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結構冷卻塔的防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7 09:47:05

本發明屬於建築施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結構冷卻塔的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自然通風冷卻塔是火力發電廠或核電廠中的一種重要的大型冷卻設施,自然通風冷卻塔可採用的結構形式有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鋼結構自然通風冷卻塔的圍護面板主要採用整體式壓型金屬板。
傳統的壓型金屬板圍護體系主要採用整體式布板,圍護面板均需要在高空中進行單塊拼裝,高空作業難度大,且現場切割材料損耗大。面板高空安裝需要投入大量的安裝平臺和安全保護措施,增加了施工成本,高空作業時間長、工作量大,而且高空作業的安裝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容易造成誤差,使整體施工的效率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鋼結構冷卻塔的防護裝置,旨在提高施工效率以及維修的便利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鋼結構冷卻塔的防護裝置,包括若干防護單元和若干連接氣密件,所述若干防護單元均可拆卸地圍設在冷卻塔主體的外表面上,相鄰兩個防護單元通過所述連接氣密件實現封閉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防護單元包括壓型金屬板和檁條支架,所述冷卻塔主體上固定有檁託,所述檁條支架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檁託上,所述壓型金屬板固定在所述檁條支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防護裝置還包括若干減風壓肋條,所述若干減風壓肋條包括若干第一減風壓肋條和若干第二減風壓肋條,所述第一減風壓肋條安裝在所述檁條支架的一側,所述第二減風壓肋條安裝在所述壓型金屬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檁條支架包括若干環向檁條和若干豎向檁條,所述若干環向檁條沿所述冷卻塔主體的環形方向分布,並按照所述環形方向上冷卻塔主體的曲率半徑加工成弧狀;所述若干豎向檁條沿豎直方向分布,並焊接在所述若干環向檁條上,共同形成矩形或梯形弧片狀檁條支架。
進一步地,所述壓型金屬板包括若干金屬板,所述若干金屬板依次密封連接,並共同鋪設在所述檁條支架的外表面,每一塊金屬板均與所述檁條支架螺釘連接。
進一步地,每一塊金屬板均呈波浪形。
進一步地,相鄰兩塊所述金屬板之間及若干金屬板與檁條支架之間均設有隔離密封墊條,所述若干金屬板與所述檁條支架的螺釘連接處設有抗強風墊圈和防水墊圈。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氣密件包括接縫條、密封墊片以及橡膠內堵頭,所述接縫條的一端設置在防護單元的壓型金屬板與檁條支架之間,橡膠內堵頭設置在所述壓型金屬板上,並通過螺釘依次穿過所述橡膠內堵頭、壓型金屬板和接縫條的一端後與所述檁條支架連接;相應的,所述第一減風壓肋條的一端以及密封墊片均設置在另一個防護單元的壓型金屬板與檁條支架之間,並通過螺釘依次穿過橡膠內堵頭、壓型金屬板、第一減風壓肋條和密封墊片後與所述另一個防護單元的檁條支架連接,所述接縫條的另一端螺釘連接在所述第一減風壓肋條上。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氣密件還包括加長橡膠外堵頭,所述加長橡膠外堵頭設置在所述防護單元的壓型金屬板上,所述第二減風壓肋條包括固定肋條和連接肋條,所述固定肋條設置在所述加長橡膠外堵頭上,並通過螺釘依次穿過所述固定肋條、加長橡膠外堵頭和壓型金屬板後與所述防護單元的檁條支架連接,所述連接肋條夾設在所述固定肋條的兩側邊,並與所述固定肋條螺釘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防護裝置還包括若干限位掛件,每一個防護單元上均包括若干個所述限位掛件,並掛設在所述冷卻塔主體的檁託上。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的一種鋼結構冷卻塔的防護裝置,其包括若干防護單元和若干連接氣密件。相鄰兩個防護單元之間通過連接氣密件封閉連接,保證了防護裝置的氣密性,並採用單元式環形布板方案,使板材無斜切,可以在地面上完成各防護單元的拼裝工作,減少了板材耗損量的同時,也減少了高空吊裝工序,縮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所述若干防護單元均可拆卸地圍設在冷卻塔主體的外表面上,因此,當其中一塊防護單元有損傷時,可拆卸下來替換成新的防護單元,維修便利、拆裝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鋼結構冷卻塔的防護裝置的防護單元與冷卻塔主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截面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圖1中B-B截面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圖1中檁條支架與冷卻塔主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1中壓型金屬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1中壓型金屬板與檁條支架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7是第一減風壓肋條與連接氣密件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8是第二減風壓肋條與壓型金屬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9是限位掛件與冷卻塔主體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如圖1至圖9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鋼結構冷卻塔的防護裝置,其包括若干防護單元1和若干連接氣密件2。所述若干防護單元1均可拆卸地圍設在冷卻塔主體50的外表面上,通過單元式吊裝的方式實現將所述若干防護單元1快速固定在冷卻塔主體50上,減少高空吊裝工序,提高施工效率。所述連接氣密件2設置在相鄰兩個防護單元1之間,用來保證所述防護裝置的氣密性,使整個防護裝置形成一個連續封閉的整體。
具體地,所述防護單元1包括壓型金屬板11和檁條支架12,所述冷卻塔主體50上固定有檁託60,所述檁條支架12通過高強螺栓連接在所述檁託60上,以實現所述檁條支架12的可拆卸連接,並支撐所述壓型金屬板11,所述壓型金屬板11通過自攻螺釘固定在所述檁條支架12上。
參照圖7和圖8,所述防護裝置還包括若干減風壓肋條,通過所述若干減風壓肋條調整所述防護裝置的表面粗糙度,從而使作用於防護裝置表面的風壓分布得以改善,減少了作用於所述壓型金屬板11以及冷卻塔主體50的風載荷作用。所述若干減風壓肋條包括若干第一減風壓肋條3和若干第二減風壓肋條4,所述第一減風壓肋條3安裝在所述檁條支架12的一側,所述第二減風壓肋條4安裝固定在所述壓型金屬板11上,並與所述檁條支架12完成力學連接。
參照圖4,所述檁條支架12包括若干環向檁條121和若干豎向檁條122。所述若干環向檁條121沿所述冷卻塔主體50的環形方向分布,並按照所述環形方向上冷卻塔主體50的曲率半徑加工成弧狀,用以適應所述冷卻塔主體50的雙曲線外觀造型。所述若干環向檁條121在所述冷卻塔主體50的節點區域通過連接板與所述檁託60連接,每個防護單元1上下搭接的位置設置有雙道環向檁條121,使得單個防護單元1內的冷卻塔主體及檁條支架12變形不傳遞至相鄰防護單元1。所述若干豎向檁條122沿豎直方向分布,並焊接在所述若干環向檁條121上,並與所述環向檁條121外側邊齊平,共同形成矩形或梯形檁條支架12。從而使所述壓型金屬板11布置時會緊貼所述檁條支架12的表面,所述壓型金屬板11自然成弧,無需單獨加工,所述減風壓肋條也可平順過渡。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檁條支架12的基材採用鍍鋅方鋼,基材的截面呈矩形,這樣自攻螺釘受強力摩擦的部分能藏在矩形基材的腔體內部,起到保護自攻螺釘的作用,減緩自攻螺釘的腐蝕速度,但不限定所述基材的材質和形狀。
參照圖5和圖6,所述壓型金屬板11包括若干金屬板,所述若干金屬板依次密封連接,並共同鋪設在所述檁條支架12的外表面,每一塊金屬板均與所述檁條支架螺釘連接,相鄰兩塊所述金屬板之間及若干金屬板與檁條支架之間均設有隔離密封墊條7,所述若干金屬板與所述檁條支架12的螺釘連接處設有抗強風墊圈和防水墊圈6。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僅以兩塊金屬板為例,所述壓型金屬板11包括第一金屬板111和第二金屬板112。所述第一金屬板111和第二金屬板112均呈波浪形,從而使所述壓型金屬板11呈上下對稱的波紋狀,用以滿足正負風壓不同的工況。所述第一金屬板111的側邊與所述第二金屬板112的側邊密封連接,並共同鋪設在所述檁條支架12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金屬板111和第二金屬板112均通過自攻螺釘5與所述豎向檁條122螺釘連接,所述自攻螺釘5與所述第一金屬板111和第二金屬板112的連接處設有抗強風墊圈和防水墊圈6,以此來改變打釘區域的應力集中問題,提高整個防護裝置的最大風壓承載能力。
所述第一金屬板111與第二金屬板112之間以及第一金屬板111和第二金屬板112與豎向檁條122之間均設有柔性隔離密封墊條7,通過所述柔性隔離密封墊條7配合所述連接氣密件2,進一步提高所述防護裝置的整體氣密性。
繼續參照圖7和圖8,所述連接氣密件2包括接縫條21、密封墊片22以及橡膠內堵頭23,所述接縫條21的一端設置在防護單元1的壓型金屬板11與檁條支架12之間,橡膠內堵頭23設置在所述壓型金屬板11上,並通過自攻螺釘依次穿過所述橡膠內堵頭23、壓型金屬板11和接縫條21的一端後與所述豎向檁條122連接,從而將所述接縫條21的一端固定在防護單元1上。相應的,所述第一減風壓肋條3的一端以及密封墊片22均設置在另一個防護單元1的壓型金屬板11與檁條支架12之間,並通過自攻螺釘依次穿過橡膠內堵頭23、壓型金屬板11、第一減風壓肋條3和密封墊片22後與所述另一個防護單元1的豎向檁條122連接,從而將密封墊片22和第一減風壓肋條3共同固定在所述另一個防護單元1上。所述接縫條21的另一端通過自攻螺釘連接在所述第一減風壓肋條3上,從而實現兩個防護單元1的密封連接,並通過所述第一減風壓肋條3增加所述壓型金屬板11的表面粗糙度。
所述連接氣密件2還包括加長橡膠外堵頭24,所述加長橡膠外堵頭24設置在所述防護單元1的壓型金屬板11上。所述第二減風壓肋條4包括固定肋條41和連接肋條42,所述固定肋條41設置在所述加長橡膠外堵頭24上,並通過自攻螺釘依次穿過所述固定肋條41、加長橡膠外堵頭24和壓型金屬板11後與所述防護單元1的豎向檁條122連接,所述連接肋條42夾設在所述固定肋條41的兩側邊,並通過自攻螺釘連接在所述固定肋條41上,從而實現將所述第二減風壓肋條4固定在壓型金屬板11上。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減風壓肋條4位於所述壓型金屬板11的中心線上。
所述防護裝置還包括若干限位掛件8,每一個防護單元1上均包括若干個所述限位掛件8,並掛設在所述冷卻塔主體50的檁託60上。通過所述限位掛件8可將所述防護單元1掛設在冷卻塔主體50的檁託60上,從而可以確定防護單元1在冷卻塔主體50上的大致位置,然後通過細微的調整後通過高強螺栓將所述防護單元1固定在冷卻塔主體50的外表面,使所述防護單元1吊裝定位安全可靠,提高了所述防護單元1定位的精確性和安裝的便捷性。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環向檁條121和豎向檁條122為鍍鋅方鋼。所述自攻螺釘只允許固定于波浪形固定板11的波谷處,自攻螺釘施工過程中有磨損部分,全隱藏在鍍鋅方鋼的較封閉空腔中,減緩雨水及外部環境對自攻螺釘的腐蝕,而且,所述自攻螺釘可採用防腐碳鋼釘或不鏽鋼釘,提高整個防護裝置的安全性。
具體施工時,首先將所述冷卻塔主體50的外表面分割成若干結構網格,在地面上將壓型金屬板11、檁條支架12以及減風壓肋條共同拼裝形成一塊防護單元1,每個防護單元1根據冷卻塔主體50上網格尺寸大小,可對應1個、4個或9個結構網格。通過所述限位掛件8將所述防護單元1吊起,並掛設在所述檁託60上,調整好位置後通過自攻螺釘將所述防護單元1固定在冷卻塔主體50上即可。提高了所述防護單元1起吊安裝定位的精確性,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時,採用單元式設計方案,使得板材無斜切,減少板材的損耗量,便於工人施工操作,保證了防護單元1的安裝質量。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鋼結構冷卻塔的防護裝置,其包括若干防護單元1和若干連接氣密件2。通過設置在相鄰兩個防護單元1之間的連接氣密件2保證防護裝置的氣密性,並採用單元式環形布板方案,使板材無斜切,可以在地面上完成各防護單元1的拼裝工作,減少了板材耗損量的同時,也減少了高空吊裝工序,縮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並提高了吊裝質量的可控性。所述若干防護單元1均可拆卸地圍設在冷卻塔主體50的外表面上,因此,當其中一塊防護單元1有損傷時,可拆卸下來替換成新的防護單元1,維修便利、拆裝方便。所述減風壓肋條可以調整所述壓型金屬板11的表面粗糙度,使作用於所述壓型金屬板11和冷卻塔主體50上的風壓分布得以改善,提高防護裝置的風壓承載能力。所述限位掛件8使得防護單元1吊裝定位安全可靠,提高了防護單元1定位的精確性和安裝的便捷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