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置噴頭清淤助升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22:12:47 1
專利名稱:內置噴頭清淤助升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海上石油平臺移位輔助裝置,具體地講,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專門用於海上石油平臺樁靴處清除淤泥的助升裝置。
背景技術:
海上石油平臺是一種多樁基構架,樁柱底端設有樁靴用於支承和定位。樁靴具有一定支承面積,直接支在海床上的樁靴易被周圍淤泥沉澱覆蓋,處在深海中長期積澱的汙泥易形成固化板塊,樁靴埋在其中有助於定位。但是,隨著作業位置改變,必然要挪動海上石油平臺的位置。移位前清除樁靴上的淤泥層是必要任務,因處在深海中,清淤難度大,事先在樁靴處定點安裝清淤裝置可實現預期清淤目的。現有技術專利號=200820226871. 5《防堵噴衝器》在本行業中應用具有代表性,能夠做到有效清淤。該技術清淤作業時複合活塞在高壓水作用下衝出,引入的高壓水從外露出水口中噴出清淤。在此工況中裸露的複合活·塞底端面一旦與海床中硬物碰撞,便可能形成豁子或翻邊,由此造成清淤作業後複合活塞不能復位。因樁靴所處環境特殊,更換失靈的輔助裝置技術難度大、維修成本大,用戶難以承受。現有技術引用的高壓水直接從出水口噴出,此結構雖然簡便,能夠實現噴衝清淤。但是,引用的高壓水若混入比出水口口徑大的異物或顆粒物,便可能形成出水口部分堵塞,必然顯著降低噴衝清淤效率。出水口一旦全部堵塞,現有技術防堵噴衝器就完全失去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具有護導結構的內置噴頭清淤助升器,該結構簡單、合理,運行可靠,清淤能力強,更重要的是外置護導結構確保活塞底端面完好,伸縮自如,有效運行期間沒有更換或維修之憂。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內置噴頭清淤助升器,它包括立置同軸線聯體結構的進水閥和噴衝閥。其改進之處在於所述進水閥位於噴衝閥之上,進水閥包括隔板、彈簧、下護套、上護套、螺母、閥芯和上殼。所述上殼為直通管殼結構,朝上的小端部設有高壓水接口,朝下的大埠部為內螺紋孔直接密封連接噴衝閥。所述隔板是一種端面設有濾孔的片狀過濾篩構件,隔板平置在上殼內腔中,傘狀的閥芯倒置後從隔板中部孔中向上穿出,在閥芯杆部上套裝彈簧、下護套、上護套和螺母組成進水閥。所述噴衝閥為柱塞閥結構,它包括殼體、活塞、限位套、底座和彈簧。所述活塞為臺階軸,內置的軸向孔為盲孔,位於大直徑端的孔口為外擴錐度孔,活塞杆端部外壁均布4 6隻通孔構成內噴頭。所述殼體為直通管結構,外壁設有連接法蘭,在殼體內腔安置由活塞、彈簧和限位套組成柱塞往復結構。所述底座為下凹有底腔體,環腔體外壁均布4 6隻與內噴頭相配對的通孔構成外噴頭結構,底座安裝在殼體底端內孔中並以朝上的內孔與活塞杆部間隙配合,此結構形成內噴頭與外噴頭相配合的柱塞閥控結構。上述結構中,隔板端面上濾孔直徑為Φ3. 5mm Φ4. 8mm,夕卜噴頭通孔直徑為Φ 5. Omm Φ 7. Omm,設在隔板端面上濾孔總面積比設在外噴頭上通孔總面積大2 4倍。[0007]上述結構中,內噴頭通孔直徑比外噴頭通孔直徑大I. 2 I. 8倍。上述結構中,豎置的內噴頭通孔和外噴頭通孔的斜角α相等,斜角線與水平線夾角 a =O0IO' 15。59』 。上述結構中,底座內孔壁上設有環狀凹槽,通孔始於環狀凹槽軸向中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I、進水閥設有過濾結構,直接改善下位噴衝閥運行狀態,有效避免內、外噴頭的通孔堵塞,確保持續穩定高效噴衝;2、內噴頭處在外噴頭內腔中,在此護導結構條件下隨活塞軸向運動的內噴頭不與外界接觸,避免發生碰撞,確保安全運行;3、內噴頭和外噴頭上設有向下微斜通孔,充分利用水力反衝原理提高清淤效率。
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I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I所示的內置噴頭清淤助升器,它包括立置同軸線聯體結構的進水閥和噴衝閥。所述進水閥位於噴衝閥之上,進水閥包括隔板I、彈簧2、下護套3、上護套4、螺母5、閥芯6和上殼7。上殼7為直通管殼結構,朝上的小端部設有高壓水接口 7. I,朝下的大埠部為內螺紋孔直接密封連接噴衝閥。平置安裝在上殼7內腔的隔板I是一種端面設有濾孔
I.I的片狀過濾篩構件,傘狀的閥芯6倒置後從隔板I中部孔中向上穿出,在閥芯6桿部上套裝彈簧2、下護套3、上護套4和螺母5組成進水閥。進水閥在彈簧2的作用下處於常閉狀態,當引入的高壓水形成軸向力推動閥芯6下移時,高壓水經隔板I上的濾孔I. I中過濾後流至下部噴衝閥中。所述噴衝閥為柱塞閥結構,它包括殼體8、活塞9、限位套10、底座11和彈簧12。所述活塞9為臺階軸,內置的軸向孔為盲孔,位於大直徑端的孔口為外擴錐度孔,活塞9桿端面外壁均布4 6隻通孔構成內噴頭。所述殼體8為直通管結構,外壁設有連接法蘭,在殼體8內腔安置由活塞9、彈簧12和限位套10組成柱塞結構。處在最底下的底座11為下凹有底腔體,環腔體外壁均布4 6隻與內噴頭相配對直徑為Φ5ι πι Φ7ι πι的通孔11. I構成外噴頭結構。底座11內孔壁上設有環狀凹槽11. 2,通孔11. I始於環狀凹槽11. 2軸向中部。底座11安裝在殼體8底端內孔中並以朝上的內孔與活塞9桿部間隙配合,此結構形成內噴頭與外噴頭相配合的柱塞閥控結構。本實施例中,內噴頭和外噴頭均布的通孔向下斜置角度α相等,α為3°。內噴頭設有4隻Φ6ι πι通孔9. I,外噴頭設有4隻Φ5ι πι通孔11. I。隔板I端面上濾孔I. I直徑為Φ4_,所置濾孔I. I的總面積比外噴頭通孔11. I總面積大3倍。此結構的目的是防止部分濾孔I. I堵塞之後,確保有足夠流量的高壓水通過進入噴衝閥。本實用新型直接安裝在海上石油平臺樁靴上,定點清除樁靴處沉積的淤泥。本實用新型中運動的內噴頭處在外噴頭之中,內噴頭端部沒有被碰撞可能,所以能夠長期保持良好的配合,確保可靠運行。另外,本實用新型內噴頭的通孔9. I和外噴頭的通孔11. I 一順斜置,此結構充分利用水力反衝原理,能夠顯著提高清淤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內置噴頭清淤助升器,它包括立置同軸線聯體結構的進水閥和噴衝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水閥位於噴衝閥之上,進水閥包括隔板(I)、彈簧(2)、下護套(3)、上護套(4)、螺母(5)、閥芯(6)和上殼(7);所述上殼(7)為直通管殼結構,朝上的小端部設有高壓水接口(7. 1),朝下的大埠部為內螺紋孔直接密封連接噴衝閥;所述隔板(I)是一種端面設有濾孔(I. O的片狀過濾篩構件,隔板(I)平置在上殼(7)內腔中,傘狀的閥芯(6)倒置後從隔板(I)中部孔中向上穿出,在閥芯(6)杆部上套裝彈簧(2)、下護套(3)、上護套(4)和螺母(5)組成進水閥;所述噴衝閥為柱塞閥結構,它包括殼體(8)、活塞(9)、限位套(10)、底座(11)和彈簧(12);所述活塞(9)為臺階軸,內置的軸向孔為盲孔,位於大直徑端的孔口為外擴錐度孔,活塞(9)杆端部外壁均布4 6隻通孔(9. I)構成內噴頭;所述殼體(8)為直通管結構,外壁設有連接法蘭,在殼體(8)內腔安置由活塞(9)、彈簧(12)和限位套(10)組成柱塞往復結構;所述底座(11)為下凹有底腔體,環腔體外壁均布4 6隻與內噴頭相配對的通孔(11. I)構成外噴頭結構,底座(11)安裝在殼體(8)底端內孔中並以朝上的內孔與活塞(9)杆部間隙配合,此結構形成內噴頭與外噴頭相配合的柱塞閥控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置噴頭清淤助升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隔板(I)端面上濾孔(I. I)直徑為Φ3. 5mm Φ4· 8mm,外噴頭通孔(11. I)直徑為Φ5ι πι Φ 7mm,設在隔板(I)端面上濾孔(I. O總面積比設在外噴頭上一組通孔(II. O總面積大2 4倍。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置噴頭清淤助升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噴頭通孔(9.I)直徑比外噴頭通孔(II. I)直徑大I. 2 I. 8倍。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置噴頭清淤助升器,其特徵在於豎置的內噴頭通孔(9.I)和外噴頭通孔(11. 1),的斜角α相等,斜角線與水平線夾角a =O0IO' 15°59』。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置噴頭清淤助升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11)內孔壁上設有環狀凹槽(11. 2 ),通孔(11. I)始於環狀凹槽(11. 2 )軸向中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置噴頭清淤助升器,它包括聯體的進水閥和噴衝閥。進水閥包括隔板、彈簧、下護套、螺母、閥芯和上殼,隔板平置在上殼內腔中,閥芯從隔板孔中向上穿出,在閥芯杆部上套裝彈簧、下護套、上護套和螺母組成進水閥。噴衝閥為柱塞閥結構,它包括殼體、活塞、限位套、彈簧和底座。活塞設有軸向盲孔,大直徑端為敞口端,杆端外壁上均布斜置通孔構成內噴頭。殼體為直通管結構,內腔安置由活塞、彈簧和限位套,底端安裝底座。底座為下凹有底腔體,環腔體外壁均布斜置通孔構成外噴頭。活塞杆端與底座內孔間隙配合,使得內噴頭處在外噴頭護導之中,軸向運動不與外界碰撞,確保可靠運行。內噴頭和外噴頭採用向下斜置通孔有利於水力反衝,提高噴衝清淤效率。
文檔編號E02D13/08GK202767080SQ20122011364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3日
發明者潘正宏 申請人:姜堰市盛翔機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