講機等)具有功率小的特點,適合於手持、袋裝或者安裝在樓宇間的便利位置,能進行多人間的通信;其在樓宇對講方面的應用頻率越來越高。通常情況下,對講終端包括送話支路和受話支路,送話支路可以將用戶要傳達的語音信號發送至其他對講終端。然而在用戶講完要傳達的話,需要通過對講終端獲取其他用戶的語音信息時,對講終端需要由送話模式切換為受話模式,即切斷送話支路,接通受話支路,此時需要按下手動的模式切換按鈕進行模式之間的切換,影響了對講終端的操作便利性。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此,有必要針對傳統方案影響對講終端的操作便利性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對講終端的開關裝置、對講終端和對講系統。
一種對講終端的開關裝置,包括電子開關、第一升壓耦合器、音頻檢測電路和電子開關控制電路;
所述電子開關的第一端連接揚聲器,電子開關的第二端通過第一升壓耦合器連接前置放大電路的輸出端,電子開關控制電路通過音頻檢測電路連接前置放大電路的輸出端;
所述音頻檢測電路檢測到第一音頻信號輸入後,輸出開關觸發信號至電子開關控制電路,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接收開關觸發信號後,輸出驅動電平至電子開關,所述電子開關接收驅動電平,將第一端和第二端進行閉合,所述第一升壓耦合器將第一音頻信號通過電子開關傳輸至揚聲器進行播放;其中,所述前置放大電路接收其他對講終端發送的第一音頻信號,將所述第一音頻信號分別傳輸至第一升壓耦合器和音頻檢測電路。
上述對講終端的開關裝置中,音頻檢測電路檢測到前置放大電路輸出的第一音頻信號後,輸出開關觸發信號至電子開關控制電路,使上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接收開關觸發信號輸出驅動電平至電子開關,控制上述電子開關接通其第一端和第二端(接通對講終端的受話支路),可以實現對講終端受話模式的自動開啟,有效提高了對講終端的操作便利性。其使相應的對講終端可以提高對講雙方的通話流暢性和避免雙方通話切換過程帶來不便。
一種對講終端,包括揚聲器、電子開關、前置放大電路、第一升壓耦合器、音頻檢測電路和電子開關控制電路;
所述電子開關的第一端連接揚聲器,前置放大電路的輸出端通過第一升壓耦合器連接電子開關的第二端,前置放大電路的輸出端通過音頻檢測電路連接電子開關控制電路;
所述前置放大電路接收其他對講終端發送的第一音頻信號,將所述第一音頻信號進行放大後分別傳輸至第一升壓耦合器和音頻檢測電路,所述音頻檢測電路檢測到第一音頻信號輸入後,輸出開關觸發信號至電子開關控制電路,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接收開關觸發信號後,輸出驅動電平至電子開關,所述電子開關接收驅動電平,將第一端和第二端進行閉合,所述第一升壓耦合器將第一音頻信號通過電子開關傳輸至揚聲器進行播放。
上述對講終端,包括由電子開關、前置放大電路、第一升壓耦合器、音頻檢測電路和電子開關控制電路等器件連接而成的受話支路,上述音頻檢測電路檢測到前置放大電路輸出的第一音頻信號後,輸出開關觸發信號至電子開關控制電路,使上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接收開關觸發信號輸出驅動電平至電子開關,控制上述電子開關接通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實現對講終端受話支路的自動接通;有效提高的相應對講終端在操作上的便利性。
一種對講系統,包括多個上述對講終端。
上述對講系統,包括多個可以自動切換工作模式的對講終端,其中各個對講終端均具有較為簡單的結構和較好的操作便利性,使相應對講系統的用戶體驗得到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個實施例的對講終端的開關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個實施例的對講終端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個實施例的對講終端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一個實施例的對講終端結構示意圖;
圖5為一個實施例的對講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對講終端的開關裝置、對講終端和對講系統進行詳細闡述。
參考圖1,圖1所示為一個實施例的對講終端的開關裝置結構示意圖,上述對講終端的開關裝置10包括電子開關12、第一升壓耦合器15、音頻檢測電路16和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
所述電子開關12的第一端連接揚聲器11,電子開關的第二端12通過第一升壓耦合器15連接前置放大電路14的輸出端,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4通過音頻檢測電路16連接前置放大電路14的輸出端;
所述音頻檢測電路16檢測到第一音頻信號輸入後,輸出開關觸發信號至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接收開關觸發信號後,輸出驅動電平至電子開關12,所述電子開關12接收驅動電平,將第一端和第二端進行閉合,所述第一升壓耦合器15將第一音頻信號通過電子開關12傳輸至揚聲器11進行播放;其中,所述前置放大電路14接收其他對講終端發送的第一音頻信號,將所述第一音頻信號分別傳輸至第一升壓耦合器和音頻檢測電路。
上述第一升壓耦合器15接收第一音頻信號後,對上述第一音頻信號進行升壓耦合處理,再通過電子開關12傳輸至揚聲器11進行播放,可以保證揚聲器所播放的第一音頻信號的質量。
本實施例提供的對講終端的開關裝置10中,音頻檢測電路16檢測到前置放大電路14輸出的第一音頻信號後,輸出開關觸發信號至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使上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接收開關觸發信號輸出驅動電平至電子開關12,控制上述電子開關12接通其第一端和第二端(接通對講終端的受話支路),可以實現對講終端受話模式的自動開啟。
參考圖2,圖2所示為一個實施例的對講終端結構示意圖,包括揚聲器11、電子開關12、前置放大電路14、第一升壓耦合器15、音頻檢測電路16和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
所述電子開關12的第一端連接揚聲器11,前置放大電路14的輸出端通過第一升壓耦合器15連接電子開關12的第二端,前置放大電路14的輸出端通過音頻檢測電路16連接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
所述前置放大電路14接收其他對講終端發送的第一音頻信號,將所述第一音頻信號進行放大後分別傳輸至第一升壓耦合器15和音頻檢測電路16,所述音頻檢測電路16檢測到第一音頻信號輸入後,輸出開關觸發信號至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接收開關觸發信號後,輸出驅動電平至電子開關12,所述電子開關12接收驅動電平,將第一端和第二端進行閉合,所述第一升壓耦合器15將第一音頻信號通過電子開關12傳輸至揚聲器11進行播放。
本實施例提供的對講終端,包括由動圈式揚聲器11、電子開關12、前置放大電路14、第一升壓耦合器15、音頻檢測電路16和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等器件連接而成的受話支路,上述音頻檢測電路16檢測到前置放大電路14輸出的第一音頻信號後,輸出開關觸發信號至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使上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接收開關觸發信號輸出驅動電平至電子開關12,控制上述電子開關12接通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實現對講終端受話支路的自動接通;有效提高的相應對講終端在操作上的便利性。
在一個實施例中,上述揚聲器可以為動圈式揚聲器;如圖3所示,所述對講終端還可以包括第二升壓耦合器13;
所述電子開關12的第三端連接第二升壓耦合器13;
所述電子開關12的第一端接通第三端,所述動圈式揚聲器11採集第二音頻信號,將所述第二音頻信號通過電子開關12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傳輸至第二升壓耦合器13進行升壓耦合處理,所述第二升壓耦合器13將升壓耦合處理後的第二音頻信號發送至其他對講終端。
上述動圈式揚聲器11既當麥克風使用又可以當揚聲器使用,在電子開關12的第一端接通第二端時,動圈式揚聲器11當麥克風使用,採集第一音頻信號,將上述第一音頻信號傳輸至第一升壓耦合器進行升壓耦合處理,可以保證第一音頻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強度的質量,進而提高發送至其他對講終端的第一音頻信號的音頻效果。在電子開關12的第一端接通第三端時,動圈式揚聲器11當揚聲器使用,前置放大電路14接收其他對講終端發送的第二音頻信號,將上述第二音頻信號發送至第二升壓耦合器15進行升壓耦合處理,再通過電子開關12發送至上述動圈式揚聲器11進行播放,可以保證第二音頻信號的播放效果。
本實施例提供的對講終端,包括由動圈式揚聲器11、電子開關12、第一升壓耦合器13等器件連接而成的送話支路,還可以包括由動圈式揚聲器11、電子開關12、前置放大電路14、第二升壓耦合器15、音頻檢測電路16和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等器件連接而成的受話支路,上述音頻檢測電路16檢測到前置放大電路14輸出的第二音頻信號後,輸出開關觸發信號至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使上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接收開關觸發信號輸出驅動電平至電子開關12,控制上述電子開關12將其第一端由第二端切換至第三端,實現對講終端送話模式至受話模式的自動切換;有效提高的相應對講終端在操作上的便利性。此外,利用動圈式揚聲器11進行第一音頻信號的採集,以及第二音頻信號的播放,無需採用更多的聲音播放或者採集設備,實現了對對講終端結構的簡化,使對講終端在操作、質量和結構等方面得到較大改善。
如圖4所示,在一個實施例中,上述對講終端,還可以包括電壓放大器21,所述電壓放大器21的輸入端連接第二升壓耦合器13的輸出端;
所述電壓放大器21用於對升壓耦合處理後的第二音頻信號進行電壓放大。
本實施例採用電壓放大器21用於對升壓耦合處理後的第二音頻信號進行電壓放大,進一步提高了發送至其他對講終端的第二音頻信號的功率。
如圖4所示,上述對講終端,還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22,所述功率放大器22連接在前置放大電路14與第一升壓耦合器15之間;
所述功率放大器22將前置放大電路14輸出的第一音頻信號進行功率放大後輸入第一升壓耦合器15。
本實施例採用功率放大器22對前置放大電路14輸出的第一音頻信號進一步進行功率放大,可以保證輸入第一升壓耦合器15的第一音頻信號的功率。
在一個實施例中,上述對講終端,還可以包括無線電接收模塊,所述無線電接收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前置放大電路的輸入端;
所述無線電接收模塊接收其他對講終端發送的第一音頻信號,並將所述第一音頻信號發送至前置放大電路。
本實施例利用無線電接收模塊對其他對講終端發送的第一音頻信號進行接收,可以保證所接收的第一音頻信號的效果。
如圖4所示,上述對講終端,還可以包括指示燈23,所述指示燈23連接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
所述指示燈23在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接收開關觸發信號後,進行點亮。
本實施例在電子開關控制電路17接收開關觸發信號,即上述對講終端處於受話模式時,點亮相應的指示燈,有利於相關用戶對上述對講終端工作模式(送話模式或者受話模式)的獲取。
作為一個實施例,上述對講終端還可以包括含外圍的一些控制電路和供電系統等部分;對講終端可以設計成很多用戶使用的,利用外圍的控制電路控制對應的用戶通話。
在一個實施例中,上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可以在設定時間段內接收不到開關觸發信號後,控制電子開關的第一端接通第三端。
上述設定時間可以根據對講終端的工作特點進行設置,比如設置為1秒或者10秒等時間值。
本實施例中,電子開關控制電路在設定時間段內接收不到開關觸發信號,表明受話模式已結束,控制電子開關的第一端接通第三端,進入對講終端的送話模式,以實現對講終端工作模式的自動切換。
在一個實施例中,上述開關觸發信號可以為高電平信號。
本實施例採用高電平信號作為開關觸發信號,使上述開關觸發信號更易被識別,可以保證電子開關控制電路對開關觸發信號進行順序獲取。
一種對講系統,包括多個上述對講終端。
上述對講系統,任意一個對講終端中,電子開關的第一端可以接通其第三端,動圈式揚聲器採集第二音頻信號,將所述第二音頻信號通過電子開關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傳輸至第二升壓耦合器進行升壓耦合處理,所述第二升壓耦合器將升壓耦合處理後的第二音頻信號發送至其他對講終端;該對講終端的前置放大電路接收其他對講終端發送的第一音頻信號,將所述第一音頻信號進行放大後分別傳輸至第一升壓耦合器和音頻檢測電路,所述音頻檢測電路檢測到第一音頻信號輸入後,輸出開關觸發信號至電子開關控制電路,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接收開關觸發信號後,輸出驅動電平至電子開關,所述電子開關接收驅動電平,將第一端和第二端進行閉合,所述第一升壓耦合器將第一音頻信號通過電子開關傳輸至動圈式揚聲器進行播放。
參考圖5所示,作為一個實施例,上述對講系統可以包括兩個上述對講終端第一對講終端30和第二對講終端50,上述第一對講終端30和第二對講終端50均包括送話支路和受話支路。在送話支路中,電子開關的第一端連接動圈式揚聲器,電子開關的第三端連接第二升壓耦合器;在受話支路中,前置放大電路的輸出端通過第一升壓耦合器連接電子開關的第二端,前置放大電路的輸出端通過音頻檢測電路連接電子開關控制電路,電子開關的第一端連接動圈式揚聲器。
第一對講終端30中,電子開關32的第一端接通第三端,所述動圈式揚聲器31採集第二音頻信號(用戶語音等),將所述第二音頻信號通過電子開關32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傳輸至第二升壓耦合器33進行升壓耦合處理,所述第二升壓耦合器33將升壓耦合處理後的第二音頻信號發送至第二對講終端50的受話支路,使第二對講終端50的受話支路接收上述第一音頻信息進行相應的處理、傳輸和播放。
在第二對講終端的送話支路50發送第一音頻信號至第一對講終端30時,第一對講終端30的前置放大電路34獲取第一音頻信號,將所述第一音頻信號進行放大後分別傳輸至第一升壓耦合器35和音頻檢測電路3,所述音頻檢測電路36檢測到第一音頻信號輸入後,輸出開關觸發信號至電子開關控制電路37,所述電子開關控制電路37接收開關觸發信號後,輸出驅動電平至電子開關32,所述電子開關32接收驅動電平,將第一端和第二端進行閉合,所述第一升壓耦合器35將第一音頻信號通過電子開關32傳輸至動圈式揚聲器31進行播放。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徵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徵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徵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範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