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膠保健鞋及其製作方法以及矽膠鞋墊及其製作方法
2023-11-03 07:44:02
專利名稱:矽膠保健鞋及其製作方法以及矽膠鞋墊及其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製鞋領域的技術改進。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鞋子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需要有美觀的外表之外,對於其功能要求也越來越多,比如耐磨功能、保健功能、防水功能、耐酸鹼功能等,市面上各種保健功能的鞋也越來越多。但是現有的保健鞋很多採用藥物或者其他機械結構實現其保健功能,製作過程複雜、成本高,保健效果有限,使用場合受限制,難以廣泛推廣應用。而對於傳統的鞋墊一般採用皮革、布質為原料裁剪、縫製而成。但是這種鞋墊但能單一, 並且由於材質較硬,彈性差,舒適性較差,長時間行走足部容易產生不適。由此,出現了採用矽膠作為主材料製成的鞋墊,該類鞋墊雖然穿著比較舒適,但是不具有保健功能,難免美中不足。
發明內容
有鑑於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耐磨、保健功能的矽膠保健鞋及其製作方法。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如下方式實現
一種矽膠保健鞋,包括鞋底以及鞋面,為模壓或注射成型的一體結構,該鞋採用如下原料模壓或注射而成按照重量百分比,各成份含量為矽膠主料70% 85%,負離子粉 5% 20%,耐磨劑2% 7%、鈦金粉末5% 20%,硫化劑0. 1.5%,顏料0. 8%。一種矽膠保健鞋製作方法,該方法包括原料配製步驟和模壓或注射成型步驟,所述的原料配製步驟包括採用矽膠主料,加入負離子粉、耐磨劑、鈦金粉末、硫化劑以及顏料,充分攪拌均勻,減壓排除氣泡,形成原料,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各成份含量為矽膠主料70% 85 %,負離子粉5 % 20 %,耐磨劑2 % 7 %、鈦金粉末5 % 20 %,硫化劑 0. 1.5%,顏料0. 8% ;
所述的模壓或注射成型步驟為將配製好的原料放入或注入預置的模具中,溫度加熱至150°C 220°C,通過機臺壓力加熱時間在200秒 1500之間,出模即得鞋成品。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保健功能的矽膠鞋墊及其製作方法,採用如下方式實現
一種矽膠鞋墊,包括鞋墊主體,該鞋墊採用如下原料模壓或注射而成按照重量百分比,各成份含量為矽膠主料70% 90 %,負離子粉3 % 23 %,鈦金粉末3 % 23 %,硫化劑 0. 1.5%,顏料0. 1% 8%。—種矽膠鞋墊製作方法,該方法包括原料配製步驟和模壓或注塑成型步驟,所述的原料配製步驟包括採用矽膠主料,加入負離子粉、鈦金粉末、硫化劑以及顏料,充分攪拌均勻,減壓排除氣泡,形成原料,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各成份含量為矽膠主料70% 90%,負離子粉3% 23%,鈦金粉末3% 23%,硫化劑0. 1. 5%,顏料0. 8%;
所述的模壓或注射成型步驟為將配製好的原料放入或注入預置的模具中,溫度加熱至150°C 220°C,通過機臺壓力加熱時間在200秒 1500之間,出模得胚料,然後在胚料外包一層皮或布料,形成鞋墊成品。本發明揭示的矽膠保健鞋在模具模壓或注射時可採用一次成型技術,製作工藝簡單,消除傳統製鞋工藝中的多塊鑲嵌工藝做法,保證了鞋型的完整性,穿著柔韌舒適,鞋底鞋面連接牢固不分層,防水、耐弱酸鹼腐蝕,易於清洗。鞋子採用的各材料均為環保材料,能釋放負離子,能平衡人體內的電解質,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代謝功能,具有淨化空氣、保健、耐磨、環保以及電氣絕緣性等性能,革新了鞋子的功能和性能。本發明揭示的矽膠鞋墊柔韌舒適,所採用的各材料均為環保材料,能釋放負離子,能平衡人體內的電解質,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代謝功能,具有淨化空氣、保健、環保等性能,革新了鞋墊的功能和性能。
具體實施例方式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本實施例揭示的矽膠保健鞋為模壓或注射成型的一體結構,包括鞋底以及鞋面,該鞋採用如下原料模壓或注射而成按照重量百分比,各成份含量為矽膠主料75%,負離子粉10 %,耐磨劑6 %,鈦金粉末8 %,硫化劑0.5%,顏料0.5%。該矽膠保健鞋的製作方法包括原料配製步驟和模壓或注射成型步驟,所述的原料配製步驟包括採用矽膠主料,加入負離子粉、耐磨劑、鈦金粉末、硫化劑以及顏料,充分攪拌均勻,減壓排除氣泡,形成原料,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各成份含量為矽膠主料75%,負離子粉10 %,耐磨劑6 %,鈦金粉末8 %,硫化劑0.5%,顏料0.5%;
所述的模壓或注射成型步驟為將配製好的原料放入或注入預置的模具中,溫度加熱至150°C 220°C,通過機臺壓力加熱時間在200秒 1500之間,出模即得鞋成品。此外,上述各成份的比例也可以在以下範圍內取值,同樣具有與上述取值同樣的效果矽膠主料70% 85%,負離子粉5% 20%,耐磨劑2% 7%、鈦金粉末5% 20%,硫化劑0. 1.5%,顏料0. 1% 8%。同時,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矽膠鞋墊,該鞋墊包括鞋墊主體,在鞋墊主體外包一層皮或布,在鞋墊主體上設置有透氣孔,該鞋墊採用如下原料模壓或注射而成按照重量百分比,各成份含量為矽膠主料80 %,負離子粉9 %,鈦金粉末10 %,硫化劑0.5%,顏料0. 5%。該矽膠鞋墊製作方法包括原料配製步驟和模壓或注塑成型步驟,所述的原料配製步驟包括採用矽膠主料,加入負離子粉、鈦金粉末、硫化劑以及顏料,充分攪拌均勻,減壓排除氣泡,形成原料,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各成份含量為矽膠主料80%,負離子粉9%,鈦金粉末10 %,硫化劑0.5%,顏料0.5%;
所述的模壓或注射成型步驟為將配製好的原料放入或注入預置的模具中,溫度加熱至150°C 220°C,通過機臺壓力加熱時間在200秒 1500之間,出模即得帶有透氣孔的胚料,然後在胚料外包一層皮或布料,形成鞋墊成品,鞋墊成品厚度在0. 5mm IOmm之間。此外,上述各成份的比例也可以在以下範圍內取值,同樣具有與上述取值同樣的效果矽膠主料70% 90 %,負離子粉3 % 23 %,鈦金粉末3 % 23 %,硫化劑0. 1 % 1.5%,顏料0. 1% 8%。當然,在上述鞋墊製作中,出模後也可以為無透氣孔的胚料,在此不作限定。在上述材料中,矽膠主料、負離子粉、鈦金粉末、顏料均可市售獲得,且矽膠主料硬度為30 — 70度。硫化劑為深圳子均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C-14型硫化劑,也可直接從市場上購買獲得。耐磨劑可市售獲得,如上海松亞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耐磨劑即可。上述實施例揭示的矽膠保健鞋在模具模壓或注射時可採用一次成型技術,製作工藝簡單,消除傳統製鞋工藝中的多塊鑲嵌工藝做法,保證了鞋型的完整性,穿著柔韌舒適, 鞋底鞋面連接牢固不分層,防水、耐弱酸鹼腐蝕,易於清洗。鞋子採用的各材料均為環保材料,能釋放負離子,能平衡人體內的電解質,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代謝功能,具有淨化空氣、保健、耐磨、環保以及電氣絕緣性等性能,革新了鞋子的功能和性能。本發明揭示的矽膠鞋墊柔韌舒適,所採用的各材料均為環保材料,能釋放負離子,能平衡人體內的電解質,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代謝功能,具有淨化空氣、保健、耐磨、環保等性能,革新了鞋墊的功能和性能。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矽膠保健鞋,包括鞋底以及鞋面,為模壓或注射成型的一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鞋採用如下原料模壓或注射而成按照重量百分比,各成份含量為矽膠主料70% 85%,負離子粉5% 20%,耐磨劑2% 7%、鈦金粉末5% 20%,硫化劑0. 1. 5%, 顏料0. 1% 8%。
2.—種矽膠保健鞋製作方法,該方法包括原料配製步驟和模壓或注射成型步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原料配製步驟包括採用矽膠主料,加入負離子粉、耐磨劑、鈦金粉末、硫化劑以及顏料,充分攪拌均勻,減壓排除氣泡,形成原料,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各成份含量為矽膠主料70% 85%,負離子粉5% 20%,耐磨劑2% 7%、鈦金粉末5% 20%,硫化劑 0. 1. 5%,顏料 0. 8% ;所述的模壓或注射成型步驟為將配製好的原料放入或注入預置的模具中,溫度加熱至150°C 220°C,通過機臺壓力加熱時間在200秒 1500之間,出模即得鞋成品。
3.一種矽膠鞋墊,包括鞋墊主體,其特徵在於,該鞋墊採用如下原料模壓或注射而成 按照重量百分比,各成份含量為矽膠主料70% 90%,負離子粉3% 23%,鈦金粉末 3% 23%,硫化劑0. 1.5%,顏料0. 8%。
4.一種矽膠鞋墊製作方法,該方法包括原料配製步驟和模壓或注塑成型步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原料配製步驟包括採用矽膠主料,加入負離子粉、鈦金粉末、硫化劑以及顏料,充分攪拌均勻,減壓排除氣泡,形成原料,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各成份含量為矽膠主料70% 90 %,負離子粉3 % 23 %,鈦金粉末3 % 23 %,硫化劑0. 1 % 1. 5 %,顏料 0. 8% ;所述的模壓或注射成型步驟為將配製好的原料放入或注入預置的模具中,溫度加熱至150°C 220°C,通過機臺壓力加熱時間在200秒 1500之間,出模得胚料,然後在胚料外包一層皮或布料,形成鞋墊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製鞋領域,涉及矽膠保健鞋及其製作方法以及矽膠鞋墊及其製作方法。其中的矽膠保健鞋以及矽膠鞋墊均包括如下成份矽膠主料,負離子粉,鈦金粉末,硫化劑,顏料。上述矽膠保健鞋和矽膠鞋墊的製作方法包括原料配製步驟和模壓或注射成型步驟。本發明具有製作工藝簡單、柔韌舒適、防水、耐弱酸鹼腐蝕、易於清洗以及保健等作用。
文檔編號A43B17/14GK102551268SQ201210017338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0日
發明者楊紅光 申請人:楊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