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道碴用的挖掘鏈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2:48:49 1
專利名稱:清除道碴用的挖掘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挖掘鏈,它是由鏈節連接起來的循環式鏈條。鏈節上固定有刮取機構,用於清除軌道下面的道碴,還有位於刮取機構之間覆蓋鏈節的防護板。
背景技術:
US 4614238號專利介紹的這樣一種挖掘鏈已為人們所知。這條挖掘鏈由許多鏈節組成,利用萬向接頭將它們連接成循環式鏈條。每個鏈節有一塊防護板。每隔兩個鏈節的第三個鏈節的防護板上有刮板式葉片。在萬向接頭處,防護板是搭接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要創造一種上述類型的挖掘鏈,要求使用這條挖掘鏈時能減少它的汙染程度。
上述技術問題通過這樣一種挖掘鏈來解決,它具有許多相互連接起來形成一循環式鏈條的鏈節和固定在這些鏈節上的用於清除軌道下面道碴的刮取機構,以及位於這些刮取機構之間覆蓋鏈節的防護板,按照本發明,分別在相鄰的兩個刮取機構之間有一個跨越兩塊相鄰防護板的粘土推頂機構,該推頂機構僅固定在兩塊防護板中的一塊上。
清篩道床時,粘土和泥土會嚴重汙染挖掘鏈。汙染主要出現在每個鏈節的防護板處。利用一個結構簡單的裝置就可以自動清除挖掘鏈轉向點的粘土塊或泥土塊。這項清理過程在挖掘鏈嚴重汙染之前,或者更確切地說從長遠角度考慮在挖掘鏈可能損壞之前,即已完成。此外,這種汙染會降低挖掘鏈的挖碴效率,因為附著的粘土在挖碴過程中始終被強行攜帶。粘土推頂機構也能避免發生這個負面影響。
按照本發明的一有利設計,所述板狀的粘土推頂機構具有一些手指形扒齒或缺口,這些扒齒或缺口沿挖掘鏈運轉方向設置在粘土推頂機構的一個後端。
按照本發明的另一有利設計,所述粘土推頂機構固定在沿挖掘鏈運轉方向處於具有刮取機構的鏈節後面的那個鏈節上。
按照本發明的又一有利設計,所述粘土推頂機構可拆卸地固定在防護板上。
下面藉助附圖所示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予以詳細說明,附圖中圖1為裝有按照本發明的挖掘鏈的清篩機的側視圖,圖2為沿圖1箭頭II所示方向對於挖掘鏈的視圖,圖3為挖掘鏈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所示挖掘鏈1裝在一輛清篩機2上,用於清篩道床3。作業時,挖掘鏈1環繞在抬起的軌道4下面。此時汙染的道碴5經過導槽6從投料點7送入篩分裝置8。在篩分裝置中篩清的道碴5再以眾所周知的方式方法回填給軌道4。
圖2和3較詳細地示出了挖掘鏈1,它由許多鉸接在一起的鏈節9組成。每隔兩個鏈節的第三個鏈節9上裝有經過淬火的刮取機構10。這種鏈節9之間的兩個鏈節裝有防護板11。在每個沿運轉方向12直接位於裝有刮取機構10的鏈節9前面的鏈節9的防護板上固定有一個板狀的粘土推頂機構13。該推頂機構至少有一部分跨越下一個鏈節9的相鄰防護板11。在此範圍內,粘土推頂機構13具有手指狀扒齒14及相應的缺口15。粘土推頂機構13利用緊固件16隻固定在防護板11上。
作業時,將挖掘鏈1置於軌道4下面,然後使之按運轉方向12轉動,以挖掘道床3。道床3或者更確切地說道碴5往往被粘土嚴重汙染。這些汙染物能形成可觀的粘土塊17,附著在挖掘鏈1的防護板11上。
如圖3特別所示,粘土塊17在挖掘鏈1轉向點區域18脫離挖掘鏈,確切地說粘土塊被甩掉。轉向點18位於挖碴點19和投料點7。如果有一個在挖碴點19被汙染的鏈節9到達導向輪20形成的轉向點18,粘土推頂機構13就連同附著在上面的粘土塊17離開這個鏈節9。然後刮取機構10即將粘土塊17繼續送走。
權利要求
1.一種挖掘鏈(1),它具有許多相互連接起來形成一循環式鏈條的鏈節(9)和固定在這些鏈節上的用於清除軌道(4)下面道碴(5)的刮取機構,以及位於這些刮取機構(10)之間覆蓋鏈節(9)的防護板(11),其特徵在於分別在相鄰的兩個刮取機構(10)之間有一個跨越兩塊相鄰防護板(11)的粘土推頂機構(13),該推頂機構僅固定在兩塊防護板(11)中的一塊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鏈,其特徵在於所述板狀的粘土推頂機構(13)具有一些手指形扒齒(14)或缺口(15),這些扒齒(14)或缺口(15)沿挖掘鏈(1)運轉方向(12)設置在粘土推頂機構(13)的一個後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挖掘鏈,其特徵在於所述粘土推頂機構(13)固定在沿挖掘鏈(1)運轉方向(12)處於具有刮取機構(10)的鏈節(9)後面的那個鏈節(9)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挖掘鏈,其特徵在於所述粘土推頂機構(13)可拆卸地固定在防護板(11)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挖掘鏈(1),其由相互連接成一循環鏈條的鏈節(9)組成。鏈節(9)上固定有刮取機構(10),用於清除軌道下面的道碴。鏈節上還固定有防護板。兩個相鄰刮取機構(10)之間設有一粘土推頂機構(13)。該推頂機構跨越兩個相鄰的防護板(11),但只固定在兩塊防護板(11)中的一塊上。
文檔編號E01B27/04GK1477265SQ0315262
公開日2004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02年8月2日
發明者約瑟夫·陶依爾, 曼弗雷德·布魯寧格, 德 布魯寧格, 約瑟夫 陶依爾 申請人:弗蘭茨普拉塞鐵路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弗蘭茨普拉塞鐵路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