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中華民族十大經典歌曲(中華民族五千年最經典的50首歌曲)

2023-11-02 20:50:22 2

中華民族十大經典歌曲?(1)《雲門》 遠古時期歌、舞、樂互為一體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想聯繫黃帝氏族曾以云為圖騰,他的樂舞就叫做《雲門》相傳為黃帝時期的漢族樂舞,樂舞歌頌黃帝功績,稱其創製萬物、團聚萬民、盛德如雲據《左傳》載"黃帝氏以云為紀",故《雲門》又稱為《承雲》,為承受祥雲福佑之意,具有一些圖騰崇拜意義周代制禮作樂時將《雲門》列為"六樂"之首,用以祭祀天神,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中華民族十大經典歌曲?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中華民族十大經典歌曲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這是五千年中有著很多優秀的音樂,雖然大多數沒有被很好的繼承下來,但是也有極少部分被廣為流傳,經過幾千年來的流傳而能很好的被保存下來,一定是非常優秀的,希望喜歡中國古典音樂的可以好好欣賞,真的是非常優美 1:遠古時期

(1)《雲門》 遠古時期歌、舞、樂互為一體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想聯繫。黃帝氏族曾以云為圖騰,他的樂舞就叫做《雲門》。相傳為黃帝時期的漢族樂舞,樂舞歌頌黃帝功績,稱其創製萬物、團聚萬民、盛德如雲。據《左傳》載"黃帝氏以云為紀",故《雲門》又稱為《承雲》,為承受祥雲福佑之意,具有一些圖騰崇拜意義。周代制禮作樂時將《雲門》列為"六樂"之首,用以祭祀天神。

(2)《候人歌》 相傳是《呂氏春秋》所記塗山氏之女所作的。這首歌的歌詞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實意。這便是音樂的萌芽,是一種孕而未化的語言。有史可查的第一首中國戀歌,被後人稱之為《候人歌》。整部作品只有四個字,其中的兩個字還是語氣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啊」和「呀」字。僅剩下的兩個實詞直白地道出了歌者心中的所思所想:等你。

2:夏、商時期

(1)《大夏》 夏禹治水,造福人民,於是便出現了歌頌夏禹的樂舞《大夏》。

(2)《大蠖》 夏桀無道,商湯伐之,歌頌商湯伐桀的樂舞《大蠖》就出現了。

(8)《江河水》 原名《江兒水》,是遼商上鼓吹樂曲中的笙管曲牌,流行於東北地區,後加入《梢頭》旋律,改編者將曲牌作了"放慢加花"等處理,使之成為悽厲悲涼的一手動人的旋律。全曲共三部分,ABA體結構。 " A"為"江兒水"曲牌,羽調式,共九句,曲調悲切,似人聲的哭泣。 "B"段用"梢頭"材料改編,轉入同主音徵調式,旋律柔婉深沉,與前造成對比。末段是"A"的變化再現,略顯悲憤的性格,推向高潮。

(9)《十八板》 此是三弦傳統獨奏曲。原是河南戲曲、曲藝的曲牌音樂,三弦演奏家李乙於1953年改為三弦獨奏曲。全曲由七個段落組成。第一段是慢板,以氣勢雄厚的掃弦開始,旋律模仿常腔,大幅度的滑音裝飾很似人聲,別有情趣。第二端開始逐漸轉快,情趣也漸趨熱烈,逐漸推向高潮。第七段反覆第一段的慢板。

(10)《歡樂歌》 江南絲竹,旋律明快流暢,起伏多姿。結構富有層次。樂曲採用"放慢加花"的這一民族器樂創作中運用最為廣泛的旋律發展手法,使樂曲由慢至快,漸次高漲,表達了人們在喜慶節日中的歡樂情緒。曲調清新悠揚、優美抒情、極富江南色彩,為江南絲竹八大名曲之一。

(11)《將軍令》 吹打樂,原為戲曲中開場音樂和為擺陣等場面而伴奏的曲牌。民間藝人也常吹奏以增添節日氣氛。上海民族樂團根據蘇南吹打《將軍令》加以改編。樂曲在速度、力度以及音色變化上造成了強烈的對比,使曲調更顯氣魄宏偉,猶如千軍萬馬簇擁主帥勝利歸來。

(12)《金蛇狂舞》 民族管弦樂曲,1934年聶耳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並親自指揮灌製成唱片。樂曲採用上下句對答呼應、句幅逐層減縮、情緒逐層高漲以及充分調動打擊樂的色彩等各種手段,使樂曲非常激越和振奮,渲染了熱烈歡騰的氣氛,仿佛讓人們沉醉在歡樂的節日之中。

(13)《翠湖春曉》 民族管弦樂曲,聶耳根據云南昆明洞經音樂改編。樂曲採用不同的節拍、節奏、調式、速度、配器的變化對比,發展成三個段落。開始,曲調抒情明朗、中段是一個輕柔委婉的旋律,之後,音樂熱情而歡快,並逐漸達到高潮。樂曲生動地表現了春回大地,萬物充滿生機的景象,也表現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14)《瑤族舞曲》 民族管弦樂曲,彭修文根據劉鐵山、茅沅的同名管弦樂曲改編。樂曲生動地描繪了瑤族人民歡慶節日時的歌舞場面。樂曲開始,悠揚委婉的主題是少女輕盈的舞姿,之後,音樂的情緒逐漸高漲起來,仿佛青年男女們也紛紛起舞。中段是一個三拍子的歌唱性旋律,仿佛是戀人們邊歌邊舞,互表愛慕之情。當主題再現時,氣氛也隨之變得更為熱烈,感情也越來越奔放。

(15)《春江花月夜》 民族管弦樂,原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陽簫鼓》。約在1925年,上海大同樂會的柳堯章和鄭覲文首次將其改編為民族管弦樂曲。解放後,又經多次整理改編,更臻完善,深為國內外聽眾珍愛。樂曲通過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讚頌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全曲就象一幅工筆精細、色彩柔和、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引人入勝。該曲先後被黎英海改編為鋼琴曲,劉莊改編為森管五重奏,陳培勳改編為交響音畫。全曲為民族器樂中最常見的多段體結構。

(16)《彩雲追月》 民族管弦樂曲,1932年,任光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節目部主任時,同聶耳一起,為百代國樂隊定了一批民族管弦樂曲並灌制唱片,《彩雲追月》就是其中的一首,創作於1935年。1960年,彭修文根據中央廣播民族管弦樂團編制重新配器。樂曲以具有民族色彩的五聲性旋律,通過各種樂器的細膩編配,以輕快的節奏,形象地描繪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曲調悠揚而抒情。

(17)《雨打芭蕉》 廣東音樂,樂譜初見於1917年左右丘鶴儔編著的《弦歌必讀》,經潘永璋執筆整理,是廣東音樂早期優秀曲目之一。樂曲流暢明快,富有生氣,通過初夏時節雨打芭蕉的瀝瀝之聲。表現了人們的內心欣喜之情,富有南國情趣。音樂材料源於"八板"的變體。通過放慢加花等手法變奏,並用節奏的頓挫,連斷對比和對旋律樂句的短碎處理,音樂優美動人。六十年代之後,進行了改編並採用了一些新手法,使樂曲更為動聽

(18)《喜相逢》 笛子獨奏曲,原來是內蒙古民間樂曲,後來流傳到張家口北部一帶,成為山西梆子,二人臺等地方戲曲的過場音樂。經馮子存改編為笛子獨奏曲,表現了親人依依惜別和別後重逢時的歡樂。音樂生動活潑,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樂曲的結構為民間器樂曲中常見的變奏曲式,並在保持段式結構不變的情況下,運用笛子的各種技巧,如力度、速度、節奏等音樂要素,使每次變奏都從側面發展和豐富了音樂主題形象。曲首採用散起形式,緩慢的速度和滑音的運用,表現了難分難捨的情緒。變奏一,輕快活潑的節奏,表現了久別重逢時的喜悅心情;變奏二,節奏更為歡快,歡樂之情進一步得到發展;變奏三,速度更快,情緒更為熱烈,樂曲的氣氛達到高潮。

(19)《姑蘇行》 笛子獨奏曲。江先謂曲,樂曲採用崑曲音調,色彩鮮明、甜美抒情,寧靜的引子把人們帶入美如詩畫的意境之中。隨後,抒情的行板,仿佛使人領略到姑蘇林誘人的山光水色。之後,音樂轉入熱情的小快板,使人感到熱情洋溢,充滿活力,主題再現時。曲調更為婉轉動聽,人們仿佛沉醉於無限美好的景致之中。

(20)《江河水》 雙管獨奏曲原是東北地區流傳的民間樂曲,後由魯丁編曲為雙管獨奏曲。樂曲開始,雙管從最低音區起奏散板樂句,之後慢慢引出主題,這一羽調式的曲調與管子近似人聲的特殊音色,使音樂更顯暗淡。悽涼悲切。隨之,這一音樂主題的緩慢的速度,旋律的大起大伏,曲調更為悲憤。中段音調平穩,力度稍弱,仿佛人們陷入悲痛的回憶之中,緊接著音樂急轉,管子全力奏出激昂剛勁的音調,似怒火爆發,令人心潮激蕩。此曲後經黃海懷移植為二胡獨奏曲,廣為流傳。

(21)《鳳凰展翅》 笙獨奏曲,胡天泉、董洪德作於1956年。樂曲採用山西梆子音調、運用笙的各種演奏技巧,描繪鳳凰各種優美的姿態,抒發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22)《漁歌》 巴烏獨奏曲,閻鐵明作曲,基本音調採自雲南經河州哈尼族、彝族民間音樂,曲調優美清新,通過巴烏特殊的柔和音色以及濃鬱的哈尼歌調,表現了邊疆人民對新生活的讚美之情,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圖畫。

(23)《良霄》 二胡獨奏曲,原名《除夜小唱》,劉天華作於1927年。這是劉天華著名十大二胡名曲之一,為除夕之夜即興之作。曲調音樂形象單一、抒情、清新、明快,給人的怡然自得之感,族律輕盈柔層展開,引人入勝,充滿了詩情畫意。

(24)《光明行》 二胡獨奏曲,劉天華作於1931年,是他著名的十大二胡樂曲之一。這是一首振奮人心的進行曲,旋律堅定明快,節奏富於彈性。樂曲大膽吸收了西洋作曲技法,將樂曲層層展開。全曲樂觀向上、生氣勃勃、樂觀而自信。

(25)《三站峽暢想曲》 二胡獨奏曲,劉文金作於1960年,另有《豫北敘事曲》等著名二胡獨奏曲。該曲的主部充滿活力和舞蹈性節奏,中段是一個抒情的、如歌的曲調,主部再現時,速度更快、情緒更為熱烈。 樂曲以飽滿的情緒、謳歌了當今建設者們樂觀、豪邁的英雄氣慨。

(26)《紅河的春天》 揚琴獨奏曲,劉希聖、李航濤作於1974年。樂曲熱情讚頌美麗富饒的祖國南疆和彝族人民的幸福生活,表達了他們建設美麗家鄉的雄心。作者採用雲南紅河州哈尼族、彝族民間音樂素材,借鑑箏的"壓滑音"技巧並模仿月琴的明亮音色,使旋律親切柔美。之後,音樂層層推進,表現出熱烈歡快的群舞場面,樂曲情緒更為激越而充滿堅定信息,給人以奮進的力量。

(27)《彝族舞曲》 琵琶獨奏曲,王惠然於1960年根據云南彝族民間音調編寫。它以優美抒情的旋律和粗獷強悍的節奏,描繪了彝家山寨迷人的確良夜色和青年人舞蹈歡樂的場面。樂曲音調採用了彝族民歌《海菜腔》和彝族民間樂曲《煙盒舞曲》進行改編、加工和發展,使樂曲由抒情委婉繼而發展成歡快熱烈,之後又轉入平穩安靜,樂曲層次分明,感人肺腑,回味無窮。該樂曲曾被改編為古箏、揚琴、阮的獨奏曲及管弦樂曲。

(28)《寒鴨戲水》 客家箏曲,客家,是指南宋為避亂而遷居廣東潮、梅地區的中原人。客家箏曲又稱「中洲古調」。有人認為曲名作《寒鴨戲水》更為合理。樂曲輕盈的旋律、清新的格調、別致的韻味,表現了寒鴨在水中嬉戲的情趣。

(29)《梅花三弄》 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該樂曲以古琴特有的泛音技法在不同的段落中自如地運用,使樂曲別有獨特韻味。曲調時而清澈透明,時而輕快流暢,表現了梅花潔白、傲放、蒼 勁、挺拔的氣質。

(30)《漁舟唱晚》 中國古代,常是以曲名意,該曲名取自唐王勃《藤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樂曲描寫夜色中漁人載歌而歸的情景。 共分兩部分。前半部分4/4拍,慢速,為起、承部。旋律優美,表現悠然自得的情趣。後半 部分2/4,速度變快,旋律作遞升、遞降的音型模進,情緒漸趨活躍、熱情。數"轉"部。最後是尾聲,旋律遞降,漸趨平穩。

(31)《中花六板》 江南絲竹八大名曲之一。曲調是以"老六板"進行"放慢加花"的變奏而成的。「老六板」 是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曲調,全國各地均可見到。江南絲竹藝人將"老六板"進行各種變奏有:快花雲板,花六板、中花六板、慢六板四種變體,加上原老六板、共稱"五代同堂"。但在民間一般不作全套完整演奏。中花六板,因其速度適中,曲調既有裝飾性,又悠揚抒情,格調典 雅,喜悅溫和,為常奏的變體之一。

(32)《霸王卸甲》 琵琶獨奏曲,著名的琵琶傳統大套武曲。曲譜初見清代華秋萍1818年編的《琵琶譜》。樂曲以我國歷史上的楚漢相爭為題材,描繪劉邦和項羽在垓下決戰的情景。樂曲用我國傳統戲曲及章回小說所常用的按故事情節發展的陳述方式,依次表現了大戰前的準備、激烈的戰爭場面和戰爭的結局。《霸王卸甲》著重渲染了西楚霸王的英雄悲劇,描繪出一幅古戰場的壯闊畫卷,讓人們身臨其境。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