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軸竄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22:49:34
專利名稱:一種軸竄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エ件的軸發生軸向竄動的檢測設備,具體地說是ー種軸竄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各種軸及軸承類的安裝件在エ業生產中佔有相當的比重,而裝配後的半成品或成品的軸竄是檢驗產品裝配質量的ー個重要指標。在エ業現場,目前對軸竄的檢測是採用百 分表進行人工測量。這種檢測方法主要缺點有I.毎次測量值需要靠操作人員從錶針的指示位置讀出,在讀值的過程中因人而異,存在人為的偏差;2.每檢測一個エ件都需要對檢測儀表進行調整,耗時長,效率低,所以只能是批量抽檢,不適用於逐個檢驗;3.對於大型エ件或產品檢測起來操作繁瑣,效率低下,工人勞動強度大,容易發生危險。在エ業自動化生產裝配的大趨式下,對產成品都要求進行在線檢測,所以傳統的檢測方法不再適用於自動化生產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人為檢測存在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ー種軸竄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床體、調整エ件垂直位置的調整機構、固定エ件的夾緊機構、驅動エ件產生軸竄的驅動機構及檢測機構,其中調整機構安裝在床體上、位於エ件的下方,所述夾緊機構包括滑鞍驅動液壓缸、滑鞍、卡盤及頂尖,其中滑鞍驅動液壓缸安裝在所述床體上,滑鞍與滑鞍驅動液壓缸的活塞杆相連,沿床體上的導軌往復移動,所述卡盤安裝在滑鞍與エ件相対的ー側,頂尖的一端與安裝在滑鞍上的所述驅動機構相連,另一端由滑鞍穿出,所述驅動機構隨滑鞍移動;所述檢測機構位於滑鞍內,隨所述驅動機構沿エ件的軸向移動。其中所述檢測機構包括固定支撐板、直線位移傳感器及隨動圓盤,其中固定支撐板安裝在滑鞍內部的底板上,所述驅動機構由固定支撐板穿過,隨動圓盤安裝在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上、由驅動機構驅動與所述頂尖一起往復移動;所述固定支撐板上均布有多個直線位移傳感器;每個直線位移傳感器的一端固接在所述固定支撐板上,另一端的觸頭始終與所述隨動圓盤抵接;所述驅動機構為雙行程頂尖液壓缸,其插設在滑鞍上,輸出端與所述頂尖螺紋連接;所述調整機構包括支架、伺服電機、絲槓及螺母,其中伺服電機安裝在所述床體上,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絲槓相連,螺母與絲槓螺紋連接,所述支架的一端與螺母連接,另一端支撐エ件;所述支架的另一端為「V」形。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積極效果為[0012]I.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銜接可靠,檢測準確,工作環境安全。2.本實用新型的檢測裝置包括工件位置調整、固定,夾緊、液壓施壓及軸竄檢測等步驟,過程簡單,銜接可靠,保證整個檢測過程可靠高效。3.由於採用快速可靠的直線位移傳感器,整個檢測過程可控制在10秒以內,實現了快速可靠的檢測,為在線檢測提供時間保障。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為床體,2為滑鞍驅動液壓缸,3為滑鞍,4為雙行程頂尖液壓缸,5為固定支撐板,6為直線位移傳感器,7為隨動圓盤,8為卡盤,9為頂尖,10為工件,11為支架,12為 伺服電機,13為絲槓,14為螺母;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床體I、調整工件10垂直位置的調整機構、固定工件10的夾緊機構、驅動工件10產生軸竄的驅動機構及檢測機構,其中調整機構安裝在床體I上、位於工件10的下方,所述夾緊機構包括滑鞍驅動液壓缸2、滑鞍3、卡盤8及頂尖9,滑鞍驅動液壓缸2固定在所述床體I上,在床體I的上表面上設有導軌,滑鞍3與滑鞍驅動液壓缸2的活塞杆相連,並與床體I上的導軌垂直連接、在導軌上沿工件10的軸的軸嚮往復移動,所述卡盤8固定在滑鞍3與工件10相對的一側,頂尖9的一端與安裝在滑鞍3上的所述驅動機構相連,另一端由滑鞍3的側壁穿出。驅動機構為雙行程頂尖液壓缸4,其插設在滑鞍3上、隨滑鞍3移動,雙行程頂尖液壓缸4的活塞杆與所述頂尖9的一端螺紋連接。檢測機構位於滑鞍3內,包括固定支撐板5、直線位移傳感器6及隨動圓盤7,其中固定支撐板5安裝在滑鞍3內部的底板上,雙行程頂尖液壓缸4由固定支撐板5穿過,隨動圓盤7安裝在雙行程頂尖液壓缸4的活塞杆上、與頂尖9 一起由雙行程頂尖液壓缸4驅動進行往復移動;所述固定支撐板5上均布有多個直線位移傳感器6,每個直線位移傳感器6的一端固接在固定支撐板5上,另一端的觸頭始終與所述隨動圓盤7抵接。調整機構包括支架11、伺服電機12、絲槓13及螺母14,其中伺服電機12固定在所述床體I上,伺服電機12的輸出軸與所述絲槓13相連,螺母14與絲槓13螺紋連接,所述支架11的一端與螺母14連接,另一端為「V」形、用於支撐工件10。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軸竄檢測裝置的自動檢測,在滑鞍3上安裝有正、負到位開關,在調整機構安裝工件有無檢測開關;其中滑鞍3的正到位開關和負到位開關用於檢測滑鞍3的相對位置,工件有無檢測開關用於檢測V形支架11上有無工件10。本實用新型的檢測方法為工件10的軸在兩側軸竄檢測裝置驅動下先向一側移動,然後再向另一側移動,通過直線位移傳感器記錄下兩次的位移值,這兩次位移值的差值即為工件10的軸竄。具體為如圖2所示,開始,啟動自檢程序,參數、機構初始化;參數包括伺服電機12的位置100_ ;直線位移傳感器6第一位移值和第二位移值0_ ;雙行程頂尖液壓缸4動作延時時間2s ;雙行程頂尖液 壓缸4移動到中位。在エ件10的兩側的床體I上分別安裝軸竄檢測裝置。由外部信號判斷是否開始檢測,外部信號為上位系統提供的使能信號;如允許,則調整機構的伺服電機12帶動V形支架11移動到工作位置IOOmm ;當V形支架11移動到工作位置後,由外部的械架機械手將エ件10放在V形支架11上,由エ件有無檢測開關檢測エ件10是否到位;當エ件10到位後,兩側的滑鞍驅動液壓缸2驅動各自對應的滑鞍3向エ件10的方向移動,由兩側的頂尖9通過兩側的雙行程頂尖液壓缸4的壓カ將エ件10的軸固定住,此時滑鞍3正到位開關檢測到信號;當小滑鞍正到位開關檢測到信號後,兩側的卡盤8向內收緊將エ件10的兩端外緣夾紫。エ件10的外緣被夾緊後,其中一側的雙行程頂尖液壓缸4卸油壓,エ件10的軸在另ー側雙行程頂尖液壓缸4的壓カ下,向卸油壓的ー側移動,在移動結束後,記錄此時卸油壓ー側直線位移傳感器6的值作為第一位移值;記錄完第一位移值後,另ー側的滑鞍驅動液壓缸2帶動另一側的滑鞍3退至另ー側;然後,之前卸油壓的雙行程頂尖液壓缸4動作,再使其活塞杆帶動該側頂尖9向另ー側移動,直至エ件10的軸不再發生竄動為止;待移動停止後,記錄此時所述直線位移傳感器6的值作為第二位移值;進行エ件軸竄的計算,即第一、二位移值的差值即為エ件10的軸竄。在計算軸竄的同時,兩側的雙行程頂尖液壓缸4退回中位,卡盤8向外張開將エ件10鬆開;卡盤8張開後,這ー側滑鞍3在滑鞍驅動液壓缸2的驅動下後退到起始位置;得到滑鞍3的負到位開關信號後,由控制器向上位機發送檢測完畢信號,等待下一エ件的檢測。
權利要求1.一種軸竄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床體(I)、調整工件(10)垂直位置的調整機構、固定工件(10)的夾緊機構、驅動工件(10)產生軸竄的驅動機構及檢測機構,其中調整機構安裝在床體(I)上、位於工件(10)的下方,所述夾緊機構包括滑鞍驅動液壓缸(2)、滑鞍(3)、卡盤(8)及頂尖(9),其中滑鞍驅動液壓缸(2)安裝在所述床體(I)上,滑鞍(3)與滑鞍驅動液壓缸(2)的活塞杆相連,沿床體(I)上的導軌往復移動,所述卡盤(8)安裝在滑鞍(3)與工件(10)相對的一側,頂尖(9)的一端與安裝在滑鞍(3)上的所述驅動機構相連,另一端由滑鞍(3)穿出,所述驅動機構隨滑鞍(3)移動;所述檢測機構位於滑鞍(3)內,隨所述驅動機構沿工件(10)的軸向移動。
2.按權利要求I所述的軸竄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機構包括固定支撐板(5)、直線位移傳感器(6)及隨動圓盤(7),其中固定支撐板(5)安裝在滑鞍(3)內部的底板上,所述驅動機構由固定支撐板(5)穿過,隨動圓盤(7)安裝在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上、由驅動機構驅動與所述頂尖(9) 一起往復移動;所述固定支撐板(5)上均布有多個直線位移傳感器(6)。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軸竄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每個直線位移傳感器(6)的一端固接在所述固定支撐板(5)上,另一端的觸頭始終與所述隨動圓盤(7)抵接。
4.按權利要求I所述的軸竄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機構為雙行程頂尖液壓缸(4),其插設在滑鞍(3)上,輸出端與所述頂尖(9)螺紋連接。
5.按權利要求I所述的軸竄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整機構包括支架(11)、伺服電機(12)、絲槓(13)及螺母(14),其中伺服電機(12)安裝在所述床體⑴上,伺服電機(12)的輸出軸與所述絲槓(13)相連,螺母(14)與絲槓(13)螺紋連接,所述支架(11)的一端與螺母(14)連接,另一端支撐工件(10)。
6.按權利要求5所述的軸竄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11)的另一端為「V」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工件的軸發生軸向竄動的檢測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軸竄檢測裝置,包括用於調整工件垂直位置的調整機構、用於固定工件的夾緊機構、用於驅動工件產生軸竄的驅動機構以及檢測機構。其中調整機構直接固定於床體上;夾緊機構固定床體的導軌上,可沿導軌做相對於床體的水平移動;而驅動機構和檢測機構均固定於夾緊機構之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銜接可靠,檢測準確,工作環境安全。
文檔編號G01B21/24GK202382725SQ20112054964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6日
發明者史勃, 張環宇, 朱軍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