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製動裝置中的制動部件的製作方法
2023-11-01 02:12:2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動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調整空間大、使用壽命長的電磁製動裝置中的制動部件。
背景技術:
電磁製動器很多用於安靜環境的設備中如控制人行通道的設備如擺閘等,通常要求吸合電流小、吸合碰撞產生的噪音要低,關鍵技術在於電磁鐵和制動塊的間隙能否控制到最小。但因製造精度和長時間使用磨損的因素影響,所以難以控制和修復。在CN201510779231.1中公開了一種能提高動力軸的運行精度、不需增加產品製造精度、方便磨損後調整修復的電磁製動裝置中的制動部件,但這種電磁製動裝置中所使用的制動部件是通過設置在鐵磁性塊和固定塊之間的彈片來實現鐵磁性塊從電磁鐵上的分離,但彈片在使用中一是可變形距離小,使得調整空間小,二是彈片使用了一定次數後會變形甚至斷裂,從而影響產品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調整空間大、使用壽命長的電磁製動裝置中的制動部件。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措施實現的,一種電磁製動裝置中的制動部件,包括鐵磁性塊和一固定塊,所述固定塊中心設置有可套入動力軸上的中心孔,所述固定塊一面圍繞中心孔延伸設置有套筒,所述鐵磁性塊配合滑動套設在套筒上,所述鐵磁性塊和固定塊相對面至少設置有一導向孔和導向柱結構,所述套筒穿過鐵磁性塊的外周套設有一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彈性抵壓在套筒的外端和鐵磁性塊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固定塊表面圍繞套筒軸向均勻設置有四個導向柱,所述鐵磁性塊相對導向柱設置有四個導向孔。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套筒的外端設置有卡槽,所述卡槽設置有直徑大於第一彈簧直徑的卡簧,所述第一彈簧彈性抵壓在卡簧和鐵磁性塊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套筒的外端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外螺紋上螺紋配合有直徑大於第一彈簧直徑的螺母,所述第一彈簧彈性抵壓在螺母和鐵磁性塊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動力軸頭端的中部軸向設置有一條形通槽,所述條形通槽上徑向滑動設置有一調節鍵,所述調節鍵的長度長於條形通槽的寬度,所述調節鍵端部從條形通槽露出並相應卡入固定塊的卡槽內,所述動力軸頭端中心軸向設置有一連通條形通槽的螺紋孔,一調節螺杆螺紋配合在螺紋孔內並抵壓在調節鍵上。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動力軸由機體驅動旋轉,所述機體上固定一電磁鐵,所述電磁鐵上電時,所述鐵磁性塊吸貼在電磁鐵表面且使第一彈簧壓縮,所述電磁鐵斷電時,所述第一彈簧回復且使鐵磁性塊與電磁鐵分離;所述動力軸上設有一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一端抵壓在動力軸,所述第二彈簧另一端抵壓在套筒端面,所述固定塊由一調節螺杆限定在動力軸上。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鐵磁性塊與電磁鐵的吸合面至少設置有一固定在鐵磁性塊表面或電磁鐵表面的摩擦片。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電磁鐵面向鐵磁性塊的一面固定設置有一摩擦片。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動力軸通過軸承固定在機體上,所述第二彈簧套設在動力軸外且抵壓在軸承內圈和固定塊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動力軸為電機轉軸、減速箱輸出軸或傳動軸。
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動力軸的一端,利用電磁鐵吸合鐵磁性塊來實現動力軸的制動,並利用彈性抵壓在套筒的外端和鐵磁性塊之間的第一彈簧的回覆力來使鐵磁性塊分離,從而讓動力軸能自由轉動;由於本實用新型利用第一彈簧來實現鐵磁性塊從電磁鐵上的分離,彈簧的可變形距離遠大於彈片從而使得調整空間很大,彈簧在使用時基本不會變形或損壞,從而使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超過了整體產品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安裝在動力軸上時的安裝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安裝在動力軸上制動時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安裝在動力軸上制動解除時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並對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電磁製動裝置中的制動部件,請參照圖1至圖5,包括鐵磁性塊3和一固定塊4,所述固定塊4中心設置有可套入動力軸7上的中心孔45,所述固定塊4一面圍繞中心孔45延伸設置有套筒42,所述鐵磁性塊3配合滑動套設在套筒42上,所述鐵磁性塊3和固定塊4相對面至少設置有一導向孔31和導向柱43結構,所述套筒42穿過鐵磁性塊3的外周套設有一第一彈簧2,所述第一彈簧2彈性抵壓在套筒42的外端和鐵磁性塊3之間。
本制動部件安裝在動力軸7的一端,當動力軸7需停止運行時,此時安裝在機體上的電磁鐵8通電,鐵磁性塊3磁性吸合在電磁鐵8表面從而使動力軸7制動;當動力軸7正常運行時,電磁鐵8斷電,彈性抵壓在套筒42的外端和鐵磁性塊3之間的第一彈簧2回復且使鐵磁性塊3與電磁鐵8分離,從而使動力軸7能自由轉動;由於本制動部件利用第一彈簧2來實現鐵磁性塊3從電磁鐵8上的分離,彈簧的可變形距離遠大於彈片從而使得調整空間很大,彈簧在使用時基本不會變形或損壞,從而使本制動部件的使用壽命超過了整體產品的使用壽命。
在一實施例的電磁製動裝置中的制動部件,請參照圖1至圖2,在前面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具體還可以是,固定塊4表面圍繞套筒42軸向均勻設置有四個導向柱43,所述鐵磁性塊3相對導向柱43設置有四個導向孔31。在鐵磁性塊3上設置導向孔31(通孔),使調整距離更大。
在一實施例的電磁製動裝置中的制動部件,請參照圖1至圖2,在前面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具體還可以是,套筒42的外端設置有卡槽41,所述卡槽41上設置有直徑大於第一彈簧2直徑的卡簧1,所述第一彈簧2彈性抵壓在卡簧1和鐵磁性塊3之間。在其它實施例中套筒的外端也可以設置有外螺紋,在外螺紋上螺紋配合有直徑大於第一彈簧直徑的螺母,使第一彈簧彈性抵壓在螺母和鐵磁性塊之間。
在一實施例的電磁製動裝置中的制動部件,請參照圖1至圖5,在前面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具體還可以是,動力軸7由機體100驅動旋轉,所述機體100上固定一電磁鐵8,所述電磁鐵8上電時,所述鐵磁性3塊吸貼在電磁鐵8表面且使第一彈簧2壓縮,所述電磁鐵8斷電時,所述第一彈簧2回復且使鐵磁性塊3與電磁鐵8分離;所述動力軸7上設有一第二彈簧6,所述第二彈簧6一端抵壓在動力軸7,所述第二彈簧6另一端抵壓在套筒42端面,所述固定塊4由一調節螺杆10限定在動力軸上。當開始安裝或運行到一定時間時,先利用調節螺杆10使鐵磁性塊3貼合在電磁鐵8表面,再用工具將調節螺杆10反向轉一定的角度,在第二彈簧6的作用下鐵磁性塊3離開電磁鐵8表面,這種調節方式,能很精確地調節鐵磁性塊3表面與電磁鐵8表面一個很小的間隙,從而在不影響動力軸7正常轉動的情況下,能使電磁鐵8的吸合電流做得很小、使吸合碰撞產生的噪音非常低,這種結構也不需增加產品的製造精度,這種結構還方便磨損後的調整修復。
在一實施例的電磁製動裝置中的制動部件,請參照圖1至圖5,在前面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具體還可以是,動力軸7頭端的中部軸向設置有一條形通槽71,所述條形通槽71上徑向滑動設置有一調節鍵9,所述調節鍵9的長度長於條形通槽71的寬度,所述調節鍵9端部從條形通槽71露出並相應卡入固定塊4的卡槽44內,所述動力軸7頭端中心軸向設置有一連通條形通槽71的螺紋孔,一調節螺杆10螺紋配合在螺紋孔內並抵壓在調節鍵9上。調節螺杆10使調節鍵9帶動固定塊4在條形通槽內前後滑動,從而利用調節鍵9和調節螺杆10來調節鐵磁性塊3表面與電磁鐵8表面的間隔。
在一實施例的電磁製動裝置中的制動部件,請參照圖3至圖5,為了增加制動效果,在前面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具體還可以是,鐵磁性塊3與電磁鐵8的吸合面至少設置有一固定在鐵磁性塊3表面或電磁鐵8表面的摩擦片,在本實施例中,電磁鐵8面向鐵磁性塊3的一面固定設置有一摩擦片,在其它實施例中,摩擦片也可設置在鐵磁性塊表面,或在鐵磁性塊和電磁鐵表面都設置有摩擦片。
在一實施例的電磁製動裝置中的制動部件,請參照圖3至圖5,在前面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具體還可以是,動力軸7通過軸承5固定在機體100上,所述第二彈簧6套設在動力軸7外且抵壓在軸承內圈和套筒42端面之間。
在一實施例的電磁製動裝置中的制動部件,請參照圖1至圖3,在前面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具體還可以是,動力軸7為電機轉軸,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是減速箱輸出軸或傳動軸。
在一實施例的電磁製動裝置中的制動部件,請參照圖3至圖5,在前面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具體還可以是,調節螺杆10為內六角無頭螺絲,從而使安裝後更美觀。
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電磁製動裝置中的制動部件進行了闡述,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