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錐檢測儀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9:51:14 2
外錐檢測儀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外錐檢測儀,屬於一種檢測量具,用於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結構複雜、製造成本高、量具體積重量大、檢測效率低的問題。它包括弓形定位裝置、定位杆、表座和兩千分表,所述弓形定位裝置兩端其中一端垂直固定表座,所述定位杆有兩個,分別設置在弓形定位裝置另一端和中部,且定位杆上分別設有匹配被測外錐零件外徑的徑向定位鋼球,所述兩個千分表上下固裝在表座上,弓形定位裝置底部至少設有三個軸向定位鋼球。該檢測儀實測錐孔直徑達到Φ600mm,重量僅3kg,重複測量誤差值不大於0.001mm,特別適應批量零件的生產。
【專利說明】外錐檢測儀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計量設備,具體來說,是一種測量外錐零件或塞規的外錐檢測儀。【背景技術】
[0002]測量外錐最常用的量具是環規,為了保證環規測量外錐的準確度,檢測前必須將環規錐孔及外錐零件清理乾淨,再在環規上著色檢查零件錐度粘合度。環規在測量時如果用力過大,零件外錐直徑實測值會大,環規檢查用力太小,零件外錐直徑實測值會小,而且每次測量必須從工具機上卸下檢查,操作者勞動強度繁重。
[0003]大外錐無法用大型環規檢測,一般情況下採用三座標計量,操作者再根據三座標計量結果調試錐度比,最後確定外錐尺寸,生產效率極低。現有的外錐測量儀結構複雜,製造成本高,量具體積重量大,檢測效率低。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缺陷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重量輕、操作簡便、檢測效率高的外錐檢測儀。
[0005]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外錐檢測儀,包括弓形定位裝置、定位杆、表座和兩千分表,所述弓形定位裝置兩端其中一端垂直固定表座,所述定位杆有兩個,分別設置在弓形定位裝置另一端和中部,且定位杆上分別設有匹配被測外錐零件外徑的徑向定位鋼球,所述兩千分表上下固裝在表座上,千分表的測頭朝向被測外錐零件外徑表面。
[0006]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外錐檢測儀,通過控制千分表測頭至外錐零件大端端面軸向距離,將測量圓錐直徑轉化為測量圓柱直徑的狀態。其測量原理如下:檢測儀放在標準外錐零件或塞規端面上,通過弓形定位裝置限定千分表外錐測量點至端面的軸向固定長度,當二個徑向定位鋼球與外錐零件外徑相切後,校正千分表讀數值為0,可通過千分表對比測量的誤差值判斷外錐大端直徑、錐度比、圓度、直線度等。校正千分表的具體方法除了分段切肖Ij,還可以在標準塞規或者經過計量合格後的零件上直接校對千分表,然後根據對比測量餘量直接進刀加工。
[0007]進一步限定,所述弓形定位裝置底部至少設有三個軸向定位鋼球。軸向定位鋼球的設定方便弓形定位裝置移動更加方便,限定軸向固定長度更加有效。
[0008]進一步限定,所述兩千分表與被測外錐零件大端的距離分別為12mm和112mm。
[0009]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結構簡單重量輕、操作簡便、檢測效率高,能夠檢測外錐尺寸、錐度比、圓度和直線度,而且能夠對工具機夾持狀態中的零件直接進行檢測;另外千分表讀數值在標準圓柱體校對後,還可以替代外徑千分尺精確測量外圓直徑;檢測儀實測錐孔直徑達到Φ600πιπι,但重量僅3kg,如果將弓形定位裝置擴大,檢測外錐直徑還可無限增大,該外錐檢測儀重複測量誤差值不大於0.001mm,特別適應批量零件的生產。【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適用於大外錐零件的檢測儀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仰視圖;
圖3為圖1所示外錐檢測儀的使用狀態圖;
圖4為適用於小外錐零件的檢測儀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後視圖;
圖6為圖4所示外錐檢測儀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0012]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適用於檢測大外錐的外錐檢測儀,包括半圓弧狀的弓形定位裝置1、定位杆2、表座3和兩千分表4,所述弓形定位裝置I兩端其中一端通過螺栓垂直固定表座3,弓形定位裝置I底部設有三個軸向定位鋼球11,使得其移動更加方便,限定軸向固定長度更加有效。所述定位杆2有兩個,分別固定在弓形定位裝置I另一端和中部,且定位杆2上分別設有匹配被測外錐零件5外徑的徑向定位鋼球21,所述兩千分表4上下間距為100mm,分別通過內六角螺栓固裝在表座3上,其測頭均朝向被測外錐零件5外徑表面。
[0013]如圖3所示,該外錐檢測儀的測量原理如下:檢測儀放在標準外錐零件5或塞規端面上,通過弓形定位裝置I限定千分表4外錐測量點至端面的軸向固定長度,當二個徑向定位鋼球21與外錐零件5外徑相切後,校正千分表讀數值為0,可通過千分表對比測量的誤差值判斷外錐大端直徑、錐度比、圓度、直線度等。
[0014]具體使用方法:
1、確定錐度比(在沒有標準外錐零件或塞規的情況下)
①標準外錐零件大徑φ600mm,錐度比1:50,成品前留磨量0.5mm。
[0015]分別將大端面向下15mm磨為Φ600.2mm,在大端面IOOmm至115mm處磨為Φ598.2mm,測量工具為內徑千分表。
②在工件上校對千分表讀數值分別校對為O。
[0016]③當外錐零件錐面磨圓後,通過檢測儀的兩個千分表測量後的讀數差值,判定錐度比誤差。
[0017]當首件加工合格後可作為錐度比校表基準。
[0018]2、確定外錐零件大端直徑
該檢測儀上端千分表的測頭距離外錐零件大端長度為12mm,上端千分表在Φ600.2mm校表,當外錐零件加工成品後,千分表測量大端直徑的讀數值應小0.44mm(千分表在圓柱面上測量與在圓錐面上測量的誤差值除外)。
[0019]計算公式如下:
千分表測量上端成品尺寸=600 - 12/錐度比50 (0.24)= 599.76 mm千分表測量下端成品尺寸=上端成品尺寸一 100/50=597.76mm
當首件合格後該件可作為校表基準,後續加工件只需要用上端一個千分表測量即可。
[0020]圖4飛示出了適用於小外錐或特殊要求的零件的外錐檢測儀,其弓形定位裝置I為圓弧塊狀,徑向定位鋼球21設置在弓形定位裝置I內壁上,三個軸向定位鋼球11仍然設置在弓形定位裝置I底部,該外錐檢測儀的測量原理與上述使用方法基本相同。
[0021]以上對本發明提供的外錐檢測儀進行了詳細介紹。具體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外錐檢測儀,其特徵在於,包括弓形定位裝置(I)、定位杆(2)、表座(3)和兩千分表(4),所述弓形定位裝置(I)兩端其中一端垂直固定表座(3),所述定位杆(2)有兩個,分別設置在弓形定位裝置(I)另一端和中部,且每個定位杆(2)上均設有匹配被測外錐零件(5)外徑的徑向定位鋼球(21),所述兩千分表(4)上下固裝在表座(3)上,千分表(4)的測頭朝向被測外錐零件(5)外徑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錐檢測儀,其特徵在於,所述弓形定位裝置(I)底部至少設有三個軸向定位鋼球(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錐檢測儀,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千分表(4)與被測外錐零件(5)大端的距離分別為12mm和112mm。
【文檔編號】G01B5/24GK103983175SQ201410248405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6日
【發明者】朱桐清 申請人:重慶新興齒輪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