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的製造方法
2023-10-17 23:46:54 3
一種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機,採用一種可長期在航空煤油中工作的石墨軸承、轉子設計有軸向止推結構的三相交流電動機,將結構複雜的密封結構變為結構簡單的非密封結構,該電動機工作時完全浸入航空燃油中,電動機通常使用的滾動軸承無法在航空燃油中工作,為了適應浸油環境,該電動機設計了專用碳石墨軸承,如圖5所示。該電動機軸承使用耐航空燃油的碳石墨軸承,該軸承以碳石墨材料為基料,用青銅進行浸漬處理來提高機械強度和衝擊韌性,內孔表面的粗糙度為0.4um,可滿足轉子高速旋轉。該碳石墨軸承內孔設計有導流槽,可使燃油進入,對碳石墨軸承進行潤滑和散熱。
【專利說明】一種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機,涉及一種用於飛機輸油泵用的非密封三相交流電動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依靠空氣冷卻的航空泵用交流電動機存在的問題是:當飛機在高空飛行時,由於空氣稀薄,電動機的冷卻條件急劇惡化,電動機極容易發生過熱而燒毀。針對該問題,採用將泵用交流電動機隨泵一體浸入在燃油中的方法,可有效解決電動機在高空工作時的散熱問題。通常,為了保證電動機在燃油中能正常工作,在結構設計上採用密封結構,使電動機浸在燃油中時,燃油不進入電動機內部。採用密封結構的電動機,結構複雜,密封件易老化失效,造成電動機使用壽命短、可靠性低,影響飛機安全飛行。為了提高泵用交流電動機的使用壽命及可靠性,消除飛機飛行時的安全隱患,需要研製新型的泵用交流電動機使其在非密封條件下完全浸入航空燃油中也能長時間連續工作。
【發明內容】
[0003]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4]為了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出一種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機,使其在非密封條件下完全浸入航空燃油中也能長時間連續工作。
[0005]技術方案
[0006]一種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機,包括定子組件2、轉子組件3、端蓋裝配4和插座1 ;其特徵在於:所述定子組件2中的前端軸承10和端蓋裝配4中的後端軸承16採用碳石墨軸承,碳石墨軸承的內孔設有提供燃油進入的導流槽17 ;所述轉子組件3的轉子軸14的兩端、且與前端軸承10和後端軸承16銜接之處各設有一個通孔,擋圈6為凹槽形結構,套在轉子軸14上,圓柱銷7穿過通孔且卡在擋圈6的凹槽內;在端蓋裝配4中的端蓋15和機殼的前端蓋上設有提供燃油通路的通孔。
[0007]所述碳石墨軸承內孔表面的粗糙度為0.4um。
[0008]所述擋圈6表面的粗糙度為0.4um。
[0009]所述轉子軸14上安裝圓柱銷7的通孔尺寸為(p3mm。
[0010]所述端蓋15和機殼的前端蓋上的通孔尺寸為φ2 mm?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機,採用一種可長期在航空煤油中工作的石墨軸承、轉子設計有軸向止推結構的三相交流電動機,將結構複雜的密封結構變為結構簡單的非密封結構,該電動機工作時完全浸入航空燃油中,電動機通常使用的滾動軸承無法在航空燃油中工作,為了適應浸油環境,該電動機設計了專用碳石墨軸承,如圖5所示。該電動機軸承使用耐航空燃油的碳石墨軸承,該軸承以碳石墨材料為基料,用青銅進行浸潰處理來提高機械強度和衝擊韌性,內孔表面的粗糙度為0.4um,可滿足轉子高速旋轉。該碳石墨軸承內孔設計有導流槽,可使燃油進入,對碳石墨軸承進行潤滑和散熱。
[0013]由於工作介質航空燃油可以浸入電機內部,電機工作時定子和轉子完全浸入在航空燃油中,藉助航空燃油帶走電動機定子鐵心和繞組的熱量。為了充分利用燃油冷卻,在端蓋和機殼上各設計有1個通孔,可利用泵的壓力,讓航空燃油在電機內部流通,有利於散熱。實現了非密封結構泵用三相交流電動機長期浸在航空燃油中工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本發明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機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本發明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機的定子組件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本發明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機的轉子組件結構示意圖;
[0017]圖4:定子組件中端蓋裝配結構示意圖;
[0018]圖5:碳石墨軸承結構示意圖,a_右視圖,b-正視圖;
[0019]1-插座,2-定子組件,3-轉子組件,4-端蓋組件,5-螺釘,6-圓柱銷,7-擋圈,8-通孔,9-機殼,10-前端軸承,11-錐端定位螺釘,12-定子鐵心,13-定子鐵心組件,14-轉子軸,15-端蓋,16-後端軸承,17-導流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現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21]本實施例包括定子組件2、轉子組件3、端蓋裝配4和插座1 ;所述定子組件2由機殼9、定子鐵心12、前端軸承10和錐端定位螺釘11組成。定子組件2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所述定子組件2中的前端軸承10和端蓋裝配4中的後端軸承16採用碳石墨軸承,碳石墨軸承的內孔設有提供燃油進入的導流槽17,碳石墨軸承內孔表面的粗糙度為0.4um。。
[0022]所述轉子組件3的轉子軸14的兩端、且與前端軸承10和後端軸承16銜接之處各設有一個通孔,通孔尺寸為(p3mm。擋圈6為凹槽形結構,套在轉子軸14上,圓柱銷7穿過通孔且卡在擋圈6的凹槽內;在端蓋裝配4中的端蓋15和機殼的前端蓋上各設有1個提供燃油通路的通孔,通孔尺寸為φ2 mm。
[0023]所述擋圈6表面的粗糙度為0.4um。
[0024]裝配時先將機殼9放入烘箱加熱,然後將定子鐵心12和前端軸承10壓入機殼9內,最後用4個錐端定位螺釘11固定機殼和定子鐵心。轉子組件3由轉子軸14、轉子鐵芯13組成,通過軸上的定位臺階將光滑的轉子鐵心壓裝在軸上。轉子組件3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端蓋15和後端軸承16組成端蓋裝配4,其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
[0025]由於該電動機工作時完全浸入航空燃油中,電動機通常使用的滾動軸承無法在航空燃油中工作,為了適應浸油環境,該電動機設計了專用碳石墨軸承,如圖5所示。該電動機軸承使用耐航空燃油的碳石墨軸承,該軸承以碳石墨材料為基料,用青銅進行浸潰處理來提高機械強度和衝擊韌性,內孔表面的粗糙度為0.4um,可滿足轉子高速旋轉。該碳石墨軸承內孔設計有導流槽,可使燃油進入,對碳石墨軸承進行潤滑和散熱。
[0026]由於該泵用電動機在工作時,會受到600N的軸向拉力,該拉力作用在電動機轉子上,會使轉子軸向竄動。為了克服600N的軸向拉力,該電動機設計了有軸向止推結構的轉子,具體為在轉子與碳石墨軸承接觸處,各安裝有一個圓柱銷7和擋圈6,當轉子轉動時,安裝在軸上的圓柱銷7帶動擋圈6旋轉,擋圈6表面的粗糙度為0.4um,可保證與碳石墨軸承低摩擦高速滑動,同時克服軸向600N的拉力。具體見圖3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機,包括定子組件(2)、轉子組件(3)、端蓋裝配(4)和插座(1);其特徵在於:所述定子組件(2)中的前端軸承(10)和端蓋裝配(4)中的後端軸承(16)採用碳石墨軸承,碳石墨軸承的內孔設有提供燃油進入的導流槽(17);所述轉子組件(3)的轉子軸(14)的兩端、且與前端軸承(10)和後端軸承(16)銜接之處各設有一個通孔,擋圈(6)為凹槽形結構,套在轉子軸(14)上,圓柱銷(7)穿過通孔且卡在擋圈(6)的凹槽內;在端蓋裝配(4)中的端蓋(15)和機殼的前端蓋上設有提供燃油通路的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碳石墨軸承內孔表面的粗糙度為0.4u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擋圈(6)表面的粗糙度為0.4u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子軸(14)上安裝圓柱銷(7)的通孔尺寸為φ3ιιιπ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非密封浸油式泵用交流電動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端蓋(15)和機殼的前端蓋上的通孔尺寸為(卩2 mm。
【文檔編號】H02K9/19GK203481980SQ201320591859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4日
【發明者】陳妮妮, 陳保總, 趙群弼, 朱笑男 申請人:陝西航空電氣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