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芯紗整理有捻平行紡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22:17:24 3
本發明涉及到紡紗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到一種芯紗整理有捻平行紡紗裝置。
背景技術:
平行紡又稱包纏紡,其利用空心錠子進行紡紗,用平行紡紗機生產的紗稱為平行紗,也稱P.L紗。平行紡試講一根無捻平行纖維條作為芯紗,外包長絲或已紡成的短纖紗,經包纏成紗後繞在筒子上,由於芯紗的纖維沒有加捻,因此稱為平行紡。當紗線收到拉伸作用時,長絲對短纖條施加徑向壓力,使短纖維之間產生摩擦力而使平行紗具有一定的強力。
平行紗可以紗代線,以獨特的成紗結構而適用於無捻、弱捻和起絨類產品,給人以一種高檔的感覺。但是目前的平行紡紗裝置均採用單根長絲或者短纖紗進行外包,使得紡紗品種和成紗質量受到一定的限制。
針對此,本發明給出一種芯紗整理有捻平行紡紗裝置,以實現對芯絲被外包紗包纏前的整理,或者實現對芯絲被外包紗包纏前的加捻,繼而改善成紗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給出一種芯紗整理有捻平行紡紗裝置,以實現對芯絲被外包紗包纏前的整理,或者實現對芯絲被外包紗包纏前的加捻,繼而改善成紗質量。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芯紗整理有捻平行紡紗裝置,包括牽伸裝置,所述牽伸裝置包括後羅拉對、中羅拉對和前羅拉對,在所述牽伸裝置的下部設置有上空心錠子,所述上空心錠子的頂端開放,在所述上空心錠子的內部加裝有導紗裝置,所述導紗裝置的數量在3-10之間,所述導紗裝置包括中間軸,所述中間軸為圓柱形,所述中間軸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上空心錠子的內側,在所述中間軸上加裝有導紗輪,所述導紗輪可沿著中間軸自由轉動,在所述上空心錠子的下部設置有下空心錠子,所述下空心錠子為空心的圓柱形,所述上空心錠子的底端與上空心錠子的頂端通過軸承互通性連接,所述軸承包括開和關兩種狀態,所述軸承處於開狀態時,上空心錠子不隨下空心錠子一起轉動,所述軸承處於關狀態時,上空心錠子和下空心錠子固定連接,在所述下空心錠子的外側圓周上固定連接有託盤,所述託盤為圓盤結構,在所述託盤上固定加裝有嵌入銷,在所述託盤上放置有紗筒,在位於所述紗筒上部的下空心錠子的一側開有餵入孔,所述紗筒的底端固定嵌入在嵌入銷內,在所述紗筒上纏繞有外包紗,在位於紗筒下部的空心錠子的外圓周上加裝有皮帶盤,所述皮帶盤通過皮帶由電機帶動轉動,在所述皮帶盤下部加裝有吸風管,所述吸風管通過吸風口與負壓風機相連,在所述吸風管下部加裝有引紗羅拉對,在所述引紗羅拉對下部加裝有細紗筒,經牽伸裝置牽伸後得到的短纖須條經上空心錠子的開放頂端進入上空心錠子,而後依次穿過導紗裝置導紗輪的下部或者上部,而後穿過相鄰導紗裝置導紗輪的上部或者下部,實現短纖須條呈S形路線穿過各導紗裝置的導紗輪,電機通過皮帶帶動皮帶盤轉動,繼而帶動下空心錠子轉動,所述軸承處於開狀態時,上空心錠子不隨下空心錠子一起轉動,短纖須條呈S形路線穿過各導紗裝置的導紗輪實現對短纖須條的整理,而後短纖須條進入下空心錠子,紗筒上的外包紗由餵入孔進入下空心錠子,下空心錠子轉動繼而帶動外包紗以Z捻向或S捻向包纏在短纖須條的外側,得到平行紡無捻包纏紗,所述軸承處於關狀態時,上空心錠子跟隨下空心錠子一起轉動,短纖須條呈S形路線穿過各導紗裝置的導紗輪實現對短纖須條的加捻,加捻後的短纖須條進入下空心錠子,紗筒上的外包紗由餵入孔進入下空心錠子,下空心錠子轉動繼而帶動外包紗以Z捻向或S捻向包纏在短纖須條的外側,得到平行紡有捻包纏紗。
紡紗時,電機通過皮帶帶動皮帶盤轉動,繼而帶動下空心錠子轉動,繼而帶動紗筒轉動,短纖粗紗經牽伸裝置餵入,經由後羅拉對、中羅拉對和前羅拉對的牽伸作用後得到弱捻的短纖須條,短纖須條經上空心錠子的開放頂端餵入上空心錠子,外包紗由餵入孔進入下空心錠子,軸承處於開狀態時,上空心錠子不隨下空心錠子一起轉動,短纖須條呈S形路線穿過各導紗裝置的導紗輪實現對短纖須條的整理,而後短纖須條進入下空心錠子,紗筒上的外包紗由餵入孔進入下空心錠子,下空心錠子轉動繼而帶動外包紗以Z捻向或S捻向包纏在短纖須條的外側,得到平行紡無捻包纏紗;軸承處於關狀態時,上空心錠子跟隨下空心錠子一起轉動,短纖須條呈S形路線穿過各導紗裝置的導紗輪實現對短纖須條的加捻,加捻後的短纖須條進入下空心錠子,紗筒上的外包紗由餵入孔進入下空心錠子,下空心錠子轉動繼而帶動外包紗以Z捻向或S捻向包纏在短纖須條的外側,得到平行紡有捻包纏紗;平行紡無捻包纏紗或者平行紡有捻包纏紗在吸風管吸風的作用下向下輸出,而後被引紗羅拉對引出,最後卷繞在細紗筒上。
本發明可實現對芯絲被外包紗包纏前的整理,或者實現對芯絲被外包紗包纏前的加捻,繼而改善成紗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芯紗整理有捻平行紡紗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芯紗整理有捻平行紡紗裝置,包括牽伸裝置,牽伸裝置包括後羅拉對2、中羅拉對3和前羅拉對4,在牽伸裝置的下部設置有上空心錠子5,上空心錠子的頂端開放,在上空心錠子的內部加裝有導紗裝置8,導紗裝置的數量在3-10之間,導紗裝置包括中間軸9,中間軸為圓柱形,中間軸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上空心錠子的內側,在中間軸上加裝有導紗輪10,導紗輪可沿著中間軸自由轉動,在上空心錠子的下部設置有下空心錠子6,下空心錠子為空心的圓柱形,上空心錠子的底端與上空心錠子的頂端通過軸承7互通性連接,軸承包括開和關兩種狀態,軸承處於開狀態時,上空心錠子不隨下空心錠子一起轉動,軸承處於關狀態時,上空心錠子和下空心錠子固定連接,在下空心錠子的外側圓周上固定連接有託盤12,託盤為圓盤結構,在託盤上固定加裝有嵌入銷,在託盤上放置有紗筒13,在位於紗筒上部的下空心錠子的一側開有餵入孔11,紗筒的底端固定嵌入在嵌入銷內,在紗筒上纏繞有外包紗20,在位於紗筒下部的空心錠子的外圓周上加裝有皮帶盤14,皮帶盤通過皮帶15由電機帶動轉動,在皮帶盤下部加裝有吸風管16,吸風管通過吸風口17與負壓風機相連,在吸風管下部加裝有引紗羅拉對18,在引紗羅拉對下部加裝有細紗筒19,經牽伸裝置牽伸後得到的短纖須條經上空心錠子的開放頂端進入上空心錠子,而後依次穿過導紗裝置導紗輪的下部或者上部,而後穿過相鄰導紗裝置導紗輪的上部或者下部,實現短纖須條呈S形路線穿過各導紗裝置的導紗輪,電機通過皮帶帶動皮帶盤轉動,繼而帶動下空心錠子轉動,軸承處於開狀態時,上空心錠子不隨下空心錠子一起轉動,短纖須條呈S形路線穿過各導紗裝置的導紗輪實現對短纖須條的整理,而後短纖須條進入下空心錠子,紗筒上的外包紗由餵入孔進入下空心錠子,下空心錠子轉動繼而帶動外包紗以Z捻向或S捻向包纏在短纖須條的外側,得到平行紡無捻包纏紗,軸承處於關狀態時,上空心錠子跟隨下空心錠子一起轉動,短纖須條呈S形路線穿過各導紗裝置的導紗輪實現對短纖須條的加捻,加捻後的短纖須條進入下空心錠子,紗筒上的外包紗由餵入孔進入下空心錠子,下空心錠子轉動繼而帶動外包紗以Z捻向或S捻向包纏在短纖須條的外側,得到平行紡有捻包纏紗。
紡紗時,電機通過皮帶15帶動皮帶盤14轉動,繼而帶動下空心錠子6轉動,繼而帶動紗筒13轉動,短纖粗紗1經牽伸裝置餵入,經由後羅拉對2、中羅拉對3和前羅拉對4的牽伸作用後得到弱捻的短纖須條,短纖須條經上空心錠子5的開放頂端餵入上空心錠子,外包紗20由餵入孔11進入下空心錠子6,軸承7處於開狀態時,上空心錠子5不隨下空心錠子6一起轉動,短纖須條呈S形路線穿過各導紗裝置8的導紗輪10實現對短纖須條的整理,而後短纖須條進入下空心錠子6,紗筒13上的外包紗20由餵入孔進11入下空心錠子6,下空心錠子轉動繼而帶動外包紗以Z捻向或S捻向包纏在短纖須條的外側,得到平行紡無捻包纏紗;軸承7處於關狀態時,上空心錠子5跟隨下空心錠子6一起轉動,短纖須條呈S形路線穿過各導紗裝置8的導紗輪10實現對短纖須條的加捻,加捻後的短纖須條進入下空心錠子6,紗筒13上的外包紗20由餵入孔11進入下空心錠子6,下空心錠子轉動繼而帶動外包紗以Z捻向或S捻向包纏在短纖須條的外側,得到平行紡有捻包纏紗;平行紡無捻包纏紗或者平行紡有捻包纏紗在吸風管16吸風的作用下向下輸出,而後被引紗羅拉對18引出,最後卷繞在細紗筒19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