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青草頂十根乾草(草不黃俗話說499敝敝布)
2023-10-09 18:42:11 1
一根青草頂十根乾草?草不黃俗話說499:敝敝布,湯湯薄;粗粗布,(身小)花兒薄,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一根青草頂十根乾草?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根青草頂十根乾草
草不黃俗話說499:敝敝布,湯湯薄;粗粗布,(身小)花兒薄
「湯」最早是「熱水」,故而溫泉叫「溫湯、湯泉」,而今有鹽有味的才叫「湯」。如果是「敲梆梆,喝湯湯」(人民公社集體夥食時期的流行語)的「湯湯」,則是非常稀的稀飯,類似「白玻璃」(白開水)那種。陝西合陽,山東梁山,河南洛陽、原陽(俱中原官話)稱晚飯叫「湯」;山東壽光(冀魯官話),山東棗莊、濟寧(中原官話)稱稀飯、稀粥叫「湯」,可能就是就「湯湯」這個角度說的。「湯水」為「飯食、菜食」(山西臨縣、離石,晉語;江蘇揚州,江淮官話;貴州畢節、赫章、大方,西南官話)跟「湯湯」名義類似。
山東淄博、桓臺(冀魯官話),安徽阜陽、阜南(中原官話)稱麵條叫「湯」,可能跟如下的「湯餅」說法關聯:
【湯餅】湯麵;麵條。冀魯官話,河北新城。1935年《新城縣誌》:「~,今之煮麵也。又謂之麵條。」清厲荃《事物異名錄》:「《名義考》:凡以面為食具者,皆謂之餅,以水瀹曰~。」
如果是「月兒湯湯」(雲南昭通兒歌)那種「湯湯」,就是「堂堂」而為「明亮」的意思。
「湯湯」除了以上和「浩浩湯湯」的「湯湯」外,方言中還有形容「薄」為「湯」和「湯湯」(湯花兒薄)的說法:敝敝布,湯湯薄。「敝」音﹝piè﹞,撇火藥的「撇」,詳草不黃俗話說498《「撇火藥」,不燃火》。
一、「薄」之「湯湯」:溏溏
(一)「湯湯」系詞
【薄湯湯兒】薄薄的。吳語。浙江金華巖下。
【薄層層兒】形容很薄的樣子。晉語,山西忻州:這餅子~可好吃哩。
【薄松松】很薄。吳語,浙江黃巖。清光緒三年《黃巖縣志》:「薄曰~。」浙江金華、浦江。
【薄沾沾】薄薄的。①中原官話,甘肅甘谷。李恭《隴右方言發微》:「今隴右恆以『沾沾』一詞形容人之輕薄者。……形容物單薄,亦疊言之曰~。『沾』音似『他』。」②江淮官話,江蘇南通。孫錦標《南通方言疏證》:「今『沾』讀若 『先』,凡粥薄者,謂之~。」
【薄淺淺】薄薄的。吳語,浙江寧波。
【薄錢錢兒】很薄的樣子。晉語,山西忻州。
【薄設設】薄薄的。粵語,廣東廣州。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衾共枕空虛設。」明無名氏《雲窗夢》第三折:「~衾寒枕冷,愁易感好夢難成。」
【薄溼溼】薄薄的。官話。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三折:「又無那暖烘烘的被臥,都是~的衣服。」
【薄肆肆兒】棉絮很薄的樣子。晉語,山西忻州:襖兒後兒(裡邊)~絮(口老)些兒鋪兒(一些)棉花。
【薄絲兒薄絲兒】很薄的樣子。東北官話:這床被的~,這個時候蓋著正合適。
【薄消消】薄薄的。①西南官話,雲南昭通。②吳語江蘇蘇州。評彈《玉蜻蜓》第十六回:「因為那是的信箋是桑皮紙,~的,一受潮就爛。」
【薄消】瘦弱。吳語,上海崇明。
【薄削】(1)很薄。①客話,江西贛州盤龍。②粵語,廣東廣州:呢只布好。也作「薄曉」。②酒菜不豐盛。贛語,江西宜春。
【薄勢】厚度薄的部分。閩語,廣東潮陽。
【薄曉】(吳語,江蘇靖江)是「薄消」的舌面化記音詞。
(二)「湯湯」的來源
川渝既說「湯薄、湯花兒薄」,也說「薄湯湯」。「薄╳」「薄╳╳」等之「湯松沾設溼肆」等,按照筆者的「聲衍韻失漢語音義演變規律理論」(ang→an→a),顯然存在「湯松沾→沾設溼→設溼肆」衍生關係。
浙江蒼南金鄉(吳語)稱「稀」叫「湯」。「湯」為何可以狀「薄」和稱「稀」呢?我們看:
清湯、清湯寡水,是「味薄」。
清,是單純:清炒;清湯;清唱。單純也是一種「薄」。
單,是單薄。
褝﹝dān﹞,是薄衣(單衣)淡,也是「味薄」(按:「褝」非「禪」字)。
「沾沾」是輕薄:
【沾沾】《集韻·鹽韻》:「~,輕薄皃。」
「魏其~自喜耳」顏師古註:「~,輕薄也。」(漢書·竇嬰傳)張廉切,平鹽知。談部。
輕薄之「薄」與厚薄之「薄」,以及味薄之「薄」,衣薄之「薄」,取義理據是一致的。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湯」之狀「薄」,很可能與閉口韻的「沾」和後鼻韻的「清」關聯。
未凝固的,像糊狀的:如:溏便、溏心蛋、溏瀉(輕度腹瀉)之「溏」(首見《傷寒論·辨陽明》:「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水分多叫「溏」(雲南昭通:溏心包子)即是「湯薄、稀湯」之「湯」。川渝有「﹝táng﹞㞎雞屎」(~拌﹝bèn﹞膏藥。江蘇鹽城﹝江淮官話﹞、湖北武漢﹝西南官話﹞叫「溏雞屎」)的說法,﹝táng﹞即「溏」(徒郎切)。
所以,湯薄、湯湯薄、薄湯湯之「湯」,即可寫作「溏」而音陽平(估計「溏」有清聲母一讀)。
二、囂薄之「囂囂」
「囂薄」,微薄、浮薄也。枵、囂、豁(川渝稱木板邊角腳料叫「豁皮」)都有「薄」義。它們與質量差之「行」(川渝有「行兒豁」)是一個組系(草不黃俗話說90《 「槐貨」「行兒豁」「豁皮」,都是「y貨」 》)。因此,下面這些詞,取義就有了落頭(著落)了。
【薄血血】薄薄的。吳語,上海。
【薄囂囂】薄薄的。吳語,上海:嘴唇~,講起人來勿心焦。江蘇蘇州。《中篇彈詞選晴雯》:「嘴唇~,能說會道,善觀風雲氣色。」江蘇吳江。
【薄休休】薄薄的。吳語,浙江金華巖下:床被這麼,弗冷的啊?
【薄枵了】江淮官話,湖北廣濟。①薄薄的:板兒刨得|紙。②形容很稀疏:布~。
川渝也說「休薄」「休花兒薄」,「休」關聯「囂、枵」。
三、(身小)薄之「(身小)」
「(身小)」是瘦長;「(身小)薄」「(身小)花兒薄」是很薄。「(身小)」是個記音字,可以寫作「(旡京)、涼、涼」:
(旡京):《說文·旡部》:「事有不善,言也。爾雅:薄也。」
【涼】《小學搜佚·韻英》:「~,薄寒也。」又《考聲》:「微寒也。」《集韻·陽韻》:「薄寒曰~。」《玉篇·冫部》:「涼,俗作涼。」《集韻》呂張切,平陽來。陽部。
【涼】薄也。《小爾雅·廣言》「涼,薄也」宋翔鳳訓纂:「䙏與薄通。」《玉篇·衣部》:「今為薄。」
閉口韻的「溓」也是這一系:
【溓】《說文·水部》:「薄水也。」桂馥義證:「所謂溓,則水之淺薄者也。」勒兼切,平添來。談部。
因此,以下這些詞就有了落頭。
【薄浪湯】很稀的粥。吳語,江蘇蘇州。
【薄喇】貧瘠。冀魯官話,山東淄博。蒲松齡《聊齋俚曲集翻魘殃》第一回:「還有四十畝~地,也還打他幾石糧。」
【薄不辣】味道淡淡的。北京官話:這個菜~的什麼味兒也沒有。
【薄溜溜】形容茶淡。閩語,福建福鼎。
至於【薄裡稀】(很薄;很稀。吳語,浙江蒼南金鄉:那塊布~,不牢實|~稀飯,吃不飽)、【薄釐絲】(很薄。閩語,臺灣)顯然也好解釋了。
「湯花兒薄」「休花兒薄」「(身小)花兒薄」之「花(兒)」,納入「囂枵」系解釋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