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湯鍋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23:29:24 4
專利名稱:節能湯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餐飲行業用炊具,尤其是一種能夠降低能耗和提高安全性的節能湯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用於煮湯、煮麵、燒開水、滷肉等蒸煮液體或是固液混合物的器具,大部份設計為單層金屬容器通過在容器底部平面換熱以達到加熱容器內的液體或是固液混合物的方式,單層金屬容器的優點是價格便宜,其缺點是換熱面積小,熱利用率不高,換熱時火焰外洩嚴重,浪費能源;同時,由於容器的器身不帶保溫層,容器內的溫度下降大,容器表面溫度高,由容器表面的散熱導致的熱損耗進一步增大。如果要對容器內盛物保持一定溫度,則需要反覆加熱,白白浪費能量。為解決上述問題,現有市場上的雙層湯鍋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溫效果,但存在火焰外洩的問題,從位於湯鍋上的出氣孔溢出的氣體溫度非常高,即其能源浪費也相當嚴重, 同時從出氣孔溢出的高溫氣體很容易傷人。綜上所述,現有技術的湯鍋能耗大,安全性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夠降低能耗和提高安全性的節能湯鍋。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節能湯鍋,包括鍋體與外殼之間形成的保溫層,設置在鍋底上的燃燒器,設於外殼上部的出氣孔,外殼底部的空氣進孔;其中 所述保溫層中設置有隔板,隔板與鍋體外壁之間形成通氣層,通氣層與設於鍋體側壁下部的進氣孔以及外殼上部的出氣孔連通;所述鍋體底部焊接有與燃燒器連通的燃燒盒,燃燒盒的側壁通過分火管連接在進氣孔上,並將進氣孔完全密封。本結構的又一實施例,上述的燃燒盒為方形,四壁具有向外凸出的中空正稜台,正稜台的大端面與燃燒盒的側壁連通,正稜台的小端面與分火管連通。上述實施例所述的燃燒盒的頂部具有向其內部凹進的正稜台蓋。上述結構中所述分火管為之字型彎管。本實施例所述的分火管分火管為三通彎管,三通彎管的進端連接在燃燒盒的側壁,另外兩齣端分別與對應設於鍋體側壁下部的進氣孔連通。上述結構中所述的外殼底部設置有支腳,頂部設置有鍋蓋。上述結構中所述的外殼側壁上設置有吊耳。上述結構中所述的鍋體底部設置有排湯管,排湯管上具有控制閥。上述結構中所述的保溫層中填充有保溫隔熱材料。本實用新型由於上述結構而具有的優點是燃燒器的火苗竄入燃燒盒二次燃燒, 最高火苗直接被正稜台蓋反射進正稜台內燃燒,由於燃燒盒通過分火管與通氣層連通,通氣層與外界連通,不需要風機等額外的動能,利用溫度不同(造成的負壓)引起燃燒盒內的火苗進入分火管,然後熱氣進入通氣層,整個鍋體內壁吸熱。正是由於正稜台被加熱液體完全包圍,而且表面積遠遠大於整個鍋底,熱交換效果非常明顯,燃氣中的剩餘熱量又在通氣層中被鍋體內壁充分吸收,吸熱面為整個鍋體內壁,熱交換面積達到最大化,熱氣中的大部分熱量被吸走,只有極小部分熱量從出氣孔溢出,使得能量得到最大的利用,溢出的氣體溫度也很低,提高安全性的同時,保溫層還能夠對鍋體保溫,以降低二次加溫所需的熱能, 進一步降低了能耗,保溫層還起到了隔熱的效果,改善了廚房工作環境的溫度,提高了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附圖給出的非限定性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燃燒盒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燃燒盒與分火管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鍋體;2、外殼;3、保溫層;4、燃燒器;5、燃燒盒;6、通氣層;7、出氣孔;8、 進氣孔;9、分火管;10、正稜台;11、正稜台蓋;12、支腳;13、鍋蓋;14、吊耳;15、排湯管;16、 隔板;17、空氣進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見附圖1、2、3和4,圖中的節能湯鍋,包括鍋體1與外殼2之間形成的保溫層3, 設置在鍋底上的燃燒器4,設於外殼2上部的出氣孔7,外殼2底部的燃氣進孔17 ;其中所述保溫層3中設置有隔板16,隔板16與鍋體1外壁之間形成通氣層6,通氣層6與設於鍋體1側壁下部的進氣孔8以及外殼2上部的出氣孔7連通;所述鍋體1底部焊接有與燃燒器4連通的燃燒盒5,燃燒盒5的側壁通過分火管9連接在進氣孔8上,並將進氣孔8完全密封。燃燒器4燃燒的火苗進入燃燒盒5內充分燃燒,大部份熱量被包圍燃燒盒5的被加熱液體吸收,剩餘高熱氣體通過分火管9進入通氣層6,在通氣層6中剩餘的大部分熱量被鍋體1吸收,只有極小部分低熱量氣體從出氣孔7溢出,能耗低,安全性高。本結構的又一實施例,上述的燃燒盒5為方形,四壁具有向外凸出的中空正稜台 10,正稜台10的大端面與燃燒盒5的側壁連通,正稜台10的小端面與分火管9連通。所述的燃燒盒5的頂部具有向其內部凹進的正稜台蓋11。燃燒器4的火苗竄入燃燒盒5 二次燃燒,最高火苗直接被正稜台蓋11反射進正稜台10內燃燒,由於燃燒盒5通過分火管9與通氣層6連通,通氣層6與外界連通,溫度不同造成的負壓引起燃燒盒5內的火苗進入分火管9,然後熱氣進入通氣層6,熱氣中的大部分熱量被燃燒室5及鍋體1吸走,只有極小部分熱量從出氣孔7溢出,使得能量得到最大的利用,溢出的氣體溫度也很低,提高安全性的同時,保溫層還能夠對鍋體1保溫,以降低二次加溫所需的熱能,進一步降低了能耗,保溫層還起到了隔熱的效果,改善了廚房工作環境溫度,提高了安全性。為使進入分火管9的氣體充分燃燒,上述結構中所述分火管9為之字型彎管。[0026]為提高對熱量的有效利用,本實施例所述的分火管9為三通彎管,三通彎管的進端連接在燃燒盒5的側壁,另外兩齣端分別與對應設於鍋體1側壁下部的進氣孔8連通。上述結構中所述的外殼2底部設置有支腳12,頂部設置有鍋蓋13。上述結構中所述的外殼2側壁上設置有吊耳14。上述結構中所述的鍋體1底部設置有排湯管15,排湯管15上具有控制閥。為增強對鍋體的保溫效果,上述結構中所述的保溫層3中填充有保溫隔熱材料。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能耗低,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權利要求1.一種節能湯鍋,包括鍋體(1)與外殼(2)之間形成的保溫層(3),設置在鍋底上的燃燒器(4),設於外殼(2)上部的出氣孔(7),外殼(2)底部的空氣進孔(17);其特徵是所述保溫層(3)中設置有隔板(16),隔板(16)與鍋體(1)外壁之間形成通氣層(6),通氣層(6) 與設於鍋體(1)側壁下部的進氣孔(8)以及外殼(2)上部的出氣孔(7)連通;所述鍋體(1) 底部焊接有與燃燒器(4 )連通的燃燒盒(5 ),燃燒盒(5 )的側壁通過分火管(9 )連接在進氣孔(8)上,並將進氣孔(8)完全密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湯鍋,其特徵是所述燃燒盒(5)為方形,四壁具有向外凸出的中空正稜台(10),正稜台(10)的大端面與燃燒盒(5)的側壁連通,正稜台(10)的小端面與分火管(9)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節能湯鍋,其特徵是所述燃燒盒(5)的頂部具有向其內部凹進的正稜台蓋(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湯鍋,其特徵是所述分火管(9)為之字型彎管。
5.根據權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節能湯鍋,其特徵是分火管(9)為三通彎管,三通彎管的進端連接在燃燒盒(5)的側壁,另外兩齣端分別與對應設於鍋體(1)側壁下部的進氣孔(8)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湯鍋,其特徵是所述外殼(2)底部設置有支腳(12),頂部設置有鍋蓋(13)。
7.根據權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節能湯鍋,其特徵是所述外殼(2)側壁上設置有吊耳 (14)。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湯鍋,其特徵是所述鍋體(1)底部設置有排湯管(15), 排湯管(15)上具有控制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湯鍋,其特徵是所述保溫層(3)中填充有保溫隔熱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餐飲行業用炊具,尤其是一種節能湯鍋,包括鍋體與外殼之間形成的保溫層,設置在鍋底上的燃燒器,設於外殼上部的出氣孔,外殼底部的燃氣進孔;其中所述保溫層中設置有隔板,隔板與鍋體外壁之間形成通氣層,通氣層與設於鍋體側壁下部的進氣孔以及外殼上部的出氣孔連通;所述鍋體底部焊接有與燃燒器連通的燃燒盒,燃燒盒的側壁通過分火管連接在進氣孔上。本實用新型由於所述結構而具有的優點是不需要風機之類的輔助動能,能耗可降低達60%以上,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文檔編號A47J36/36GK202112881SQ20112020279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6日
發明者盧生華 申請人:盧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