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纜防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23:52:46 1
專利名稱:線纜防護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對室外設備外接的線纜進行防護的裝置。
背景技術:
室外設備主要是針對室內設備而言的,它主要指某些安裝在室外的通信設備或網絡設備。室外設備通常通過線纜與其他設備保持通信。線纜的外部都包附有防護層,以達到線纜防水、防火等防護作用。
線纜的端頭帶有一端子或帶有一外接接口,通過端子或外接接口和室外設備的埠連接。線纜上的端子、外接接口、以及室外設備的埠等都裸露在外,極容易受到水、灰塵等的侵蝕,特別端子和線纜或外接接口的連接處,極容易受到侵蝕,由此造成通信故障。
目前,主要通過外套防水卡箍來達到對室外設備外接的線纜進行防護的目的。即,將防水卡箍外套線纜的端頭上。這種方式雖然達到對外接線纜能起到防護的效果。但是隨著電子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產品的集成度日益提高,進出外接設備的線纜的種類和數量也日益增加。而針對不同的線纜直徑差別,需要提供不同型號的防水卡箍,由此給工程安裝造成極大不便。防水卡箍只能套接在端頭帶有一端子的線纜上,而無法套接在帶有外接接口的線纜上,由此導致帶有外接接口的線纜無法得到防護,存在防護對象具有局限性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線纜防護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防護對象具有局限性的技術缺陷。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線纜防護裝置,用於對進出室外設備的線纜進行防護,包括主體和上蓋,其中,主體設置在室外設備中連接線纜的端面上,上蓋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主體,在主體和上蓋的一連接處設置護線彈性體,所述室外設備、主體、上蓋形成一封閉體。
在上蓋上設置把手。
主體固定連接在所述端面上。
主體和所述端面的連接面上設置防水膠條。
上蓋是通過手擰螺釘與主體可拆卸連接。
主體是上端面和一側面為空的長方體,上蓋為一面板,所述面板的形狀和所述側面的形狀相同。
所述護線彈性體設置在上蓋的下邊上,其長度等於上蓋的下邊的邊長。
所述主體包括左側板、右側板、後背板、橫梁、第一橫條和護線彈性體,其中,左側板、右側板、後背板、橫梁組成兩底板和前面板為空的長方體,所述第一橫條設置在後背板的下端,橫條上設置一護線彈性體;所述上蓋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二橫條和第二護線彈性體,所述第二護線彈性體設置在第二橫條上。
所述第一橫條和第二橫條上設置對應的鉤裝體。
並且,左側板、右側板、後背板、第一橫條是一體製成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二橫條是一體製成的。
所述護線彈性體為密閉型彈性海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第一本實用新型分為主體和上蓋兩個可拆卸部分,當需要將線纜安裝在戶外設備上時,先將上蓋從主體上拆卸下來,然後將線纜安裝在戶外設備上,最後將上蓋固定在主體上,使主體、上蓋和戶外設備成一封閉體,實現對設備的出線埠和線纜實現有效的防護。另外,線纜通過護線彈性體將其夾持,不管是帶有端子的線纜還是帶有接頭的線纜,護線彈性體能夾持不同直徑的線纜。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克服了防護對象存在局限性的缺陷。
第二本實用新型在各種連接處設置防水膠條,達到環境密封的效果,進而提高了防護灰塵、水侵入的能力,以此來達到戶外設備的出線埠、線纜更有效防護的效果。
第三本實用新型通過手擰螺釘來達到上蓋和主體的連接,給用戶提供使用上的便利。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線纜防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線纜防護裝置的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線纜防護裝置的第二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4是上蓋的結構示意圖;圖5A為主體的正視圖,圖5B為主體的後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線纜防護裝置的一應用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其為本實用新型的線纜防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它包括主體2和上蓋6。其中,主體2設置在室外設備中連接線纜的端面上,上蓋6可拆卸地連接在主體2上,在主體2和上蓋6的一連接處設置護線彈性體5,所述室外設備、主體2、上蓋6形成一封閉體。
通常,主體2固定在室外設備連接線纜的端面(比如底面)下。室外設備、主體2、上蓋6形成一封閉體。當需要安裝線纜時,上蓋6從主體2上拆卸下來,安裝好線纜後,將上蓋6固定在主體2上,線纜由護線彈性體5夾持,由此避免了給線纜套接防水卡箍的麻煩,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帶有端子的線纜還是帶有接頭的線纜,都能得到由主體2、上蓋6組成的封閉體的防護保護。
在上蓋6上設置一把手8,以方便用戶提拉上蓋6。另外,此把手8可以採用摺疊式把手,即節約空間,又可以起到繞線和束線的作用。
主體2可以通過螺釘等固定連接在室外設備中連接線纜的端面上,也可以是通過螺栓等連接在室外設備的所述端面上。在主體6和端面的連接處上設置防水膠條1,以防止水、灰塵等從主體和端面的連接處侵入進封閉體內,以侵蝕線纜的端子、接頭以及線纜等。
上蓋6可拆卸地連接在主體2上。實現可拆卸功能的結構很多,比如上蓋和主體之間採用導軌結構進行連接。本實用新型採用手擰螺釘7使得上蓋6連接在主體2上。手擰螺釘7為一種不需要工具即可旋入和旋出的特殊螺釘,單純用手即可操作旋入和旋出,同時它還是一種不脫落螺釘,更方便用戶從主體2上拆卸上蓋6以及將上蓋6安裝在主體2上。
以下特舉兩個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線纜防護裝置。
實施例一請參閱圖2,其為本實用新型線纜防護裝置的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它包括主體2和上蓋6。其中,主體2為上底面和一側面為空的長方體。上蓋6為一面板。該面板的形狀和主體所需的側面的形狀相同。上蓋6的底部設置一長條狀的護線彈性體11,上蓋6和主體2形成一上底面為空形狀為長方體的容置體。
當需要將新的線纜安裝在室外設備上時,先將上蓋6從主體2上拆卸下來,然後將該線纜安裝在室外設備上,最後將上蓋6固定在主體2上。此時,線纜即被護線彈性體11所夾持。護線彈性體11可採用外包附防水物質(如塑料)的密閉型彈性海綿。
實施例二請參閱圖3,其為本實用新型線纜防護裝置的第二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它包括主體2和上蓋6。請參閱圖4,其為上蓋6的結構示意圖。它包括第一面板61、第二面板62、第二橫條63和第二護線彈性體65。其中,第一面板61、第二面板62和第二橫條63可以一體製成。第二護線彈性體65設置在第二橫條63上,其形狀和第二橫條63相同,都為長條狀。請參閱圖5A、圖5B其為主體的結構示意圖。主體2包括左側板21、右側板22、後背板23、橫梁24、第一橫條25及第一護線彈性體26。其中,左側板21、右側板22、後背板23和橫梁24組成一兩底板為空的長方體。第一橫條25呈長條狀,第一護線彈性體26設置在第一橫條25上,其形狀和第一橫條25相同,並且,第一護線彈性體26的形狀和第二護線彈性體65相同。
另外,在第一橫條25、第二橫條63上分別設置對應的鉤裝體27a、27b、64a和64b,可以將第一護線彈性體26、第二護線彈性體65牢固地夾持住,使線纜防護更可靠。
第一護線彈性體26和第二護線彈性體65可以採用密閉形彈性海綿,可以使線纜很容易夾持住,同時又由於其具有彈性的特點,可以適合不同線徑的線纜,應用非常靈活。另外,可將第一護線彈性體26和第二護線彈性體65製成長方體,故線纜數量也不受限制,因此會給工程安裝帶來極大方便。
還有,在主體2和上蓋6的各種連接處(除第一護線彈性體和第二護線彈性體連接處除外)都設置有防水膠條,防止水和灰塵進入,即起到防水和防塵的作用。
請參閱圖6,其為上述實施例的應用實例。線纜防護裝置32的主體通過螺釘固定於戶外設備31上,由線纜防護裝置32將戶外設備31的出線埠、線纜保護起來,既起到應用防護作用,還增加了設備的可靠性。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並實用新型並非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線纜防護裝置,用於對進出室外設備的線纜進行防護,其特徵在於,包括主體和上蓋,其中,主體設置在室外設備中連接線纜的端面上,上蓋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主體,在主體和上蓋的一連接處設置護線彈性體,所述室外設備、主體、上蓋形成一封閉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防護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蓋上設置把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防護裝置,其特徵在於,主體和所述端面的連接面上設置防水膠條。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防護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蓋是通過手擰螺釘與主體可拆卸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防護裝置,其特徵在於,主體是上端面和一側面為空的長方體,上蓋為一面板,所述面板的形狀和所述側面的形狀相同。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線纜防護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護線彈性體設置在上蓋的下邊上,其長度等於上蓋的下邊的邊長。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防護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主體包括左側板、右側板、後背板、橫梁、第一橫條和護線彈性體,其中,左側板、右側板、後背板、橫梁組成兩底板和前面板為空的長方體,所述第一橫條設置在後背板的下端,橫條上設置一護線彈性體;所述上蓋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二橫條和第二護線彈性體,所述第二護線彈性體設置在第二橫條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線纜防護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橫條和第二橫條上設置對應的鉤裝體。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線纜防護裝置,其特徵在於,左側板、右側板、後背板、第一橫條是一體製成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二橫條是一體製成的。
10.如權利要求1、6、7的任何一項所述的線纜防護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護線彈性體為密閉型彈性海綿。
專利摘要一種線纜防護裝置,用於對進出室外設備的線纜進行防護,包括主體和上蓋,其中,主體設置在室外設備中連接線纜的端面上,上蓋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主體,在主體和上蓋的一連接處設置護線彈性體,所述室外設備、主體、上蓋形成一封閉體。本實用新型實現對設備的出線埠和線纜實現有效的防護。另外,線纜通過護線彈性體將其夾持,不管是帶有端子的線纜還是帶有接頭的線纜,護線彈性體能夾持不同直徑的線纜。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克服了防護對象存在局限性的缺陷。
文檔編號H02G3/00GK2788514SQ20052001155
公開日2006年6月14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8日
發明者陳洪濤, 鄭沛 申請人: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