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攜式偏光鏡片品質檢測箱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2:56:14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鏡片檢測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可攜式偏光鏡片品質檢測箱。
背景技術:
對於偏光鏡片的檢驗,需要在特殊裝備或檢測儀器中依次對鏡片進行檢測,檢測一般需要有光源,而檢測偏光方向需要有偏光板,大多儀器僅能檢測一個項目,如對鏡片進行抽檢或是臨時需要進行檢測,就很不方便,檢測效率也很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攜式偏光鏡片品質檢測箱,其可集鏡片表面品質檢查、偏光方向確定,顏色對比等功能於一體,便於攜帶。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可攜式偏光鏡片品質檢測箱,包括一箱體,箱體的底部形成一燈箱底座,箱體包括有頂面及四個側面,其中,前側面形成敞口,對應前側面後方的背側板中部設有一光源位於箱體內,燈箱底座為一密封箱體,燈箱底座中設有光源,燈箱底座的頂面形成箱體的底面,燈箱底座的頂面形成鋼化玻璃,鋼化玻璃的下方設置光擴散板,燈箱底座的頂面分成左右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的鋼化玻璃與光擴散板之間增設有偏光板。
進一步,箱體中的光源為設置在背側板內側面中部的一長條形的燈管,燈管通過兩設置在箱體側面上的支架支撐,燈管採用220V白熾燈光源。
進一步,背側板的內側採用黑色啞光漆噴塗。
進一步,燈箱底座的光源為設置在燈箱底座內的至少一燈管,燈管採用220V白熾燈光源。
進一步,箱體形成一縱截面呈直角梯形的四稜台形狀,箱體的兩側面形成直角梯形,箱體前側面形成傾斜側面。
進一步,箱體的外側設有一開關,開關連接箱體中的光源和燈箱底座中的光源。
採用上述結構後,本實用新型可集鏡片表面品質檢查、偏光方向確定,顏色對比等功能於一體,功能多樣,使用方便,且便於攜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偏光鏡片品質檢測箱包括一箱體1,箱體1的底部形成一燈箱底座2。箱體1包括有頂面和四個側面,底面則直接連接在燈箱底座2上。本實施例中的箱體形成一縱截面呈直角梯形的四稜台形狀,箱體的兩側面形成直角梯形,箱體前側面11形成傾斜側面,以方便觀察鏡片。箱體的前側面11形成開放的敞口,其餘各面形成密封箱體,對應前側面後方為背側板12,背側板12的內側面中部設有一光源3位於箱體內。箱體1中的光源2可為設置在背側板3內側面中部的一長條形的燈管31,燈管31通過兩設置在箱體側面上的支架32支撐,支架32設置在兩直角梯形側面的內側,燈管21可採用220V白熾燈光源。同時,背側板12的內側採用黑色啞光漆噴塗,避免反射光幹擾。進一步,箱體外側設有一開關14,開關14連接至光源3,通過開關14可控制光源3的啟閉。當需要檢查鏡片表面是否存在質量缺陷時,只需要打開光源3,將鏡片放置在前側面前方,通過後側光源,就可以正常檢驗鏡片的表面品質。
在箱體1的底部設有一燈箱底座2,燈箱底座2為一方形的密封箱體結構,連接設置在箱體的底面上。燈箱底座2的頂面形成箱體1的底面,燈箱底座2的頂面形成鋼化玻璃21,鋼化玻璃的下方設置光擴散板22。燈箱底座2中設有光源4,燈箱底座2的光源4可為設置在燈箱底座2內的至少一燈管41,本實施例設置兩個燈管41,燈管41可採用220V白熾燈光源,光源4同時也連接開關14,可通過開關14來控制光源4的啟閉。
進一步,為使燈箱底座2能夠對鏡片進行測試偏光方向確定及顏色對比,燈箱底座2的頂面分成左右兩部分,在其中一部分的鋼化玻璃21與光擴散板22之間增設有偏光板23,另一部分則僅有鋼化玻璃21及光擴散板22。即燈箱底座2的頂面分為左右兩部分,本實施例中,左側部分由上至下為鋼化玻璃21、偏光板23、光擴散板23組成,用於鏡片的偏光方向確定。而頂面的右側部分由上至下為鋼化玻璃21、光擴散板22組成,用於顏色對比。
而當需要確定鏡片的偏光方向時,打開燈箱底座2的光源,將鏡片放置於有偏光板23的鋼化玻璃21的一側上即可。需要對比鏡片的顏色時,將鏡片放置在沒有偏光板23的鋼化玻璃21的一側上即可。本實用新型可集鏡片表面品質檢查、偏光方向確定,顏色對比等功能於一體,功能多樣,使用方便,且便於攜帶。
上述實施例和圖式並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