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拌裝置及泡奶機的製作方法
2023-11-06 22:43:12 4

本實用新型涉及泡奶機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攪拌裝置及一種泡奶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泡奶機,一般包括攪拌架和攪拌圈,攪拌圈限位在攪拌架中,並在攪拌架中旋轉,帶動液體旋轉,實現攪拌功能。但是,現有的市面上的攪拌圈,工作時的摩擦面積大,易磨損失效,使用壽命低;且有正反之分、難安裝、難清洗,在清洗時容易掉出攪拌架,造成不便。此外,攪拌架的結構不合理,導致工作時會有奶粉結塊現象出現,並且會產生濃重的塑膠味,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攪拌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括上述攪拌裝置的泡奶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攪拌裝置,用於泡奶機,包括:攪拌架,包括底盤和多個連接在所述底盤上的連接臂,多個所述連接臂沿所述底盤的周向設置,並與所述底盤圍設出容納空間;和攪拌圈,設置在所述容納空間內,並被所述底盤支撐,且所述攪拌圈內設有第一磁鐵裝置,所述第一磁鐵裝置能夠在所述泡奶機的驅動裝置的驅動下,帶動所述攪拌圈在所述容納空間內轉動,使所述攪拌圈攪拌所述泡奶機中的液體;其中,所述底盤上設有定位凸起,所述攪拌圈的底部設有能夠與所述定位凸起相適配的定位凹槽。
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通過在底盤上設置定位凸起,並在攪拌圈的底部設置與其相配合的定位凹槽,則攪拌圈轉動時,基本上只有定位凸起與定位凹槽相接觸,從而有效減少了攪拌圈轉動時的摩擦面積,進而提高了攪拌圈和攪拌架的使用壽命;且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相配合,還對攪拌圈起到了一定的定位作用,避免攪拌圈在轉動過程中發生徑向偏移。
具體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架和攪拌圈,攪拌架包括底盤和多個連接臂,底盤放置在泡奶機的內膽中,攪拌圈放置在底盤上,則底盤對攪拌圈起到支撐作用,且底盤將攪拌圈與泡奶機的內膽隔離開來,避免了攪拌圈旋轉時對內膽的磨損;多個連接臂沿底盤的周向設置,並與底盤圍設出容納空間,即連接臂的一端與底盤相連,另一端向上延伸,這樣,連接臂能夠對攪拌圈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攪拌圈在旋轉的過程中發生徑向移位從底盤上掉下,同時相鄰的連接臂之間都是暢通的開口,保證了內膽中的液體能夠自由地進出容納空間,而不會被攪拌架隔離開來;由於內膽中的液體能夠自由進出容納空間,所以攪拌圈在容納空間中旋轉,即可起到攪拌作用;驅動裝置通過驅動攪拌圈內的第一磁鐵裝置來帶動攪拌圈轉動,即通過磁力驅動攪拌圈轉動,避免了驅動裝置與攪拌圈的直接接觸,即避免了驅動裝置直接伸入內膽中,這樣既簡化了泡奶機的結構,從而降低了成本,同時也避免了驅動裝置的部件對泡奶機內的液體的汙染,進一步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磁力驅動,只需將攪拌圈放置在攪拌架中的容納空間內即可,而無需其他的額外結構或裝配動作,故較易安裝;而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則進一步減小了攪拌圈高速旋轉時與攪拌架之間的接觸面積,從而進一步減小了摩擦磨損,提高了攪拌圈的使用壽命。
優選地,底盤由耐磨材料製成,或者底盤的上表面設有耐磨塗層,以進一步減弱攪拌圈與底盤之間的摩擦磨損。
優選地,底盤的底部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矽膠,來減弱高溫內膽對底盤的影響。
優選地,攪拌架為對稱結構,底盤放置在內膽的中部,且底盤上的定位凸起與內膽底壁的中心部位基本重合,底盤的中部向上拱起形成定位凸起,即定位凸起與底盤是一體式結構,強度高,且便於加工成型。
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攪拌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徵: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攪拌圈的頂部也設有能夠與所述定位凸起相適配的定位凹槽。
在攪拌圈的頂部也設置能夠與定位凸起相適配的定位凹槽,則翻轉攪拌圈後,攪拌圈也能夠與攪拌架底部的定位凸起相配合,保證了翻轉後的攪拌圈旋轉工作時,也只有少量的摩擦面積,從而也減弱了攪拌圈與攪拌架之間的摩擦磨損;且由於攪拌圈翻轉後也能夠正常工作,因而該技術方案的攪拌圈沒有正反之分,從而也進一步提高了攪拌圈的使用壽命。
可以理解的是,由於本申請的攪拌圈沒有正反之分,故而這裡攪拌圈的頂部和底部是相對的兩個概念,即攪拌圈水平放置時,靠上的是頂部,靠下的是底部。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兩個所述定位凹槽沿軸向相互對稱。
兩個定位凹槽沿軸向相互對稱,即上下相互對稱,使得攪拌圈的結構也更加對稱,故而攪拌圈的旋轉也更加穩定,攪拌效果也更加良好,從而保證了攪拌圈正反旋轉工作時,均能夠發揮最優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定位凸起設置在所述底盤的中部,所述定位凹槽設置在所述攪拌圈的中部。
定位凸起設置在底盤的中部,定位凹槽設置在攪拌圈的中部,保證了攪拌圈能夠在容納空間的中部均勻旋轉,降低攪拌圈徑向移位撞到攪拌架的側部,甚至從容納空間中脫出的情況,從而保證了攪拌裝置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定位凸起為弧形凸起,所述定位凹槽為弧形凹槽。
定位凸起為弧形凸起,定位凹槽為弧形凹槽,則攪拌圈旋轉時,與攪拌架之間為點接觸,其接觸點為攪拌圈的旋轉支點,從而進一步減小了摩擦面積,進一步提高了攪拌圈和攪拌架的使用壽命;且弧形結構使得攪拌圈的旋轉更加順暢,顯著減小了攪拌圈在旋轉的過程中與攪拌架發生幹涉或卡滯的概率,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攪拌裝置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攪拌架上設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於所述容納空間內,並位於所述攪拌圈的上方,且與所述攪拌圈頂部的定位凹槽相對設置。
在攪拌架的容納空間內設置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縮小了攪拌圈在容納空間內的活動範圍,對攪拌圈的徑向移動和軸向移動均起到限制作用,從而降低了清洗攪拌裝置時攪拌圈從攪拌架中掉落出來的概率,進而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便於用戶清洗攪拌裝置;同時,限位凸起設置在攪拌圈上方,避免了攪拌圈旋轉時與限位凸起發生幹涉,保證了攪拌裝置的使用可靠性。
值得說明的是,限位凸起只是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降低了攪拌圈從攪拌架上掉落出來的概率,並不是把攪拌圈死死地限制在了攪拌架中,如果用戶想取出攪拌圈,只需稍微用力即可將其從相鄰的兩個連接臂之間的開口處取出,進行全面清洗或其他操作後再放回去即可;且由於攪拌架一般為塑料件,因而具有一定的彈性,故而攪拌圈的強制取出和強制放入不會對攪拌架的結構和強度造成影響。
限位凸起與攪拌圈頂部的定位凹槽相對設置,則限位凸起凸出於攪拌架的高度可以相對長一些,從而進一步提高限位凸起對攪拌圈的限位作用,進而進一步降低清洗攪拌裝置時攪拌圈從攪拌架中掉落出來的概率。
進一步地,多個所述連接臂遠離所述底盤的一端相互連接形成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下端向容納空間內延伸形成限位凸起,來對攪拌圈的運動進行限位。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限位凸起整體呈圓柱狀,且其端面為弧形面。
限位凸起整體呈圓柱狀,結構較規整,便於加工成所需長度;其端面為弧形面,即限位凸起面向攪拌圈的端面為弧形面,這樣能夠減少清洗攪拌裝置時或其他情況下,限位凸起與攪拌圈之間的摩擦磨損,對攪拌圈起到了進一步的保護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攪拌架還包括: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的一端與多個所述連接臂遠離所述底盤的一端相連,所述連接柱的另一端向背離所述底盤的方向延伸。
連接柱的設置,便於用戶手持,這樣,用戶手持連接柱將攪拌架放入內膽中,或從內膽中取出,或進行清洗等操作都很方便,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用戶體驗;同時,連接柱可以連接在泡奶機的杯蓋上,從而對攪拌架的安裝起到定位作用。
優選地,連接臂的數量為三個,三個連接臂對稱分布,以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來保證攪拌架的穩定性,且儘可能減小攪拌架對液體流動的阻力。當然,連接臂的數量也可以為兩個、四個、五個或更多個,具體應根據產品結構及用戶需求來確定。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攪拌圈包括:第一扣合件,所述第一扣合件的頂部設有所述定位凹槽,所述第一扣合件的底部設有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二扣合件的底部設有所述定位凹槽,所述第二扣合件的頂部設有第二扣合部;其中,所述第二扣合部與所述第一扣合部相配合,使所述第一扣合件和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在一起形成所述攪拌圈。
攪拌圈包括兩個扣合件,由於單個扣合件的結構較為簡單,因而較易加工成型,再通過簡單的扣合裝配即可得到完整的攪拌圈,非常方便。具體地,兩個扣合件大致上下對稱,第一扣合件在上,其頂部設有定位凹槽,其底部設有第一扣合部,即第一扣合件與第二扣合件相扣合的一側設有第一扣合部;第二扣合件在下,其底部設有定位凹槽,即背離第一扣合件的一側設有定位凹槽,其頂部設有第二扣合部,即面向第一扣合件的一側設有第二扣合部,則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相互扣合,即可形成完整的攪拌圈,非常方便。
具體地,第一扣合部可以為扣合凸起和/或扣合凹槽,相應的,第二扣合部可以為扣合凹槽和/或扣合凸起,而數量和尺寸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當然,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並不局限於上述結構,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也是相對的。進一步地,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上還可以設置用於安裝磁鐵或其他部件的安裝槽等結構,以保證攪拌圈的正常工作,而相互扣合的兩個扣合件也便於磁鐵或其他部件的裝配。
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泡奶機,包括:內膽;如第一方面實施例中任一項所述的攪拌裝置,設置在所述內膽內;和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部件和與所述驅動部件相連接的第二磁鐵裝置,所述第二磁鐵裝置與所述攪拌裝置的第一磁鐵裝置相吸合,所述驅動部件能夠帶動所述第二磁鐵裝置轉動,使所述第二磁鐵裝置驅動所述第一磁鐵裝置轉動。
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泡奶機,因包括第一方面實施例中任一項所述的攪拌裝置,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實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具體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部件和第二磁鐵裝置,驅動部件如電機,但不局限於電機,電機軸帶動第二磁鐵裝置轉動,使第二磁鐵裝置產生的磁場發生轉動,由於第二磁鐵裝置與第一磁鐵裝置相吸合,因而第一磁鐵裝置將跟隨第二磁鐵裝置發生轉動,進而帶動攪拌圈轉動,使攪拌圈攪拌內膽中的液體,實現攪拌功能。
值得說明的是,本申請的泡奶機既可以用於攪拌發泡,此時可以在攪拌圈上套上彈簧,即相當於奶泡機,也可以用於沏奶,提高奶粉的融化速度,並提高沏奶的均勻性,或者用於熱奶等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攪拌裝置的攪拌架還包括:多個支腳,連接在所述攪拌架的底盤上,並向所述底盤的四周放射狀延伸。
多個支腳的設置,能夠對攪拌架起到定位和支撐作用,便於將攪拌架快速定位裝配到內膽中,且能夠避免攪拌架在內膽中傾斜或搖晃,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攪拌裝置的使用可靠性。
優選地,支腳的數量為三個,且三個支腳與三個連接臂一一對應。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支腳傾斜設置,且所述支腳遠離所述底盤的一端與所述內膽的底壁之間具有間隙。
支腳傾斜設置,且其遠離底盤的一端與內膽的底壁之間具有間隙,從而保證了工作中奶粉與液體可以充分回流,而不會有阻擋及結塊現象,並避免了支腳直接接觸高溫的五金內膽產生濃重的塑膠味,從而保證了產品的安全健康,並提高了用戶的使用舒適度。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支腳遠離所述底盤的一端與所述內膽的底壁之間的距離為0.5mm-3mm。
支腳遠離底盤的一端與內膽的底壁之間的距離不小於0.5mm,保證了液體能夠充分回流;支腳遠離底盤的一端與內膽的底壁之間的距離不大於3mm,避免了支腳過於傾斜而影響其定位作用和支撐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支腳遠離所述底盤的一端與所述內膽的側壁之間具有間隙。
支腳遠離底盤的一端與內膽的側壁之間具有間隙,也使得工作中奶粉與液體可以充分回流,而不會有阻擋及結塊現象,也能夠避免支腳接觸高溫的五金內膽產生濃重的塑膠味,從而保證了產品的安全健康,並提高了用戶的使用舒適度。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支腳遠離所述底盤的一端與所述內膽的側壁之間的距離為0.5mm-10mm。
支腳遠離底盤的一端與內膽的側壁之間的距離不小於0.5mm,保證了液態能夠充分回流;支腳遠離底盤的一端與內膽的側壁之間的距離不大於10mm,避免了距離過大導致攪拌架容易偏離內膽中心的情況發生。
本公司的技術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現有技術中設有支腳的攪拌架,其支腳一般貼合在內膽的底壁上,並挨著內膽的側壁,導致工作時液體流動受到阻擋,造成奶粉結塊等現象出現,且由於攪拌架一般都是塑料件,因而支腳直接接觸高溫的五金內膽,會產生濃重的塑膠味,既影響用戶的使用舒適度,且會汙染泡奶機中的液體;而本申請則對攪拌架的結構進行了優化,將攪拌架的支腳懸空設置,使其與內膽的底壁和側壁之間均具有一定的距離,從而保證了奶粉與液體可以充分回流不會有阻擋及結塊現象,且由於支腳與高溫五金內膽無接觸,因而避免了高溫工作時產生濃重的塑膠味。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磁鐵裝置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從動條形磁鐵,所述從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所述第二磁鐵裝置包括兩個驅動磁鐵組,所述驅動磁鐵組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驅動條形磁鐵,所述驅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其中,兩個所述驅動磁鐵組的驅動條形磁鐵的極向相反,且任一所述驅動磁鐵組包含的驅動條形磁鐵的數量與所述從動條形磁鐵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
第一磁鐵裝置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從動條形磁鐵,且從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即:N極朝上、S極朝下,或者N極朝下、S極朝上;第二磁鐵裝置包括兩個驅動磁鐵組,每個驅動磁鐵組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驅動條形磁鐵,且驅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即:N極朝上、S極朝下,或者N極朝下、S極朝上;兩個驅動磁鐵組的驅動條形磁鐵的極向相反,即:一個驅動磁鐵組的所有驅動條形磁鐵的N極均朝上,S極均朝下,另一個驅動磁鐵組的所有驅動條形磁鐵的N極均朝下,S極均朝上。
這樣,當通過翻轉攪拌圈,使從動條形磁鐵的N極朝下時,從動條形磁鐵能夠與兩個驅動磁鐵組中S極朝上的驅動磁鐵組相吸合,則驅動部件帶動第二磁鐵裝置轉動時,第一磁鐵裝置也跟隨轉動,進而帶動攪拌圈旋轉;當通過翻轉攪拌圈,使從動條形磁鐵的S極朝下時,從動條形磁鐵能夠與兩個驅動磁鐵組中N極朝上的驅動磁鐵組相吸合,則驅動部件帶動第二磁鐵裝置轉動時,第一磁鐵裝置也跟隨轉動,進而帶動攪拌圈旋轉。因此,第一磁鐵裝置與第二磁鐵裝置相配合,使得攪拌圈正放和反放時均能夠正常旋轉,實現了攪拌圈的正反工作,使攪拌圈沒有正反之分。
需要解釋的是,這裡的從動條形磁鐵和驅動條形磁鐵只是表明該磁鐵的兩個磁極為其上下兩端,即該磁鐵的縱截面呈條狀;但這並不代表磁鐵的整體形狀一定是長方體,故而本申請的從動條形磁鐵和驅動條形磁鐵在水平方向上的形狀、尺寸,即磁鐵橫截面的形狀尺寸等都不受限制,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圓弧形或其他形狀。
值得說明的是,本申請中,「正放」和「反放」只是示意了攪拌圈的兩種狀態,即通過翻轉能夠改變攪拌圈受摩擦的部位,並切換與攪拌圈配合連接的驅動磁鐵組,保證翻轉前和翻轉後攪拌圈均能夠正常轉動。故而,這裡的正放和反放只是為了區別攪拌圈翻轉前後的兩种放置狀態,與攪拌圈的結構無關;且由於本申請的攪拌圈正放和反放均能夠正常工作,因此從結構上來講,相當於沒有正反之分;進一步,由於本申請的攪拌圈沒有正反之分,這裡的朝上和朝下也是相對的兩個概念,即攪拌圈水平放置時,靠上的是朝上,靠下的是朝下。
任一驅動磁鐵組包含的驅動條形磁鐵的數量與從動條形磁鐵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保證了每個從動條形磁鐵均能夠受到最大的吸引力,進而保證了攪拌圈能夠高速旋轉;且將攪拌圈放置到內膽中時,通過輕輕搖晃內膽,攪拌圈即可自動旋轉對位,使其內部的從動條形磁鐵轉動到與其相吸合的驅動條形磁鐵的位置,因而對攪拌圈起到了一定的定位作用。
優選地,多個從動條形磁鐵沿攪拌圈的周向均勻分布,以保證攪拌圈的穩定旋轉;相應地,兩個驅動磁鐵組的驅動條形磁鐵以ABAB…的形式交錯分布,並圍成環形。
優選地,從動條形磁鐵的數量為兩個;相應地,驅動條形磁鐵的數量為四個。當然,從動條形磁鐵的數量也可以為三個、四個或更多個,而驅動條形磁鐵的數量可以為六個、八個或更多個。
優選地,所述驅動條形磁鐵的橫截面呈圓弧形,且兩個所述驅動磁鐵組包含的所有驅動條形磁鐵依次首尾相連圍成圓環形。
可以理解的是,調換第一磁鐵裝置和第二磁鐵裝置的位置,同樣能夠實現攪拌圈的正反工作,即:第一磁鐵裝置包括兩個磁鐵組,每個磁鐵組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從動條形磁鐵,從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且兩個磁鐵組的從動條形磁鐵的極向相反;第二磁鐵裝置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驅動條形磁鐵,驅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
這樣,攪拌圈無論正放還是反放,通過旋轉攪拌圈都能夠使攪拌圈中的一個磁鐵組與第二磁鐵裝置相吸合,則驅動部件帶動第二磁鐵裝置轉動時,第一磁鐵裝置也跟隨轉動,進而帶動攪拌圈旋轉,實現了攪拌圈的正反工作,使攪拌圈沒有正反之分。
或者,第一磁鐵裝置和第二磁鐵裝置均包括兩個極向相反的磁鐵組,同樣也能夠實現攪拌圈的正反工作,即:第一磁鐵裝置包括兩個從動磁鐵組,每個從動磁鐵組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從動條形磁鐵,從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且兩個從動磁鐵組的從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第二磁鐵裝置包括兩個驅動磁鐵組,每個驅動磁鐵組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驅動條形磁鐵,驅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且兩個驅動磁鐵組的驅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
這樣,驅動磁鐵和從動磁鐵都有兩組,攪拌圈無論正放還是反放,通過旋轉攪拌圈都能夠使攪拌圈中的兩個從動磁鐵組與驅動裝置中的兩個驅動磁鐵組相吸合,則驅動部件帶動第二磁鐵裝置轉動時,第一磁鐵裝置也跟隨轉動,進而帶動攪拌圈旋轉,實現了攪拌圈的正反工作,使攪拌圈沒有正反之分。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的泡奶機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的泡奶機的另一個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B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3中C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的攪拌圈正放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的攪拌圈反放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的第二磁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8中的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係為:
10攪拌架,11底盤,111凹槽,112定位凸起,12連接臂,13連接柱,14支腳,15限位凸起,20攪拌圈,21第一扣合件,211扣合凸起,22第二扣合件,23定位凹槽,24安裝槽,25從動條形磁鐵,30內膽,40驅動裝置,41電機,411輸出軸,42轉盤,421限位柱,422凸起,43驅動條形磁鐵,44隔熱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採用其他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參照圖1至圖8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的攪拌裝置和泡奶機。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用於泡奶機,包括:攪拌架10和攪拌圈20。
具體地,攪拌架10包括底盤11和多個連接在底盤11上的連接臂12,多個連接臂12沿底盤11的周向設置,並與底盤11圍設出容納空間;攪拌圈20設置在容納空間內,並被底盤11支撐,且攪拌圈20內設有第一磁鐵裝置,第一磁鐵裝置能夠在泡奶機的驅動裝置40的驅動下,帶動攪拌圈20在容納空間內轉動,使攪拌圈20攪拌泡奶機中的液體;其中,底盤11上設有定位凸起112,攪拌圈20的底部設有能夠與定位凸起112相適配的定位凹槽23。
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攪拌裝置,通過在底盤11上設置定位凸起112,並在攪拌圈20的底部設置與其相配合的定位凹槽23,則攪拌圈20轉動時,基本上只有定位凸起112與定位凹槽23相接觸,從而有效減少了攪拌圈20轉動時的摩擦面積,進而提高了攪拌圈20和攪拌架10的使用壽命;且定位凸起112和定位凹槽23相配合,還對攪拌圈20起到了一定的定位作用,避免攪拌圈20在轉動過程中發生徑向偏移。
具體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架10和攪拌圈20,攪拌架10包括底盤11和多個連接臂12,底盤11放置在泡奶機的內膽30中,攪拌圈20放置在底盤11上,則底盤11對攪拌圈20起到支撐作用,且底盤11將攪拌圈20與泡奶機的內膽30隔離開來,避免了攪拌圈20旋轉時對內膽30的磨損;多個連接臂12沿底盤11的周向設置,並與底盤11圍設出容納空間,即連接臂12的一端與底盤11相連,另一端向上延伸,這樣,連接臂12能夠對攪拌圈2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攪拌圈20在旋轉的過程中發生徑向移位從底盤11上掉下,同時相鄰的連接臂12之間都是暢通的開口,保證了內膽30中的液體能夠自由地進出容納空間,而不會被攪拌架10隔離開來;由於內膽30中的液體能夠自由進出容納空間,所以攪拌圈20在容納空間中旋轉,即可起到攪拌作用;驅動裝置40通過驅動攪拌圈20內的第一磁鐵裝置來帶動攪拌圈20轉動,即通過磁力驅動攪拌圈20轉動,避免了驅動裝置40與攪拌圈20的直接接觸,即避免了驅動裝置40直接伸入內膽30中,這樣既簡化了泡奶機的結構,從而降低了成本,同時也避免了驅動裝置40的部件對泡奶機內的液體的汙染,進一步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磁力驅動,只需將攪拌圈20放置在攪拌架10中的容納空間內即可,而無需其他的額外結構或裝配動作,故較易安裝;而定位凸起112和定位凹槽23,則進一步減小了攪拌圈20高速旋轉時與攪拌架10之間的接觸面積,從而進一步減小了摩擦磨損,提高了攪拌圈20的使用壽命。
優選地,底盤11由耐磨材料製成,或者底盤11的上表面設有耐磨塗層,以進一步減弱攪拌圈20與底盤11之間的摩擦磨損。
優選地,底盤11的底部設有凹槽111,如圖2和圖4所示,凹槽111內設有矽膠,來減弱高溫內膽30對底盤11的影響。
優選地,攪拌架10為對稱結構,底盤11放置在內膽30的中部,且底盤11上的定位凸起112與內膽30底壁的中心部位基本重合,底盤11的中部向上拱起形成定位凸起112,如圖1和圖3所示,即定位凸起112與底盤11是一體式結構,強度高,且便於加工成型。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至圖4所示,進一步地,攪拌圈20的頂部也設有能夠與定位凸起112相適配的定位凹槽23。
優選地,如圖1至圖4所示,兩個定位凹槽23沿軸向相互對稱。
優選地,如圖1至圖4所示,定位凸起112設置在底盤11的中部,定位凹槽23設置在攪拌圈20的中部。
優選地,如1至圖4所示,定位凸起112為弧形凸起,定位凹槽23為弧形凹槽。
上述實施例中,在攪拌圈20的頂部也設置能夠與定位凸起112相適配的定位凹槽23,則翻轉攪拌圈20後,攪拌圈20也能夠與攪拌架10底部的定位凸起112相配合,保證了翻轉後的攪拌圈20旋轉工作時,也只有少量的摩擦面積,從而也減弱了攪拌圈20與攪拌架10之間的摩擦磨損;且由於攪拌圈20翻轉後也能夠正常工作,因而該技術方案的攪拌圈20沒有正反之分,從而也進一步提高了攪拌圈20的使用壽命。
可以理解的是,由於本申請的攪拌圈20沒有正反之分,故而這裡攪拌圈20的頂部和底部是相對的兩個概念,即攪拌圈20水平放置時,靠上的是頂部,靠下的是底部。
兩個定位凹槽23沿軸向相互對稱,即上下相互對稱,使得攪拌圈20的結構也更加對稱,故而攪拌圈20的旋轉也更加穩定,攪拌效果也更加良好,從而保證了攪拌圈20正反旋轉工作時,均能夠發揮最優效果。
定位凸起112設置在底盤11的中部,定位凹槽23設置在攪拌圈20的中部,保證了攪拌圈20能夠在容納空間的中部均勻旋轉,降低攪拌圈20徑向移位撞到攪拌架10的側部,甚至從容納空間中脫出的情況,從而保證了攪拌裝置的使用可靠性。
定位凸起112為弧形凸起,定位凹槽23為弧形凹槽,則攪拌圈20旋轉時,與攪拌架10之間為點接觸,其接觸點為攪拌圈20的旋轉支點,從而進一步減小了摩擦面積,進一步提高了攪拌圈20和攪拌架10的使用壽命;且弧形結構使得攪拌圈20的旋轉更加順暢,顯著減小了攪拌圈20在旋轉的過程中與攪拌架10發生幹涉或卡滯的概率,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攪拌裝置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進一步地,如圖1和圖3所示,攪拌架10上設有限位凸起15,限位凸起15位於容納空間內,並位於攪拌圈20的上方,限位凸起15與攪拌圈20頂部的定位凹槽23相對設置。
優選地,如圖2和圖4所示,限位凸起15整體呈圓柱狀,且其端面為弧形面。
上述實施例中,在攪拌架10的容納空間內設置限位凸起15,限位凸起15縮小了攪拌圈20在容納空間內的活動範圍,對攪拌圈20的徑向移動和軸向移動均起到限制作用,從而降低了清洗攪拌裝置時攪拌圈20從攪拌架10中掉落出來的概率,進而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便於用戶清洗攪拌裝置;同時,限位凸起15設置在攪拌圈20上方,避免了攪拌圈20旋轉時與限位凸起15發生幹涉,保證了攪拌裝置的使用可靠性。
值得說明的是,限位凸起15隻是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降低了攪拌圈20從攪拌架10上掉落出來的概率,並不是把攪拌圈20死死地限制在了攪拌架10中,如果用戶想取出攪拌圈20,只需稍微用力即可將其從相鄰的兩個連接臂12之間的開口處取出,進行全面清洗或其他操作後再放回去即可;且由於攪拌架10一般為塑料件,因而具有一定的彈性,故而攪拌圈20的強制取出和強制放入不會對攪拌架10的結構和強度造成影響。
限位凸起15與攪拌圈20頂部的定位凹槽23相對設置,則限位凸起15凸出於攪拌架10的高度可以相對長一些,從而進一步提高限位凸起15對攪拌圈20的限位作用,進而進一步降低清洗攪拌裝置時攪拌圈20從攪拌架10中掉落出來的概率。
限位凸起15整體呈圓柱狀,結構較規整,便於加工成所需長度;其端面為弧形面,即限位凸起15面向攪拌圈20的端面為弧形面,這樣能夠減少清洗攪拌裝置時或其他情況下,限位凸起15與攪拌圈20之間的摩擦磨損,對攪拌圈20起到了進一步的保護作用。
進一步地,如圖1和圖3所示,多個連接臂12遠離底盤11的一端相互連接形成連接部,連接部的下端向容納空間內延伸形成限位凸起15,來對攪拌圈20的運動進行限位。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進一步地,如圖1和圖3所示,攪拌架10還包括:連接柱13。其中,連接柱13的一端與多個連接臂12遠離底盤11的一端相連,連接柱13的另一端向背離底盤11的方向延伸。
上述實施例中,連接柱13的設置,便於用戶手持,這樣,用戶手持連接柱13將攪拌架10放入內膽30中,或從內膽30中取出,或進行清洗等操作都很方便,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用戶體驗;同時,連接柱13可以連接在泡奶機的杯蓋上,從而對攪拌架10的安裝起到定位作用。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優選地,連接臂12的數量為三個。
上述實施例中,連接臂12的數量為三個,三個連接臂12對稱分布,以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來保證攪拌架10的穩定性,且儘可能減小攪拌架10對液體流動的阻力。
當然,連接臂12的數量也可以為兩個、四個、五個或更多個,具體應根據產品結構及用戶需求來確定。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3所示,攪拌架10還包括:多個支腳14,連接在攪拌架10的底盤11上,並向底盤11的四周放射狀延伸。
多個支腳14的設置,能夠對攪拌架10起到定位和支撐作用,便於將攪拌架10快速定位裝配到內膽30中,且能夠避免攪拌架10在內膽30中傾斜或搖晃,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攪拌裝置的使用可靠性。
優選地,支腳14的數量為三個,且三個支腳14與三個連接臂12一一對應。
本公司的技術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現有技術中設有支腳14的攪拌架10,其支腳14一般貼合在內膽30的底壁上,並挨著內膽30的側壁,導致工作時液體流動受到阻擋,造成奶粉結塊等現象出現,且由於攪拌架10一般都是塑料件,因而支腳14直接接觸高溫的五金內膽30,會產生濃重的塑膠味,既影響用戶的使用舒適度,且會汙染泡奶機中的液體;為此,本申請則對攪拌架10的結構進行了優化,將攪拌架10的支腳14懸空設置,使其與內膽30的底壁和側壁之間均具有一定的距離,從而保證了奶粉與液體可以充分回流不會有阻擋及結塊現象,且由於支腳14與高溫五金內膽30無接觸,因而避免了高溫工作時產生濃重的塑膠味。
具體地,如圖1、圖3和圖5所示,支腳14傾斜設置,且支腳14遠離底盤11的一端與內膽30的底壁之間具有間隙。
優選地,如圖1、圖3和圖5所示,支腳14遠離底盤11的一端與內膽30的底壁之間的距離X為0.5mm-3mm。
進一步地,如圖1、圖3和圖5所示支腳14遠離底盤11的一端與內膽30的側壁之間具有間隙。
優選地,如圖1、圖3和圖5所示,支腳14遠離底盤11的一端與內膽30的側壁之間的距離Y為0.5mm-10mm。
上述實施例中,支腳14傾斜設置,且其遠離底盤11的一端與內膽30的底壁之間具有間隙,從而保證了工作中奶粉與液體可以充分回流,而不會有阻擋及結塊現象,並避免了支腳14直接接觸高溫的五金內膽30產生濃重的塑膠味,從而保證了產品的安全健康,並提高了用戶的使用舒適度。
支腳14遠離底盤11的一端與內膽30的底壁之間的距離X不小於0.5mm,保證了液體能夠充分回流;支腳14遠離底盤11的一端與內膽30的底壁之間的距離X不大於3mm,避免了支腳14過於傾斜而影響其定位作用和支撐作用。
支腳14遠離底盤11的一端與內膽30的側壁之間具有間隙,也使得工作中奶粉與液體可以充分回流,而不會有阻擋及結塊現象,也能夠避免支腳14接觸高溫的五金內膽30產生濃重的塑膠味,從而保證了產品的安全健康,並提高了用戶的使用舒適度。
支腳14遠離底盤11的一端與內膽30的側壁之間的距離Y不小於0.5mm,保證了液態能夠充分回流;支腳14遠離底盤11的一端與內膽30的側壁之間的距離Y不大於10mm,避免了距離過大導致攪拌架10容易偏離內膽30中心的情況發生。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如圖1至圖4所示,攪拌圈20包括:第一扣合件21和第二扣合件22。
具體地,第一扣合件21的頂部設有定位凹槽23,第一扣合件21的底部設有第一扣合部;第二扣合件22的底部設有定位凹槽23,第二扣合件22的頂部設有第二扣合部;其中,第二扣合部與第一扣合部相配合,使第一扣合件21和第二扣合件22扣合在一起形成攪拌圈20。
上述實施例中,攪拌圈20包括兩個扣合件,由於單個扣合件的結構較為簡單,因而較易加工成型,再通過簡單的扣合裝配即可得到完整的攪拌圈20,非常方便。具體地,兩個扣合件大致上下對稱,第一扣合件21在上,其頂部設有定位凹槽23,其底部設有第一扣合部,即第一扣合件21與第二扣合件22相扣合的一側設有第一扣合部;第二扣合件22在下,其底部設有定位凹槽23,即背離第一扣合件21的一側設有定位凹槽23,其頂部設有第二扣合部,即面向第一扣合件21的一側設有第二扣合部,則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相互扣合,即可形成完整的攪拌圈20,非常方便。
具體地,如圖2和圖4所示,第一扣合部可以為扣合凸起211和/或扣合凹槽,相應的,第二扣合部可以為扣合凹槽和/或扣合凸起211,而數量和尺寸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當然,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並不局限於上述結構,第一扣合件21和第二扣合件22也是相對的。
進一步地,第一扣合件21和第二扣合件22上還可以設置用於安裝磁鐵或其他部件的安裝槽24等結構,如圖2至圖4所示,以保證攪拌圈20的正常工作,而相互扣合的兩個扣合件也便於磁鐵或其他部件的裝配。
如圖1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泡奶機,包括:內膽30、如第一方面實施例中任一項的攪拌裝置和驅動裝置40。
其中,攪拌裝置設置在內膽30內,驅動裝置40包括驅動部件和與驅動部件相連接的第二磁鐵裝置,驅動部件能夠帶動第二磁鐵裝置轉動,使第二磁鐵裝置驅動攪拌裝置的第一磁鐵裝置轉動。
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泡奶機,因包括第一方面實施例中任一項的攪拌裝置,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實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具體地,驅動裝置40包括驅動部件和第二磁鐵裝置,驅動部件如電機41,但不局限於電機41,電機41軸帶動第二磁鐵裝置轉動,使第二磁鐵裝置產生的磁場發生轉動,由於第二磁鐵裝置與第一磁鐵裝置相吸合,因而第一磁鐵裝置將跟隨第二磁鐵裝置發生轉動,進而帶動攪拌圈20轉動,使攪拌圈20攪拌內膽中的液體,實現攪拌功能。
值得說明的是,本申請的泡奶機既可以用於攪拌發泡,即相當於奶泡機,也可以用於沏奶,提高奶粉的融化速度,並提高沏奶的均勻性,或者用於熱奶等操作。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進一步地,第一磁鐵裝置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從動條形磁鐵25,從動條形磁鐵25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如圖6和圖7所示;第二磁鐵裝置包括兩個驅動磁鐵組,驅動磁鐵組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驅動條形磁鐵43,驅動條形磁鐵43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如圖8所示;其中,兩個驅動磁鐵組的驅動條形磁鐵43的極向相反,如圖8所示。
上述實施例中,第一磁鐵裝置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從動條形磁鐵25,且從動條形磁鐵25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即:N極朝上、S極朝下,如圖6所示,或者N極朝下、S極朝上,如圖7所示;第二磁鐵裝置包括兩個驅動磁鐵組,每個驅動磁鐵組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驅動條形磁鐵43,且驅動條形磁鐵43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即:N極朝上、S極朝下,或者N極朝下、S極朝上;兩個驅動磁鐵組的驅動條形磁鐵43的極向相反,即:一個驅動磁鐵組的所有驅動條形磁鐵43的N極均朝上,S極均朝下,另一個驅動磁鐵組的所有驅動條形磁鐵43的N極均朝下,S極均朝上,如圖8所示。
這樣,當通過翻轉攪拌圈20,使從動條形磁鐵25的N極朝下時,如圖7所示,從動條形磁鐵25能夠與兩個驅動磁鐵組中S極朝上的驅動磁鐵組相吸合,則驅動部件帶動第二磁鐵裝置轉動時,第一磁鐵裝置也跟隨轉動,進而帶動攪拌圈20旋轉;當通過翻轉攪拌圈20,使從動條形磁鐵25的S極朝下時,如圖6所示,從動條形磁鐵25能夠與兩個驅動磁鐵組中N極朝上的驅動磁鐵組相吸合,則驅動部件帶動第二磁鐵裝置轉動時,第一磁鐵裝置也跟隨轉動,進而帶動攪拌圈20旋轉。因此,第一磁鐵裝置與第二磁鐵裝置相配合,使得攪拌圈20正放和反放時均能夠正常旋轉,實現了攪拌圈20的正反工作,使攪拌圈20沒有正反之分。
需要解釋的是,這裡的從動條形磁鐵25和驅動條形磁鐵43隻是表明該磁鐵的兩個磁極為其上下兩端,即該磁鐵的縱截面呈條狀;但這並不代表磁鐵的整體形狀一定是長方體,故而本申請的從動條形磁鐵25和驅動條形磁鐵43在水平方向上的形狀、尺寸,即磁鐵橫截面的形狀尺寸等都不受限制,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圓弧形或其他形狀。
值得說明的是,本申請中,「正放」和「反放」只是示意了攪拌圈20的兩種狀態,即通過翻轉能夠改變攪拌圈20受摩擦的部位,並切換與驅動裝置40配合連接的連接部,保證翻轉前和翻轉後攪拌圈20均能夠正常轉動。故而,這裡的正放和反放只是為了區別攪拌圈20翻轉前後的兩种放置狀態,與攪拌圈20的結構無關;且由於本申請的攪拌圈20正放和反放均能夠正常工作,因此從結構上來講,相當於沒有正反之分;進一步,由於本申請的攪拌圈20沒有正反之分,這裡的上部和下部也是相對的兩個概念,即攪拌圈20水平放置時,靠上的是上部,靠下的是下部。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任一所述驅動磁鐵組包含的驅動條形磁鐵43的數量與所述從動條形磁鐵25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如圖6至圖8所示。
優選地,從動條形磁鐵25的數量為兩個,如圖6和圖7所示;相應地,驅動條形磁鐵43的數量為四個,如圖8所示。
上述實施例中,任一驅動磁鐵組包含的驅動條形磁鐵43的數量與從動條形磁鐵25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保證了每個從動條形磁鐵25均能夠受到最大的吸引力,進而保證了攪拌圈20能夠高速旋轉;且將攪拌圈20放置到內膽30中時,通過輕輕搖晃內膽30,攪拌圈20即可自動旋轉對位,使其內部的從動條形磁鐵25轉動到與其相吸合的驅動條形磁鐵43的位置,因而對攪拌圈20起到了一定的定位作用。
當然,從動條形磁鐵25的數量也可以為三個、四個或更多個,而驅動條形磁鐵43的數量可以為六個、八個或更多個,實際生產時應根據產品的結構和具體需求來確定。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多個所述從動條形磁鐵25沿所述攪拌圈20的周向均勻分布,如圖6和圖7所示,兩個驅動磁鐵組的驅動條形磁鐵43交錯分布,如圖8所示。
優選地,驅動條形磁鐵43的橫截面呈圓弧形,且兩個驅動磁鐵組包含的所有驅動條形磁鐵43依次首尾相連圍成圓環形,如圖8所示。
優選地,如圖3和圖4所示,多個從動條形磁鐵25的下端面位於同一水平面上,多個從動條形磁鐵25的上端面位於同一水平面上。
優選地,如圖3和圖4所示,多個從動條形磁鐵25設置在攪拌圈20的軸向的中部。
上述實施例中,多個從動條形磁鐵25沿攪拌圈20的周向均勻分布,能夠保證攪拌圈20受力的均勻性,進而保證攪拌圈20旋轉的穩定性;相應地,兩個驅動磁鐵組的驅動條形磁鐵43交錯分布,即以ABAB…的形式交錯分布,並圍成環形,以保證攪拌圈20正放和反放時,均能夠受到相對較強的磁場力。
驅動條形磁鐵43的橫截面呈圓弧形,且所有的驅動條形磁鐵43依次首尾相連圍成圓環形,即形成了一個整體呈圓柱狀且中心有孔的磁鐵,這樣,每個驅動磁鐵組包含的驅動條形磁鐵43的面積相對較大,因而對從動條形磁鐵25的作用力也相對增大;同時,所有的驅動條形磁鐵43圍成一個圓柱狀的整體,也大大降低了裝配難度,便於第二磁鐵裝置的安裝。
多個從動條形磁鐵25的下端面位於同一水平面上,且多個從動條形磁鐵25的上端面位於同一水平面上,保證了每個從動條形磁鐵25與驅動條形磁鐵43之間的距離相等,從而保證了多個從動條形磁鐵25受到的作用力大致相等,進而保證了攪拌圈20受力的均勻性,保證攪拌圈20轉動的穩定性。
多個從動條形磁鐵25設置在攪拌圈20的軸向的中部,保證了攪拌圈20正放和反放時,從動條形磁鐵25的磁極與驅動條形磁鐵43之間的距離基本一致,從而保證了攪拌圈20正放和反放時均能夠受到合適大小的驅動力,進而保證了攪拌圈20正放和反放時均能夠高效工作。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進一步地,如圖3和圖4所示,驅動部件為電機41,電機41的輸出軸411上固定連接有轉盤42,轉盤42上設有限位柱421,多個驅動條形磁鐵43固定在轉盤42上,並環繞限位柱421。
進一步地,如圖3和圖4所示,限位柱421的頂部設有凸起422,凸起422上固定有隔熱板44,隔熱板44蓋設在第二磁鐵裝置上。
進一步地,隔熱板44上開設有多個通孔,多個通孔與多個從動條形磁鐵24的下端面的形狀相適配,且一一對應。
上述實施例中,通過轉盤42來帶動第二磁鐵裝置旋轉,避免了驅動條形磁鐵43與電機41輸出軸411的直接接觸,從而保護了驅動條形磁鐵43,提高了其使用可靠性;且轉盤42及限位柱421的設置,對驅動條形磁鐵43起到了限位作用,能夠避免驅動條形磁鐵43徑向運動及軸向向下運動,從而保證了驅動條形磁鐵43與攪拌圈20內的從動條形磁鐵25的可靠配合。具體地,可以在轉盤42上設置連接孔,連接孔延伸至限位柱421內,電機41的輸出軸411插入連接孔內,並與其過盈配合,以帶動轉盤42轉動;多個驅動條形磁鐵43固定在轉盤42上,並環繞限位柱421,優選沿限位柱421的周向均布,結構簡單,且連接可靠。
隔熱板44的設置,一方面進一步對多個驅動條形磁鐵43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了驅動條形磁鐵43軸向向上運動,保證了驅動條形磁鐵43隻能做周向的轉動,與攪拌圈20內的從動條形磁鐵25穩定配合;另一方面隔熱板44還起到了隔熱作用,來降低高溫工作時五金內膽30的高溫對驅動條形磁鐵43的影響,從而進一步提高了驅動條形磁鐵43的使用可靠性,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可靠性。
在隔熱板上開設多個通孔,保證了與從動條形磁鐵25相吸合的驅動磁鐵組對從動條形磁鐵25的作用力強度,且對另一組驅動磁鐵組,即與從動條形磁鐵25相斥的驅動磁鐵組起到了一定的屏蔽作用,從而進一步提高了驅動裝置40的使用可靠性;通孔的數量與從動條形磁鐵25的數量相等,且一個通孔對應一個從動條形磁鐵25,相對應的通孔和從動條形磁鐵25的形狀相適配,使得通孔對從動條形磁鐵25起到了一定的定位作用,即:將攪拌圈20放置在內膽30中,輕輕晃動內膽30,由於通孔處的作用力最強,故而攪拌圈20會自動轉動到從動條形磁鐵25正對通孔的位置處,從而保證了攪拌圈20受到的作用力最強,保證了驅動裝置40能夠有效地驅動攪拌圈20轉動。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例中,調換第一磁鐵裝置和第二磁鐵裝置的位置,同樣能夠實現攪拌圈20的正反工作,即:第一磁鐵裝置包括兩個磁鐵組,每個磁鐵組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從動條形磁鐵,從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且兩個磁鐵組的從動條形磁鐵的極向相反;第二磁鐵裝置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驅動條形磁鐵,驅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
這樣,攪拌圈20無論正放還是反放,通過旋轉攪拌圈20都能夠使攪拌圈20中的一個磁鐵組與第二磁鐵裝置相吸合,則驅動部件帶動第二磁鐵裝置轉動時,第一磁鐵裝置也跟隨轉動,進而帶動攪拌圈20旋轉,實現了攪拌圈20的正反工作,使攪拌圈20沒有正反之分。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磁鐵裝置和第二磁鐵裝置均包括兩個極向相反的磁鐵組,同樣也能夠實現攪拌圈20的正反工作,即:第一磁鐵裝置包括兩個從動磁鐵組,每個從動磁鐵組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從動條形磁鐵,從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且兩個從動磁鐵組的從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第二磁鐵裝置包括兩個驅動磁鐵組,每個驅動磁鐵組包括多個極向相一致的驅動條形磁鐵,驅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且兩個驅動磁鐵組的驅動條形磁鐵的兩個磁極分別朝上和朝下。
這樣,驅動磁鐵和從動磁鐵都有兩組,攪拌圈20無論正放還是反放,通過旋轉攪拌圈20都能夠使攪拌圈20中的兩個從動磁鐵組與驅動裝置40中的兩個驅動磁鐵組相吸合,則驅動部件帶動第二磁鐵裝置轉動時,第一磁鐵裝置也跟隨轉動,進而帶動攪拌圈20旋轉,實現了攪拌圈20的正反工作,使攪拌圈20沒有正反之分。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攪拌裝置,通過在底盤上設置定位凸起,並在攪拌圈的底部設置與其相配合的定位凹槽,則攪拌圈轉動時,基本上只有定位凸起與定位凹槽相接觸,從而有效減少了攪拌圈轉動時的摩擦面積,進而提高了攪拌圈和攪拌架的使用壽命;且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相配合,還對攪拌圈起到了一定的定位作用,避免攪拌圈在轉動過程中發生徑向偏移。
在本實用新型中,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術語「多個」則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相連」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單元必須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