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梳棉準備纖維的加工生產線上的機器的給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13:04:49 3
專利名稱:為梳棉準備纖維的加工生產線上的機器的給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為梳棉準備纖維的加工線上的機器的給送裝置。例如,本發明涉及用 於軸流式開松機的給送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為了從纖維得到紡織紗線,必須在纖維上進行許多加工操作,以去除纖 維的雜質和灰塵,對齊纖維並對纖維進行牽拉。通過這樣的加工操作得到纖維條片,並且隨 後例如在細紗機上對該纖維條片進行加工,從而得到紗線。
在不同的機器上進行加工操作,因為為了獲得優異的產品,最好在幾個不同的且 逐漸強烈的階段中進行這些操作。
具體地,在示例性纖維加工線中,成捆的纖維由拾取裝置拾取,以獲得通過氣流輸 送的纖維束。
隨後成束的纖維在用於去除雜質如與纖維束混合的石頭或黑色金屬材料的裝置 中進行加工,之後經過軸流式開松機,在該軸流式開松機中纖維束經歷纖維的第一次開松 和雜質的第一次分離。
隨後,纖維在水平開松機和梳棉機中經歷進一步清潔、對齊和牽拉操作以獲得纖 維條片。
目前,強烈地感到需要使纖維加工線能夠加工越來越大量的纖維。
為了增加能夠加工的量,將新機器的加工寬度、直徑或開松捲軸的長度這些尺寸 設計為成比例放大無論如何都不是有效的,增加機器的數量也不是有效的,因為這帶來機 器製造方面相當大的技術和構造問題、因總體尺寸而產生的布局困難、高昂的成本以及經 加工纖維束的質量方面的缺陷。
尤為重要的是軸流式開松機的設計,因為其代表加工線的第一機器,成束的纖維 在其中開松並除去較粗雜質。
成束的纖維離開軸流式開松機所處的條件在開松機本身下遊進行的加工操作的效率方面具有較高重要性。
具體地,已經確定到達開松機的高流量纖維如何在出口產生仍被雜質汙染且非常 纏結的纖維束,這對於其它下遊加工操作的良好效率而言是不令人滿意的。同時,已經發現 當纖維流量為高時離開的纖維束如何在物理特性方面是不均勻的。
相反,已經確定進入開松機的低流量纖維如何轉化為具有較好質量的經加工的纖 維束,其還物理特性方面表現出均勻性。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使為梳棉準備纖維的加工生產線上的機器的給送裝置能夠克服 現有技術的缺陷並滿足上述要求,並且具體地能夠對高的纖維流進行處理並保持高的纖維 束質量以及纖維流的物理特性的均勻性。
通過根據權利要求1製成的給送裝置實現該目的。從屬於該權利要求的權利要求 描述實施方式的變體。
通過下面所提供的描述可使根據本發明的給送裝置的特徵和優點變得顯而易見。
為了說明的清晰性,具體圖示和描述了用於軸流式開松機的給送裝置。應當理解, 本發明涉及也可與為梳棉準備纖維的加工線上的其它機器相結合使用的給送裝置。
附圖包含
-圖1,其顯示了帶有包括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的變體的給送裝置的開松機的設 備的縱向側剖視-圖2,其示出了圖1的設備的給送裝置的不帶有罩的從上方觀察的立體-圖3,其圖示了包括罩部的圖2的給送裝置;
-圖4,其顯示了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帶有供應管道的設備的剖視圖;以及
-圖5,其顯示了根據另一實施方式的帶有供應管道的設備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參考數字1總體上指示帶有用於加工成束纖維的軸流式開松機的設 備,該設備構成纖維加工線的一部分。
根據一個實施方式,該設備包括帶有兩個或更多分支2'、2"的單一輸入管道2, 以對例如來自於拾取單元的待加工纖維進行輸送(圖4)。
根據另一實施方式,該設備包括適當分離的輸入管道h、2b,以對待加工纖維進行 輸送(圖5)。
應注意,在圖4和圖5中,出於說明目的,將管道豎直地示出;而在實際情況中,顯 然,這些管道沿水平軸線延伸。
該設備包括給送裝置4,該給送裝置4用於將纖維給送到下遊機器,具體地還適用 於從纖維中分離帶有灰塵的空氣。
例如,通過設置在裝置4自身內的風扇5的抽吸作用將待加工纖維向裝置4輸送。 空氣噴射管道6從裝置4伸出,用於使被抽吸的帶有灰塵的空氣A排出。
根據實施方式的一個變體,風扇設置在裝置4外側。
給送裝置4包括具有表面孔的清潔輥如,通過與風扇5的操作連接將帶有灰塵的 空氣A從表面孔中抽吸出來。
此外,給送裝置4在清潔輥如的下行方向上包括給送輥4b,給送輥4b適用於將已 經除塵的纖維從清潔輥如中取出並將其向下遊輸送。
例如,給送輥4b包括圓柱形本體4b'和多個軸向棘爪(pallets)4b",多個軸向 棘爪4b"以徑向方式從圓柱形本體4b'突出並角度上分離。所述軸向棘爪4b"適用於在 清潔輥如上擦過以拾取纖維並將其向下遊輸送。
此外,組件1包括軸流式開松機8,軸流式開松機8布置在給送裝置4的下遊並包 括流入管道10,流入管道10將軸流式開松機8連接到所述給送裝置4。
給送輥4b在流入管道10上行方向上緊鄰放置。
流入管道10 —般沿流入軸線X延伸,流入軸線X相對於開松機坐落的地面T基本垂直布置。
優選地,開松機8包括箱形外殼(wrapping) 12,流入管道10將待加工纖維向該箱 形外殼12輸送。
根據一優選實施方式,流入管道10包括初始部分14,初始部分14具有例如從上遊 向下遊即從給送裝置4向開松機箱形外殼12線性漸縮的截面。
開松機包括第一開松輥16,第一開松輥16設置在第一艙室18中、為機動的且繞旋 轉軸線Y旋轉。
第一輥16具有第一開松裝置,第一開松裝置分布在側向表面上並適用於抓住纖 維束以當纖維束被拖拽時使纖維束開松。
例如,所述開松裝置包括多個釘20,多個釘20從輥的側向表面突出並具有直線的 或間斷的或分支的模式以具有多個尖端。
優選地,釘20沿在輥的側向表面上描繪的假想螺旋線布置。
開松機8還包括第二開松輥22,第二開松輥22設置在第二艙室M內、為機動的並 繞第二旋轉軸線ζ旋轉,第二旋轉軸線Z與經過第一輥16的旋轉軸線Y的水平面(相對於 地面T)基本平行並例如與該水平面共面。
第二輥22具有第二開松裝置,第二開松裝置例如以結構和功能與上述開松裝置 類似的方式分布於側向表面。
流入管道10將待加工纖維同時至第一艙室18和第二艙室24。
此外,開松機8包括第一流出管道30和第二流出管道觀,第一流出管道30與第一 艙室18相通並用於將纖維給送至後續操作站,第二流出管道觀與第二艙室M相通並且其 也旨在將纖維給送至後續操作站。
例如,設備1包括與開松機8的流出管道觀、30連接的風扇40,以將待加工纖維從 流入管道10起經過艙室18、24向流出管道觀、30抽吸。
設備1還包括分離裝置,分離裝置布置在給送裝置4以及流入管道10中,並且適 用於在清潔裝置4的入口處對待加工纖維流進行分離並將待加工纖維流朝向開松機8的第 一艙室18以及朝向第二艙室M引導。
例如,分離裝置包括分離壁42,分離壁42例如從通向給送裝置4的入口延伸到通 向開松機艙室的輸入處並具有內緣42a,內緣4 抵靠清潔輥如放置,並且內邊緣4 的形 狀被適當確定以依循清潔輥的邊緣並確保分離。
此外,內緣4 優選地抵靠給送輥4b的圓柱形本體4b 『放置,因為軸向棘爪4b 「 優選地軸向中斷以允許分離壁42延伸到圓柱體4b'的表面。
優選地,將分離壁42製成兩個部分
a)上遊部分42b,布置在給送裝置4中並在給送輥4b上遊放置,並其上遊部分42b 從入口延伸到給送裝置4 ;以及
b)下遊部分42c,布置在給送輥4b下遊並位於流入管道10中且一直延伸到通向 開松機艙室的入口。
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變體,分離壁42從清潔輥或從清潔輥上遊起開始或從清潔 輥與給送輥之間的區域起開始或還是從給送滾起開始延伸。
根據實施方式的一個變體,分離壁42此外還沿輥16、22的旋轉軸線Y、Z延伸,以使第一艙室18與第二艙室M保持分離。
因而待加工纖維F被分為兩個待加工流,這兩個待加工流由第一輥16和第二輥22 單獨加工、彼此互不幹涉並通過單獨的流出管道觀、30從開松機中被取出。
應當注意,在上述變體實施方式中,兩個待加工纖維束流F'僅在風扇40中重新 匯合,並且在重新混合在一起之後,混合的纖維束F"被輸送到後續操作站。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纖維束流保持分離並如此被給動到另一機器。
在又一實施方式中,纖維流在第一輥16和第二輥22的下遊直接重新匯合,從而將 單一纖維流給送到下遊機器。
給送裝置4此外還包括緊靠分離壁42的罩如,罩如位於清潔輥4b和給送輥4b 上方。
例如,罩如包括位於清潔輥如上行方向的平坦部分4d、以及位於清潔輥如上方 並依循清潔輥4a表面模式的弧形部分如。
根據一個優選實施方式,開松機8包括適用於與各自的輥16、22協作的清潔器具 以將雜質從正在被加工的纖維中分離。
例如,清潔器具包括格柵50,格柵50在各自清潔輥16,22的沿重力作用方向的下 方的區域中沿所述旋轉軸線Y,Z並繞各自清潔輥16,22呈弧形延伸。
換言之,格柵50布置在輥16、22下方,使得通過離心力以及通過纖維與格柵50的 幹涉,雜質如殼與正在被加工的纖維束分離。
分離的雜質由合適的雜質積累輸送和運輸裝置從開松機移去。
在一般的纖維加工線操作中,待處理的纖維F,即仍很髒並混有雜質的成束的纖維 通過隨後分成兩個分支2'、2"的單一管道2或通過每一個都向給送裝置4進行供應的兩 個獨立的管道2a、2b朝向給送裝置4輸送,例如抽吸。
在給送裝置4中,小的雜質和灰塵通過拍擊動作被分離。
然後待加工的纖維被輸送到同時向兩個艙室18J4進行供應的流入管道10。
因此纖維流被分為兩個流,每個流由開松輥進行加工。
這樣,每個開松輥對在加工線中正在被加工的全部纖維的約一半進行加工,有利 地使在單一艙室中加工的纖維量以及兩個纖維流的加工程度之間的差異最小化,在加工質 量和纖維束的均勻性方面具有最佳結果。
實際已經確定經加工的纖維束如何當其不「淹沒」開松輥時被更好地開松以及還 被更好地清除雜質。
在艙室中,例如通過空氣真空,被開松裝置的釘抓住的纖維束趨向於從一個釘移 到另一個釘,從入口逐漸移動到出口,從而經歷導致纖維束開松的一種撕碎作用。
此外,被拖拽而旋轉的纖維束撞擊在格柵50上,以使其它雜質如殼分離。
格柵的作用也更加有效,既因為其基於纖維束更好地被輥開松而發生,也因為格 柵最終加工基本相同量的纖維束,而不使纖維束被淹沒或必須加工過低的量。
經加工的纖維束的兩個流F'僅在輥的下行方向,具體地在風扇40中匯合,從而 混合在一起。
比如果僅受單一開松輥處理得到更好開松的來自於兩個開松輥的纖維束在開松機的下行方向更好地混合,因為相對於在軸流式開松機中進行的更為劇烈的隨後清潔操作 更加有效。
創新之處在於,根據本發明的給送裝置克服了已知技術的缺陷,因為其避免了設 計下遊方向機器具體是開松機以用於大的纖維流,這種用於大纖維流的開松機難以製造或 具有無法接受的整體尺寸;該設備允許同時獲得均具有高質量以及加工程度方面均勻的經 加工的纖維。
換言之,在開松機的情況下,每個開松輥對在加工線中正在被加工的全部纖維的 約一半進行加工,有利地使在單一艙室中加工的纖維量以及兩個纖維流的加工程度之間的 差異最小化,在實際加工和纖維束的均勻性方面具有優異的品質。
同時,根據本發明的給送裝置允許對有關實現兩個獨立的纖維加工線方面的加工 線的製造成本進行削減。
事實上,根據本發明的開松機允許將具有高技術含量並且對於確定纖維品質而言 是重要的主要加工操作集中於單一的機器中,使纖維流分離以達到高品質標準,並且在單 一管道中進行全部纖維流在不同機器之間的輸傳。
當然,為滿足可能的及特定的要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上述開松機進行大量 改變和修改,但是所有這些改變和修改包含在所附權利要求限定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為梳棉準備纖維的加工線上的機器的給送裝置G),所述給送裝置能夠在輸入處被 給送纖維流並適於在輸出處將所述纖維給送到下遊機器,所述給送裝置包括清潔輥Ga)、 處於所述清潔輥下遊的給送輥Gb)、以及分離機構,所述分離機構使進入的纖維流分離成 或保持分離成兩個或更多纖維流以給送到所述下遊機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分離機構包括分離壁(42),所述分離壁02) 從位於所述清潔輥上遊的區域朝向通向所述下遊機器的輸入管道(10)的開口延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分離機構包括分離壁(42),所述分離壁02) 從所述清潔輥延伸至通向所述下遊機器的輸入管道(10)的開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分離機構包括分離壁(42),所述分離壁02) 從位於所述清潔輥Ga)下遊以及所述給送輥Gb)上遊的區域延伸至通向所述下遊機器的 輸入管道(10)的開口。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分離機構包括分離壁(42),所述分離壁02) 從所述給送輥Gb)延伸至通向所述下遊機器的輸入管道(10)的開口。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分離機構抵靠所述清潔輥和/或給送輥,以確 保纖維流的分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包括從進入的纖維中去除灰塵的裝置。
8.加工成束纖維的機械,包括-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給送裝置(4); -軸流式開松機,所述軸流式開松機包括a)將正在被加工的纖維送入的輸入管道(10),所述輸入管道(10)連接在所述給送裝 置⑷下遊;b)第一開松輥(16),設置在第一艙室(18)中、繞第一旋轉軸線(Y)轉動、裝配有在側 向表面上分布的第一開松裝置、並能夠將所述成束纖維纏住以當所述成束纖維被拖拽時使 所述成束纖維開松;c)第二開松輥(22),設置在第二艙室04)中、繞第二旋轉軸線(Z)旋轉、並裝配有在 側向表面上分布的第二開松裝置,其中,所述輸入管道將正在被加工的纖維給送至所述第一艙室和第二艙室;d)第一輸出管道(30),與所述第一艙室相通以將纖維向前給送從而進行後續加工;以及e)第二輸出管道( ),與所述第二艙室相通以將纖維向前給送從而進行後續加工; 其中,分離機構從所述給送裝置(4)經過所述輸入管道(10) —直延伸到艙室(18,24)的入口,以將正在被加工的纖維部分地引導向所述開松機的第一艙室(18)以及部分地引 導向所述開松機的第二艙室04)。
9.加工成束纖維的機械,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給送裝置; -軸流式開松機,所述軸流式開松機包括a)將正在被加工的纖維送入的輸入管道(10),所述輸入管道(10)在所述給送裝置(4) 下遊連接;b)第一開松輥(16),設置在第一艙室(18)中、繞第一旋轉軸線(Y)轉動、裝配有在側 向表面上分布的第一開松裝置、並能夠將所述成束纖維纏住以當所述成束纖維被拖拽時使所述成束纖維開松;c)第二開松輥(22),設置在第二艙室04)中、繞第二旋轉軸線(Z)旋轉、並裝配有在 側向表面分布的第二開松裝置,其中,所述輸入管道將正在被加工的纖維給送至所述第一 艙室和第二艙室;以及d')單一輸出管道,與所述第一艙室和第二艙室相通以將纖維向前給送從而進行後 續加工;其中,分離機構從所述給送裝置(4)經過所述輸入管道(10) —直延伸到艙室(18,24) 的入口,以將正在被加工的纖維部分地引導向所述開松機的第一艙室(18)以及部分地引 導向所述開松機的第二艙室04)。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機械,其中,分離壁包括縱向部分0 ),所述縱向部分 (42a)沿輥的旋轉軸線延伸以使兩個艙室分離。
11.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機械,其中,所述第一旋轉軸線和第二旋轉軸線是平行的。
12.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機械,其中,所述第一艙室和第二艙室容納在單一的箱形 殼體(12)中。
13.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機械,其中,開松機構包括從輥的側向表面突出的多個釘 (20)。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機械,其中,所述釘沿在輥的側向表面上繪製的假想螺旋曲線布置。
15.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機械,包括清潔裝置,所述清潔裝置能夠與各自的輥一同 工作以將雜質從正在被加工的纖維中分離。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機械,其中,所述清潔裝置包括格柵(50),所述格柵(50)在 各自的清潔輥的沿重力方向的下方的區域中沿所述旋轉軸線並繞各自的清潔輥呈弧形延 伸。
17.加工成束纖維的系統,包括-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機械⑴;-風扇(40);其中,開松機的輸出管道或單一輸出管道連接到所述風扇,以將正在被加工的纖維從 所述輸入管道起經過艙室向輸出管道抽吸並對所述正在被加工的纖維進行混合。
18.加工成束纖維的系統,包括-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機械(1);-風扇(40);其中,開松機的輸出管道或單一輸出管道連接到所述風扇,以將正在被加工的纖維從 所述輸入管道起經過艙室向輸出管道抽吸並將所述將正在被加工的纖維分離地向下遊輸 送。
19.加工成束纖維的系統,包括-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機械(1);-兩個分離的管道⑶,2",2a,2b),用於向與其連接的給送裝置(4)進行給送。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兩個分離的管道是單一管道O)的分支 (2',2〃)。
全文摘要
一種為梳棉準備纖維的加工線上的機器的給送裝置(4),其包括清潔輥(4a)、位於清潔輥下遊的給送輥(4b)以及分離裝置,該分離裝置將進入的纖維流分離或保持分離為兩個或更多纖維流以向下遊機器給送。
文檔編號D01G9/00GK102031597SQ201010219208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30日
發明者馬裡奧·馬舍雷蒂 申請人:馬佐裡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