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挖掘灌注樁孔的護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21:03:22 1
專利名稱:連續挖掘灌注樁孔的護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在一種挖掘建築物基礎樁孔時,能完成連續挖掘作業時護壁作用,特別是一種用於人工連續挖掘建築物基礎樁孔時的護壁裝置,屬建築物基礎樁孔作業裝置領域。
在有地下水的地基中人工挖掘樁孔時,必須一邊從挖掘孔內抽水,一邊向下掘進挖掘,每挖1米,就要進行支護模極並澆注混凝土,讓樁孔周圍形成一個圓狀護圈。澆注的混凝土護圈須等24小時後才能達到一定強度,起到護壁作用,挖掘樁孔的工作才能繼續,但24小時後,挖掘樁孔內會滲入地下水,又達到原有的水位,要繼續人工掘土施工,就必須將水抽乾,降至樁孔底部。這即浪費能源(電能),又延誤施工工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缺點,提供在連續挖掘樁孔(或洞)時,不受混凝土自身凝固時間限制挖掘樁孔進度的護壁作業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連續挖掘孔(或洞)時,使用引導模板和模板來實現連續挖掘建築物樁孔的護壁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挖掘任何形狀(如方形、圓形和矩形待等其它不規則形狀)的建築物樁孔(或洞)時,使用引導模板和帶進料口模板進行人工連續挖掘灌注樁孔護壁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挖掘一個樁孔時,每隔一段距離就放置一個擋圈和模板,製成一段護壁,最終由數段這樣連續挖掘灌注樁護壁製成一個樁孔的護壁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擋圈每個擋塊上開有定位糟或者是放置有掛鈎的連續挖掘灌柱樁孔護壁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列結構實現的連續挖掘灌柱樁孔的護壁裝置,其特徵是由數個引導模板、模板活動連接共同構成,引導模板、模板上都開有可相互活動連接的孔或洞;每個模板上至少有一個支承環,支承環上開有數個連接孔或洞;引導模板一端直接帶有一個連接板或者是突出凸塊,連接板上開有連接孔;引導模板和模板的形狀尺寸最好相同,引導模板和模板最好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形形狀,在引導模板與模板之間可以放置擋環,也可以不放置擋環;擋環至少由一個擋塊構成,擋塊的橫截面形狀可是L形、
形、長方形、正方形或者圓形;擋塊上可開有定位槽或者有掛勾;擋環的擋塊最好由2-5塊擋塊組成;模板上可有一個進料口,模板上的支承環可是與模板活動連接,也可是固定連接。
使用本發明所示結構模板護壁,能連續完成挖掘灌注樁樁孔,其灌注樁孔的橫截面形狀可是圓形形狀、正方形形狀,矩形形狀或者其它任何不規則形狀的建築物樁體基礎工程。本發明裝置可用於建築物基礎樁體的人工挖掘過程或者是機械挖掘過程。
下面結合實施例,就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保護範圍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圖1為採用本實用新型結構完成的連續挖掘灌注樁孔的一個實施例。
圖2為採用本實用新型結構完成的連續挖掘樁孔、分段澆灌的一種方式實施例。
圖3為採用本實用新型結構形式完成的連續挖掘樁孔、分段澆灌樁體的又一種方式。
圖4為採用本實用新型結構形式完成的連續挖掘樁孔、不需拆除模板制樁的一種方式。
圖5為採用本實用新型結構形式完成的連續挖掘樁孔,從下到上漸漸澆灌混凝土和抽出外模板製成樁體的一個實施例。
實施例1(如
圖1所示)選用數塊(最好是3-4塊)帶連接塊(11)的,形狀為L形的模板為底部引導模板(1);拚裝組成樁孔的圓形形狀。引導模板的垂向(側壁)板塊向下緊接樁孔外的土壤起到臨時護壁的作用,水平向(頂部)板塊(11)可以與帶進料口(21)的模板相接。當人工挖掘樁孔內部土壤後,引導模板先下落至樁孔坑內,帶進料口的模板(2)也跟著進到樁孔坑內,在引導模板與進料口模板形成的空間底部,放置擋圈(可用橡膠等材料製作),防止混凝土從中漏出,人工一邊挖掘,一邊用高壓螺旋泵將混凝土從模板進料口處壓入,形成一圈圓周狀混凝土牆;引導模板(1)在壓力泵壓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漸漸向下移動,連接在一起的整套模板也向下運動,上部模板(每個模板兩端各有連接塊4)不斷用螺栓將其與另外的模板相接,全部模板拚裝後形成一個整體,每個模塊之間必要是可以加用支承環支承,確保護壁作用的發揮,以利於安全作業。整個樁孔的挖掘工作可連續進行,挖掘到規定深度時,將引導模板抽出,裝上同樣長度的模極,再從模極進料口灌入混凝土,即完成一個樁孔挖掘工作,經混凝土凝固時間後,用潛水泵將樁孔內的水抽乾,卸下全部模板,即製成一個樁孔。需要灌制的混凝土的護壁厚度由引導模板的連接塊長度限定。
實施例2(如圖2所示)選用數塊(最好是3-4塊)帶突出凸塊形狀(12)的引導模板(1)、構成樁孔的圓弧狀,引導模板的垂直向板塊緊接樁孔外的土壤,帶突出凸塊端部最好具有一定尖度。人工挖掘時,圓弧形引導模板上可放置一個擋圈(8),利於將整個圓弧狀引導模板擊入土內,引導模板向下移動一段距離(如1米或者是1.2米)後,再放置預先制好的、與樁孔直徑相同的數塊採用水泥製作的擋塊(4),擋塊的形狀為形,共同組成圓形形狀擋環(5),每個擋塊(4)上可預先放置有鋼製的掛勾(42),將模板(2)一面帶突出凸狀擋塊直接放置於擋塊(4)組志的擋環(5)上,模板(2)另一面用支承環(3)支承,再用鋼筋將上下兩層擋環之間的掛勾(42)連接,從擋圈下部開的45角處灌入混凝土,形成一段混凝土樁壁;再挖繼續挖樁孔,邊挖邊錘擊引導模板,引導模板(1)漸漸從上面剛剛澆灌的混凝土樁中退出、當引導模板達到一定距離,再依序放上另一個擋環、模板和支承環、又製成一個新的混凝土樁柱。不斷連續重複挖孔、制混凝土樁孔的過程,就得到所需深度的整個混凝土樁孔,實現連續挖掘的發明目的。
實施例3(如圖3所示)選用和放置的引導模板(1)與實施例2相同,組成擋環(5)的擋塊(3)由3-4塊鐵板構成,擋塊的橫截面形狀選為L形形狀,人工每挖掘樁孔一段距離,放置一圈由3-4塊擋塊組成的擋圈和相應數量的模板,用螺栓等活動邊接方式固定每個模板,再放置支承環(3),灌入混凝土,形成一段混凝土樁壁;重複上述施工過程,在各段模板之間和各模板間採用活動連接方式固定各模板,最終實現連續挖掘的、具有需要深度和幾何形狀的、澆灌好混凝土壁的灌注樁孔,實現發明目的。
實施例4選用和放置的引導模板(1)與實施例2相同,擋塊(4)選用帶槽(41)的擋塊,模板(2)選用剛性材料製作,支承杆選兩端帶叉形式,每挖一段距離,放置一圈由3塊擋塊構成的擋圈(5),將模板(2)一端直接插入擋塊槽(41)中,另一端用支承環(3)支承,從擋圈下部、支承環上部灌入混凝土,製成一段灌注樁、再挖掘一段泥土,邊挖邊錘引導模板引導模板(1)漸漸從上面剛剛澆灌的混凝土樁中退出,當引導模板達到一定距離,再放上另一個擋環、模板和支承環,製作成又一個新的混凝土樁柱,不斷連續重複挖孔、制混凝土樁孔的過程,得到一個連續挖掘的樁孔;混凝土凝固一定時間後,用潛水泵將孔內地下水抽乾,卸下模板(2),獲得建築物基礎灌注樁樁孔,實現連續挖掘樁的發明目的。
實施例5(如圖5所示)選用實施例1所述形狀的引導模板(1)和兩端有擋板的模板(2),先將引導模板放入樁孔內,每挖掘一定深度,用螺栓等活動連接方式連接各模板擋塊,將樁孔內各模板上固定的支承環連接,構成整個支承環(3)支承,形成與挖掘樁孔周圍土壤直接觸的外模板,當挖掘到設計深度後,將引導模板抽出,在挖掘好的樁孔內部再放置另外一層內模板(2),再將各模板(2)的支承環(3)連為整體,從上部向內外模板之間形成的空間中灌入混凝土,混凝土從底部漸漸升高至一塊內模板的高度後;從地面上將外模板從樁孔下部抽出一段,再放置一層內模板和支承環,再灌入混凝土,再抽出一段外模板,混凝土由下到上澆灌至地面,全部外模板都從樁孔中抽出;等澆灌的混凝土一段時間凝固後,用潛水泵抽乾樁孔內的水,卸下內模模板,即荻得灌注樁樁孔。實現連續挖掘樁孔的發明目的。
在挖掘一個樁孔時,可根據實際情況,混合使用上述各實施例中的各種護壁模板的結構形式採完成連續挖掘每個樁孔作業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不受人工挖掘樁孔時混凝土凝固定時間的限制,一次就能完成整個樁孔的挖掘工作,大大提高地建築物基礎樁孔施工進度,與現有挖掘樁孔時間相比,節約約10倍時間,是一種結構新穎巧妙的新型人工連續挖掘樁孔的作業裝置,具有廣泛的使用範圍。
1——引導模板;11——引導模板上的擋板;12——引導模板上的突出凸塊;13——引導模板擋板上連接孔或洞;2——模板;21——模板的進料口;22——模板之間連接孔或洞;3——支承環;31——支承環上連接孔或洞;4——擋塊;41——擋塊上的定位槽;42——擋塊上的掛勾;5——擋環,6——潛水泵;7——橡膠擋塊;8——放置於引導模板上的擋圈。
權利要求1.連續挖掘灌注樁孔的護壁裝置,其特徵是由數個引導模板(1)、模板(2)活動連接共同構成,引導模板(1)、模板(2)上都開有可相互活動連接的孔或洞(13、2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挖掘灌注樁孔的護壁裝置,其特徵是每個模板(2)上至少有一個支承環(3),支承環(3)上開有數個連接孔或洞(3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連續挖掘灌注樁孔的護壁裝置,其特徵是引導模板(1)一端直接帶有一個連接板(11)或者是突出凸塊(12),連接板(12)上開有連接孔(13)。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連續挖掘灌注樁孔的護壁裝置,其特徵是引導模板(1)和模板(2)的形狀尺寸最好相同,引導模板(1)和模板(2)最好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形形狀,在引導模板與模板之間可以放置擋環(5),也可以不放置擋環(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續挖掘灌注樁孔的護壁裝置,其特徵是擋環(5)至少由一個擋塊(4)構成,擋塊(4)的橫截面形狀可是L形、
形、長方形、正方形或者圓形。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連續挖掘灌注樁孔的護壁裝置,其特徵是擋塊(4)上可開有定位槽(41)或者有掛勾(42)。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續挖掘灌注樁孔的護壁裝置,其特徵擋環(5)的擋塊(4)最好由2-5塊擋塊組成。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連續挖掘灌注樁孔的護壁裝置,其特徵擋環(5)的擋塊(4)最好由2-5塊擋塊組成。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連續挖掘灌注樁孔的護壁裝置,其特徵是模板(2)上可有一個進料口(21),模板上的支承環(3)可是與模板活動連接,也可是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在一種挖掘建築物基礎樁孔時,能完成連續挖掘作業時護壁作用,特別是一種用於人工連續挖掘建築物基礎樁孔時的護壁裝置,屬建築物基礎樁孔作業裝置領域。本裝置主要是採用引導模板、模板、模板上有的支承環、連接孔或洞,帶進料口的模板及數個擋塊等構件分別排列組合,構成的具有多種方式完成發明目的的連續挖掘護壁裝置。本裝置具有不受人工挖掘樁孔時混凝土凝固定時間的限制,一次就能完成整個樁孔的挖掘工作,與現有挖掘樁孔時間相比,節約約10倍時間,具有廣泛的實用價值。
文檔編號E02D5/00GK2311520SQ9622028
公開日1999年3月24日 申請日期1996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1996年8月27日
發明者曹沂風, 郭兆泉 申請人:曹沂風, 郭兆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