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輪胎再生橡皮及製造橡皮船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8:54:59 1
專利名稱:廢輪胎再生橡皮及製造橡皮船技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廢輪胎再生橡皮及製造橡皮船技術。
我國近海、淡水養殖作業及內河運輸用小型船,傳統慣用的多為木質船。由優質木材製成,因為木材短缺,價格高,壽命短且每年修理防漏工作量大,現在已有塑料船、玻璃鋼船及鋼殼船等等。它們的共同缺點是價格很高,此外,塑料船發脆,特別是冬天更為嚴重,易發生破口沉船事故。而且焊縫很難達到予定強度;玻璃鋼船穩定性差,作業時容易翻船,且易磨漏玻璃纖維,損害皮膚;鋼殼船最大缺點是腐蝕問題難以解決。
為了利廢利舊,製造橡皮板及物美價廉的橡皮船特研製本發明。
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乃至國外輸入使報廢的舊輪胎數量大增,本發明以此為原料,再生成橡皮板及製造船隻,橡膠板剪切強度可達20kg/cm2以上可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實現了廢物利用。造船又可節約大量優質木材,船隻造價低,比木船堅固耐用,不腐蝕,不怕碰撞,不怕海水浸泡,穩定性好,安全係數大,不需每年進行修理補漏,使用壽命長(可達十年以上),可安裝小型驅動機。本發明生產工藝及設備簡單、投資少,見效快,產品適應性強,不受地區外界氣候條件等影響。
本發明生產工藝流程如下1、破開輪胎,2、剪切層狀,3、打磨及清理,4、乾燥,5、塗刷粘合劑,6、恆溫硫化合成板材,7、剪切所需形狀,8、接口處理,9、塗刷冷粘合劑,10、裝成船體。
生產橡皮板具體工藝是將廢舊輪胎破開,去掉鋼絲圈和胎面上的厚橡膠部分,然後切成幾毫米(約6mm)厚的片層灣曲的輪胎葉,可剪切成長几十釐米(如40-50cm)寬幾十釐米(如20-25cm)的小塊。將每小塊胎皮四邊剪切成45°角,要保持厚度相等。將要粘接的所有接觸面用布砂輪打成均勻的粗糙面。送入45-50℃的乾燥箱內,乾燥八小時以上,然後刷上1號粘合劑(橡膠漿),此粘合劑的配方為(質量比)煙片100、硫黃26、氧化鋅5、氧化鎂2、硬脂酸3.9、瓦斯碳黑41、松焦油5、石臘1.2、防老劑D1.5、防老劑A0.5、促進劑DM0.7、促進劑NOBS0.8、促進劑TMTD0.15,用時將粘合劑切成小條,用120#汽油(按粘合劑與汽油重量比為1∶4配合)浸泡3-4天,刷一次後等膠面不粘手後再刷一次1號粘合劑,然後粘接面之間再平放一層(厚度約0.5-1mm,視打磨平整情況而定)該粘合劑,即可按設計多層並接成所需形狀,其規格可以是長100cm,寬50cm,厚幾釐米。接口處(邊緣)延長10cm,厚度為整個厚度的一半,以便進一步並接成型。整體兩側面分別塗上2號膠(外皮光面膠)和3號膠(內皮光面膠)。厚度可為0.5-1mm。其中2號膠配方為(質量比)丁睛膠100、硫磺1.5、氧化鋅5.0、硬脂酸1.0、熱裂法碳黑75、促進劑M1.5、促進劑TMTD0.5,3號膠配方為(質量比)煙片100、再生膠80、硫磺2.7、促進劑M0.95、氧化鋅5、硬脂酸3.5、瓦斯碳黑25、半補強碳黑10、松焦油5、石臘1、防老劑甲1、防老劑D1。接著上硫化機進行恆溫熱硫化。硫化機可用鋼板焊成中空夾套的模具,可做成長120cm、寬60cm、上端厚5cm、下端由40cm處一側漸擴底端寬20cm的空腔夾套二片(呈對稱形)。上端留有直徑為3cm的園孔,作為注入孔兼排氣孔。每片夾套模具內每隔十幾釐米焊接一鐵筋或角鋼加固,使其整體能承受30kg/cm2以上的壓力。將上述並接成形的膠板夾置兩夾套之間,以螺旋等方式加壓至20-30kg/cm2將該硫化機立置於加熱煤爐上(大端在下),由上端注入孔加入NaOH溶液(58%份重量的固體NaOH溶解在42%份重量的水中,不斷攪拌至完全溶解),用吹風機控制加熱煤爐加熱至NaOH沸騰,觀察上端排氣孔保持有微量蒸汽排出。此即利用NaOH恆沸液為熱載體恆溫加熱硫化,溫度可為142℃-152℃,硫化時間可在2-5小時。因溶質不消耗,只需以比重計檢查,適當補水即可。
採用恆溫沸騰溶液為傳熱體的優點是不需要高壓鍋爐及管道設備,設備投資少,能耗少。基礎設備佔地面積小,不需要高大廠房。不汙染環境,溶質不消耗,只需定期補充水份即可,無毒。不需要儀表,操作簡單。加熱過程在常壓下進行,生產安全。
該硫化機工作面也可根據需要做成其他平面或立體形狀,如帶狀直角形狀等,可製成總長40cm、寬10cm、厚1cm、直角橡膠板。(直角加固補皮)。
裝配橡皮船的工藝為將硫化好的橡皮按設計要求剪切成一定形狀,一定尺寸規格的單片。例如船側面及船底並塊形狀,船長可為5米,將周邊連接處用布砂輪打成均勻的粗糙面,放入45℃-50℃乾燥箱內乾燥24小時,將連接處刷4號粘合劑,(冷粘合劑)其配方為(質量比)(A)氯丁橡膠100、氧化鋅5、氧化鎂4、碳酸鈣100、乙酸乙酯36、防老劑D2、苯36、汽油120#72、丙酮36、(B)列克納佔上述總量的10~12%。(將氯丁橡膠CH2-CH=CCl-CH2在混煉機上塑煉5分鐘,然後依次加入MgO、CaCO3
、ZnO等進行混煉。混煉溫度保持在30~40℃,配合劑加入後須與氯丁橡膠混煉均勻,才能加入後一種配合劑。氯丁橡膠與各種配合劑經30分鐘混煉後,軋成薄片,切成小塊備用。將混煉均勻的膠片與汽油,乙酸乙酯、苯、丙酮共同放溶膠器中,在40℃不斷攪拌約2-3小時溶解均勻。使用時將氯丁橡膠粘合劑加10-12%的列克納混均勻後立刻刷膠)。第一次幹後再刷等二次,待微粘性時進行粘合,並用小
打緊。將最外邊部一定合實。根據需要在膠合處每隔20-30cm距離用直徑5mm半園頭螺釘加固。內外螺釘頭用膠片密封。船側和船底粘合部位,採用90°角外加補皮法粘合工藝。船內外對應用直角補皮粘合加固。(冷接處剪切強度大於3kg/cm2),最後安裝3-4條木製或角鋼船龍骨。
權利要求
1.一種廢輪胎再生橡皮板的方法,其特徵是將廢輪胎破開,去掉鋼絲圈及厚橡膠部分,切成厚幾毫米,長、寬幾十釐米的小塊,邊緣剪切成45°角,所有粘接面用布砂輪打成均勻粗糙面。送入45°-50℃的乾燥箱內乾燥八小時以上。然後刷上1號粘合劑,待幹後再刷一次。並在粘接面之間放一層厚約0.5-1mm該粘合劑,按設計多層拼接成形,可以長100cm,寬50cm,厚幾cm,邊緣長10cm處,厚度為一半。整體兩側面分別塗2號膠及3號膠。厚度可為0.5-1mm,接著上硫化機進行恆沸液NaOH為熱載體的恆溫硫化。壓力20-30Kg/cm2,溫度142℃-152℃,時間2-5小時。
2.按照權利要求1,其特徵為所述的1號粘合劑的配方為(質量比)煙片100、硫黃26、氧化鋅5、氧化鎂2、硬脂酸3.9、瓦斯炭黑41、松焦油5、石臘1.2、防老劑D1.5、防老劑A0.5,促進劑DM0.7、促進劑NOBS0.8、促進劑TMTD0.15。用時將粘合劑切成小條,用120#汽油按1∶4配合,浸泡3-4天。2號膠配方為(質量比)丁晴膠100、硫磺1.5,氧化鋅5.0、硬脂酸1.0、熱裂法炭黑75、促進劑M1.5、促進劑TMTD0.5。3號膠配方為(質量比)煙片100、再生膠80、硫磺2.7、促進劑M0.95、氧化鋅5、硬脂酸3.5、瓦斯炭黑25、半補強炭黑10、松焦油5、石臘1、防老劑甲1、防老劑D1。
3.按權利要求1,其特徵為所述的恆沸液NaOH為熱載體恆溫硫化,是將58%份重量的NaOH溶解於42%水中,裝入空腔的硫化機內加熱至沸騰且保持該狀態下硫化。
4.一種以再生橡皮板製作橡皮船的方法,其特徵為將硫化好的橡皮按設計要求剪切成一定尺寸一定形狀的單片,如按5米長,剪出船側面及船底的並塊形狀,將周邊連接處用布砂輪打成均勻的粗糙面,放入45℃-50℃乾燥箱內乾燥24小時,將連接處刷4號粘合劑(冷粘合劑),幹後再刷一次,待微粘性時進行粘合,並用小錘打緊,注意邊部一定合實,在粘合處每隔20-30cm以直徑5mm半園頭螺釘加固,內外螺釘頭用膠片密封,船側和船底粘合部位,採用90°角外加補皮粘合工藝,內外用直角型補皮粘合加固。最後安裝3-4條木製或角鋼船龍骨。
5.按權利要求4,其特徵為所述的4號粘合劑配方為(質量比)(A)氯丁橡膠100、氧化鋅5、氧化鎂4、碳酸鈣100、乙酸乙脂36、防老劑D2、苯36、汽油120#72、丙酮36、(B)克列納佔總量的10-12%。
6.按權利要求5,其特徵為4號冷粘合劑的處理過程是將氯丁橡膠CH2-CH=CCl-CH2在混煉機上塑煉5分鐘,再依次加入MgO、CaCO3
、ZnO等進行混煉,混煉溫度為30°-40℃,配合劑加入後須與氯丁橡膠混煉均勻,才能加入後一種配合劑。氯丁橡膠與各種配合劑經30分鐘混煉後,軋成薄片,切成小塊,將其與汽油、乙酸乙酯、苯、丙酮共同放溶膠器中,在40℃不斷攪拌約2-3小時溶解均勻,使用前加10-12%的列克納混均勻後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廢輪胎再生橡皮及製造橡皮船技術。
文檔編號B29D7/00GK1057985SQ9010468
公開日1992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1990年7月9日 優先權日1990年7月9日
發明者劉祚禮, 楊桂蘭, 劉楊, 劉文泰 申請人:劉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