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敞是誰?有哪些關於他的逸聞趣事?
2023-12-11 02:31:02 3
西漢時期,京都長安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前有趙、張,後有三王。」
這句話說的是五位十分有名望的京兆尹。在漢代,治理京畿地區的共有三位官員,又稱三輔,分別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
三輔是京城裡的大官,而京兆尹的地位就相當於如今的首都市長。
話中的「張」指的就是一個叫張敞的京兆尹。
漢宣帝年間,司馬遷的外孫平通侯楊惲被腰斬之後,不知是哪個官員上奏,稱張敞與楊惲關係密切,定是那楊惲的同黨,不宜再擔任京兆尹一職。
這相當於在彈劾張敞了,但是宣帝向來愛惜人才,還尤其喜歡張敞,故而將奏書壓了下來。
雖然奏書被壓住了,但有官員參奏張敞的事情卻傳開了,許多人都猜測,這個張敞馬上就要倒黴了。
作為這場傳言中的主角,張敞恰在此時遇到一個抓捕盜賊的案子,他把此事交給專門的賊捕,但這個賊捕的態度卻很是懶散。
此大膽賊捕姓絮名舜,他也聽說了關於上司張敞被參了一本的傳言,並且不知哪裡來的自信,就認定了張敞一定會被革職查辦,所以對張敞十分不屑,張敞對他下達的命令,他也不去執行,而是早早的給自己下了班,回家歇息去了。
絮舜的朋友勸他,說張京兆平日裡待你不薄,你這樣做也太不是東西了!
絮舜一句話也聽不進去,他很有把握的預言說:「張敞自身難保,哪有功夫來責罰我,他頂多再當五天京兆尹就要下臺!」
張敞聽說此事後,立刻派人將絮舜以擅離職守的罪名抓進了牢房,還特別強調,一定要在新年到來之前結案,吩咐有關人員加班加點審理此案,給絮舜定罪。
這是因為,年底將至,按照往年的慣例,每當一年覆始新春到來之際,身為一國之主的皇帝都要辦一件善事,會派專人到監獄中查訪,最後大赦一批犯人。
張敞不希望絮舜逃脫法網,所以才有此一舉。
最後,絮舜被判處棄市之刑。臨刑前,張敞讓人帶話給絮舜,你說我是五日京兆,可你卻活不過這個冬天!
幾天後,皇帝按例派人查訪冤情,絮舜的家人用車拉著屍體,將張敞的那幾句話寫在竹簡上掛在車前,喊冤告狀。
宣帝覺得張敞頂多算是量刑不當,所以只罷免了張敞的官職,沒有另外定他的罪。
宣帝另外挑選了一個人擔任京兆尹,但是此人的能力不及張敞,長安城中打架群毆、盜竊搶劫一類案件頻發。
宣帝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只有張敞適合京兆尹一職,便派人去宣讀重新起用張敞的聖旨。
張敞的家人見到皇帝的使者,還以為要大禍臨頭,都抱頭痛哭,只有張敞一個人見到使者很是開心。張敞對家人說:「別哭了,皇帝這是要重用我了。」
張敞「五日京兆」的故事就這樣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