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滲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確定方法與流程
2023-10-05 13:49:54 2

本發明涉及石油勘探開發技術,尤其涉及一種低滲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確定方法。
背景技術:
常規油藏井距的確定方法是在均質狀態下確定,低滲透油藏通過開展啟動壓力梯度及長巖心驅替室內研究,結合油藏工程理論與室內實驗,建立了壓力梯度數學模型和壓力分布數學模型。建立的壓力梯度模型能夠清晰判別不同儲層條件下,能否建立有效驅替;建立的壓力分布模型很好的體現不同儲層條件下,壓力在注採井間的變化特點。以壓力分布模型為指導,建立的儲層物性、井距、注採壓差與產能的理論圖版,確定低滲透油藏合理井距。該方法存在的問題:需要大量的室內實驗獲得基礎數據,工作量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低滲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確定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低滲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進行室內滲流實驗,採集室內滲流速度實驗數據與時間的對應關係數據以及壓力梯度與時間的對應關係數據;採集所用的工具為壓力傳感器。
2)根據壓力梯度數據和滲流速度建立壓力梯度與滲流速度的三參數數學模型:
其中,v為滲流速度,為壓力梯度,a1,a2,b為待定參數;
3)採用室內滲流實驗數據對模型參數進行擬合;確定待定參數;得到a1=,a2=,b=;
4)根據三參數模型推導等產量一源一匯平面徑向穩定流壓力P分布公式;
其中,Piwf為注水井井底流壓,B為……的體積係數,q為……的流量,L為……,r為……,rw為……,h為……;
5)以不同儲層滲透率巖心流變性測試數據為基礎,計算不同巖心滲透率下產能與合理井距關係,獲得不同滲透率條件下,油井配產與合理井距關係圖版;
6)根據壓力分布和油井配產與合理井距關係圖版,確定合理井距。
本發明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通過建立儲層物性、井距、注採壓差與產能的關係,確定低滲透油藏合理井距,有效指導了井距優化及配產。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井距理論圖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如圖1所示,一種低滲透油藏合理井距的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進行室內滲流實驗,利用傳感器與壓力表採集室內滲流速度實驗數據與時間的對應關係數據以及壓力梯度與時間的對應關係數據;
2)根據壓力與傳播速度建立了壓力梯度與滲流速度的三參數數學模型:
其中,v為滲流速度,為壓力梯度,a1,a2,b為待定參數;
3)採用室內滲流實驗數據對模型參數進行擬合;確定待定參數;得到a1=0.1669,a2=0.6655,b=73.13;
4)根據三參數模型推導等產量一源一匯平面徑向穩定流壓力P分布公式;
其中,Piwf為注水井井底流壓,B為體積係數,q為流量;
5)以不同儲層滲透率巖心流變性測試數據為基礎,計算不同巖心滲透率下產能與合理井距關係,獲得不同滲透率條件下,油井配產與合理井距關係圖版;
6)根據壓力分布和油井配產與合理井距關係圖版,確定合理井距。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於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