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溼度計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23:01:57 3
專利名稱:溫溼度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於測量儀器,尤其涉及一種能同時測量溫度和溼度的溫溼度計。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人們越來越關心生活所處的環境,尤其是溫度和溼度,更是與人身的健康息息相關。大多數溫度計和溼度計是兩個功能獨立的儀表,如果需要同時獲得溫度和溼度將非常不便。
目前也有能同時測量溫度和溼度的溫溼度計,例如乾濕球溫溼度計,其通常由兩個溫度計組成, 一個測出空氣溫度,另一個球體部分包著微溼的棉布(水分應用虹吸原理用棉布從水泡中吸取),溼度越低,棉布上的水分蒸發越快(水分蒸發會帶走熱量,使溫度降低),與幹球的溫差越大。這樣可以通過乾濕球的溫差及當時的溫度(通常為溼球溫度),用速查表來知道相對溼度。顯然,這種結構對儀表的認讀不直觀,而且速查表也是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數字,沒有考慮氣壓的變化,適用的範圍有限。
另外,還有一種毛髮式溫溼度儀,其根據人的頭髮、尼龍絲(或薄膜)在空
氣相對溼度變化時會產生伸縮。例如,精選脫脂後的毛髮在溼度變化10%時,長度改變2%。利用此道理,將一束脫脂處理後的毛髮一端固定,當它感應溼度變化時,另一端以位移信號傳遞,帶動指針。然而這種結構複雜,而且精度不夠高,使用壽命短。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以及精度高的溫溼度計。一種溫溼度計,其包括錶盤、溫度指針、溼度指針、溫度指示機構和溼度指示機構,所述溫度指示機構和溼度指示機構相間隔地安裝於所述錶盤上,所述溫度指示機構包括溫度軸杆、溫度轉軸、溫度彈片、穿設於錶盤上並套設溫度軸杆的溫度軸套及具有限位孔的溫度蓋片,所述溫度彈片的一端連接並環繞於所述溫度轉軸,另一端穿過溫度蓋片的限位孔,所述溫度轉軸和溫度指針分別套設於所述溫度軸杆的兩端,所述溼度指示機構包括溼度軸杆、溼度轉軸、溼度彈片、穿設於錶盤上並套設溼度軸杆的溼度軸套及具有限位孔的溼度蓋片,所述溼度彈片的一端連接並環繞於所述溼度轉軸,另一端穿過溼度蓋片的限位孔,所述溼度轉軸和溼度指針分別套設於所述溼度軸杆的兩端。
所述溫度蓋片和溼度蓋片分別為角形結構,包括相互成一定角度的兩塊平板,其中一塊平板形成有所述限位孔,另一塊平板形成有套設相應軸杆的套孔,形成有套孔的平板與相應的軸套卡設於錶盤相對的兩面。
所述溫度指針上蓋設有一個蓋帽。
所述錶盤上設有至少兩個定位柱。
所述溼度轉軸和溼度軸杆為 一體結構。
所述溫度彈片和溼度彈片是螺旋巻狀的彈片。
所述錶盤包括溫度刻度線和溼度刻度線,所述溫度刻度線劃分有多個溫度區域,所述溼度刻度線劃分有多個溼度區域。所述錶盤蓋設有透明罩。
所述錶盤座設於一個底殼上,所述底殼和錶盤形成容置所述溫度指示機構
和溼度指示機構的空間。
所述底殼對應所述溫度指示機構和/或溼度指示機構的位置開設有弧形槽。與現有技術相比,所述溫溼度計將溫度指示機構和溼度指示機構安裝於同
一個錶盤上,可充分利用空間,將兩機構整合為一體,且各元件採用軸向安裝
結構,使整體結構變得較為緊湊。溫度指示機構和溼度指示機構都採用彈片式
感測元件,可提高溫度和溼度的感測精度。
圖l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溫溼度計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溫溼度計沿A-A線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溫溼度計的溫度指示機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4是圖1中的溫溼度計的底殼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 2和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溫溼度計100。該溫溼度計100包括錶盤10、溫度指針21、溼度指針31、溫度指示機構和溼度指示機構。如圖2所示,溫度指示機構包括溫度軸杆22、溫度轉軸24、溫度彈片26、穿設於錶盤10上並套設溫度軸杆22的溫度軸套27及溫度蓋片29。同樣地,溼度指示機構包括溼度軸杆32、溼度轉軸34、溼度彈片36、穿設於錶盤10上並套設溼度軸杆32的溼度軸套38及溼度蓋片39。溫度指示機構和溼度指示機構相間隔地安裝於錶盤10上。
如圖1所示,錶盤IO可以是一個圓盤,具有一表面12,該表面12上設有溫度刻度線14和溼度刻度線16,大致呈圓周狀分布,通常人們比較關心環境溫度,所以將溫度刻度線14設置較大的區域,而溼度刻度線16則用較小的區域,當然也可根據實際需要作出改變。另外,溫度刻度線14和溼度刻度線16還劃分有多個區域,例如,將-30。C到-10。C的區間設定為防凍傷區,-10°(:到18°C的區間設定為寒冷區,18。C到29°C的區間設定為舒適區,29°C到40°C的區間設定為炎熱區,40。C到50。C的區間設定為防暑區。在溼度刻度線16上,將溼度為20%到40%的區間設定為低溼度區,40%到70%的區間設定為舒適溼
6度區,70%到100%的區間設定為高溼度區。
錶盤IO的表面12蓋設有一個透明罩19,例如為一個球冠形的玻璃罩。錶盤10上還可設置至少兩個定位柱18,本實施例為兩個,分別位於溫度刻度線14的兩個溫度端點處,通過定位柱18可確定錶盤IO上的溫度和溼度刻度線14、16相對底殼的位置。
如圖2和3所示,在溫度指示機構中,溫度蓋片29具有限位孔292,溫度彈片26的一端連接並環繞於溫度轉軸24,另一端穿過溫度蓋片29的P艮位孔292。溫度彈片26為兩種或多種金屬片疊壓在一起組成的多層金屬片,其呈現螺旋巻狀環繞於溫度轉軸24,該螺旋巻狀有利於提高測溫靈敏度。
溫度轉軸24和溫度指針21分別套設於溼度軸杆22的兩端。其中,溼度軸杆22的一端可活動地卡設於溫度轉軸24內。溫度軸杆22可自由轉動地插設於溫度軸套27內,溫度軸套27穿過錶盤10並卡設於其上。溫度蓋片29為角形結構,本實施例中為直角形結構,包括兩平板291和293,平板291基本與軸杆相平行,而平板293基本與錶盤IO相平行。其中限位孔292開設於平板291上,平板293上也開設有套孔294,以讓溫度軸套27的遠離溫度指針21的端部穿過。平板293貼靠於錶盤10相對於表面12的底面上,從而與溫度軸套27相配合將錶盤10卡設於其中,從而固定整個溫度指示機構。另外,靠近溫度指針21的溫度軸杆22的端部蓋設有一個蓋帽28,以防止溫度指針21脫落。
該溫度指示機構的測溫原理為當溫度彈片26的多層金屬片的溫度改變時,各層金屬膨脹或收縮量不等,使得螺旋巻巻起或鬆開。由於螺旋巻的一端固定於溫度轉軸24,因此,當雙金屬片感受到溫度變化時,使溫度轉軸24產生轉動,同時帶動可以自由轉動的溫度指針21轉動,溫度指針21即可在溫度刻度線14上指示出溫度。
溼度指示機構類似於溫度指示機構,例如,溼度彈片36的一端連接並環繞於溼度轉軸34,另一端穿過溼度蓋片39。溼度彈片26為兩種或多種金屬片疊壓在一起組成的多層金屬片,其呈現螺旋巻狀環繞於溼度轉軸34,該螺旋巻狀有利於提高測溼靈敏度,溼度彈片26也可採用感應溼度的高分子材料。其中, 溼度軸杆32的一端可活動地卡設於溼度轉軸34內。溼度軸杆32可自由轉動地 插設於溼度軸套37內,溼度軸套37穿過錶盤10並卡設於其上。溼度蓋片39 結構與溫度蓋片39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兩機構不同之處在於,溼度轉軸34 和溼度軸杆32為一體結構形式,溼度指針31套設於溼度軸杆32伸出錶盤10 的頂部。而且,溼度指示機構的各個元件都對應小於溫度指示機構的元件。溼 度軸杆32和溫度軸杆22相隔距離D,例如,距離D為20毫米,溫溼度計100 的總體高度H可以是32毫米。
溼度指示機構的測溼原理為當溼度彈片26的金屬片的溼度改變時,相應 產生溫度變化,不同的溫度下,各層金屬熱漲冷縮的程度不同,金屬片的彎曲 程度不同,從而帶動溼度指針31指示刻度,溼度刻度線可通過乾濕溫差進行換 算而得相對溼度,因此,圖2所示的為一個不等分的刻度。
其中,溫度指針21和溼度指針31都可以採用鋁材料,溫度軸套27和溼度 軸套37可以採用不鏽鋼或銅材料,溼度彈片36也可採用銅片,溫度蓋片29 和溼度蓋片39可以採用鋁材料,錶盤IO可以採用鋁或塑料。當然各個元件也 可採用其他材料,並不限於以上列舉的材料。
此外,如圖4所示,溫溼度計100還包括一個底殼40,其與錶盤10形成 容置溫度指示機構和溼度指示機構的空間。底殼40的側壁上可設置多組開槽 42,以便插"^殳於任意底座上而固定溫溼度計100。底殼40的底面開設有弧形槽 44,其對應於溫度指示機構或溼度指示機構的位置,透過該弧形槽44可調節基 準溫度或基準溼度,因為溫溼度計100出廠時初始值溫溼度的可能會脫離實際 值,這樣就可以通過弧形槽44用適當的工具來調校溫溼度。如圖2所示,溫溼 度計100還包括一個外圈46,其將透明罩19、錶盤10以及底殼40扣合成為一 體結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溫溼度計將溫度指示機構和溼度指示機構安裝於 同一個錶盤10上,可充分錶盤10內部利用空間,將兩機構整合為一體,且各元件採用軸向安裝結構,使整體結構變得較為緊湊。溫度指示機構和溼度指示 機構都採用彈片式感測元件,可提高溫度和溼度的感測精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 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溫溼度計,其包括錶盤、溫度指針、溼度指針、溫度指示機構和溼度指示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溫度指示機構和溼度指示機構相間隔地安裝於所述錶盤上,所述溫度指示機構包括溫度軸杆、溫度轉軸、溫度彈片、穿設於錶盤上並套設溫度軸杆的溫度軸套及具有限位孔的溫度蓋片,所述溫度彈片的一端連接並環繞於所述溫度轉軸,另一端穿過溫度蓋片的限位孔,所述溫度轉軸和溫度指針分別套設於所述溫度軸杆的兩端,所述溼度指示機構包括溼度軸杆、溼度轉軸、溼度彈片、穿設於錶盤上並套設溼度軸杆的溼度軸套及具有限位孔的溼度蓋片,所述溼度彈片的一端連接並環繞於所述溼度轉軸,另一端穿過溼度蓋片的限位孔,所述溼度轉軸和溼度指針分別套設於所述溼度軸杆的兩端。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溼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溫度蓋片和溼度蓋片 分別為角形結構,包括相互成一定角度的兩塊平板,其中一塊平板形成有所述 限位孔,另一塊平板形成有套設相應軸杆的套孔,形成有套孔的平板與相應的 軸套卡設於錶盤相對的兩面。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溼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溫度指針上蓋設有一 個蓋帽。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溼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錶盤上設有至少兩個 定位柱。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溼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溼度轉軸和溼度軸杆 為一體結構。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溼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溫度彈片和溼度彈片 是螺旋巻狀的彈片。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溼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錶盤包括溫度刻度線 和溼度刻度線,所述溫度刻度線劃分有多個溫度區域,所述溼度刻度線劃分有 多個溼度區域。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溼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錶盤蓋設有透明罩。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溼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錶盤座設於一個底殼上,所述底殼和錶盤形成容置所述溫度指示機構和溼度指示機構的空間。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溼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殼對應所述溫度 指示機構和/或溼度指示機構的位置開設有弧形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溫溼度計,其包括錶盤、溫度指針、溼度指針、溫度指示機構和溼度指示機構,溫度指示機構和溼度指示機構相間隔地安裝在錶盤上,溫度指示機構包括溫度軸杆、溫度轉軸、溫度彈片、穿設於錶盤上並套設溫度軸杆的溫度軸套及具有限位孔的溫度蓋片,溫度彈片的一端連接並環繞於溫度轉軸,另一端穿過溫度蓋片的限位孔,溫度轉軸和溫度指針分別套設於溫度軸杆的兩端,溼度指示機構包括溼度軸杆、溼度轉軸、溼度彈片、穿設於錶盤上並套設溼度軸杆的溼度軸套及具有限位孔的溼度蓋片,溼度彈片的一端連接並環繞於溼度轉軸,另一端穿過溼度蓋片的限位孔,溼度轉軸和溼度指針分別套設於溼度軸杆的兩端。該溫溼度計結構緊湊、精度高。
文檔編號G01K5/00GK201262575SQ200820093200
公開日2009年6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4日
發明者瑤 佘 申請人:瑤 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