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熱量表的製作方法
2023-11-07 15:51:52 3
專利名稱:一種熱量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理測量儀器,特別是涉及一種測量精度高的熱量表。 技術背景眾所周知,傳統流量計或熱能表多採用機械葉輪式或旋翼式等,根據葉輪轉動的 圈數與流量成正比,計算器通過採集葉輪轉動的圈數計算流量,由於葉輪的轉動存在機械 磨損,因此傳統機械式流量計或熱能表存在使用壽命短、結構副總等缺陷,尤其由於葉輪磨 損等原因會造成測量精度降低,另外,由於流體存在含有雜質的情況下,機械式流量計或熱 能表常常會因此而受到堵塞的嚴重影響,給使用者帶來損失。目前,人們多使用超聲熱量表來計算流量,超聲熱量表是通過檢測流體流動對超 聲束(或超聲脈衝)的作用以測量流量的儀表。而目前使用的超聲熱量表具有以下不足 1、其節流本體的管壁對超聲束均有反射,而此種反射較為雜亂,因此造成換能器對超聲進 行檢測時其檢測精度大大降低,從而造成超聲熱量表的測量精度不準確;2、表頭不能轉動, 人們在讀表時需要圍著熱量錶轉,有時由於場地限制,造成讀表更加困難;3、熱量表容易被 人撬開或者打開進行偷盜或者更改熱量表上的數據,由於隨便拆卸造成熱量表的計量精度 降低;4、傳感器進線多採用直接螺紋連接,從而密封效果差,因此造成熱量表的測量精度降 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讀表方便、測量精度高、密封效果好的熱量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熱量表,包括流量傳感器以 及螺紋連接在該流量傳感器上的表頭,在所述流量傳感器和表頭外套裝有鎖緊圈,所述流 量傳感器下部為節流本體,在該節流本體上設有軸向通孔,該軸向通孔由左部的高靜壓進 孔和右部的低靜壓出孔以及對接在高靜壓進孔與低靜壓出孔之間的節流孔組成,所述高靜 壓進孔右部為從外向內逐漸縮小的錐形孔,所述低靜壓出孔左部為孔徑從內向外逐漸放大 的錐形孔,在所述節流孔的節流本體側壁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測壓孔和第二測壓孔,所述第 一測壓孔和第二測壓孔中心線的延長線呈「V」字形,其要點是在所述節流孔中裝入吸收 管,該吸收管的外壁與所述節流孔內壁相貼合,在該吸收管的上管壁上開有第一反射孔、第 二反射孔和第三反射孔,下管壁上開有第四反射孔和第五反射孔,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孔位 於所述第一測壓孔處,第二反射孔位於所述第一測壓孔和第二測壓孔之間,第三反射孔位 於所述第二測壓孔處,所述第四反射孔位於所述第一反射孔和第二反射孔之間,所述第五 反射孔位於所述第二反射孔和第三反射孔之間。本實用新型是在針對傳統熱量表中的節流孔管壁對超聲束反射較為雜亂,從而造 成測量精度降低等不足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設計的,以上結構中在所述節流孔中裝入吸收 管,該吸收管的外壁與所述節流孔內壁相貼合,因此,在第一測壓孔中發射出的超聲束通過 節流孔管壁發生各種各樣的反射,那些雜亂的反射會被安裝在節流孔內的吸收管所吸收,
4從而使得進入第二測壓孔的超聲束其行程均一致,故而提高了測量精度。以上結構中可根 據節流孔的長度設計吸收管的長度,也可以根據超聲束反射的次數來設計吸收管管壁上的 反射孔的個數。在所述流量傳感器上端外壁上開有環向臺階,所述表頭外壁周向設有外壁臺階, 該外壁臺階的內壁周向設有內壁臺階,在表頭下端抵在所述環向臺階上,該表頭內壁臺階 抵在所述流量傳感器上端;所述鎖緊圈為上端開有通孔的蓋狀結構,並該鎖緊圈的上部壓 在所述外壁臺階上。以上結構是針對傳統熱量表表頭不可旋轉從而造成讀表困難的基礎上創造性地 設計的,以上結構中流量傳感器上螺紋連接表頭,在該流量傳感器和表頭外套裝縮緊圈,該 縮緊圈將所述流量傳感器和表頭限制在一起,因此,需要度表時,可轉動表頭,將數字的方 向朝向讀表人,從而實現方便讀表的目的。在所述流量傳感器上端固定有限位塊,在所述表頭的內壁臺階上開有3/4周缺 口,所述限位塊位於該缺口內;所述缺口旋向設置,其旋向與所述環向臺階的螺紋旋向相 向。以上結構將表頭設計成只能旋轉3/4周更加合理,因為如此可避免表頭過渡旋轉將熱 量表內的導線等擰斷,造成熱量表的損壞。為了使流量傳感器和表頭之間能夠得到很好地密封,在所述流量傳感器和表頭之 間的流量傳感器外壁上套裝有密封圈。在所述表頭外壁周面上沿軸向均勻開有表頭防滑凹槽,該表頭防滑凹槽貫穿所述 表頭的上下端面;在所述鎖緊圈外壁周面上沿軸向均勻開有鎖緊圈防滑凹槽,該鎖緊圈防 滑凹槽貫穿所述鎖緊圈的上端面。以上結構中,將表頭外壁周面上沿軸向均勻開有表頭防 滑凹槽,由此用手或者其他工具對表頭進行旋轉時,可以增大表頭外表面的摩擦力,從而可 輕易將表頭旋開;在拆卸熱量表時,需要將鎖緊圈打開,而傳統的鎖緊圈由於較緊,同時其 表面也沒有進行防滑處理,因此難以將其打開或者說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因此在鎖緊圈 外壁周面上沿軸向均勻開有鎖緊圈防滑凹槽,從而起到防滑之作用。在所述鎖緊圈下方的節流本體上固定有鉛封主體,在該鉛封主體上開有上大下小 的臺階通孔,在該臺階通孔小孔徑部設有內螺紋,在所述臺階通孔內螺紋連接有內六角螺 釘,該內六角螺釘的上端抵在所述鎖緊圈的下端面,所述內六角螺釘的螺帽位於所述臺階 通孔大孔徑內,在所述內六角螺釘的軸向通孔內穿設有鉛封線,並在所述內六角螺釘的螺 帽孔內填封有鉛封塊,所述鉛封線穿過所述鉛封塊,所述六角螺釘的上端面與所述鉛封主 體上端面平齊。以上結構中,在鉛封主體的臺階通孔小孔徑部設有內螺紋,因此內螺紋連接 有內六角螺釘,由此內六角螺釘與主體的連接更加可靠,同時在六角螺釘的螺帽段的正六 邊孔內填封有鉛封塊,該六角螺釘的螺帽頂在鎖緊圈的下端面,從而使得鉛封塊處於封閉 狀態,如此,就很難將六角螺釘旋開,由於內六角螺釘的上端抵在所述鎖緊圈的下端面,因 此也難以將鎖緊圈打開,從而難以將表頭從流量傳感器上拆卸開,故而起到鎖緊鉛封的目 的。在所述吸收管外壁上環向開有一組V字形反射槽。以上結構能夠增加吸收管對雜 亂反射的超聲束的吸收,由於設置有V字形反射槽,因此超聲束能夠在V字形反射槽上反射 多次,從而達到吸收的目的。為了使放入節流孔的吸管管不會對節流孔中的流體造成阻擋,避免測量精度的降低,在靠近所述第二測壓孔的吸收管端從內向外逐漸放大的錐形孔。在所述第一測壓孔和第二測壓孔中均安裝有超聲換能器,所述兩個超聲換能器最 低點均伸入所述節流孔內,並所述節流孔的管壁線與所述兩個超聲換能器下端中心點的連 線重合。以上結構中兩個換能器一個發出超聲束,另一個接收,從而達到測量流量的目的。 而所述節流孔的管壁線與所述兩個超聲換能器下端中心點的連線重合,是為了很好的避免 超聲換能器下端對流量孔中流量的阻擋。在所述流量傳感器上設有傳感器進線孔,在該傳感器進線孔中穿設有傳感器線, 所述傳感器進線孔為內設有內螺紋的臺階孔,在該傳感器進線孔小孔徑部的傳感器線上套 裝有密封圈,傳感器進線孔大徑部的傳感器線上套裝有螺紋壓線套,該螺紋壓線套與所述 傳感器進線孔螺紋連接,所述螺紋壓線套為臺階套管結構,該螺紋壓線套的小直徑端伸入 所述傳感器進線孔內並抵在所述密封圈上。以上結構中將傳感器進線孔設計有內螺紋,同 時設計螺紋壓線套將傳感器線死死壓住,再傳感器進線孔與螺紋壓線套螺紋連接,由此能 夠很好的對傳感器進線孔進行密封,防止流量傳感器內的流體洩漏,從而提高了測量精度。本實用新型的效果1、通過在節流孔中設置吸收管,並在吸收管外壁上環向開有 一組V形反射槽,從而達到吸收流量孔孔壁上雜亂反射的超聲束,最終達到提高測量精度 的目的;2、通過設計缺口、限位塊等結構,能夠使表頭轉動的同時不會過渡轉動,造成熱量 表的損壞,本實用新型具有方便讀表等優點;3、通過對表頭和鎖緊圈表面進行防滑處理,從 而既方便讀表,同時在拆卸時也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4、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新穎,安全性 和可靠性好,是鎖緊鉛封物更加具有防撬功能;5、通過螺紋連接以及密封圈密封,從而達到 傳感器進線孔的可靠密封,提高了流量傳感器的測量精度。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表頭2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流量傳感器1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和圖3中節流本體4、吸收管10和超聲換能器18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6為圖1中B部分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請參見圖1 圖6 所示的一種熱量表,包括流量傳感器1以及螺紋連接在該流量 傳感器1上的表頭2,在所述流量傳感器1和表頭2外套裝有鎖緊圈3,所述流量傳感器1下 部為節流本體4,在該節流本體4上設有軸向通孔,該軸向通孔由左部的高靜壓進孔5和右 部的低靜壓出孔7以及對接在高靜壓進孔5與低靜壓出孔7之間的節流孔6組成,所述高 靜壓進孔5右部為從外向內逐漸縮小的錐形孔,所述低靜壓出孔7左部為孔徑從內向外逐 漸放大的錐形孔,在所述節流孔6的節流本體4側壁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測壓孔8和第二測 壓孔9,所述第一測壓孔8和第二測壓孔9中心線的延長線呈「V」字形,在所述節流孔6中 裝入吸收管10,該吸收管10的外壁與所述節流孔6內壁相貼合,在該吸收管10的上管壁上
6開有第一反射孔10a、第二反射孔IOb和第三反射孔10c,下管壁上開有第四反射孔IOd和 第五反射孔10e,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孔IOa位於所述第一測壓孔8處,第二反射孔IOb位於 所述第一測壓孔8和第二測壓孔9之間,第三反射孔IOc位於所述第二測壓孔9處,所述第 四反射孔IOd位於所述第一反射孔IOa和第二反射孔IOb之間,所述第五反射孔IOe位於 所述第二反射孔IOb和第三反射孔IOc之間。結合圖1、圖2和體3可以看出在所述流量傳感器1上端外壁上開有環向臺階la, 所述表頭2外壁周向設有外壁臺階2a,該外壁臺階2a的內壁周向設有內壁臺階2b,在表頭 2下端抵在所述環向臺階Ia上,該表頭2內壁臺階2b抵在所述流量傳感器1上端;所述鎖 緊圈3為上端開有通孔的蓋狀結構,並該鎖緊圈3的上部壓在所述外壁臺階2a上;在所述 流量傳感器1上端固定有限位塊11,在所述表頭2的內壁臺階2b上開有3/4周缺口 2c,所 述限位塊11位於該缺口 2c內;所述缺口 2c旋向設置,其旋向與所述環向臺階Ia的螺紋旋 向相向。請參見圖3 在所述流量傳感器1和表頭2之間的流量傳感器1外壁上套裝有密 封圈12。在圖1中還可以看出在所述表頭2外壁周面上沿軸向均勻開有表頭防滑凹槽 2d,該表頭防滑凹槽2d貫穿所述表頭2的上下端面;在所述鎖緊圈3外壁周面上沿軸向均 勻開有鎖緊圈防滑凹槽3a,該鎖緊圈防滑凹槽3a貫穿所述鎖緊圈3的上端面。結合圖1和圖5 在所述鎖緊圈3下方的節流本體4上固定有鉛封主體13,在該鉛 封主體13上開有上大下小的臺階通孔14,在該臺階通孔14小孔徑部設有內螺紋,在所述臺 階通孔14內螺紋連接有內六角螺釘15,該內六角螺釘15的上端抵在所述鎖緊圈3的下端 面,所述內六角螺釘15的螺帽位於所述臺階通孔14大孔徑內,在所述內六角螺釘15的軸 向通孔內穿設有鉛封線16,並在所述內六角螺釘15的螺帽孔內填封有鉛封塊17,所述鉛封 線16穿過所述鉛封塊17,所述六角螺釘15的上端面與所述鉛封主體13上端面平齊。在圖4中在所述吸收管10外壁上環向開有一組V字形反射槽IOf ;在靠近所述 第二測壓孔9的吸收管10端從內向外逐漸放大的錐形孔;在所述第一測壓孔8和第二測壓 孔10中均安裝有超聲換能器18,所述兩個超聲換能器18最低點均伸入所述節流孔6內,並 所述節流孔6的管壁線與所述兩個超聲換能器18下端中心點的連線重合。結合圖1和圖6可以看出在所述流量傳感器1上設有傳感器進線孔19,在該傳 感器進線孔19中穿設有傳感器線20,所述傳感器進線孔19為內設有內螺紋的臺階孔,在該 傳感器進線孔19小孔徑部的傳感器線20上套裝有密封圈22,傳感器進線孔19大徑部的傳 感器線20上套裝有螺紋壓線套21,該螺紋壓線套21與所述傳感器進線孔19螺紋連接,所 述螺紋壓線套21為臺階套管結構,該螺紋壓線套21的小直徑端伸入所述傳感器進線孔19 內並抵在所述密封圈22上。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以本實用新型為限制,凡在本 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 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熱量表,包括流量傳感器(1)以及螺紋連接在該流量傳感器(1)上的表頭(2),在所述流量傳感器(1)和表頭(2)外套裝有鎖緊圈(3),所述流量傳感器(1)下部為節流本體(4),在該節流本體(4)上設有軸向通孔,該軸向通孔由左部的高靜壓進孔(5)和右部的低靜壓出孔(7)以及對接在高靜壓進孔(5)與低靜壓出孔(7)之間的節流孔(6)組成,所述高靜壓進孔(5)右部為從外向內逐漸縮小的錐形孔,所述低靜壓出孔(7)左部為孔徑從內向外逐漸放大的錐形孔,在所述節流孔(6)的節流本體(4)側壁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測壓孔(8)和第二測壓孔(9),所述第一測壓孔(8)和第二測壓孔(9)中心線的延長線呈「V」字形,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節流孔(6)中裝入吸收管(10),該吸收管(10)的外壁與所述節流孔(6)內壁相貼合,在該吸收管(10)的上管壁上開有第一反射孔(10a)、第二反射孔(10b)和第三反射孔(10c),下管壁上開有第四反射孔(10d)和第五反射孔(10e),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孔(10a)位於所述第一測壓孔(8)處,第二反射孔(10b)位於所述第一測壓孔(8)和第二測壓孔(9)之間,第三反射孔(10c)位於所述第二測壓孔(9)處,所述第四反射孔(10d)位於所述第一反射孔(10a)和第二反射孔(10b)之間,所述第五反射孔(10e)位於所述第二反射孔(10b)和第三反射孔(10c)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量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流量傳感器(1)上端外壁 上開有環向臺階(Ia),所述表頭(2)外壁周向設有外壁臺階(2a),該外壁臺階(2a)的內壁 周向設有內壁臺階(2b),在表頭(2)下端抵在所述環向臺階(Ia)上,該表頭(2)內壁臺階 (2b)抵在所述流量傳感器(1)上端;所述鎖緊圈(3)為上端開有通孔的蓋狀結構,並該鎖 緊圈(3)的上部壓在所述外壁臺階(2a)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熱量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流量傳感器(1)上端 固定有限位塊(11),在所述表頭(2)的內壁臺階(2b)上開有3/4周缺口(2c),所述限位塊 (11)位於該缺口(2c)內;所述缺口(2c)旋向設置,其旋向與所述環向臺階(Ia)的螺紋旋 向相向。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熱量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流量傳感器(1)和表 頭(2)之間的流量傳感器(1)外壁上套裝有密封圈(1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量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表頭(2)外壁周面上沿軸 向均勻開有表頭防滑凹槽(2d),該表頭防滑凹槽(2d)貫穿所述表頭(2)的上下端面;在所 述鎖緊圈(3)外壁周面上沿軸向均勻開有鎖緊圈防滑凹槽(3a),該鎖緊圈防滑凹槽(3a)貫 穿所述鎖緊圈(3)的上端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量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鎖緊圈(3)下方的節流本 體(4)上固定有鉛封主體(13),在該鉛封主體(13)上開有上大下小的臺階通孔(14),在該 臺階通孔(14)小孔徑部設有內螺紋,在所述臺階通孔(14)內螺紋連接有內六角螺釘(15), 該內六角螺釘(15)的上端抵在所述鎖緊圈(3)的下端面,所述內六角螺釘(15)的螺帽位 於所述臺階通孔(14)大孔徑內,在所述內六角螺釘(15)的軸向通孔內穿設有鉛封線(16), 並在所述內六角螺釘(15)的螺帽孔內填封有鉛封塊(17),所述鉛封線(16)穿過所述鉛封 塊(17),所述六角螺釘(15)的上端面與所述鉛封主體(13)上端面平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量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吸收管(10)外壁上環向開 有一組V字形反射槽(IOf)。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量表,其特徵在於在靠近所述第二測壓孔(9)的吸收管(10)端從內向外逐漸放大的錐形孔。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量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第一測壓孔(8)和第二測 壓孔(10)中均安裝有超聲換能器(18),所述兩個超聲換能器(18)最低點均伸入所述節流 孔(6)內,並所述節流孔(6)的管壁線與所述兩個超聲換能器(18)下端中心點的連線重I=I O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量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流量傳感器(1)上設有傳 感器進線孔(19),在該傳感器進線孔(19)中穿設有傳感器線(20),所述傳感器進線孔(19) 為內設有內螺紋的臺階孔,在該傳感器進線孔(19)小孔徑部的傳感器線(20)上套裝有密 封圈(22),傳感器進線孔(19)大徑部的傳感器線(20)上套裝有螺紋壓線套(21),該螺紋 壓線套(21)與所述傳感器進線孔(19)螺紋連接,所述螺紋壓線套(21)為臺階套管結構, 該螺紋壓線套(21)的小直徑端伸入所述傳感器進線孔(19)內並抵在所述密封圈(22)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熱量表,其流量傳感器上有節流本體,在該節流本體上設置節流孔,在節流本體側壁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測壓孔和第二測壓孔,在所述節流孔中裝入吸收管,該吸收管的外壁與所述節流孔內壁相貼合,在該吸收管的上管壁上開有第一反射孔、第二反射孔和第三反射孔,下管壁上開有第四反射孔和第五反射孔,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孔位於所述第一測壓孔處,第二反射孔位於所述第一測壓孔和第二測壓孔之間,第三反射孔位於所述第二測壓孔處,所述第四反射孔位於所述第一反射孔和第二反射孔之間,所述第五反射孔位於所述第二反射孔和第三反射孔之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新穎,能夠達到提高測量精度的目的。
文檔編號G01K17/06GK201707155SQ20102022200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0日
發明者劉慶 申請人:重慶市偉岸測器製造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