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穗柯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
2023-11-01 01:47:12 2
一種多穗柯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穗柯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包括幼砧培育和嫁接繁殖操作步驟,方法是選用普通的多穗柯種子,播種前用清水浸種1天,再用敵百蟲溶液拌種,然後用溼沙貯藏種子,將發芽的種子從溼沙中取出播種在育苗容器中培育砧木,苗木出土後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幼苗地徑達0.3cm以上可用於嫁接,在優良的多穗柯母樹上採集半木質化枝條作為嫁接用的穗條,採用切接法嫁接,當接穗抽出新梢後揭開塑料薄膜,及時除去砧木上長出的萌芽,但入冬後停止施肥,使嫁接苗充分木質化,至次年春嫁接苗可出圃造林。本發明方能保持母樹優良特性,成活率高,培育方法簡便,容易推廣,適合矮化密集栽培經營多穗柯葉用林的規模化生產。
【專利說明】一種多穗柯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植物無性繁殖【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多穗柯的繁殖方法,尤其是一種多穗柯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多穗柯(Zithocarpus polystachyus ),又名多穗稠、甜茶,常綠喬木或小喬木,高7~15m,為熱帶、亞熱帶樹種,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印度、泰國也有。多穗柯是珍貴的藥材樹種,多穗柯的藥效成分主要是黃酮類化合物,其含量大於30 %,其中以二氫查爾酮苷類的根皮苷、三葉苷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多穗柯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多種保健功能,近年來研究發現,多穗柯及其提取物具有明顯的降血糖和降血脂的效果,用嫩葉提煉成的糖可供糖尿病人飲用,對世界上普遍關注的糖尿病的控制與治療有著重要促進作用。
[0003]從多穗柯的嫩葉中可提取色素,多穗柯色素產率可達幹葉重的10%左右,系棕褐色顆粒狀精製品,不吸潮變質,可長期貯藏,無異味,水溶性好,著色力強,對光、熱色澤穩定,該色素經毒性毒素試驗,急性毒性試驗,屬實際無毒級,食用安全性高,可用於糖果、可樂飲料、冰淇淋、配製酒及藥品的糖衣著色。多穗柯嫩葉和芽用來製作成多穗柯「甜茶」飲用,色澤、口感好,已有上千年歷史。多穗柯葉的開發利用已成為當前探索研究的熱點。
[0004]目前,多穗柯多以種子繁殖為主,但種子繁殖需要經歷4~5個月以上的貯藏催芽過程,且種子發芽不整齊,用種子繁殖的子代分化大,難以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而多穗柯採用常規扦插繁殖方法 培育,繁育周期長,生根率不穩定,成活率不高,不利於多穗柯繁殖的規模化生產和開發應用。當前多穗柯「甜茶」原料大多來自天然生長的多穗柯植株,但由於資源分散,樹形高大,葉片採摘費時費工,嚴重製約了多穗柯甜茶的規模化發展。多穗柯幼砧嫁接容器苗繁殖具有操作簡便易行、繁殖速度快、造林成活率高的特點,同時也保持了多穗柯母本的優良經濟性狀,樹形矮化,有利於密集栽培和葉片的採收,可以規模化應用於實際生產。
[0005]因此,在多穗柯倍受社會關注的新形勢下,創新一種多穗柯無性繁殖的方法,促進多穗柯優質、高效、規模化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培育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保持母本的優良經濟性狀,樹形矮化,操作簡便的利用多穗柯幼砧嫁接繁殖苗木的方法。
[0007]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多穗柯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幼砧培育和嫁接繁殖步驟,獲得優質多穗柯苗木,其操作步驟如下:
1.幼砧培育
(I)苗床及容器準備:選擇背風向陽、排水性好的地方建苗床,將育苗容器裝滿營養土,整齊擺放在苗床上,營養土的配方按原料體積比為黃坭:椰糠=4~5: 5~6,拌勻配製而成,育苗容器採用10 cmX12 cm的可降解無紡布育苗袋,播種前I天按常規用重量濃度為
0.1 %的高錳酸鉀對營養土進行消毒。
[0008](2)種子處理:選用普通的多穗柯種子,播種前用清水浸種I天,再用重量濃度為
0.2%的敵百蟲溶液拌種,並蓋上塑料薄膜進行殺蟲,然後用溼沙貯藏種子,沙與種子的體積比為1:1。
[0009](3)播種:種子經過一段時間貯藏催芽後至次年2月至3月發芽,將發芽的種子從溼沙中取出播種在已裝滿營養土的育苗容器中培育砧木,每個容器袋播種I粒,蓋土 I Cm厚。
[0010](4)幼砧管理:播種後定期淋水保溼,苗木出土 20天後開始施肥,以市售複合肥的水溶液為主,每隔15天除草和施肥I次,第1次噴施複合肥的重量濃度為0.5%,隨後施肥重量濃度逐漸增加到1.5%;經常淋水保持營養土溼潤,每月用重量濃度90 %的敵百蟲原粉加水800倍噴灑防治蟲害,當幼砧地徑達0.3 cm以上時進行嫁接。
[0011]2.嫁接繁殖
(I)穗條準備:在優良的多穗柯母樹上採集半木質化枝條作為穗條,穗條上的每張葉片剪去一半,每50條一捆包紮,用溼毛巾等進行保溼。
[0012](2)嫁接:以地徑達0.3 cm以上的多穗柯幼苗為砧木,採用切接法嫁接,首先用枝剪在離砧木基部10~12 Cm處把砧木剪斷,用嫁接刀在砧木的橫斷面垂直切下,深度達1.5cm,然後把穗條削切成3~4 cm長保留有1~2個芽的接穗,接穗兩端均切成45°斜口,頂梢只將下端切成45°斜口,在接穗下端的長面削一條1.5cm長的創傷面,削切深度達木質部,迅速插入砧木的切口中,接穗與砧木兩者的形成層相互對齊,用塑料薄膜帶捆緊。
[0013](3)嫁接後管理:嫁接後搭拱棚蓋上透明塑料薄膜保溼,並蓋上遮陽網給苗木遮光,保持棚內溼度85、0 %;當接穗抽出新梢後揭開塑料薄膜,及時除去砧木上長出的萌芽;待新梢老熟後逐漸揭開遮陽網,在全光下培育嫁接苗;苗期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方法同砧木管理,但入冬後停止施肥,使嫁接苗充分木質化,至次年春嫁接苗可出圃造林。
[0014]本發明突出的有益效果在於:
本發明是多穗柯無性繁殖技術的一次突破,利用多穗柯幼砧進行嫁接繁殖,大量快速繁殖保持有母本優良經濟性狀的多穗柯苗木,苗木根系發達,造林成活率高,並適合矮化密集栽培,促進多穗柯優質、高效、快速發展。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案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0016]實施例1:
1.幼砧培育
(I)苗床及容器準備:選擇背風向陽、排水性好的地方建苗床,將育苗容器裝滿營養土整齊擺放在苗床上,營養土的配方按原料體積比為4份黃坭與6份椰糠拌勻配製而成,育苗容器採用10 cmX 12 cm的可降解無紡布育苗袋,播種前I天用濃度為0.1 %的高錳酸鉀對營養土進行殺菌消毒。
[0017](2)種子處理:2012年10月選用當年採收回來的普通多穗柯種子,播種前用清水浸種I天,再用濃度為0.2%的敵百蟲溶液拌種並蓋上塑料薄膜進行殺蟲,然後用溼沙貯藏種子,沙與種子的體積比為1:1。
[0018](3)播種:種子經過一段時間貯藏催芽後至次年2月開始發芽,2月15日將發芽的種子從溼沙中取出播種在已裝滿營養土的育苗容器中培育砧木,每個容器袋播種I粒,蓋土 I cm 厚。
[0019] (4)幼砧管理:播種後定期淋水保溼,苗木出土 20天後開始施肥,以複合肥為主,每15天除草和施肥I次,經常淋水保持營養土溼潤,每月用90%的敵百蟲800倍液噴灑防治蟲害,當幼砧地徑達0.3cm以上時進行嫁接。
[0020]2.嫁接繁殖
(I)穗條採集:2013年9月10日在優良的多穗柯母樹上採集半木質化枝條作為穗條,穗條上的每張葉片剪去一半,減少水分消耗,每50條一捆包紮,用溼毛巾等進行保溼。
[0021](2)嫁接:2013年9月10日以地徑達0.3 cm以上的多穗柯幼苗為砧木,採用切接法嫁接,首先用枝剪在離砧木基部10~12 Cm處把砧木剪斷,用嫁接刀在砧木的橫切面垂直切下,深度達1.5cm,然後把穗條修切成3~4 cm長保留有I~2個芽的接穗,接穗兩端均切成45°斜口,頂梢只將下端切成45°斜口,在接穗下端的長面修一條1.5cm長的創傷面,深度達木質部,迅速插入砧木的切口中,接穗與砧木兩者的韌皮部相互對齊,用塑料薄膜帶自下而上包緊。
[0022](3)嫁接後管理:嫁接後搭拱棚蓋上透明塑料薄膜保溼,並蓋上遮陽網給苗木遮陰,保持棚內溼度85~90%;當接穗抽出新梢後揭開塑料薄膜,及時除去砧木上長出的萌芽,使營養集中供應給接穗生長;第一次新梢老熟後逐漸揭開遮陽網,在全光下培育嫁接苗;2013年11月檢查嫁接成活率達92.6% ;苗期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方法同砧木管理,但入冬後停止施肥,使苗木充分木質化,至次年春嫁接苗可出圃造林。
[0023]實施例2:
2014年3月中旬在優良的多穗柯母樹上採集半木質化枝條作為穗條,將穗條上的葉片剪去一半,每50條一捆包紮,用溼毛巾等進行保溼。
[0024]2014年3月11~13日以地徑達0.3 cm以上的多穗柯幼苗為砧木,採用切接法嫁接,首先用枝剪在離砧木基部10~12 Cm處把砧木剪斷,用嫁接刀在砧木的橫切面垂直切下,深度達1.5cm,然後把穗條修切成3~4 cm長保留有I~2個芽的接穗,接穗兩端均切成45°斜口,頂梢只將下端切成45°斜口,在接穗下端的長面修一條1.5cm長的創傷面,深度達木質部,迅速插入砧木的切口中,接穗與砧木兩者的韌皮部相互對齊,用塑料薄膜帶自下而上包緊。
[0025]嫁接後搭拱棚蓋上透明塑料薄膜和遮陽網保溼及遮陰,保持棚內溼度85~90% ;當接穗抽出新梢後揭開塑料薄膜,及時除去砧木上長出的萌芽,使營養集中供應給接穗生長;第一次新梢老熟後逐漸揭開遮陽網,在全光下培育嫁接苗;2014年4月29日檢查嫁接成活率達93.7%。
[0026]實施例3:
2012年12月選用普通的多穗柯種子,播種前用清水浸種I天,再用重量濃度為0.2%的敵百蟲溶液拌種,並蓋上塑料薄膜進行殺蟲,然後用溼沙貯藏種子,沙與種子的體積比為1:1。種子經過一段時間貯藏催芽後至2013年3月發芽,將發芽的種子從溼沙中取出播種在已裝滿營養土的育苗容器中培育砧木,每個容器袋播種I粒,蓋土 I Cm厚。播種前選擇背風向陽、排水性好的地方建苗床,將育苗容器裝滿營養土,整齊擺放在苗床上,營養土的配方按原料體積比為4份黃坭與5份椰糠拌勻配製而成,育苗容器採用10 cmX12 cm的可降解無紡布育苗袋,播種前I天按常規用重量濃度為0.1 %的高錳酸鉀對營養土進行消毒。
[0027]播種後定期淋水保溼,苗木出土 20天後開始施肥,以市售苗木用複合肥的水溶液,每隔15天除草和施肥I次,第1次噴施複合肥的重量濃度為0.5%,隨後施肥重量濃度逐漸增加到1.5%;經常淋水保持營養土溼潤,每月用重量濃度90 %的敵百蟲原粉加水800倍噴灑防治蟲害,當幼砧地徑達0.3 cm以上時進行嫁接。
[0028]採集優良的多穗柯母樹上採集半木質化枝條作為穗條,穗條上的每張葉片剪去一半,每50條一捆包紮,用溼毛巾等進行保溼。將地徑達0.3 cm以上的多穗柯幼苗為砧木,採用切接法嫁接,首先用枝剪在離砧木基部10~11 cm處把砧木剪斷,用嫁接刀在砧木的橫斷面垂直切下,深度達1.5 cm,然後把穗條削切成3~4 cm長保留有I~2個芽的接穗,接穗兩端均切成45°斜口,頂梢只將下端切成45°斜口,在接穗下端的長面削一條1.5cm長的創傷面,削切深度達木質部,迅速插入砧木的切口中,接穗與砧木兩者的形成層相互對齊,用塑料薄膜帶捆緊。嫁接後搭拱棚蓋上透明塑料薄膜保溼,並蓋上遮陽網給苗木遮光,保持棚內溼度85~90 % ; 當接穗抽出新梢後揭開塑料薄膜,及時除去砧木上長出的萌芽;待新梢老熟後逐漸揭開遮陽網,在全光下培育嫁接苗;苗期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方法同砧木管理,但入冬後停止施肥,使嫁接苗充分木質化,2014年4月26日檢查嫁接成活率達94.48 %,嫁接苗出圃造林。
【權利要求】
1.一種多穗柯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幼砧培育和嫁接繁殖步驟,獲得優質多穗柯苗木,其操作步驟如下: (1)幼砧培育 ①苗床及容器準備:選擇背風向陽、透水性好的地方建苗床,將育苗容器裝滿營養土,整齊擺放在苗床上,播種前I天按常規用重量濃度為0.1 %的高錳酸鉀對營養土進行消毒; ②種子處理:選用普通的多穗柯種子,播種前用清水浸種I天,再用重量濃度為0.2%的敵百蟲溶液拌種,並蓋上塑料薄膜進行殺蟲,然後用溼沙貯藏種子,沙與種子的體積比為1:1 ; ③播種:種子貯藏催芽後於次年2月至3月發芽,將發芽的種子從溼沙中取出播種在已裝滿營養土的育苗容器中培育砧木,每個容器袋播種I粒,蓋土 I cm厚; ④幼砧管理:播種後定期淋水保溼,苗木出土後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幼苗地徑達0.3cm以上可用於嫁接; (2)嫁接繁殖 ①穗條準備:在優良的多穗柯母樹上採集半木質化枝條作為嫁接用的穗條,穗條上的每張葉片剪去一半,每 50條一捆包紮,用溼毛巾等進行保溼; ②嫁接:以地徑達0.3cm以上的多穗柯幼苗為砧木,採用切接法嫁接; ③嫁接後管理:嫁接後搭拱棚蓋上透明塑料膜保溼,並蓋上遮陽網給苗木遮光,保持棚內溼度85、0%,當接穗抽出新梢後揭開塑料薄膜,及時除去砧木上長出的萌芽;待新梢老熟後逐漸揭開遮陽網,在全光下培育嫁接苗;苗期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方法同砧木管理,但入冬後停止施肥,使嫁接苗充分木質化,至次年春嫁接苗可出圃造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穗柯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營養土的配方按原料體積比為:黃坭:椰糠=4~5: 5~6;所述的育苗容器採用10cmX 12 cm的可降解無紡布育苗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穗柯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當苗木出土 20天後開始施肥,以市售複合肥的水溶液為主,每隔15天除草和施肥I次,第1次噴施複合肥的重量濃度為0.5%,隨後施肥重量濃度逐漸增加到1.5%;經常淋水保持營養土溼潤,每月用重量濃度90 %的敵百蟲原粉加水800倍噴灑防治蟲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穗柯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切接法嫁接首先用枝剪在離砧木基部10~12 cm處把砧木剪斷,用嫁接刀在砧木的橫斷面垂直切下,深度達1.5 cm,然後把穗條削切成3~4 cm長保留有I~2個芽的接穗,接穗兩端均切成45°斜口,頂梢只將下端切成45°斜口,在接穗下端的長面削一條1.5cm長的創傷面,削切深度達木質部,迅速插入砧木的切口中,接穗與砧木兩者的形成層相互對齊,用塑料薄膜帶捆緊。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975739SQ201410207666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6日
【發明者】陳金豔, 李建林, 王坤, 李開祥, 曾祥豔, 梁曉靜, 黃劍 申請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