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動式位移軸心的轉軸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6:54:17 1
旋動式位移軸心的轉軸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動式位移軸心的轉軸結構,設置有固定座,固定座連接有旋鈕,而固定座表面固設有母軸,母軸內穿設有公軸,旋鈕用以帶動公軸位移,使轉軸結構定位於電子產品的基座後,憑藉公軸位移連接電子產品的上蓋,使電子產品的上蓋可於基座上翻掀,進而簡化組裝程序,且轉軸結構可減少電子產品內部空間的佔用,使電子產品可朝向輕薄短小的設計。
【專利說明】 旋動式位移軸心的轉軸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動式位移軸心的轉軸結構,特別涉及一種使用於雙頁式電子產品,且公軸可來回移動的轉軸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生活中有許多物品都使用到轉軸裝置,如筆記型計算機、電子字典、個人數位化電子秘書004)等。雙頁式電子產品,都必需藉助轉軸裝置連接物品的基座與上蓋達到掀翻的功用,轉軸裝置由公軸與母軸所組成,並於公軸與母軸上分別連接承架,以及利用承架分別鎖固於上蓋及基座,使上蓋可於基座上掀翻,但此種作法為具有下列缺失:
[0003](一)轉軸裝置的公軸與母軸皆需憑藉承架鎖固於電子產品的上蓋與基座,導致組裝上較為複雜。
[0004]( 二)現今電子產品皆朝向輕薄短小的設計,電子產品本身所能使用的空間也逐漸變小,承架在鎖固上蓋與基座時,鎖固元件會佔用到上蓋與基座內較多的空間,導致電子產品的電子元件可用空間變小,導致設計者無法將電子產品小型化。
[0005]所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與缺失,即為相關業者所亟欲研發的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利用轉軸結構的旋鈕帶動公軸位移,以使轉軸結構使用於雙頁式電子產品時,可簡化雙頁式電子產品的組裝,並可使雙頁式電子產品朝向輕薄短小的設計。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旋動式位移軸心的轉軸結構,設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具有基部,基部一側向上延伸有側壁,並於側壁上設置有螺孔,螺孔內設置有旋鈕,而基部表面於側壁的側方固設有母軸,母軸內穿設有公軸,該公軸設置有軸杆穿設於母軸內,且軸杆在靠近側壁處的末端設置有連接部,而該旋鈕具有螺柱,螺柱螺合於螺孔,且該螺柱的一側設置有連動部,連動部連接於公軸的連接部,使旋鈕轉動時,該螺柱朝向靠近或遠離固定座的方向位移,進而帶動公軸位移;
[0008]其中,該母軸具有連接於基座表面的定位部,定位部一側彎折有軸筒部,該軸筒部內形成有轉動空間,該轉動空間使公軸的軸杆穿設於內;
[0009]其中,該旋鈕的連動部一側表面凹設有連通連動部末端的容置槽,且該連動部在容置槽遠離螺柱的另一側凸設有頸部,而公軸的連接部與軸杆之間凹設有限位槽,該限位槽使公軸的連接部容置於旋鈕的容置槽內,而旋鈕的頸部位於公軸的限位槽內;
[0010]其中,該公軸的軸杆與遠離連接部的另一側設置有插接部,該插接部露出於母軸的側方;
[0011〕 一種旋動式位移軸心的轉軸結構,設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具有基部,基部一側向上延伸有側壁,並於側壁上設置有螺孔,螺孔內設置有旋鈕,而基部表面於側壁的側方固設有母軸,母軸內穿設有公軸組,該公軸組設置有公軸以及傳動杆,公軸內形成有套接空間,且該公軸穿設於母軸內,而傳動杆具有傳動部,該傳動部位於公軸的套接空間內以帶動公軸轉動,且傳動杆在靠近側壁的末端設置有連接部,而旋鈕具有螺柱,該螺柱螺合於螺孔內,且螺柱一側設置有連動部,該連動部連接於公軸組的連接部,當旋鈕轉動時,讓螺柱朝向靠近或遠離固定座的方向位移,進而帶動公軸組的傳動杆位移;
[0012]其中,該母軸具有連接於基座表面的定位部,定位部一側彎折有軸筒部,該軸筒部內形成有轉動空間,該轉動空間使公軸組的公軸穿設於內;
[0013]其中,該旋鈕的連動部一側表面凹設有連通連動部末端的容置槽,且該連動部在容置槽遠離螺柱的另一側凸設有頸部,而公軸組的連接部與傳動部之間凹設有限位槽,該限位槽使公軸組的連接部容置於旋鈕的容置槽內,而該旋鈕的頸部位於公軸組的限位槽內;
[0014]其中,該公軸組的傳動部與遠離連接部的另一側設置有插接部,該插接部露出於母軸的側方。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固定座連接有旋鈕,而固定座表面固設有母軸,母軸內穿設有公軸,旋鈕用以帶動公軸位移,使轉軸結構定位於電子產品的基座後,憑藉公軸位移連接電子產品的上蓋,使電子產品的上蓋可於基座上翻掀,進而簡化組裝程序,且轉軸結構可減少電子產品內部空間的佔用,使電子產品可朝向輕薄短小的設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使用於電子產品的側視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使用於電子產品的動作示意圖(一);
[0022]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使用於電子產品的動作示意圖(二);
[0023]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0024]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0025]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剖面圖;
[0026]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
[0027]附圖標記說明:1-固定座;11-基部;12-側壁;13-螺孔;14-固定部;141-鎖固孔;2-母軸;21-定位部;22-軸筒部;23-轉動空間;3-公軸;31-軸杆;32-連接部;33-插接部;34-限位槽;4-旋鈕;41-螺柱;42-連動部;421-容置槽;422-頸部;43-轉動部;5-公軸組;51-公軸;511-套接空間;52-傳動杆;521-傳動部;522-連接部;523-限位槽;524-插接部;6-電子產品;61-基座;62-上蓋;621-定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點將會隨著描述而更為清楚。但實施例僅是範例性的,並不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構成任何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的是,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下可以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細節和形式進行修改或替換,但這些修改和替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0029]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用新型主要具有固定座1、母軸2、公軸3以及旋鈕4,其中:
[0030]該固定座1具有基部11,基部11 一側向上延伸有側壁12,並於側壁12上設置有螺孔13,而基部11側方延伸有固定部14,固定部14上設置有鎖固孔141。
[0031]該母軸2間隔設置於固定座1的基部11表面,各母軸2具有連接於基座11表面的定位部21,定位部21 —側彎折有軸筒部22,讓軸筒部22內形成有轉動空間23。
[0032]該公軸3設置有軸杆31,軸杆31 —側設置有插接部33,另側設置有連接部32,且軸杆31與連接部32之間凹設有限位槽34,並使軸杆31穿設於母軸2的轉動空間23內,且連接部32位於靠近側壁12的側方,而連接部32、限位槽34與插接部33露出於母軸2側方。
[0033]該旋鈕4具有螺柱41,螺柱41螺合於固定座1的螺孔13,且螺柱41 一側設置有連動部42,另一側設置有轉動部43,而連動部42 —側表面凹設有連通連動部42末端的容置槽421,且連動部42於容置槽421遠離螺柱41的一側凸設有頸部422,並使公軸3的連接部32容置於旋鈕4的容置槽421內,而旋鈕4的頸部422位於公軸3的限位槽34內,讓旋鈕4的連動部42連接於公軸3的連接部32。
[0034]請參閱圖2至圖4所示,由圖中可清楚看出,當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使用者利用旋鈕4的轉動部43帶動螺柱41轉動,讓螺柱41朝向靠近或遠離固定座1位移,而於螺柱41朝向靠近或遠離固定座1位移時,旋鈕4的連動部42會帶動公軸3的連接部32,使公軸3朝向遠離或靠近固定座1的方向上位移。
[0035]請參閱圖2至圖7所示,當本實用新型使用於電子產品6時,將固定座1的固定部14利用鎖固孔141鎖固於電子產品6的基座61,再旋動旋鈕4的轉動部43,使旋鈕4朝向遠離固定座1的方向位移,進而讓旋鈕4的連動部42帶動公軸的連接部32朝向靠近固定座1的方向位移,讓公軸3的插接部33朝向固定座1位移,使電子產品6的上蓋62靠近基座61,並讓上蓋62側方所設置的定位槽621正對於公軸3的插接部33,此時,使用者再次旋動旋鈕4的轉動部43,使旋鈕4朝向靠近固定座1的方向位移,進而讓旋鈕4帶動公軸3的插接部33朝向遠離固定座1位移,使公軸3的插接部33進入上蓋62的定位槽621內,由於公軸3的插接部33與上蓋62的定位槽621為相對非圓形的設置,因此當插接部33進入定位槽621內形成定位後,使用者即可翻掀上蓋62,讓上蓋62依公軸3轉動。同樣的,當使用者想分離電子產品6的上蓋62與基座61時,只需旋動旋鈕4的轉動部43,使旋鈕4朝向遠離固定座1的方向位移,進而讓旋鈕4的連動部42帶動公軸的連接部32朝向靠近固定座1的方向位移,使公軸3的插接部33脫離上蓋62的定位槽621,即可使電子產品6的上蓋62與基座61分離。
[0036]請參閱圖8至圖10所示,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與前述的第一實施例差異在於,公軸組5設置有公軸51以及傳動杆52,公軸51內形成有套接空間511,而傳動杆52具有傳動部521,傳動部521 —側設置有連接部522,另一側設置有插接部524,且傳動部521與連接部522之間凹設有限位槽523,並使傳動杆52的傳動部521穿設於公軸51的套接空間511內,使插接部524露出於母軸2側方,且套接空間511與傳動部521為相對非圓形的設置,讓傳動杆52在轉動時,傳動部521可以帶動公軸51轉動;再者,該公軸組5的連接部522容置於旋鈕4的容置槽421內,而旋鈕4的頸部422位於公軸組5的限位槽523內,讓旋鈕4的連動部42連接於公軸組5的連接部522。
[0037]請參閱圖8至圖11所示,當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在使用時,使用者利用旋鈕4的轉動部43帶動螺柱41轉動,讓螺柱41朝向靠近或遠離固定座1位移,而在螺柱41朝向靠近或遠離固定座1位移時,旋鈕4的連動部42會帶動傳動杆52的連接部522,使傳動杆52朝向遠離或靠近固定座1的方向位移。
【權利要求】
1.一種旋動式位移軸心的轉軸結構,設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具有基部,基部一側向上延伸有側壁,並於側壁上設置有螺孔,螺孔內設置有旋鈕,而基部表面於側壁的側方固設有母軸,母軸內穿設有公軸,其特徵在於: 該公軸設置有軸杆穿設於母軸內,且軸杆在靠近側壁處的末端設置有連接部,而該旋鈕具有螺柱,螺柱螺合於螺孔,且該螺柱的一側設置有連動部,連動部連接於公軸的連接部,使旋鈕轉動時,該螺柱朝向靠近或遠離固定座的方向上位移,進而帶動公軸位移。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動式位移軸心的轉軸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母軸具有連接於基部表面的定位部,定位部一側彎折有軸筒部,該軸筒部內形成有轉動空間,該轉動空間使公軸的軸杆穿設於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動式位移軸心的轉軸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旋鈕的連動部一側表面凹設有連通連動部末端的容置槽,且該連動部在容置槽遠離螺柱的一端凸設有頸部,而公軸的連接部與軸杆之間凹設有限位槽,該限位槽使公軸的連接部容置於旋鈕的容置槽內,而旋鈕的頸部位於公軸的限位槽內。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動式位移軸心的轉軸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公軸的軸杆在遠離連接部的一側設置有插接部,該插接部露出於母軸的側方。
5.一種旋動式位移軸心的轉軸結構,設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具有基部,基部一側向上延伸有側壁,並於側壁上設置有螺孔,螺孔內設置有旋鈕,而基部表面於側壁的側方固設有母軸,母軸內穿設有公軸組,其特徵在於: 該公軸組設置有公軸以及傳動杆,公軸內形成有套接空間,且該公軸穿設於母軸內,而傳動杆具有傳動部,該傳動部位於公軸的套接空間內以帶動公軸轉動,且傳動杆在靠近側壁的末端設置有連接部,而旋鈕具有螺柱,該螺柱螺合於螺孔內,且螺柱一側設置有連動部,該連動部連接於公軸組的連接部,當旋鈕轉動時,讓螺柱朝向靠近或遠離固定座的軸方向位移,進而帶動公軸組的傳動杆位移。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旋動式位移軸心的轉軸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母軸具有連接於基部表面的定位部,定位部一側彎折有軸筒部,該軸筒部內形成有轉動空間,該轉動空間使公軸組的公軸穿設於內。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旋動式位移軸心的轉軸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旋鈕的連動部一側表面凹設有連通連動部末端的容置槽,且該連動部在容置槽遠離螺柱的一端凸設有頸部,而公軸組的連接部與傳動部之間凹設有限位槽,該限位槽使公軸組的連接部容置於旋鈕的容置槽內,而該旋鈕的頸部位於公軸組的限位槽內。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旋動式位移軸心的轉軸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公軸組的傳動部在遠離連接部的一側設置有插接部,該插接部露出於母軸側方。
【文檔編號】F16C11/04GK204164155SQ201420515680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9日
【發明者】洪進興 申請人:洪進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