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平衡訓練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14:00:04 1
專利名稱:運動平衡訓練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運動器材,特別是涉及一種運動平衡訓練器。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現有一種可充氣的健身球1,是利用該健身球1具有的彈性,當使用者以背部躺靠或以髖部俯臥於健身球1上時,可達到鍛鍊腹肌、手臂肌肉等健身目的。
再如圖2所示,另一種平衡訓練器2,具有一可擺置於地面上的底座201及一與該底座201固接且內部可充氣的半球體202。使用者可將背部躺靠於半球體202上以鍛鍊腹肌,或以單腳站立於半球體202上,以進行平衡訓練。
雖然,上述兩種健身器材都可達到鍛鍊肌肉、健身等目的,但是在操作上略顯單調,其運動功能及效果十分有限。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供平衡訓練且可達到多用途操作功能的運動平衡訓練器。
本實用新型運動平衡訓練器,設有一球體及一定位在球體上的板體。球體有一第一半球殼、一沿一軸線而與第一半球殼對接的第二半球殼及一環設於第一、二半球殼對接處的定位環片。第一、二半球殼的截面均呈非等軸立體弧面狀,有一可互相對接的第一、二環緣及一由第一、二環緣沿軸線呈相反的二端部逐漸收縮的第一、二弧端部,第一、二環緣各有一垂直於軸線的長軸直徑,且第一、二半球殼對應於軸線各有一第一、二短軸半徑,且第一短軸半徑不大於長軸直徑的二分之一,而第二短軸半徑不大於長軸直徑的三分之一。板體有一可供定位環片固設的第一平面、一與第一平面相背設置的第二平面及一可貫通第一、二平面且圍繞軸線所開設的開孔,開孔的直徑小於球體的長軸直徑,第二半球殼的第二弧端部可穿過開孔。藉此,利用第一、二半球殼的第一、二弧端部可相對產生彈性浮動,且與板體配合操作,可達到多功能體能訓練目的。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運動平衡訓練器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圖1是現有一種健身球的操作圖。
圖2是現有另一種平衡訓練器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第一操作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第二操作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第三操作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第四操作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第五操作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第六操作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第七操作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第八操作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第九操作圖。
圖14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第十操作圖。
圖15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第十一操作圖。
圖16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第十二操作圖。
圖1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平面組合圖。
圖18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第一操作圖。
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方便說明,以下的實施例,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
如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運動平衡訓練器的一第一實施例包括一球體10、一定位在球體10上的板體20、若干連接在板體20上的輔助拉索30及可使球體10獲得穩固定位的下固定片40、上固定片50。
球體10是由塑膠模壓一體成型製成中空球狀,內部可充氣或裝填水。球體10有一第一半球殼11、一沿一軸線而與第一半球殼11對接的第二半球殼12及一環設於第一、二半球殼11、12對接處的定位環片13。第一、二半球殼11、12的截面均呈非等軸立體弧面狀,各有一可互相對接的第一、二環緣111、121及一由第一、二環緣111、121沿軸線呈相反的二端部逐漸收縮的第一、二弧端部112、122,第一弧端部112上設有若干具有按摩作用的凸粒113,且第一、二環緣111、121各有一垂直於軸線的長軸直徑D,且第一、二半球殼11、12對應於軸線各有一第一、二短軸半徑R1、R2,且第一短軸半徑R1小或等於長軸直徑D的二分之一,而第二短軸半徑R2小於或等於長軸直徑D的三分之一。定位環片13有若干定位孔131。
板體20有一可供定位環片13固設的第一平面21、一與第一平面21相背設置的第二平面22、一可貫通第一、二平面21、22且圍繞軸線所開設的開孔23及若干對稱設置在板體20二側端部的定位杆24。第一平面21上有若干圍繞開孔23而設的穿孔211,可以螺絲穿過定位環片13的定位孔131而將球體10定位。開孔23的直徑小於球體10長軸直徑D,第二半球殼12的第二弧端部122可穿過開孔23,且凸伸在第二平面22外側。
輔助拉索30有二長輔助拉索31及二短輔助拉索32。長、短輔助拉索31、32各有一索體311、321、一固設在索體311、321一端部且扣結在定位杆24上的扣件312、322、一與扣件312、322相反設置且固設在索體311、321另一端部的拉把313、323。索體311、321用彈性及伸縮性的材質製成,也可用不帶彈性但是可調整長度的織帶。扣件312、322可自定位杆24上拆離。
利用螺絲將下固定片40固定在板體20上且將定位環片13夾壓固定在第一平面21上。
上固定片50是對應下固定片40而受鎖絲鎖固在第二平面22上。
如圖4所示,組配完成且使第一平面21、第一半球殼11均朝下設置,而第二半球殼12則朝上設置。利用第一半球殼11可使板體20產生不同水平角度的彈性浮動,在此狀態下,可適用於初學者操作使用。
另外,可依操作功能的不同而將運動平衡訓練器上下翻轉,且使第一平面21及第一半球殼11朝上設置,輔助拉索30則可適時地組配在板體20的特定方位的定位杆24上。此時,第二半球殼12的第二弧端部122抵止在地面上,而第一弧端部112可相對於第二弧端部122產生彈性作用,在這種狀態下,操作難度、挑戰性均較高。
因此,利用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可進行下列操作訓練一、如圖5所示,在第二平面22朝上設置的狀態下,第一半球殼11的第一弧端部112抵止在地面上。當操作者以雙腳同時踩踏在板體20兩側(跨設在球體10兩側),利用球體10提供板體20的不同水平角度的浮動彈性,操作者必須以雙腳的支撐力配合上半身各部位保持平衡,才可穩定地站立於板體20上,可進行腰、腹、大腿的肌肉訓練。也可利用雙腳對板體20左右兩側進行踏步運動及平衡操作。
二、如圖6所示,在第二平面22朝上設置的狀態下,操作者的雙腳站立在板體20側端部,且使上半身進行下彎動作,隨著腳站立位置的改變,板體20也相對產生不同角度的傾斜狀態,且可進行拉筋、柔軟運動。
三、如圖7所示,當操作者以雙手抵靠在板體20上、雙腳腳尖抵止於地面上,就可進行伏地挺身的操作,可增進體能訓練的目的。
四、如圖8所示,當操作者先將長輔助拉索31裝設連接在板體20上,且雙腳也站立在板體20上,就可進行扭腰、平衡訓練。
五、如圖9所示,將運動平衡訓練器上下翻轉,促使第一平面21及第一半球殼11朝上設置且未配合裝設輔助拉索30的狀態下,當操作者以單腳踩踏在球體10的第一弧端部112上時,操作者為了不自球體10上落下,必須使身體各部位保持平衡,藉此可達到單腳平衡訓練及體能訓練的目的。同時,利用腳底踩在凸粒113上可達到止滑及按摩的目的。
六、如圖10所示,類似於圖9的動作,當操作者以單腳踩踏在球體10的第一弧端部112上、單手拉持於長輔助拉索31,藉此可達到單腳平衡訓練及伸展運動的目的。
七、如圖11所示,當操作者以單腳半蹲在球體10的第一弧端部112上時,可進行平衡及腿部肌肉訓練。
八、如圖12所示,將長輔助拉索31安裝在該板體20兩側端部位於中間的定位杆24上,當操作者以雙腳站立於球體10的第一弧端部112上,且以雙手握持在長輔助拉索31的拉把313時,利用索體311的伸縮特性,就可在進行平衡操作時也進行扭腰運動。另外,長輔助拉索31也可安裝在不同位置的定位杆24上。
九、如圖13所示,當操作者將頭部枕放在第一半球殼11上,雙腳勾掣於長輔助拉索31的拉把313、雙手拉掣於短輔助拉索32的拉把323上時,就可進行手臂及腿部肌肉訓練。
十、如圖14所示,當操作者將背、腰部跨置在第一半球殼11上時,可達到伸展及鍛鍊腹肌目的。
十一、如圖15所示,當操作者以臀部坐置在第一半球殼11上,且雙腳著地、雙手拉掣於短輔助拉索32上時,也可達到訓練手臂肌肉目的。
十二、如圖16所示,當操作者以雙手按壓在第一半球殼11上,且以單腳掣動短輔助拉索32的拉把323時,就可達到訓練臂、腿肌肉目的。
再如圖17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包含一由球體10及板體20所組成的平衡單元100及二支撐單元200。球體10與板體20的形狀結構與第一實施例完全相同,在此不再多加說明。支撐單元200設置在平衡單元100兩側,各有一可穩固定位在地面上的基座60及一固設在基座60上的操作杆70。操作杆70具有一連接在基座60上的底杆件71、一沿底杆件71的長度方向銜接的彈性元件72、一相反於底杆件71而套接在彈性元件72一頂端部的握持杆件73及一可三百六十度旋轉地套設在握持杆件73一頂端部的旋鈕74。彈性元件72是用螺旋彈簧、玻璃纖維或橡膠材質製成的中空圓筒,可使握持杆件73相對於底杆件71產生三百六十度的旋轉操作,旋鈕74被操作時可順暢地相對於握持杆件73產生轉動。且如假想線所示,平衡單元100可以雙面搭配支撐單元200使用。
藉此,如圖18所示,當操作者站立在平衡單元100的球體10或板體20上,且以雙手握持在支撐單元200的旋鈕74上時,利用支撐單元200的可撓特性,可提供操作者的平衡輔助支撐。
歸納上述,本實用新型的運動平衡訓練器具有多種操作功能,且可產生訓練平衡及體能的功效,確實能達到預期的使用操作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運動平衡訓練器,包括一球體及一定位在球體上的板體,其特徵在於球體有一第一半球殼、一沿一軸線而與第一半球殼對接的第二半球殼及一環設於第一、二半球殼對接處的定位環片,第一、二半球殼的截面均呈非等軸立體弧面狀,有一可互相對接的第一、二環緣及一由第一、二環緣沿軸線呈相反的二端部逐漸收縮的第一、二弧端部,第一、二環緣各有一垂直於軸線的長軸直徑,且第一、二半球殼對應於軸線各有一第一、二短軸半徑,且第一短軸半徑不大於長軸直徑的二分之一,而第二短軸半徑不大於長軸直徑的三分之一,第一、二弧端部可相對產生不同角度的彈性浮動;板體有一可供定位環片固設的第一平面、一與第一平面相背設置的第二平面及一可貫通第一、二平面且圍繞軸線所開設的開孔,開孔的直徑小於球體的長軸直徑,第二半球殼的第二弧端部可穿過開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動平衡訓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運動平衡訓練器還包括若干連接在板體上的輔助拉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運動平衡訓練器,其特徵在於輔助拉索設有二長輔助拉索及二短輔助拉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動平衡訓練器,其特徵在於第一半球殼的第一弧端部設有若干凸粒。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動平衡訓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運動平衡器還包括有固設在板體第一、二平面上的第一固定片及第二固定片,且使定位環片夾在第一固定片與第一平面之間。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動平衡訓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衡訓練器還包括至少一支撐單元,支撐單元設有一可穩固定位在地面上的基座及一固設在基座上的操作杆,操作杆有一連接在基座上的底杆件、一沿底杆件的長度方向銜接的彈性元件及一相反於底杆件而套接在彈性元件一頂端部的握持杆件,彈性元件提供該握持杆可相對於底杆件產生彈性扭力。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運動平衡訓練器,其特徵在於支撐單元還設有一可三百六十度旋轉地套設在握持杆件一頂端部的旋鈕。
專利摘要一種運動平衡訓練器,包括一球體及一定位在球體上的板體。球體設有一第一半球殼、一與第一半球殼對接的第二半球殼及一環設在第一、二半球殼上的定位環片,板體有一可供第二半球殼穿過的開孔。利用球體的設置可使板體相對於地面產生不同水平角度的彈性浮動,且利用球體與板體配合操作,可達到多功能體能訓練目的。
文檔編號A63B22/00GK2569833SQ0225235
公開日2003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29日
發明者林國芬 申請人:雷仁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