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分子靶向藥物脂質體製劑的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2-10 06:04:42 2
本發明涉及藥物製劑工藝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腫瘤細胞內信號傳導通路靶點的小分子化合物小分子靶向藥物脂質體製劑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抗腫瘤藥物研發的焦點正在從傳統細胞毒類藥物轉移到針對腫瘤細胞內信號傳導通路的新型抗腫瘤藥物。酪氨酸蛋白激酶主要與信號通路的傳導有關,是細胞信號傳導機制的中心,它的過度表達可誘發多種腫瘤。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劑是近十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的抗腫瘤藥物。
一種替尼類藥物CU201目前尚未上市,其結構式如下(引用化合物結構式):
CAS Registry Number :1012885-89-0;
其化學名稱為:N-(2-chloro-6-methylphenyl)-2-((6-((4-(hydroxyamino)-4-oxobutyl)amino)-2-methylpyrimidin-4-yl)amino)thiazole-5-carboxamide。
此化合物涉及已授權專利CN200780041760和CN200780041808;專利CN200780041760和CN200780041808對此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臨床應用和各種劑型進行了保護。其中包括此化合物的脂質體劑型。但保護範圍為常規製備方法,未提及此化合物脂質體劑型的詳細的配方和生產工藝。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解決了常規脂質體製備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方法易操作,易進行放大生產;產品包封率較高,穩定性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小分子靶向藥物脂質體製劑的製備方法,所述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空白脂質體的製備:將一定量的蛋黃卵磷脂EPC、二硬脂醯磷脂醯甘油DSPG和膽固醇用無水乙醇溶解,將一定量的硫酸銨用水溶解,在加熱條件下將兩種溶液進行混合,保溫水化,水化後通過擠壓或者均質操作,空白脂質體中粒徑不超過150nm;
2)脂質體的預處理:將步驟1)得到的空白脂質體溶液進行滲析操作,除去脂質體外的硫酸銨離子,然後加入一定量的水進行稀釋,稀釋完成後調節pH至3.8~4.2,加熱備用;
3)藥物的預處理:稱取一定量的替尼類藥物CU201溶解於二甲基亞碸DMSO溶液中,控制溶液中的顆粒直徑不超過500nm;
4)製劑的生產:將步驟3)中得到的替尼類藥物溶液加入到步驟2)得到的空白脂質體溶液中,其中替尼類藥物CU201與空白脂質體溶液的重量比為0.02~0.05:100,保溫攪拌,待體系由渾濁變為透明狀液體,滲析除去DMSO,濃縮液體,濃縮液中粒徑不超過150nm;
5)後處理:對步驟4)得到的濃縮液進行過濾,分裝,經真空冷凍乾燥後得到產品。
本發明所述的步驟1)中空白脂質體內各組分重量份數如下: EPC 1.8~2.2重量份,DSPG 0.2~0.25重量份,膽固醇 0.65~0.70重量份,無水乙醇 12~16重量份,硫酸銨 4.5~5.0重量份,水 100重量份。
本發明所述的步驟1)、步驟2)和步驟4)中加熱和保溫操作的操作溫度均為60~65℃。
本發明所述的步驟4)的濃縮操作中,濃縮後液體的體積為濃縮前液體體積的10%~15%。
本發明所述的步驟2)的稀釋操作中,加入水的重量為步驟1)中空白脂質體重量的3.0~3.2倍。
本發明所述的步驟4)的攪拌操作過程中,攪拌速率為200~220rpm;本發明的凍幹操作過程中,採用的凍幹劑為蔗糖、葡萄糖、甘露醇等各種常用凍幹劑。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本發明的製備方法改進了傳統的脂質體的製備方法,解決了常規生產方法中所得產品出現渾濁,藥物包封率低的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將包封率提高至95%以上,溶液澄清透明,且化合物在製備過中不易降解;本發明的生產方法簡單,易於操作,方便擴大化生產,最終得到的產品的穩定性較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一種小分子靶向藥物脂質體製劑的製備方法,所述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1.8重量份的EPC、0.2重量份的DSPG和0.65重量份的膽固醇用12重量份的無水乙醇溶解,將4.5重量份的硫酸銨用100重量份的水溶解,在加熱條件下將兩種溶液進行混合,保溫水化,水化後通過擠壓或者均質操作,空白脂質體中粒徑不超過150nm;
2)將步驟1)得到的空白脂質體溶液進行滲析操作,除去脂質體外的硫酸銨離子,然後加入357.5重量份的水進行稀釋,稀釋完成後調節pH至3.8,加熱備用;
3稱取0.095重量份的替尼類藥物CU201溶解於二甲基亞碸DMSO溶液中,控制溶液中的顆粒直徑不超過500nm;
4)將步驟3)中得到的替尼類藥物溶液加入到步驟2)得到的空白脂質體溶液中,其中替尼類藥物CU201與空白脂質體溶液的重量比為0.02:100,保溫攪拌,待體系由渾濁變為透明狀液體,滲析除去DMSO,濃縮液體,濃縮後液體的體積為濃縮前液體體積的10%~15%,濃縮液中粒徑不超過150nm;
5)對步驟4)得到的濃縮液進行過濾,分裝,經真空冷凍乾燥後得到產品。
實施例2:一種小分子靶向藥物脂質體製劑的製備方法,所述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2.2重量份的EPC、0.25重量份的DSPG和0.70重量份的膽固醇用16重量份的無水乙醇溶解,將5.0重量份的硫酸銨用100重量份的水溶解,在加熱條件下將兩種溶液進行混合,保溫水化,水化後通過擠壓或者均質操作,空白脂質體中粒徑不超過150nm;
2)將步驟1)得到的空白脂質體溶液進行滲析操作,除去脂質體外的硫酸銨離子,然後加入397.3重量份的水進行稀釋,稀釋完成後調節pH至4.2,加熱備用;
3)稱取0.261重量份的替尼類藥物CU201溶解於二甲基亞碸DMSO溶液中,控制溶液中的顆粒直徑不超過500nm;
4)將步驟3)中得到的替尼類藥物溶液加入到步驟2)得到的空白脂質體溶液中,其中替尼類藥物CU201與空白脂質體溶液的重量比為0.05:100,保溫攪拌,待體系由渾濁變為透明狀液體,滲析除去DMSO,濃縮液體,濃縮後液體的體積為濃縮前液體體積的10%~15%,濃縮液中粒徑不超過150nm;
5)對步驟4)得到的濃縮液進行過濾,分裝,經真空冷凍乾燥後得到產品。
實施例3:一種小分子靶向藥物脂質體製劑的製備方法,所述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2.0重量份的EPC、0.21重量份的DSPG和0.67重量份的膽固醇用14重量份的無水乙醇溶解,將4.625重量份的硫酸銨用100重量份的水溶解,在加熱條件下將兩種溶液進行混合,保溫水化,水化後通過擠壓或者均質操作,空白脂質體中粒徑不超過150nm;
2)將步驟1)得到的空白脂質體溶液進行滲析操作,除去脂質體外的硫酸銨離子,然後加入378.5重量份的水進行稀釋,稀釋完成後調節pH至4.0,加熱備用;
3)稱取0.15重量份的替尼類藥物CU201溶解於二甲基亞碸DMSO溶液中,控制溶液中的顆粒直徑不超過500nm;
4)將步驟3)中得到的替尼類藥物溶液加入到步驟2)得到的空白脂質體溶液中,其中替尼類藥物CU201與空白脂質體溶液的重量比為0.03:100,保溫攪拌,待體系由渾濁變為透明狀液體,滲析除去DMSO,濃縮液體,濃縮後液體的體積為濃縮前液體體積的12%,濃縮液中粒徑不超過150nm;
5)對步驟4)得到的濃縮液進行過濾,分裝,經真空冷凍乾燥後得到產品。
實施例4:對比試驗,在其他反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對本發明的生產方法進行對比試驗,得到的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當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對傳統的生產工藝進行的改進,通過配料比和操作工藝的改進,最終得到的替尼類藥物脂質體製劑的產品具有包封率高,溶液澄清透明的優點,其中,pH值的控制影響著最終產品的包封率,當pH值發生改變時,最終產品的包封率會大大下降;而生產工藝的中的CU201與空白脂質體溶液的 配比和濃縮工藝的條件控制,也會影響最終產品的包封率,過量的CU201產品不僅會造成原料藥物的浪費,而且會導致溶液出現渾濁,而過少的CU201產品則會出現包封率下降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僅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做出的任意組合或等同變換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