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工作機械的液壓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5:35:21 1
專利名稱:用於工作機械的液壓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壓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工作機械的液壓系統。
背景技術:
工作機械通常用於搬運較重的負載,比如土、建築材料和/或碎片。這些可為例如輪式裝載機、挖掘機、正鏟挖掘機、自行式平地機、推土機、反鏟挖掘機和履帶式裝載機的工作機械通常包括至少兩種類型的動力系統一推進系統和一工作執行系統。推進系統可用於例如在工作地點周圍或之間移動工作機械,工作執行系統可用於例如在工作現場移動一工作執行部件通過一個工作周期。
這些工作機械通常包括向推進系統和工作執行系統提供動力的一液壓系統。這些類型的液壓系統通常包括操縱推進系統和工作執行系統的一系列液壓致動器。例如,一個或多個液壓缸和/或液壓馬達可用於操縱工作執行系統,一個或多個液壓馬達可用於操縱推進系統。
如果液壓致動器經歷氣穴現象,那麼液壓系統中的液壓致動器會受損。舉例來說,當流向液壓馬達的供應流體少於來自液壓馬達的回流流體,一液壓馬達就會經歷氣穴現象。當流向液壓馬達的供應流體流停止、由此停止液壓馬達的運動時就會發生這一現象。液壓馬達中的慣性會使液壓馬達繼續旋轉。在進入液壓馬達進口側的補充流體流空缺的情況下,液壓馬達會經歷氣穴現象。任何這樣的氣穴現象會導致液壓系統的損壞,尤其會導致經歷氣穴現象的液壓致動器的損壞。此外,氣穴現象的發生還會導致產生難聽的噪聲。
如美國專利5673605中所示出的,在一液壓系統中減少氣穴現象的一個方法包括在來自液壓馬達的流體回流管中放置一背壓閥。該背壓閥在回流管中背壓閥和液壓馬達之間保持一定量的流體壓力。這一流體壓力用來與液壓馬達的運動相抗。這樣,當對馬達的流體停止供應時,回流管中的流體壓力可作用用來阻止馬達繼續運動,從而防止在液壓馬達的供應側發生氣穴現象。
然而,在回流管中保持背壓會降低液壓馬達的效率。由液壓馬達所產生的動力是液壓馬達兩端的壓差的函數。增加對液壓馬達的背壓將減少液壓馬達所產生的動力。在液壓馬達工作較長時間的情況下動力的減少尤其明顯,例如當工作機械要走過相當長的距離的時候。
本發明的液壓系統可解決以上的一個或多個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涉及一種液壓系統,它包括一流體儲箱,該流體儲箱適用於儲存一流體供應源;以及一加壓流體源,該加壓流體源與流體儲箱流體連通。一第一液壓致動器和一第二液壓致動器與加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一第一流體回流管適用於將來自第一液壓致動器的流體回流引導至流體儲箱,一第二流體回流管適用於將來自第二液壓致動器的流體回流引導至流體儲箱。在第二流體回流管中放置有一壓力控制裝置,且可操縱該裝置以選擇性地調節第二流體回流管中流體壓力的大小。
在另一方面,本發明涉及一種控制一工作機械上的一液壓系統的方法。向一第一液壓致動器和一第二液壓致動器供應加壓流體。將來自第一液壓致動器的一流體回流通過一第一回流管引導至一流體儲箱。將來自第二液壓致動器的一流體回流通過一第二回流管引導至流體儲箱。調節放置在第二回流管中的一壓力控制裝置以選擇性地調節第二回流管中的壓力。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液壓迴路的示意圖;以及圖2是表示一工作機械的示例性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用於一工作機械的液壓系統100的示意性實施例在圖1中示出。液壓系統100可包括流體儲箱114。流體儲箱114構造成容納一工作流體源。工作流體可為通常用於一液壓系統中的任意類型的流體。
液壓系統100還可包括多個液壓致動器。這些液壓致動器可為例如一系列液壓缸、一系列液壓馬達、或者液壓缸和液壓馬達的結合。在圖1中的實施例中,液壓系統100包括一系列液壓缸128、138、150和一系列液壓馬達160、162和164。可以構想,液壓系統100可包括液壓致動器的各種其它組合,如在本領域中所知的。
液壓缸128、138和150每個各自包括一外殼131、139和152,這些外殼各自安裝有一活塞杆133、141和154。活塞杆組件和液壓缸128的外殼限定出缸蓋端腔127和活塞杆端腔129。類似地,液壓缸138和150也包括缸蓋端腔和活塞杆端腔。
可將一股加壓流體引導至每個液壓缸128、138和150,以使各個活塞組件在各個外殼中運動。例如,可以將一股加壓流體導入液壓缸128的缸蓋端127,使活塞杆組件133向活塞杆端腔129運動。留在活塞杆端腔129中的流體隨著活塞133的運動使活塞杆端腔129的容積減小而從活塞杆端腔129流出。可將從具體的液壓缸中放出的流體導入通向流體儲箱114的流體回流管158。
液壓系統100可包括多個流量控制閥裝置,以控制流向和流出各個液壓缸128、138和150的流體流量。例如,液壓系統100可包括一系列獨立的計量閥裝置102、104和106。計量閥裝置102可適用於控制流向和流出液壓缸128的流體流量。計量閥裝置104可適用於控制流向和流出液壓缸138的流體流量。計量閥裝置106可適用於控制流向和流出液壓缸150的流體流量。
每個獨立的計量閥裝置102、104和106可包括多個獨立工作、電子控制的計量閥。例如每個獨立的計量閥裝置102、104和106可包括多個計量閥120、122、124、126。計量閥120控制從缸蓋端腔127流向流體回流管158的流體流量。計量閥122控制從流體管155流向缸蓋端腔127的加壓流體流量。計量閥124控制從流體管155流向活塞杆端腔129的加壓流體流量。計量閥126控制從活塞杆端腔129流向流體儲箱114的流體流量。諸計量閥可為滑閥、提升閥或任何其它傳統類型的可用於控制流過流體管的流體流量的計量閥。
每個液壓馬達160、162和164可為可逆轉的流體驅動馬達。可將加壓流體引入各個液壓馬達160、162和164的一側,以使各個液壓馬達沿第一方向旋轉。可將加壓液體引入液壓馬達160、162和164的第二側,以使各個液壓馬達沿相反的方向旋轉。各個液壓馬達160、162和164可選擇性地將流體釋放到流體回流管130。
液壓系統100還可包括多個流量控制閥裝置以控制流向和流出各個液壓馬達160、162和164的流體流量。例如,液壓系統100可包括一系列獨立的計量閥裝置108、110和111。計量閥裝置108可適用於控制流向和流出液壓馬達160的流體流量。計量閥裝置110可適用於控制流向和流出液壓馬達162的流體流量。計量閥裝置111可適用於控制流向和流出液壓馬達164的流體流量。
每個獨立的計量閥裝置108、110和111可包括多個獨立工作、電子控制的計量閥。例如每個獨立的計量閥裝置108、110和111可包括多個計量閥140、142、144和146。計量閥140控制流向各個液壓馬達的第一側的液壓流體流量,而計量閥142控制流向各個液壓馬達的第二側的液壓流體流量。因此可將計量閥140和142稱為「計入」閥。計量閥144控制從各個液壓馬達的第二側流向流體回流管130的流體流量,而計量閥146控制從各個液壓馬達的第一側流向流體回流管130的流體流量。因此可將計量閥144和144稱為「計出」閥。諸計量閥可為滑閥、提升閥或任何其它傳統類型的可用於控制流過流體管的流體流量的計量閥。
液壓系統100還可包括向各個液壓致動器提供加壓流體的加壓流體源112。加壓流體源112可包括第一泵116和第二泵118。第一和第二泵116和118每個都可為例如一變排量高壓泵或一定排量高壓泵。可以設置一發動機(未示出)或其它原動力,從而提供驅動力以向第一和第二泵116和118提供動力。第一和第二泵116和118每個都可獨立工作,以將流體從流體儲箱114中抽出並增加流體的壓力。
第一和第二泵116和118可以許多不同的方式連接於一系列液壓致動器中。如以下更詳細地描述的,液壓系統100可與一工作機械(圖2示出了其一個示例性的實施例)一起使用。在圖1所示的液壓系統100的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泵116和118與一系列的液壓致動器相連接,以保證可根據液壓系統100的工作情況向各個液壓致動器提供加壓流體。可以構想,對加壓流體源112和液壓致動器之間的流體連接可進行各種修改,以使液壓系統100可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合,比如另一種類型的工作機械。
第一泵116可通過流體管155與液壓缸128和138連接。可操作計量閥裝置102來控制從流體管155流到液壓缸128的加壓流體。可操作計量閥裝置104來控制從流體管155流到液壓缸138的加壓流體。可將從液壓缸128和138的每一個流出的回流通過流體回流管158導入流體儲箱114中。
第二泵118可通過流體管156與液壓缸150連接。可操作計量閥裝置106來控制從流體管156流到液壓缸150的加壓流體。可將從液壓缸150流出的回流引導至流體回流管158以與來自液壓缸128和138的回流匯合,並回到流體儲箱114中。
液壓系統100還可包括一對安全和旁路組合閥190。可操作組合閥190將來自流體管155和156的壓力釋放到流體管192。此外,可操作組合閥190將來自第一和第二泵116和118的流體旁路到流體管192。流體管192可與流體回流管130連接,從而使減壓和旁路流與來自液壓馬達160、162和164的回流匯合。
第一和第二泵116和118的每一個還可向液壓馬達160、162和164提供加壓流體。流體管155中來自第一泵116的加壓流體流可與從第二泵118流入流體管159的加壓流體流匯合。在流體管155和156以及流體管159之間可放置一對匯流器(flow combiner)148。可操作匯流器148來控制從各個流體管155和156流到流體管159的加壓流體流量。
流體管159通過閥門裝置108、110和111將加壓流體流引導到液壓馬達160、162和164。可操作閥門裝置108來控制流向液壓馬達160的加壓流體流量。可操作閥門裝置110來控制流向液壓馬達162的加壓流體流量。可操作閥門裝置111來控制流向液壓馬達164的加壓流體流量。可將來自各個液壓馬達160、162和164的回流引導到通向流體儲箱114的流體回流管130。
在流體回流管130中可放置壓力控制裝置170。壓力控制裝置170適用於在流體回流管130中保持一定大小的壓力。壓力控制裝置170可為任何類型的適用於根據液壓系統100的工作情況改變流體回流管130中的壓力大小的裝置。
例如,壓力控制裝置170可包括流體偏置止回閥172。止回閥172可暴露於來自加壓流體源176經過流體管178的加壓流體中。流體管178中的壓力大小將決定止回閥172打開以使流體經流體回流管130流入流體儲箱114的壓力。這樣,增加流體管178中的液壓大小將增加流體回流管130中的液壓大小。相反,減小流體管178中的液壓大小將減小流體回流管130中的液壓大小。
壓力控制裝置170可包括比例減壓閥174,以控制流體管178中的壓力大小,從而控制流體回流管130中的壓力大小。比例減壓閥174可包括閥件179。可調整閥件179的位置以控制比例減壓閥174中的開口尺寸,從而控制流體管178中的壓力大小。在加壓流體源和流體管178之間的比例減壓閥174中較大的開口可使流體管178中的流體壓力較高。在加壓流體源和流體管178之間的比例減壓閥174中較小的開口可使流體管178中的流體壓力較低。
比例減壓閥174還可包括適用於作用在閥件179上並控制比例減壓閥174中的開口尺寸的螺線管175和彈簧177。彈簧177可以動作以將閥件179移動到一位置處,從而使流體管178向流體儲箱114完全打開。可以向螺線管175施加電流,從而在閥件179上施加力,將閥件179向一位置移動,在該位置處流體儲箱的開口關閉,加壓流體源和流體管178之間的連接逐漸打開。施加於螺線管175上電流的增加使作用在閥件179上的力增加,並使閥件179運動,該運動使流體管178中的壓力與所施加的電流的增加成正比地增加。當施加於螺線管175的電流降低時,比例減壓閥174中開口尺寸使流體管178中的壓力與所施加的電流的減小成正比地減小。這樣,通過調節施加在螺線管175上的電流,可調節比例減壓閥174,從而控制流體管178和回流管130中壓力的大小。
應該注意到的是,壓力控制裝置170可包括適用於控制流體管178中流體壓力大小的任意類型的閥門或其它機構。例如,壓力控制裝置170可包括用來偏置止回閥172的可變彈力彈簧或另一類型的機構。
可設置控制器180以控制壓力控制裝置170。控制器180可包括一計算機,該計算機包括運行應用程式所需的所有元件,比如存儲器、二級存儲裝置和諸如中央處理單元之類的處理器。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會知道這一計算機可包括附加的或不同的元件。另外,雖然將本發明的各個方面描述為存儲在存儲器中,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會知道這些方面也可存儲在其它類型的電腦程式產品或計算機可讀介質上或從其上讀取,比如計算機晶片和二級存儲裝置,包括硬碟、軟盤、CD-ROM或其它類型的RAM或ROM。控制器180還可包括各種其它已知的電路,例如特別是電源電路、信號檢驗電路和螺線管驅動電路。
控制器180可適用於根據液壓馬達160、162和164的工作來控制施加在比例減壓閥174的螺線管175上的電流。在一定的工作狀態下,比如在馬達氣穴現象的可能性相對較低時,控制器180可降低施加於螺線管175的電流,從而減低流體回流管130中的壓力大小。在其它工作狀態下,比如在馬達氣穴現象的可能性相對較高時,控制器180可增加施加於螺線管175的電流,從而增加流體回流管130中的壓力大小。
如前所述,所述的液壓系統100可結合在一工作機械中。工作機械200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在圖2中示出。工作機械200包括可包括一操作人員就坐區域的外殼202。
外殼202可安裝在被構造成可繞垂直軸線206使外殼202旋轉或樞轉的迴轉組件204上。迴轉組件204可由諸如液壓馬達164(參見圖1)的液壓致動器提供動力。閥門裝置111可控制流向液壓馬達164的加壓流體,從而控制迴轉組件204的運動方向和速度。
外殼202和迴轉組件204可由一牽引裝置208支承。牽引裝置208可為任意類型的適於提供工作機械200在一工作地點周圍和/或諸工作地點之間運動的裝置。例如,牽引裝置208可包括一對履帶210(在圖2中只示出了一根)。每根履帶210可由諸如液壓馬達160和162(參見圖1)中的一個的液壓致動器提供動力。閥門裝置108可控制流向液壓馬達160的加壓流體流,從而控制一根履帶的運動方向和速度。閥門裝置110可控制流向液壓馬達162的加壓流體流,從而控制第二根履帶的運動方向和速度。
工作機械200還可包括工作執行聯動裝置212,它工作連接有與地面接合的工具224。工作執行聯動裝置212可包括懸臂220。懸臂220可樞轉地安裝在外殼202上,以沿箭頭221所指的方向運動。在另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懸臂220可直接安裝在迴轉組件204上,而外殼202可相對於牽引裝置208固定。在這個替代實施例中,迴轉組件204將使懸臂相對於外殼202繞一垂直軸線樞轉。
可在懸臂220上可樞轉地安裝杆子222,用於沿箭頭223所指的方向運動。可在杆子222上可樞轉地安裝與地面接合的工具224,以用於沿箭頭225所指的方向運動。與地面接合的工具224可為通常用於工作機械上以運送土、碎片或其它材料的負載226的任意類型的機構。例如,與地面接合的工具224可為鏟子、鏟鬥、鏟刀或蚌式挖鬥。
工作執行聯動裝置212可由一系列液壓致動器提供動力,比如液壓系統100的液壓缸128、138和150(參見圖1)。液壓缸150的外殼152可與外殼202連接,液壓缸150的活塞杆組件154可連接於懸臂220。閥門裝置106可控制流入和流出液壓缸150的流體流,從而控制懸臂220的運動。
液壓缸128和138可分別為杆子222和與地面接合的工具224的運動提供動力。液壓缸138的外殼139可與懸臂220連接,液壓缸138的活塞杆組件141可連接於杆子222。閥門裝置104可控制流入和流出液壓缸138的流體流,從而控制杆子222相對於懸臂220的運動。類似地,液壓缸128的外殼131可與杆子222連接,液壓缸128的活塞杆組件133可連接於與地面接合的工具224。閥門裝置102可控制流入和流出液壓缸128的流體流,從而控制與地面接合的工具224相對於杆子222的運動。
控制器180(參見圖1)可適用於根據接收自操作人員的輸入量而向各個閥門裝置102、104、106、108、110和111提供控制信號。控制信號可適用於使各個閥門裝置中的計量閥作動,以控制流入和流出各個液壓致動器的流體流。這樣,控制器180可產生操作人員所需的具體運動或動作。
控制器可監視液壓系統100中液壓致動器的工作,以識別液壓致動器之一會經歷氣穴現象的情況。例如,控制器180可接收一系列信號S1、S2和S3,這些信號提供對液壓馬達160、162和164的電流工作特性的指示。信號S1、S2和S3可代表例如流出各個液壓馬達的流體流量、各個液壓馬達的旋轉速度、各個液壓馬達的功率輸出或任何其它的相關工作特性。
控制器180可處理信號S1、S2和S3以識別出液壓系統100中發生氣穴現象的可能。作為對氣穴現象危險性上升的響應,控制器180可調節壓力控制裝置170以增加流體回流管130中流體壓力大小。作為對氣穴現象危險性下降的響應,控制器180可調節壓力控制裝置170以降低流體回流管130中流體壓力大小。
在圖1的實施例中,壓力控制裝置170適用於降低液壓馬達160、162和164中發生氣穴現象的可能性。然而,可以設想,壓力控制裝置170可進一步適用於避免液壓致動器128、130和150中發生氣穴現象。這可通過例如在流體回流管158和流體回流管130之間設置流體連接管來達到。在這個流體連接管中可放置一控制閥(未示出),以將來自液壓致動器128、138和150的所有或部分回流引導至流體回流管130。這樣,可使用壓力控制裝置170來控制液壓致動器128、138和150中的一個或多個的背壓大小。
當流經流體回流管130的流體流量相對較低時,液壓馬達160、162和164產生氣穴現象的危險性會較高。這在例如只有液壓馬達160、162和164中的一個動作並停止旋轉的情況下會發生。由於洩漏量較大,則無法獲得充足的補充流體。在這個情況下,控制器180可操縱壓力控制裝置170以增加流體回流管130中流體壓力的大小。當流向工作中的液壓馬達160、162和164的流體流停止時,流體回流管130中較高的背壓會通過計出閥起作用以提供所需的補充流體。
當流經流體回流管130的流體流量相對較高時,液壓馬達160、162和164產生氣穴現象的危險性會較低。這在例如液壓馬達160、162和164中的一個以上動作時會發生,比如當工作機械200行進一段距離時。此外,當加壓流體源112通過流體管192向流體回流管130提供旁路或減壓流體流時,流經流體回流管130的流體流量會相對較高。在此情況下,控制器180可操縱壓力控制裝置170以降低流體回流管130中流體壓力的大小。流體回流管130中的流體壓力減小量可使工作中的液壓馬達的效率提高。
工業可用性上述液壓系統可用於降低產生與液壓系統100中的一個或多個液壓致動器相關的氣穴現象產生的可能性。可將來自諸如液壓馬達160、162和164的液壓致動器中的一些流體回流引導通過壓力控制裝置170。可將來自諸如液壓缸128、138和150的另一些液壓致動器的流體回流直接導入流體儲箱114。當發生氣穴現象的可能性增加時,可調節壓力控制裝置170以增加流體回流管130中流體壓力的大小,從而增加施加在液壓馬達160、162和164上的背壓。當發生氣穴現象的可能性減小時,減小流體回流管130中壓力的大小,從而減小背壓大小。
壓力控制裝置170的可變性可提高液壓系統100中液壓致動器的效率。流體回流管130中的壓力在某些情況下的減小可提高液壓系統100的效率。此外,將來自液壓致動器128、138和150的回流直接引導至流體儲箱也可提高液壓系統100的效率。
所述液壓系統100的壓力控制裝置170還可用於改進對液壓系統100的其它方面的控制。例如,隨著將來自加壓流體源112的卸載流引導通過壓力控制裝置170,可操縱該壓力控制裝置來調節加壓流體源112的卸載壓力。其它的此類控制方面對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
此處所描述的液壓系統100可與工作機械200聯繫在一起使用。雖然已經結合一挖掘機對液壓系統100(見圖2)進行了描述,但可以設想該液壓系統可用於任何類型的工作機械。例如,工作機械200可為輪式裝載機、正鏟挖掘機、自行式平地機、推土機、反鏟挖掘機或履帶式裝載機。
對於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來說,顯而易見,可以對本發明的液壓系統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型而不會背離本發明的範圍。在閱讀了本說明書和此處所揭示的系統的實施後,對於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來說,其它的實施方式是顯而易見的。應該認為本說明書和諸例子只是示例性的,本發明的實際範圍應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效內容來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液壓系統,它包括一流體儲箱(114),該流體儲箱適用於儲存一流體供應源;一加壓流體源(112),該加壓流體源與流體儲箱(114)流體連通;一第一液壓致動器(128),該第一液壓致動器與加壓流體源(112)流體連通;一第二液壓致動器(160),該第二液壓致動器與加壓流體源(112)流體連通;一第一流體回流管(158),該第一流體回流管適用於將來自第一液壓致動器(128)的流體回流引導至流體儲箱(114);一第二流體回流管(130),該第二流體回流管適用於將來自第二液壓致動器(160)的流體回流引導至流體儲箱(114);以及一壓力控制裝置(170),該壓力控制裝置選擇性地調節第二流體回流管(130)中流體壓力的大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第一液壓致動器(128)為一液壓缸,第二液壓致動器(160)為一液壓馬達,且加壓流體源(112)包括一第一泵(116)和一第二泵(118)。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第一獨立計量閥組(102),該計量閥組適於控制加壓流體源(112)和液壓缸(128)之間的流體流,並控制從液壓缸(128)流向第一流體回流管(158)的流體流;以及一第二獨立計量閥組(106),該計量閥組適於控制加壓流體源(112)和液壓馬達(160)之間的流體流,並控制從液壓馬達(160)流向第二流體回流管(130)的流體流。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控制器(180),該控制器適用於調節壓力控制裝置(170),從而調節第二流體回流管(130)中的流體壓力大小。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壓力控制裝置(170)包括置於第二流體回流管(130)中的一止回閥(172)和適於控制第二流體回流管(130)中的流體壓力大小的一比例減壓閥(174)。
6.一種包括如權利要求1到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液壓系統(100)的工作機械(200)。
7.一種控制一工作機械上的一液壓系統的方法向一第一液壓致動器(128)和一第二液壓致動器(160)供應加壓流體;將來自第一液壓致動器(128)的一流體回流通過一第一回流管引導至一流體儲箱(114);將來自第二液壓致動器(160)的一流體回流通過一第二回流管(130)引導至流體儲箱(114);以及調節放置在第二回流管(130)中的一壓力控制裝置(170)以選擇性地調節第二回流管(130)中的壓力。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第二液壓致動器(160)為一液壓馬達,以及,還包括控制流向液壓馬達(160)的流體流,從而控制迴轉組件(204)的運動;以及響應迴轉組件(204)工作中的變化而調節壓力控制裝置(170)。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響應與一第一牽引裝置(208)相關的一第二液壓馬達(162)在工作中的變化以及與一第二牽引裝置(208)相關的一第三液壓馬達(164)在工作中的變化而調節壓力控制裝置(170)。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響應經過第二流體回流管(130)的流體流量的減少而增加第二流體回流管(130)中的流體壓力的大小;以及響應經過第二流體回流管(130)的流體流量的增加而減小第二流體回流管(130)中的流體壓力的大小。
全文摘要
揭示了一種用於一工作機械的液壓系統。液壓系統(100)包括適用於儲存一流體供應源的一流體儲箱(114)和與流體儲箱(114)流體連通的一加壓流體源(112)。一第一液壓致動器(128)和一第二液壓致動器(160)與加壓流體源(112)流體連通。一第一流體回流管(158)適用於將來自第一液壓致動器(128)的流體回流引導至流體儲箱(114),而一第二流體回流管(130)適用於將來自第二液壓致動器(160)的流體回流引導至流體儲箱(114)。在第二流體回流管(130)中設置有一壓力控制裝置(170),且可操縱該裝置以選擇性地調節第二流體回流管(130)中流體壓力的大小。
文檔編號F15B11/17GK1856653SQ200480027777
公開日2006年11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23日
發明者吉野和憲 申請人:卡特彼勒公司, 新卡特彼勒三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