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三醋酸和天絲的混紡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方法與流程
2023-10-09 00:05:29 2

本發明屬於紡織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三醋酸和天絲的混紡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三醋酸酯纖維是由天然木漿為原料製成的半合成纖維,集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的優點於一身。主要有以下特點:
1、光澤柔和自然、色澤鮮豔、具有透明感,三醋酸酯纖維光澤柔和在於纖維表面所具有的不規則的溝紋,這些溝紋會擴散光線而產生柔軟自然的光澤;此外由於,纖維折射率低,以及原料使用高純度的木漿,可表現出鮮豔又具有透明感的色澤;
2、三醋酸酯纖維非常柔軟,三醋酸酯纖維是一般纖維中楊格係數最低的纖維之一,是非常柔軟的素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三醋酸和天絲的混紡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方法,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對三醋酸和天絲的混紡針織面料進行染色加工。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三醋酸和天絲的混紡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本染色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對混紡針織面料進行鹼減量處理:
a、按照1:15的浴比在染色機內加入清水、除油劑和片鹼,運行5min;其中,除油劑的含量為2.0g/l,片鹼的佔比為0.2%;
b、升溫至120℃,保溫60min;
c、以1℃/min的速率降溫至70℃,然後進行排水;
d、降溫至60℃,水洗兩次;
e、在60℃水溫下,加入冰醋酸進行中和,冰醋酸的適量為0.5g/l,持續6min;
f、再次對中和後的布料水洗一次。
原理:利用三醋酸的不耐強鹼,高溫的特性,加入少量的片鹼,三醋酸表面被鹼腐刻後,質量變輕,纖維直徑變細,表面形成凹坑,消除的纖維表面的極光,並增加織物交織點的空隙,使織物手感柔軟,光澤柔和,同時改善了西溼速乾性。同時適量的鹼,對纖維進行的退漿,增加了其染色性能。
2、對三醋酸酯纖維進行染色:
a、鹼減量處理完成後,將水排盡,按照1:15的浴比及織物吸水率加入清水和勻染劑;將溫度控制在40℃,然後加入冰醋酸或醋酸鈉將水的ph值調至4.0;其中,勻染劑的含量為1g/l,冰醋酸的含量為1.5g/l,醋酸鈉的含量為1.5g/l;
b、升溫至60℃,將夏利靈深紅swf-n染料線性加入,至染料佔比為1.5%,加入染料過程為10min,然後運行6min;
c、以2℃/min的速率升溫至90℃;以1℃/min的速率升溫至120℃;以1.5℃/min的速率升溫至130℃,保溫30min;
d、以1℃/min的速率降溫至70℃,然後進行排水。
3、對染色後的三醋酸酯纖維進行後處理:
a、染色完成,將水排盡,按照1:15的浴比及織物吸水率加入清水、純鹼及保險粉;其中,純鹼的含量為4g/l,保險粉的含量為4g/l;
b、升溫至75℃保溫30min;
c、降溫至70℃,將水排盡;
d、重複上述步驟a、步驟b和步驟c;
e、加入冰醋酸進行中和,冰醋酸的含量為0.5g/l,持續6min;
f、再次對布料進行水洗,至布面乾淨。
三醋酸在強鹼性條件下不耐高溫,為保證織物牢度,故採用75℃*30min兩次還原法。
4、對天絲進行染色處理:
a、還原清洗至布面乾淨後,將水排盡,按照1:15的浴比及織物吸水率加入清水、熬合分散劑g600c及浴中抗皺劑bc固,運行10分鐘;此步驟在40℃下進行;其中,熬合分散劑g600c的含量為3g/l,浴中抗皺劑bc固含量為3g/l;
b、線性加入元明粉,持續10min,至元明粉含量為40g/l;
c、線性加入英彩克隆洋紅cd染料,持續25min,至染料佔比為1.5%;運行10min;
d、以1℃/min升溫至60℃;保溫10min;
e、線性加入純鹼,持續20min,至純鹼含量為7g/l;運行10min;
f、線性加入純鹼,持續25min,至純鹼含量為13g/l;保溫60min,然後排水。
5、對染色後的天絲進行後處理:
a、染色完成後,將水排盡,水洗兩次;
b、加入冰醋酸中和,冰醋酸含量為0.3g/l,然後排水;
c、按1:15的浴比加入清水,加入淨洗劑sc,升溫至85℃,然後保溫20min;其中,淨洗劑sc的含量為2g/l;
d、以1℃/min的速率降溫至70℃,然後進行排水;
e、水洗三次;
f、加入冰醋酸進行中和,溢流水洗20min至缸內水澄清,然後將布料出缸;其中,冰醋酸含量為0.3g/l。
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混紡針織面料進行鹼減量處理過程中,必須低溫加鹼,加完後,運行5min,使坯布帶鹼均勻後才可升溫,否則可能會影響布面光澤度及手感。
鹼減量處理及染三醋酸時都採用的是高溫,降溫時注意降溫速度,最好不要超過1℃/min;同時染缸內載布量不宜過大,最好不要超過最大載布量的60%。
在還原清洗及後面的皂洗過程中,注意坯布色牢度。
在上述的一種三醋酸和天絲的混紡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方法中,所述染色機為日阪製造公司生產的高溫高壓溢流染色機。
在上述的一種三醋酸和天絲的混紡針織面料的染色加工方法中,所述染色機的主泵壓力為60%,主泵圈時為120圈/s。
在染色過程中,注意主泵壓力及圈時的控制,為減少擦傷及勻染性。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1、利用三醋酸的不耐強鹼,高溫的特性,加入少量的片鹼,三醋酸表面被鹼腐刻後,質量變輕,纖維直徑變細,表面形成凹坑,消除的纖維表面的極光,並增加織物交織點的空隙,使織物手感柔軟,光澤柔和,同時改善了西溼速乾性。同時適量的鹼,對纖維進行的退漿,增加了其染色性能。
2、採用本方法對三醋酸酯纖維進行染色和後處理時,不影響混紡針織面料中天絲之後的染色,也不會對天絲造成損傷;此後,在對天絲進行染色和後處理時,不影響混紡針織面料中三醋酸酯纖維之後的染色,也不會對三醋酸酯纖維造成損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混紡針織面料鹼減量處理的工藝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中三醋酸酯纖維的染色工藝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中三醋酸酯纖維的後處理工藝流程圖;
圖4是本發明中天絲的染色工藝流程圖;
圖5是本發明中天絲後的處理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設備和設備參數為:採用日阪製造公司生產的高溫高壓溢流染色機,主泵壓力為60%,主泵圈時為120圈/s。
對混紡針織面料進行鹼減量處理:
按照1:15的浴比在染色機內加入清水、除油劑和片鹼,運行5min;其中,除油劑的含量為2.0g/l,片鹼的佔比為0.2%;升溫至120℃,保溫60min;以1℃/min的速率降溫至70℃,然後進行排水;降溫至60℃,水洗兩次;在60℃水溫下,加入冰醋酸進行中和,冰醋酸的適量為0.5g/l,持續6min;再次對中和後的布料水洗一次。
利用三醋酸的不耐強鹼,高溫的特性,加入少量的片鹼,三醋酸表面被鹼腐刻後,質量變輕,纖維直徑變細,表面形成凹坑,消除的纖維表面的極光,並增加織物交織點的空隙,使織物手感柔軟,光澤柔和,同時改善了西溼速乾性。同時適量的鹼,對纖維進行的退漿,增加了其染色性能。
對三醋酸酯纖維進行染色:
鹼減量處理完成後,將水排盡,按照1:15的浴比及織物吸水率加入清水和勻染劑;將溫度控制在40℃,然後加入冰醋酸或醋酸鈉將水的ph值調至4.0;其中,勻染劑的含量為1g/l,冰醋酸的含量為1.5g/l,醋酸鈉的含量為1.5g/l;升溫至60℃,將夏利靈深紅swf-n染料線性加入,至染料佔比為1.5%,加入染料過程為10min,然後運行6min;以2℃/min的速率升溫至90℃;以1℃/min的速率升溫至120℃;以1.5℃/min的速率升溫至130℃,保溫30min;以1℃/min的速率降溫至70℃,然後進行排水。
對染色後的三醋酸酯纖維進行後處理:
染色完成,將水排盡,按照1:15的浴比及織物吸水率加入清水、純鹼及保險粉;其中,純鹼的含量為4g/l,保險粉的含量為4g/l;升溫至75℃保溫30min;降溫至70℃,將水排盡;重複上述步驟a、步驟b和步驟c;加入冰醋酸進行中和,冰醋酸的含量為0.5g/l,持續6min;再次對布料進行水洗,至布面乾淨。
三醋酸在強鹼性條件下不耐高溫,為保證織物牢度,故採用75℃*30min兩次還原法。
對天絲進行染色處理:
還原清洗至布面乾淨後,將水排盡,按照1:15的浴比及織物吸水率加入清水、熬合分散劑g600c及浴中抗皺劑bc固,運行10分鐘;此步驟在40℃下進行;其中,熬合分散劑g600c的含量為3g/l,浴中抗皺劑bc固含量為3g/l;線性加入元明粉,持續10min,至元明粉含量為40g/l;線性加入英彩克隆洋紅cd染料,持續25min,至染料佔比為1.5%;運行10min;以1℃/min升溫至60℃;保溫10min;線性加入純鹼,持續20min,至純鹼含量為7g/l;運行10min;線性加入純鹼,持續25min,至純鹼含量為13g/l;保溫60min,然後排水。
對染色後的天絲進行後處理:
染色完成後,將水排盡,水洗兩次;加入冰醋酸中和,冰醋酸含量為0.3g/l,然後排水;按1:15的浴比加入清水,加入淨洗劑sc,升溫至85℃,然後保溫20min;其中,淨洗劑sc的含量為2g/l;以1℃/min的速率降溫至70℃,然後進行排水;水洗三次;加入冰醋酸進行中和,溢流水洗20min至缸內水澄清,然後將布料出缸;其中,冰醋酸含量為0.3g/l。
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混紡針織面料進行鹼減量處理過程中,必須低溫加鹼,加完後,運行5min,使坯布帶鹼均勻後才可升溫,否則可能會影響布面光澤度及手感。
鹼減量處理及染三醋酸時都採用的是高溫,降溫時注意降溫速度,最好不要超過1℃/min;同時染缸內載布量不宜過大,最好不要超過最大載布量的60%。
在還原清洗及後面的皂洗過程中,注意坯布色牢度。
在染色過程中,注意主泵壓力及圈時的控制,為減少擦傷及勻染性。
對通過本加工方法處理後的混紡針織面料進行色牢度測試,結果如下表:
耐洗滌色牢度按gb/t3921-2008測試,耐摩擦色牢度按gb/t3920-2008測試,耐水色牢度按gb/t5713--2013《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水色年度》測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