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之行》讀後感
2023-10-09 03:49:09 1
人常涗「水清則無魚」,「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語出《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意思是:就是說水太清了,則沒有魚,人過於聰明就沒有同伴。與人交往大智若愚那是「必須得」!吃點小虧,全當不知;別人的小毛病,也視而不問。即使提建議,也應看個有眼色的時候,讓別人聽了既願意接受,又心悅誠服。
作文和為人一樣,仔細觀察很重要,幾個人同時看到一座迎客亭,細心者則有感而發:「登其亭,旬邑縣城盡收眼底,群山環繞的古城,如一隻臥虎;一頭雄獅;一條巨龍;又仿佛待飛的雄鷹,欲奔的駿馬,那豎起的幾座高層,驕傲的仰著頭顱,似與群山比美。」走馬觀花之人,肯定是車過人過景也過,未曾細品,也無暇深思,錯過了眼前美景。旬邑縣城內的泰塔是樓閣式磚塔,八角七層,高五十六米。在第一層北面正中闢有半圓形卷門。通過門裡的甬道,進到塔心小室後。有木梯可攀登遠眺。第二層起,每層都有拱形的門洞與長方形的假門相間,逐層依次變換方位。
各層塔簷於轉角部位的中線上。用青石製成角石一根。它的外端均特意被加工雕琢成螭首,自翼角伸出。相傳此塔建於唐代,但據塔身第六層北面東側窗上的一塊磚刻題記,起塔的時間為嘉佑四年正月中。由此證明,它的歷史已經有九百年了。
石門山的松山多松,我卻不知華山松;松山聽濤,「森林氧吧」也是只見雨後的溼氣、清新的空氣沁人肺腑,卻不聞朗朗濤聲。松的品種,松的習性、品格,我也就知道陶鑄的散文《松樹的風格》。更不知道松樹下不長草,原來是由於松針落地影響了花草的生長。戲稱文人,卻不擅長吟詩作賦,李白的本事倒也學了一丁點,吟詩不會,酒卻喝得酣暢淋漓。後來在乾縣郵政大酒店吃飯,一位女友聽說我剛從旬邑回來,就問我美林農家樂我可知道,我說我就是在那兒喝得酩酊大醉。
「藍色海洋我的家」,要做魚兒也不易。魚的快樂,來自於適宜的水環境,清濁倒無妨,關鍵要能使魚兒感受到真正的快樂。水美魚肥,是我的願望,我希望自己是朋友們暢遊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當然更好,更重要的是要讓朋友們遊得開心,活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