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降低在航空器機艙中的噪聲的系統和航空器的製造方法
2023-12-12 15:32:02 2
用於降低在航空器機艙中的噪聲的系統和航空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降低在航空器機艙中的噪聲的系統,該系統用於衰減在兩個航空器結構之間,例如在航空器機身和內部機艙之間的振動能量。該振動隔離器系統包括連接到第一結構的第一隔離器,連接到第二結構的第二隔離器,和連接在第一和第二隔離器之間的中間塊。中間塊可以是電纜線、導線束、纜線保持器,或配置在兩個結構之間的其他元件。纜線保持器中間塊可以由導電性材料製造從而為配置在其間的纜線提供電磁幹擾保護。多個振動隔離器系統可以配置在機身和內部機艙之間以使得內部機艙更靜音。附加的噪聲和振動抑制器,例如蒙皮阻尼材料和吸聲墊,也可以配置在機身和內部機艙之間以進一步地減少在內部機艙中的噪聲。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航空器。
【專利說明】用於降低在航空器機艙中的噪聲的系統和航空器
[0001]本申請要求於2011年4月11日提交的美國專利申請13/084,200號的優先權。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總體上涉及振動隔離系統,尤其是涉及航空器振動隔離系統,該系統帶有兩個隔離器和連接在兩個隔離器之間的中間塊。
[0003]
【背景技術】
[0004]控制航空器內的內部噪聲水平是航空器製造者和操作者的主要關注點。一個主要的噪聲源是航空器外表面上的瑞流邊界層(「TBL」,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噪聲。參考圖1,TBL壁壓波動125通常沿著最小阻力的路徑將噪聲傳遞到航空器的內部機艙150。這些路徑之一是通過機身的蒙皮105、吸聲層107和內部封閉面板110形成的結構。該路徑被稱為是「聲路徑」 140,其通常具有很高的傳輸損耗。另一個路徑是由安裝到機身機體的內部結構形成的「結構路徑」150。這樣的內部結構常常在帶有振動隔離器的情況下安裝到機身。然而,這些振動隔離器可能形成了潛在地『較容易的』路徑,使得TBL噪聲在高頻下傳遞到內部機艙。
[0005]參考圖2,現有航空器振動隔離系統200通常包括配置在航空器機身205和機艙內部封閉面板210之間的單個振動隔離器215。航空器可以在機身205和機艙內部封閉面板210之間的整個空間中配置大量這樣的單隔離器系統200。然而,現有的單隔離器系統200仍然允許顯著的噪聲傳遞到航空器的內部機艙。與鋁或其它金屬機身相比,單隔離器系統還會傳遞更多的噪聲到複合材料機身的內部機艙。
[0006]一種為航空器隔離振動的方法包括利用較重的封閉結構。這些附加的重量可能削弱航空器的性能。
[0007]因此,現有技術中需要一種改善的振動隔離系統,以降低在航空器機艙內的噪聲,同時不會給航空器增加不必要的重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振動隔離系統,以控制在兩個物體或結構之間的振動和噪聲的傳遞。該振動隔離系統可以安裝在航空器上,以減低在航空器的內部機艙中由於從機體結構或機身傳遞到內部機艙的振動能量或噪聲產生的噪聲水平。該振動隔離系統可以包括連接到機體結構的第一隔離器,連接到機艙的內壁或內部封閉面板的第二隔離器,和連接在第一和第二隔離器之間的中間塊。多個振動隔離系統可以設置在機體結構和內壁之間的整個空腔中以衰減振動能量,否則該振動能量將從機體結構更有效地傳遞到內部機艙。振動隔離系統可以沿著機身的長度布置在一個或多個行中。振動隔離系統可以以規則的或半規則的間隔布置在那些行內。附加的噪聲和振動抑制元件,例如吸聲墊和機身蒙皮阻尼材料,也可以安裝在航空器中以進一步地降低在內部機艙中的不希望的噪聲水平。
[0009]在某些方面,現有的元件或配置在機體結構和內壁之間的空腔中的元件可以用作中間塊。例如,布置通過空腔的電纜線或導線束可以用作中間塊。這些導線束可以包括通常布置通過空腔的電源和系統纜線。在另外的例子中,配置在空腔中的纜線保持器、纜線架、纜線槽或其它類型的纜線管理系統可以用作中間塊。纜線管理系統可以由導電性材料製造,以便還為導線束提供電磁幹擾(「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屏蔽。
[001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用於降低在航空器機艙內的噪聲的系統可以包括連接到航空器機身的第一隔離器。第二隔離器可以連接到機艙的內部封閉件。中間塊可以連接在第一隔離器和第二隔離器之間。
[0011 ]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中,航空器可以包括具有內壁和外壁的機身。航空器的內部機艙可以通過內部封閉件限定,該內部封閉件具有朝向機艙的內表面和朝向內壁的外表面。航空器可以包括在內壁和外表面之間的空腔。振動隔離器可以配置在空腔中,並連接在內壁和外表面之間。各個振動隔離器可以包括連接到內壁的第一振動隔離器,連接到外表面的第二振動隔離器,和連接在第一隔離器和第二隔離器之間的中間塊。
[0012]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中,航空器可以包括具有內壁和外壁的機身。內部機艙可以通過內部封閉件限定,該內部封閉件具有朝向機艙的內表面和朝向內壁的外表面。航空器可以包括在內壁和外表面之間的空腔。電纜線保持器可以配置在空腔中以保持一個或多個電纜線。振動隔離器也可以配置在空腔中。各個振動隔離器可以包括連接在內壁和纜線保持器之間的第一隔離器和連接在外表面和纜線保持器之間的第二隔離器。
[0013]在考慮到下文中目前認識到的用於實施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方式的圖示實施例的詳細說明時,本實用新型的這些和其他方面、特徵和實施例將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變得明晰可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完整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的實施例及其優點,現在參考附圖做出下面的描述,在附圖中:
[0015]圖1描繪了在航空器外表面上的湍流邊界層(「TBL」)噪聲到航空器內部機艙的傳遞過程;
[0016]圖2是描繪了現有的單隔離器系統的框圖;
[0017]圖3是根據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的航空器的剖視圖;
[0018]圖4是根據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描繪的具有兩個隔離器和中間塊的振動隔離系統的框圖;
[0019]圖5是根據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的圖3的航空器的一部分的剖視圖;
[0020]圖6是根據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的在航空器機身和內部機艙封閉件之間的空腔的剖視圖;
[0021]圖7是根據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描繪的具有兩個隔離器和中間塊的振動隔離系統的框圖;和
[0022]圖8是根據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描繪的幾個隔離系統的結構衰減的圖表。
[0023]這些的附圖僅僅用於圖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的實施例,因此並不應認為是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因為本實用新型可以允許其他的同樣有效的實施例。在附圖中顯示的元件和特徵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繪製的,而是重點在於圖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的原則。另外,一些尺寸可能被放大了以有助於以可視的方式說明這樣的原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用於衰減在兩個航空器結構、例如在航空器機身和內部機艙之間的振動能量的振動隔離系統。該振動隔離系統包括連接到第一結構的第一隔離器,連接到第二結構的第二隔離器,和連接在第一和第二隔離器之間的中間塊。為了最小化重量衝擊,中間塊可以是電纜線、導線束、纜線保持器或通常配置在這兩個結構之間的其他部件。纜線保持器中間塊可以由導電性材料製造,以便為配置在其中的纜線提供電磁幹擾(「EMI」)屏蔽。多個振動隔離器系統可以配置在機身和內部機艙之間以使得內部機艙具有較少的噪聲。額外的噪聲和振動抑制器,例如蒙皮阻尼材料和吸聲墊,也可以配置在機身和內部機艙之間以進一步地降低在內部機艙中的噪聲。
[0025]下面參考附圖描述示意性的實施例。在本文中使用的任何空間參照,例如「上部」、「下部」、「之上」、「之下」、「後部」、「之間」、「豎直」、「成角度」、「在下面」等,僅僅是示意性的目的,並不是限定所描述結構的特定的方位或位置。
[0026]現在參考附圖詳細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圖標記在整個附圖中表示類似(但不一定完全相同的)元件。
[0027]圖3是根據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的航空器300的剖視圖。參考圖3,示意性的航空器300包括機身301和在機身301內的內部機艙335。還如圖3所示,湍流邊界層(「 TBL」)噪聲350在機身301的外部上。如果沒有阻礙,TBL噪聲350可以促使振動能量有效地傳遞到內部機艙335中,那樣的話,又導致內部機艙中的噪聲。這樣的TBL噪聲可以通過由機身蒙皮305、吸聲層315和內部封閉面板325形成的結構經由「聲路徑」傳遞到內部機艙335中。該噪聲還可以通過振動隔離器(未在圖3中顯示,參考圖1)經由「結構路徑」傳遞到內部機艙335中。發動機噪聲和振動也可以通過聲路徑和結構路徑傳遞到內部機艙335。
[0028]通過結合在機身蒙皮305和形成機艙335的內壁的內部封閉面板325之間的一個或多個振動或聲音吸收元件,進入內部機艙335的振動和噪聲的傳遞可以被衰減。例如,圖示的實施例包括蒙皮阻尼材料310和吸聲墊320,蒙皮阻尼材料覆蓋機身301的內壁,吸聲墊覆蓋內部封閉面板325的外壁。在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中,蒙皮阻尼材料310包括蒙皮阻尼泡沫。
[0029]作為上述的噪聲衰減元件的補充或者替代,可以在機身301和內部機艙335之間配置大量的振動隔離系統。振動隔離系統可以衰減振動,否則的話這樣的振動將經由結構路徑更有效地傳遞到內部機艙335。為此目的,可以利用示意性的振動隔離器系統400,如圖4中所示。
[0030]圖4是描繪了具有兩個隔離器415、417和中間塊450的振動隔離系統(在下文中稱為「雙隔離器系統」400)的框圖。現在參考圖3和圖4,一個或多個雙隔離器系統400可以配置在機身301和內部機艙335之間以衰減振動能量,否則的話這樣的振動能量將在內部機艙335中導致更高的噪聲。示意性的雙隔離器系統400包括連接到機身301的內壁的第一隔離器415,連接到內部封閉面板325 (或航空器300的其他內部結構)的第二隔離器417,和連接在第一隔離器415和第二隔離器417之間的中間塊450。在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中,隔離器415、417是振動隔離器,類似於在圖2中圖示的和上面描述的隔離器215。
[0031]隔離器415、417可以包括任何類型的彈性安裝元件、例如金屬彈簧,模製彈性體元件,彈性材料的墊或厚板,或者上述元件的組合。通常,隔離器415、417包括殼體,該殼體帶有適合於特定用途的附接裝置或機構。例如,隔離器415可以包括適合於連接到機身415的內壁的一個或多個附接裝置和適合於連接中間塊450的一個或多個附接裝置。類似地,隔離器417可以包括適合於連接到內部封閉面板325的一個或多個附接裝置和適合於連接中間塊450的一個或多個附接裝置。隔離器415、417的剛度可以是定製為使得隔離器415、417既提供足夠的結構衰減,又滿足結構載荷要求。
[0032]在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中,多個雙隔離器系統400沿著機身301的長度成行布置。在各行中的雙隔離器系統400可以以規則的、半規則的、或者不規則的間距間隔分離。例如,在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中,雙隔離器系統400可以以24」(24英寸)間距間隔分離。上述間隔可以根據隔離器415、417的類型,機身301的材料,機艙封閉件325、中間塊450的材料,期望的聲音衰減量而變化。在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中,雙隔離器系統400的各行可以構造為使得一行中的雙隔離器系統大體上與相鄰行中的雙隔離器系統400對齊。在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中,雙隔離器系統400的各行可以構造為使得一行中的雙隔離器系統大體上相對於相鄰行中的雙隔離器系統400偏移或者交錯。
[0033]通過利用兩個隔離器415、417以及配置在兩個隔離器415、417之間的中間塊450可以增大通過雙隔離器系統400完成的聲音振動衰減量。例如,圖7和圖8描繪了通過在圖7中圖示的示意性的雙隔離器系統700實現的示意性的衰減增益。
[0034]圖7是描繪了連接在兩個結構705、710之間的示意性的雙隔離器系統700的框圖,圖8是描述了幾個隔離器系統的結構衰減的圖表800,包括雙隔離器系統700的幾種實施方式。參考圖7和圖8,雙隔離器系統700包括第一隔離器715,該第一隔離器連接在具有質量「m」的結構705和具有質量「ml」的中間塊750之間。雙隔離器系統700還包括第二隔離器717,該第二隔離器連接在結構710和中間塊750之間。雙隔離器系統700衰減結構710的振動,否則這樣的振動將更有效地傳遞到結構705。這樣,結構705可以被認為是「被隔離結構」,而結構710可以被認為是「源結構」。
[0035]圖表800描繪了由雙隔離器系統700和單隔離器系統的幾種構造對標準化頻率(f/fO)的範圍所實現的衰減量。特別地,圖表800圖示了通過利用不同重量的在隔離器715,717之間的中間塊750的雙隔離器系統700所實現的衰減量和通過現有的單隔離器系統所實現的衰減量。第一衰減曲線805描繪了通過利用帶有重量大體上等於被隔離結構705的重量的中間塊750的雙隔離器系統700所實現的衰減量;第二衰減曲線810描繪了通過利用帶有重量大體上等於被隔離結構705的重量的大約10%的中間塊750的雙隔離器系統700所實現的衰減量;第三曲線815描述了通過利用具有重量大約為零的中間塊的雙隔離器系統700所實現的衰減量;而第四曲線820描繪了通過現有的單隔離器系統所實現的衰減量。
[0036]如在圖表800中所示,與單隔離器系統相比,在兩個結構705、710之間使用中間塊750可以大大地增加振動的衰減量,尤其是在高頻下。另外,相對於被隔離結構705的重量,使用較大重量的中間塊750與較小重量的中間塊750相比,能夠產生更好的振動衰減效果。
[0037]如果在兩個隔離器715、717之間不存在中間塊(m?=0),則雙隔離器系統700的作用類似於具有一半剛度的單隔離器系統,如通過在曲線815和820之間的相似性所示。如果隔離器結構705的10%重量被引入兩個隔離器715、717之間作為中間塊750,則該雙隔離器系統700的衰減作用被證明為在振動隔離器系統的共振頻率之上比單隔離器系統要高得多。對於在航空器中使用的隔離器,關注的頻率範圍,即在其中隔離器的行為變得重要的頻率範圍通常高於共振頻率,這使得雙隔離器700在航空器上的應用是非常有效的。
[0038]再回頭參考圖3和4,在航空器300上引入新的中間塊450以與雙隔離器系統400一起使用,將增加額外的重量到航空器300。為了最小化重量影響,可以將通常包含在航空器300上的現有物體或者結構用作中間塊450。例如,用於能量或系統纜線的電子導線束可以作為中間塊450。這些導線束通常提供足夠的重量以用作在兩個隔離器415、417之間的中間塊450。導線束通常也布置在機身301和內部封閉面板325之間,使得導線束對於該應用尤其有用。
[0039]圖5是根據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的航空器300的一部分的另一個橫截面視圖。參考圖5,航空器300包括大量設置在位於機身301和內部機艙335之間的空腔501中的導線束505。導線束505可以包括布置在航空器300的電子元件之間的電源纜線和/或系統纜線。一個或多個這樣的導線束505可以用作一個或多個雙隔離器系統400的中間塊450。也就是,一個或多個雙隔離器系統400的隔離器415、417可以連接到導線束505。例如,隔離器415可以連接在機身301和導線束505之間,隔離器417可以連接在內部封閉面板325和導線束505之間。
[0040]多個雙隔離器系統400可以利用單個導線束作為中間塊450。例如,導線束通常布置在從航空器300的前部朝向航空器300的後部的方向上。雙隔離器400可以在機身301和內部機艙335之間沿著航空器300在長度方向上設置。雙隔離器系統400可以設置在多個從航空器300的前部朝向航空器300的後部的基本上筆直的行中。在一行中的雙隔離器系統400可以利用相同的導線束,所述導線束也以與該行相同的方向設置,並且鄰近該行。
[0041]導線束505通常布置在航空器300的纜線架、纜線槽、纜線保持器或其他纜線管理系統中。這些纜線管理系統(例如,參考圖6在下文中描述的纜線架610)也可以作為用於一個或多個雙隔離器系統400的中間塊450。纜線管理系統的重量為中間塊450增加了額外的重量,並且可以導致更好的噪聲和振動衰減。
[0042]在具有複合材料機身301的航空器300上使用的導線束通常需要附加的EMI保護,因為複合材料機身301並不像金屬機身301 —樣具有導電性。例如,在具有複合材料機身301的航空器300中安裝的導線和纜線通常包括用於各個纜線和導線束的單獨的EMI屏蔽。這樣附加的EMI保護會將附加的重量增加到導線系統,並由此增加重量到航空器300。一種避免這樣附加重量的至少一部分的方法是利用導電性材料製造這樣的纜線管理系統。導電性纜線管理系統可以為布置在其中的導線和纜線提供EMI保護,也就不再需要單獨的屏蔽了。
[0043]如圖6所示,導電性纜線管理系統也可以用作一個或多個雙隔離器系統400的中間塊450。這樣,引入導電性纜線管理系統作為位於隔離器415、417之間的中間塊450不僅能夠提供高結構衰減,而且能夠最小化對於航空器300的重量影響,並且為導線束505提供EMI保護。
[0044]圖6是根據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的位於航空器機身301和內部機艙封閉件325之間的空腔600的橫截面視圖。參考圖6,空腔600包括配置在空腔600中的多個雙隔離器系統605。每個雙隔離器系統605包括連接到機身301的第一隔離器415,連接到內部封閉面板325的第二隔離器417,和連接在第一和第二隔離器415、417之間的纜線管理系統610。纜線管理系統610使電纜線和導線束505通過空腔600布置。纜線管理系統610還用作各個雙隔離器系統605的中間塊。在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中,纜線管理系統610包括導電性材料,其為配置在纜線管理系統610中的纜線和導線束505提供EMI屏蔽。在特定的示意性實施例中,多個纜線管理系統610配置在空腔600中。在這樣的實施例中,一些雙隔離器系統605可以利用與其他雙隔離器系統605不同的纜線管理系統610。
[0045]其他的結構也可以作為用於雙隔離器系統605的中間塊,以代替或者補充纜線管理系統610。例如,表盒、管道,和存在於機身和機艙結構之間的其他結構也可以用作中間塊。
[0046]概括地說,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結構化的隔離系統,其可以提供高的結構衰減,最小化重量影響,和/或為電纜線提供EMI保護。儘管上述的實施例是針對位於機身和內部機艙之間的振動和噪聲的衰減描述的,但是該示意性的雙隔離器系統也可以用於航空器的其他結構和非航空器結構之間的振動和噪聲衰減。例如,該雙隔離器系統可以用於將外壁與內部機艙、吸頂燈、硬體裝置、空氣處理系統和地板隔離。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該雙隔離器系統可以用於將機動車上的座椅與車輛的地板隔離。該雙隔離器系統也可以用於隔離汽車、水上交通設備和其他活動和非活動物體的部件。
[0047]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理解,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的振動隔離系統,用於衰減在兩個航空器結構,例如在航空器機身和內部機艙之間的振動能量。該振動隔離系統包括連接到第一結構的第一隔離器,連接到第二結構的第二隔離器,和連接在第一和第二隔離器之間的中間塊。中間塊可以是電纜線、導線束、纜線保持器,或通常配置在兩個結構之間的其他元件。纜線保持器中間塊可以由導電性材料製造從而為配置在其間的纜線提供電磁幹擾屏蔽。多個振動隔離器系統可以配置在機身和內部機艙之間以使得內部機艙更靜音。額外的噪聲和振動抑制器,例如蒙皮阻尼材料和吸聲墊也可以配置在機身和內部機艙之間以進一步地降低內部機艙中的噪聲。
[0048]儘管上面已經詳細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該描述僅僅是出於示例的目的。因此,應當領會的是,上面通過示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多個方面,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是本實用新型所要求的或至關重要的元件,除非有特別指明的除外。除了上文所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於示意性實施例所公開的方面做出多種修改以及相對應的等同步驟,且具有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而不脫離在本申請權利要求中限定的精神和範圍,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應當予以最廣泛的解釋,從而包含上述的這種修改和等同的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降低在航空器機艙中的噪聲的系統,該系統包括: 第一隔離器,該第一隔離器連接到航空器的機身; 第二隔離器,該第二隔離器連接到機艙的內部結構;和 中間塊,該中間塊連接在第一隔離器和第二隔離器之間, 其中,所述中間塊包括用於保持電纜線的纜線保持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隔離器通過連接到與航空器的機身連接的至少一個其他元件來連接到航空器的機身,和 其中所述第二隔離器通過連接到與機艙的內部結構連接的至少一個其他元件來連接到機艙的內部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纜線保持器包括用於屏蔽電磁幹擾的導電性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塊包括一根或多根導電性纜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系統還包括覆蓋機身的內壁的至少一部分的隔音材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系統還包括覆蓋所述內部結構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隔音材料。
7.一種航空器,其特徵在於,該航空器包括: 機身,該機身包括內壁和外壁; 內部機艙,該內部機艙由內壁限定,該內壁包括朝向機艙的內表面和朝向機身的內壁的外表面; 空腔,該空腔位於機身的內壁和機艙的內壁的外表面之間;和配置在該空腔中的多個振動隔離器,每個振動隔離器連接在機身的內壁和機艙的內壁的外表面之間,並且每個振動隔離器包括: 第一隔離器,該第一隔離器連接到機身的內壁; 第二隔離器,該第二隔離器連接到機艙的內壁的外表面;和 中間塊,該中間塊連接在第一隔離器和第二隔離器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隔離器通過連接到與機身的內壁連接的至少一個其他元件來連接到機身的內壁,和 其中所述第二隔離器通過連接到與機艙的內壁的外表面連接的至少一個其他元件來連接到機艙的內壁的外表面。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塊包括配置在所述空腔中的纜線架。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纜線架包括用於屏蔽電磁幹擾的導電性材料。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塊包括布置在所述空腔中的一根或多根纜線。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航空器還包括覆蓋機身內壁的至少一部分的隔音材料。
13.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航空器還包括覆蓋機艙的內壁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隔音材料。
14.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機身由複合材料形成。
15.一種航空器,該航空器包括: 機身,該機身包括內壁和外壁; 內部機艙,該內部機艙由機艙壁限定,該機艙壁包括朝向機艙的內表面和朝向機身的內壁的外表面; 空腔,該空腔位於機身的內壁和機艙壁的外表面之間; 纜線保持器,該纜線保持器包括布置在所述空腔中的至少一個纜線保持器部分,用於保持一根或多根纜線;和 配置在所述空腔中的多個振動隔離器,每個振動隔離器包括: 第一隔離器,該第一隔離器連接在機身的內壁和纜線保持器之間;和 第二隔離器,該第二隔離器連接在機艙壁的外表面和纜線保持器之間。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隔離器通過連接到與機身的內壁連接的至少一個其他元件來連接到機身的內壁,和 其中所述第二隔離器通過連接到與機艙壁的外表面連接的至少一個其他元件來連接到機艙壁的外表面。
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纜線保持器包括纜線架。
18.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纜線保持器包括導電性材料。
19.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航空器還包括覆蓋機身內壁的至少一部分的隔音材料。
20.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航空器還包括覆蓋機艙壁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隔音材料。
21.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機身由複合材料形成。
22.—種航空器,該航空器包括: 機身; 配置在機身中的內部結構; 配置在機身和所述內部結構之間的多個振動隔離器,每個振動隔離器包括: 第一隔離器; 第二隔離器;和 配置在第一隔離器和第二隔離器之間的中間塊。
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隔離器連接到機身並連接到中間塊,和 其中所述第二隔離器連接到內部結構並連接到中間塊。
24.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隔離器通過連接到與機身連接的至少一個其他元件來連接到機身。
25.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隔離器通過連接到與內部結構連接的至少一個其他元件來連接到內部結構。
26.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內部結構包括機艙壁。
27.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內部結構包括支撐件。
28.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塊包括纜線管理裝置。
29.根據權利要求28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纜線管理裝置包括纜線架。
30.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塊包括纜線束。
【文檔編號】F16F7/104GK204253703SQ201290000600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1日
【發明者】王同安, D·C·霍尼克, J·W·小馬克森, A·S·富斯, J·A·菲勒 申請人:灣流航空航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