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的製作方法
2023-11-06 18:35:27 2
專利名稱: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移動式臺體,特別涉及一種能夠承受重載的大跨度 移動式臺體。
背景技術:
在大型運動會或大型室外演出中,為確保體育場或表演場地前排觀 眾獲得較好的舞臺地面觀看效果,演出使用的舞臺整體標高必須儘可能 低,特別是對於安裝在升降臺上可根據場地需要升起和收入地下的車臺, 限制其自身高度對於降低舞臺整體標高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在這樣的車臺中,包括兩側的驅動臺車和安置在臺車之間的鋼梁結 構,其中需要採用大跨度的鋼梁結構來支撐車臺蓋板,常規的鋼梁結構 的跨度和高度成一定比例關係,跨度越大,則高度要相應提高,因此與 上述車臺的標高儘量降低的要求形成矛盾。
此外,對於大跨度的車臺,其承受重載荷時,鋼梁結構會形成中部 低兩端高的顯著彎曲變形,承載鋼梁結構的兩端與驅動臺車車體的連接 處產生局部彎矩,其載荷不能均布到驅動臺車所有支撐輪上,不但導致 車臺運行中單輪輪壓過重,磨損加速,而且鋼梁結構在重載大撓度下還 帶來車臺的橫向水平附加載荷難以平衡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其車體和承載的鋼梁結構的連接採用浮動連接結構,避免鋼梁結構的主梁端部與 車體連接處產生局部彎矩,大大降低輪壓,防止車體下部的車輪產生附 加力,消除了主梁在重載大撓度下對車臺兩側車體產生的水平附加荷載, 車臺具有較小的斷面高度和較大的跨度,能夠保證結構變形滿足使用要 求,實現車臺在自重及永久荷載作用下表面水平。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移動大跨度薄形臺體車臺,包括 一對車體,可進行移動; 鋼梁結構,設置在一對車體之間,包括多根相互平行設置的主梁,每根 主梁的一端與一對車體之一呈固定連接,另一端與車體中另一呈浮動連 接。
特別是,主梁的一端設置止擋安裝部,另一端設置浮動安裝部;車
體包括平行設置的多對車體梁,主梁的兩端分別安置在成對的車體梁之 間,每對車體梁對應止擋安裝部和浮動安裝部的位置分別設置固定鉸軸 和浮動鉸軸。
其中,止擋安裝部下部設一對擋板,固定鉸軸安置在成對的擋板之
間;浮動鉸軸與浮動安裝部的下表面接觸的上表面為平面。
特別是,鋼梁結構還包括多列聯繫次梁,沿主梁縱向排列,每列
聯繫次梁包括連接在相鄰主梁之間的與主梁垂直的多對聯繫次梁。
其中,分別靠近主梁兩端的鄰接兩列聯繫次梁處設多個交替斜向布
置的支撐件,每兩個相鄰主梁之間設一個支撐件,支撐件的兩端分別固
定在相鄰的兩個主梁上。
特別是,每根主梁上設置預應力張拉索,其位於主梁的下部。其中,主梁為工字型梁,包括腹板和上下翼板,張拉索設置在下翼 板的上部沿主梁長度延伸,並位於腹板的兩側。
特別是,主梁的腹板的兩側設分別與聯繫次梁對應的成對勁板,聯 系次梁通過螺栓與二勁板相連。
特別是,聯繫次梁靠近下翼板,其橫截面呈"]["形,聯繫次梁與 主梁的勁板貼合,並由螺栓固定在一起。 本發明的優點體現在以下方面
1、 本發明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的每根主梁的端部與車體採用 鉸軸浮動連接,車體的鉸接軸上加工一個小平面與主梁相配,當主梁在 重載下產生較大的變形時,允許主梁相對車體產生適當的水平位移,從 而釋放了很大的水平拉力,車體端部的該鉸軸浮動連接結構使主梁端部 與車體連接處不產生局部彎矩,大大降低輪壓,下部的車輪不產生附加 力,消除了主梁在重載大撓度下對車臺兩側車體產生的水平附加荷載。
2、 本發明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採用大跨高比體外預應力鋼梁 結構作為主梁結構,由多根並排的體外預應力主梁組成,主梁之間採用 型鋼連接,組成整體的平板受力體系。體外預應力主梁除了在加工製造 時進行預起拱外,還在體外預應力張拉時進行起拱,即通過預應力張拉 索進行起拱,因此,可以通過綜合考慮體外預應力索的安全承載能力, 合理控制預張拉力和張拉起拱高度,使得在正常使用時,結構預起拱高 度與結構撓度基本抵消,保證大跨度車臺變形滿足使用要求。
3、 本發明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中採用的大跨高比體外預應力 鋼梁結構中,體外預應力張拉索的錨固端置於鋼梁腹板上,不影響大跨度結構支點的設置,實現車臺全跨度的結構高度一致性。
4、本發明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通過採用大跨高比體外預應力 鋼梁結構,可以實現跨度為24米、寬度18米、厚度僅400mm的開合式平 板式結構,該平板結構不但保證高承載力,可同時承載大量演員和多種 大型道具的舞臺表演,而且平板結構的形態控制能力好,還能夠獲得較 好的自振頻率控制效果。
圖l是本發明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俯視圖; 圖1 a是圖1中的A局部放大視圖2是本發明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中主梁結構一端與車體的 搭接的結構示意圖3是本發明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中主梁結構另一端與車體
的結合結構示意圖4是本發明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中的大跨度體外預應力結 構的平面布置圖5是本發明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大跨度體外預應力結構的 主梁的斷面圖6是本發明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中大跨度體外預應力結構 的主梁端部的結構示意圖7是本發明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中大跨度體外預應力結構 中主梁與聯繫次梁之間連接節點處的俯視剖視圖7a是沿圖7中l-l線的截面圖;圖7b是沿圖7中2-2線的截面圖8是本發明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中的大跨度體外預應力結 構中主梁與輔助聯繫次梁之間連接節點處的俯視透視圖; 圖8a是沿圖8中l-l線的截面圖; 圖8b是沿圖8中2-2線的截面圖; 圖9是圖4中B部的放大視圖; 圖9a是沿圖9中l一l線的截面圖; 圖9b是沿圖9中2—2線的截面圖。
附圖標記說明1、主梁;2、聯繫次梁;2a、首列聯繫次梁;2b、 末列聯繫次梁;3、輔助聯繫次梁;3a、第一列輔助聯繫次梁;3a'、第二 列輔助聯繫次梁;3b、第三列輔助聯繫次梁;3b,、第四列輔助聯繫次梁; 5、支撐件;6、滾輪;11、腹板;lla、水平搭板;12a、上翼板;12b、 下翼板;13、勁板;131、勁板;132、輔助勁板;14、螺栓;15、梁端 支承件;15a、主梁止擋安裝部;15b、主梁浮動安裝部;16、擋板;17、 張拉索;18a、固定鉸軸;18b、浮動鉸軸;20、車體;21、梁結構;211、 車體梁;212、車體邊梁;213、支撐輪架;214、支撐輪;215、承載梁。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可移動大跨度薄型臺體車臺包括兩側的車體20 和安置在兩側的車體20之間的鋼梁結構21,該鋼梁結構為大跨高比的體 外預應力鋼梁結構(下面將結合附圖4-9對其結構予以詳細說明)。
如圖l、 la所示,鋼梁結構21包括平行延伸的多根主梁1,車體20包 括多根平行的車體梁211,每根主梁1安置在成對的車體梁211之間,成對的車體梁211之間設支撐架215,支撐架215中安置鉸軸18a、 18b。
車體20的車體梁211的外端設與車體梁211垂直的邊梁212,相鄰的成 對車體梁211之間設安置支撐輪214的支撐輪架213,成對的車體梁211之 間具有一定間距,用於安置一根主梁l,每根主梁l的左右兩端分別具有 浮動安裝部15b和止擋安裝部15a,車體梁211之間設置對應浮動安裝部15b 和止擋安裝部15a的浮動鉸軸18b和固定鉸軸18a。
其中,如圖2、 3所示,在鋼梁結構21兩側的車體20上分別鉸接有用 於安置鋼梁結構21的每根主梁1 (鋼梁結構21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主梁1) 的成對的固定鉸軸18a和浮動鉸軸18b,每根主梁l一端的止擋安裝部15a 設止擋16 (見圖3),而另一端的浮動安裝部15b不設止擋(見圖2),使得 主梁l的一端與車體20之間通過止擋16與車體20上的一個固定鉸軸18a結 合以形成鋼梁結構21與車體20之間的固定連接;主梁l的浮動安裝部15b 搭接在車體20的一個浮動鉸軸18b上而與車體20呈鉸軸浮動連接。
下面參照附圖附圖4-9詳細說明本發明具有大跨高比的體外預應力 鋼梁結構的具體結構。
如圖4、 5所示,本發明的鋼梁結構,採用相互平行設置25根主梁1, 其為工字梁,斷面尺寸為H400X250X7X20,主梁1的長度為24米,相鄰 兩根主梁l之間間隔的距離為750mm。
如圖4所示,沿主梁l長度方向即縱向,每隔3米設置一列垂直於主梁 l的聯繫次梁2,共設置7列聯繫次梁2 (見圖4中帶滾輪6的為聯繫次梁2),
從而將所有主梁l連接成整體,保證單根主梁l不會發生側向失穩。每列 聯繫次梁2包括連接在相鄰主梁1之間的與主梁1垂直的多對聯繫次梁2。此外,還設有四列共兩對垂直於主梁1布置的輔助聯繫次梁3,其中 一對輔助聯繫次梁3a、 3a'靠近主梁l的一端並位於首列聯繫次梁2a的兩 側,另一對輔助聯繫次梁3b、 3b,靠近主梁l的另一端並位於末列聯繫次 梁2b的兩側,四列輔助聯繫次梁3a、 3a'、 3b、 3b'中的每列包括連接在 相鄰主梁1之間並與主梁1垂直的多對輔助聯繫次梁3。需要說明的是,盡 管本實施方式中設置了多列輔助聯繫次梁3,但是也可不使用該結構件。
如圖5、 6所示,主梁l包括腹板ll和上下翼板12a、 12b,主梁l的端 部設有與主梁1固定成一體的梁端支承件15,支承件15的底部設擋板16。 為了控制變形,採用體外預應力技術進行預張拉,每根主梁1上設置4根 預應力張拉索17,均位於主梁l的下翼板12b上部,腹板ll兩側各設置兩 根張拉索17,其沿主梁1長度延伸並穿過勁板13,勁板13設置在腹板11的 兩側並與腹板ll垂直,上下兩端分別與上下翼板12a、 12b連成一體。預應 力張拉索17沿水平張拉,以抵消主梁l自身及其上載荷的重量所引起的主 梁跨中部撓度變形,作為張拉控制指標。
由此可見,在大跨度主梁1的底部設置預應力張拉索17,通過控制張 拉力,使結構預起拱,起拱高度正好同恆定載荷作用下的梁撓度相當, 以減小主梁l在使用過程中的沿主梁l縱向的撓度變形。通過在大跨度主 梁1的底部設置預應力張拉索17,可以有效降低24米長的大跨度主梁1的 高度,使其高度能夠保持在400mm。
參照圖7、 7a和7b所示,主梁1上腹板11的兩側與聯繫次梁2對應的位 置各設一對勁板131,如圖7a、 7b所示,成對勁板131間相互平行,位於 上下翼板12a和12b之間,與腹板ll垂直,其上下端與上下翼板12a和12b相連,其一側與腹板ll相連,由此與主梁l成一體。
如圖7b所示,聯繫次梁2的橫截面呈"]["形,聯繫次梁2的兩端通 過其"]["形豎直面與主梁1的勁板131的下部(即靠近下翼板12b的部分) 側面貼合,並由螺栓14將其貼合部分擰緊而將聯繫次梁2與主梁1固定在一起。
參照圖8、 8a和8b所示,主梁1上腹板11的兩側與輔助聯繫次梁3對應 的位置設一對勁板132,如圖8a、 8b所示,成對的勁板132之間相互平行, 位於上下翼板12a和12b之間,與腹板ll垂直,其上下端與上下翼板12a和 12b相連,其一側與腹板ll相連,由此與主梁l成一體。
如圖8和8a所示,勁板132的上端比上翼板12a寬,即勁板132的上端 伸出上翼板12a。如圖8b所示,輔助聯繫次梁13的橫截面呈倒L形,輔助 聯繫次梁3的兩端通過其L形的豎直面與勁板132的上部(即靠近上翼板 12a的部分)側面貼合,並由螺栓14將其貼合部分擰緊而將輔助聯繫次梁 3與主梁1固定在一起。
如圖4、 9、 9a所示,在首列聯繫次梁2a與第一列輔助聯繫次梁3a之 間,設多個交替斜向布置的支撐件5,每兩個相鄰主梁l之間設一個支撐 件5,支撐件5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相鄰的兩個主梁1上,如圖9a所示,腹板 ll上設有與其成一體的水平搭板lla,支撐件5的末端安置在水平搭板lla 上,通過螺栓14將其擰緊在一起。
如圖9和9b所示,成對的聯繫次梁2b上安裝有滾輪6。
權利要求
1、一種可移動大跨度薄形臺體車臺,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對車體(20),可進行移動;鋼梁結構(21),設置在一對車體(20)之間,包括多根相互平行設置的主梁(1),每根主梁的一端與所述一對車體之一呈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車體中另一呈浮動連接。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可移動大跨度薄形臺體車臺,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梁的一端設置止擋安裝部(15a),另一端設置浮動安裝部(15b);所述車體包括平行設置的多對車體梁,所述主梁(1)的兩端分別安置在所述成對的車體梁(211)之間,每對車體梁對應所述止擋安裝 部(15a)和浮動安裝部(15b)的位置分別設置固定鉸軸(18a)和浮動 鉸軸(18b)。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動大跨度薄形臺體車臺,其特徵在於所述止擋安裝部(15a)下部設一對擋板(16),所述固定鉸軸(18b) 安置在成對的擋板(16)之間;所述浮動鉸軸(18b)與浮動安裝部(15b) 的下表面接觸的上表面為平面。
4、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移動大跨度薄形臺體車臺,其特徵在於所述 鋼梁結構還包括多列聯繫次梁(2),沿主梁縱向排列,每列聯繫次梁(2)包括連接 在相鄰主梁(1)之間的與主梁(1)垂直的多對聯繫次梁(2)。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動大跨度薄形臺體車臺,其特徵在於-分別靠近主梁(1)兩端的鄰接兩列聯繫次梁(2)處設多個交替斜向布置的支撐件(5),每兩個相鄰主梁(1)之間設一個支撐件(5),所 述支撐件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相鄰的兩個主梁(1)上。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動大跨度薄形臺體車臺,其特徵在於每根所述主梁(1)上設置預應力張拉索(17),其位於主梁(1)的 下部。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動大跨度薄形臺體車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梁(1)為工字型梁,包括腹板(11)和上下翼板(12a、 12b),所述張拉索(17)設置在下翼板(12b)的上部沿主梁(1)長度 延伸,並位於腹板的兩側。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移動大跨度薄形臺體車臺,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梁(1)的腹板(11)的兩側設分別與聯繫次梁(2)對應的 成對勁板(131),所述聯繫次梁(2)通過螺栓(14)與二勁板(131)相 連。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動大跨度薄形臺體車臺,其特徵在於所述聯繫次梁(2)的橫截面呈"]["形,所述聯繫次梁(2)與所 述主梁(1)的勁板(131)貼合,並由螺栓(14)固定在一起。
10、 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可移動大跨度薄形臺體車臺,其特徵在於所述聯繫次梁(2)靠近所述下翼板(12b)。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移動大跨度薄形臺體車臺,具有可移動的兩側車體(20)和設置在兩側車體之間的大跨高比體外預應力鋼梁結構,鋼梁結構(21),設置在一對車體(20)之間,包括多根相互平行設置的主梁(1),每根主梁的一端與所述一對車體之一呈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車體中另一呈浮動連接,每根主梁(1)下部的位置設置預應力張拉索(17)。本發明的車臺在主梁受重載而產生較大的變形時,允許主梁相對車體產生適當的水平位移,從而釋放了很大的水平拉力,大大降低輪壓,消除了主梁在重載大撓度下對車臺兩側車體產生的水平附加荷載。
文檔編號A63J1/00GK101653663SQ20091017751
公開日2010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3日
發明者於建平, 伊善真, 周鳳廣, 文 尚, 彭雲濤, 李婷婷, 楊世才, 殷麗欣, 溫慶林, 輝 鄭, 威 陳 申請人:總裝備部工程設計研究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