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屏蔽泵的泵頭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9:45:06 1
一種屏蔽泵的泵頭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屏蔽泵的泵頭,屬於泵【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屏蔽泵的泵頭內腔空間小、內腔壁對流體阻力大的問題。本屏蔽泵的泵頭包括泵腔、與泵腔相連通的進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泵腔壁上開設有凹入的流道,流道呈螺旋狀且與出液通道相連通。本屏蔽泵的泵頭的內腔設置有向內凹入的流道,且流道螺旋布置,減少了對流體的阻力;而且流道內凹,增大了泵頭內腔的空間,可以容納較大寬度的葉片。
【專利說明】一種屏蔽泵的泵頭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泵【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屏蔽泵的泵頭。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屏蔽泵,包括泵頭、電機和機座,泵頭具有泵腔、進液通道及出液通道,泵腔內設有葉輪,電機包括電機主軸、繞於電機主軸的轉子和圍繞轉子外圍的定子,在定子和轉子之間設置有屏蔽套,該屏蔽套形成一個使定子和轉子之間隔離的空間;定子的外殼與泵體固定聯接,定子與轉子之間的空間與泵頭內腔連通,葉輪的轉軸與屏蔽電機的轉子軸聯接。流體從進液通道進入到泵腔,在葉輪帶動下獲得較大離心力,最後從出液通道排出。泵腔內壁對流體形成一定阻力。
[0003]目前較為普遍的泵頭都採用圓筒狀,在泵頭底部具有凸出的環形凸起,這種環形凸起使泵腔壁與環形凸起之間形成一個環形流道,使得進入泵腔內的流體更容易具備離心力,但是由於環形凸起的存在減少了泵內空間,而且同時對流體造成一定阻力作用。
[0004]如中國公布的申請號為201220275158.6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用於輸送漿料的屏蔽泵系統,涉及機電液壓【技術領域】,所解決的是避免機械密封失效的技術問題。該系統包括至少一臺屏蔽泵,及一壓力水供水單元;所述屏蔽泵包括屏蔽電機、泵殼、泵葉輪;所述泵葉輪安裝在泵殼內,並與屏蔽電機的轉軸同軸固接,轉軸與聯接器的結合部設置機械密封;所述屏蔽電機的定子繞組及轉子鐵芯均防水密封,屏蔽電機的轉子容腔不透水,並設有一密封水口 ;所述聯接器上設有一衝洗水口,該衝洗水口的內口朝向屏蔽電機的轉軸與聯接器結合部的機械密封;所述壓力水供水單元設有一連接各屏蔽泵密封水口的密封水供水口,及連接各屏蔽泵衝洗水口的衝洗水供水口。這種結構的泵殼經聯軸器與電機的殼體固接,相鄰部件之間都通過螺栓螺帽緊固,導致裝配拆卸較為繁瑣,如果配合度低,密封效果就會收到影響,而且葉輪在泵殼內空間較小,泵殼的內腔壁對流體造成較大阻力,降低了屏蔽泵的效率。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可增大泵腔空間、減少泵腔壁對流體阻力的屏蔽泵的泵頭。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屏蔽泵的泵頭,其特徵在於,本屏蔽泵的泵頭包括泵腔、與泵腔相連通的進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泵腔壁上開設有凹入的流道,所述流道呈螺旋狀且與出液通道相連通。
[0007]泵腔設置有向內凹入的流道,拓展了泵體內腔的空間,更加適合容納寬度較大的葉片工作,為其提供更寬敞的工作環境;流道沿著泵腔壁螺旋布置,引導流體進入出液通道,減少了泵腔壁對流體的阻力。在普通泵頭中,流道呈封閉的環形,並沒有將流體引導到出液通道的路徑,流體在葉輪的作用下而獲得離心力,可依舊會有部分流體在封閉的環形流道中停留時間較長,浪費了大量的葉輪轉動所需的電能;而本泵頭的流道呈螺旋形,流體在經過葉輪的作用獲得離心力後,便沿著流道被引導直達出液通道口,並沒有滯留在流道中,對後面的流體形成阻礙。
[0008]在上述的屏蔽泵的泵頭中,所述泵頭呈碗狀,碗狀泵頭的底部開設有連通進液通道和泵腔的進水孔,碗狀泵頭的側部開設有連通進液通道和泵腔的出水孔。流體從泵頭的進水通道流入,通過底部中心的進水孔進入泵腔,葉輪帶動流體從泵頭側壁的出水孔排入到出液通道。
[0009]在上述的屏蔽泵的泵頭中,所述流道橫截面呈圓弧形。圓弧形的流道與流體摩擦力小,可以減少對流體的阻力。
[0010]在上述的屏蔽泵的泵頭中,所述流道的深度為Imm?2mm。
[0011]在上述的屏蔽泵的泵頭中,所述進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的內壁上均設有內螺紋。進液通道和出液通道設置內螺紋,方便與其他管道螺紋連接。
[0012]在上述的屏蔽泵的泵頭中,所述泵頭上具有沿著泵腔壁向外延伸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呈環形且連接部上設有外螺紋。泵頭直接與電機的外殼相連,連接部的外螺紋使泵頭能夠通過帶有內螺紋的連接套與電機的殼體相固定。
[0013]在上述的屏蔽泵的泵頭中,所述連接部上開設有可嵌入密封圈的環形凹槽。將密封圈置入環形凹槽內,提高泵頭與電機殼體之間的密封效果。
[0014]在上述的屏蔽泵的泵頭中,所述的泵頭採用黃銅材料鑄造而成。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屏蔽泵的泵頭的內腔設置有向內凹入的流道,且流道螺旋布置,減少了對流體的阻力;而且流道內凹,增大了泵頭內腔的空間,可以容納較大寬度的葉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屏蔽泵的泵頭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屏蔽泵的泵頭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屏蔽泵的泵頭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屏蔽泵的泵頭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泵腔;2、進液通道;3、出液通道;4、流道;5、進水孔;6、出水孔;7、內螺紋;8、連接部;9、外螺紋;10、環形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0022]本屏蔽泵的泵頭與電機外殼用連接套密封相連,適於輸送貴重液體或帶放射性的液體。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本屏蔽泵的泵頭包括泵腔1、與泵腔I相連通的進液通道2和出液通道3 ;泵腔I壁上開設有凹入的流道4,流道4呈螺旋狀且與出液通道3相連通,泵頭採用黃銅材料鑄造而成。與現有技術相比,裝有本泵頭的屏蔽泵,單位時間內流體的輸送量比普通的屏蔽泵增加10?15%,而且由於流道表面阻力減少,受流體與泵殼的摩擦阻力影響而損失的電能可減少5%以上。
[0023]具體來說,整個泵頭呈碗狀,碗狀泵頭的底部開設有連通進液通道2和泵腔I的進水孔5,碗狀泵頭的側部開設有連通進液通道2和泵腔I的出水孔6。流道4沿著泵腔I壁呈螺旋狀布置,流道4的橫截面呈圓弧形,流道4的深度為Imm?2mm。
[0024]進液通道2和出液通道3的內壁上均設有內螺紋7,方便與其他管道螺紋連接。泵頭上還具有沿著泵腔I壁向外延伸的連接部8,連接部8呈環形且連接部8上設有外螺紋9,連接部8的外螺紋9使泵頭與電機的殼體能夠通過帶有內螺紋7的連接套密封連接。為提高密封效果,連接部8上還開設有可嵌入密封圈的環形凹槽10,環形凹槽10內設置密封圈。密封圈與定子的屏蔽套相抵靠密封,通過連接套與泵體的外螺紋9配合作用將電機外殼與泵頭固定同時密封。
[0025]工作時,流體從進液通道2進入到泵腔1,在葉輪的帶動下,流體沿著螺旋狀的流道4盤旋加速,最後從出水孔6進入出液通道3而排出屏蔽泵。流道4的設置減少了泵腔I壁對流體的阻力,同時增大了泵腔I的空間,可容納較大寬度的葉片。
[0026]本管道屏蔽泵的泵頭與電機外殼無需進行打膠處理就能夠實現對泵腔I的密封,避免了工業膠水對輸送液的汙染和對人體的毒害,增加了密封的耐久性。同時安裝和拆卸也較為方便,提高了維護的工作效率。結構也較為簡單,製作方便,所需的成本低。
[002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0028]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泵腔1、進液通道2、出液通道3、流道4、進水孔5、出水孔
6、內螺紋7、連接部8、外螺紋9、環形凹槽10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屏蔽泵的泵頭,其特徵在於,本屏蔽泵的泵頭包括泵腔(I)、與泵腔(I)相連通的進液通道(2)和出液通道(3);所述泵腔(I)壁上開設有凹入的流道(4),所述流道(4)呈螺旋狀且與出液通道(3)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屏蔽泵的泵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泵頭呈碗狀,碗狀泵頭的底部開設有連通進液通道(2)和泵腔(I)的進水孔(5),碗狀泵頭的側部開設有連通進液通道(2)和泵腔(I)的出水孔(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屏蔽泵的泵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流道(4)橫截面呈圓弧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屏蔽泵的泵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流道(4)的深度為Imm?2m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屏蔽泵的泵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液通道(2)和出液通道(3 )的內壁上均設有內螺紋(7 )。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屏蔽泵的泵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泵頭上具有沿著泵腔(I)壁向外延伸的連接部(8 ),所述連接部(8 )呈環形且連接部(8 )上設有外螺紋(9 )。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屏蔽泵的泵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部(8)上開設有可嵌入密封圈的環形凹槽(10)。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屏蔽泵的泵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泵頭採用黃銅材料鑄造而成。
【文檔編號】F04D29/40GK203463364SQ201320489736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2日
【發明者】陳斌 申請人:浙江威格泵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