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製造方法
2023-10-17 10:37:44 1
一種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其特徵是:以四根立柱呈吊腳形式支撐養殖棚,養殖棚是由前壁、後壁、左側壁、右側壁和頂棚構成,養殖棚的底部為敞口;在敞口上設置有滑道,置於養殖棚中的養殖箱是由滑道託承;養殖箱為敞口,在養殖箱的敞口上鋪蓋有一層保溼草簾,養殖箱是以帶有網孔的網板為底板,或是以帶有縫隙的柵板為底板,網孔直徑和縫隙寬度是以成蚓能通過為準。本實用新型直接安置在應用場所中,使成蚓自動獲得分離,只要定期清理蚯蚓糞,投加蚯蚓飼料即可,具有極好的經濟效益。
【專利說明】一種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蚯蚓養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從十九世紀末達爾文指出:「蚯蚓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除了蚯蚓糞粒之外,沒有沃土」,以及「蚯蚓是人類的摯友」等等,這對蚯蚓在大自然的作用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0003]人工養殖蚯蚓是一項新興的事業,現代蚯蚓研究者和經營者認為,此行業是「盈利的行業,健康的衛士,環保的功臣」。但是蚯蚓養殖業迄今未能形成實質意義上的規模化、產業化。主要原因是養殖蚯蚓並不如說的那麼簡單,其費工費時,尤其是在收取成蚓的環境存在很大的問題。從理論上說雖然有「光取法」、「篩選法」、「誘捕法」等。先不論其方法本身的複雜性,就其具體實施來說,都是將蚯蚓與飼料進行分離,從而獲取成蚓。但是,已有的方法只能將幼蚓與成蚓一同分離,這顯然浪費了寶貴的幼蚓資源。此外,對於規模化而言,其儲存和運輸,尤其是銷售都存在極大的不便利,甚至包括價格的高低,貴了沒人要,低了沒人養。凡此種種都使得對於蚯蚓的利用受到極大的阻礙。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以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為養殖蚯蚓的載體,輔以有針對性的設置場所的應用,使得蚯蚓在養殖和應用上得到自循環,消除其在成蚓分離、儲運和銷售等環節上的障礙,使對於蚯蚓的利用實現規模化、常態化,促進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0005]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本實用新型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其特點是:以四根立柱呈吊腳形式支撐養殖棚,所述養殖棚是由前壁、後壁、左側壁、右側壁和頂棚構成,所述養殖棚的底部為敞口 ;在所述敞口上設置有滑道,置於養殖棚中的養殖箱是由滑道託承;所述養殖箱為敞口,在養殖箱的敞口上鋪蓋有一層保溼草簾,養殖箱是以帶有網孔的網板為底板,或是以帶有縫隙的柵板為底板,網孔直徑和縫隙寬度是以成蚓能通過為準。
[0007]本實用新型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其特點還在於:在所述滑道的下方設置有帶有通孔的誘導網板,所述誘導網板為一道或為兩道,所述誘導網板上通孔的直徑是養殖箱底板上網孔直徑或縫隙寬度的兩倍。
[0008]所述養殖棚的頂棚結構設置為:由左右兩片頂板在中間以鉸鏈相連接形成合頁式頂棚,所述合頁式頂棚在鉸鏈處以中隔板支撐,並能以鉸鏈為中心呈合頁的形式向上展開,展開的頂板由設置在橫梁上的可轉動的撐杆和銷子固定支撐,所述橫梁呈水平固定在兩側立柱的頂端。
[0009]所述養殖棚的前壁和後壁是可以左右推拉的移門,左側壁和右側壁設置為可通風的百葉窗。
[0010]在所述各立柱上,位於養殖棚的下方設置有燈罩式防護罩。
[0011]在所述養殖棚中設置供溼管,所述供溼管的底端與水源相通,供溼管內填充吸水海綿,供溼管底端長出的海綿浸沒在水中,供溼管上端長出的海綿放置在保溼草簾上;在養殖箱與百葉窗之間設置有水槽,所述供溼管自所述水槽中穿過,所述的供溼管上端長出的海綿和保溼草簾均與水槽中水相接觸。
[0012]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體現在:
[0013]1、長時間實踐和觀察發現,蚯蚓長到成蚓往後吸附能力逐漸下降,而對通風量很敏感,在溫度適宜並避光的情況下喜歡到養殖箱外面活動,但由於成蚓吸附能力的下降,很容易從養殖箱上掉落下來,觀察發現,從養殖箱上掉下來的85 %以上是成蚓。本實用新型正是利用這一情況使成蚓自動獲得分離,本實用新型裝置的使用只要定期清理蚯蚓糞,投加蚯蚓飼料即可實現成蚓的自動分離。
[0014]2、本實用新型裝置的使用可以省去了成蚯蚓收取、儲存、運輸、以及銷售等諸多環節,達到了產出成蚓與飼餵終端直接對接的突出效果,直接提高經濟效益,是一條有效利用蚯蚓的極佳的途徑。
[0015]3、本實用新型裝置作為能夠直接生產出鮮活蚯蚓的加工廠,解決了養殖禽畜的蛋白飼料的緊缺問題,節省了專門的養殖場地。同時還能提供給每畝水面20多平方米的水生青飼料放植平臺,也直接為所養殖的鱉和蛙類提供了植物餌料和休息平臺。
[0016]4、蚯蚓是以農作物秸杆和禽畜糞便等為飼料,因此本實用新型裝置本身即是一座能消化農作物秸杆和禽畜糞便等的轉化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焚燒農作物秸杆帶來的空氣汙染問題,以及禽畜糞便漫溢汙染土壤的難題。
[0017]5、本實用新型裝置可以調節溫度、溼度、通風等,為蚯蚓提供更加適應的生長環境。
[0018]6、本實用新型裝置由於設置防護罩,能有效地為避免螞蟻、老鼠等蚯蚓的天敵對蟲丘蟲引的危害。
[0019]7、本實用新型裝置可廣泛應用於湖泊、水庫、池塘等養殖水面上或禽畜養殖場上,可廣泛應用於符合生態原理的水生、陸生動植物互容共生的高效複式農業項目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外形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養殖箱結構不意圖;
[0023]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誘導網板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浮子底座結構不意圖;
[0025]圖中標號:I立柱,Ia底部支撐,2養殖棚,2a頂板,2b中隔板,2c橫梁,3滑道,4養殖箱,4a底板,5保溼草簾,6誘導網板,7燈罩式防護罩,8撐杆,9銷子,10供溼管,Ila移門,Ilb百葉窗,12浮子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26]參見圖1、圖2、圖3和圖4、本實施例中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的結構設置為:以四根立柱I呈吊腳形式支撐養殖棚2,養殖棚2是由前壁、後壁、左側壁、右側壁和頂棚構成,養殖棚2的底部為敞口 ;在敞口上設置有滑道3,置於養殖棚2中的養殖箱4是由滑道3託承;養殖箱4為敞口,在養殖箱4的敞口上鋪蓋有一層保溼草簾5,養殖箱4是以帶有網孔的網板為底板4a,或是以帶有縫隙的柵板為底板4a,網孔直徑和縫隙寬度是以成蚓能通過為準。
[0027]具體實施中,相應的結構設備也包括:
[0028]在滑道3的下方設置有帶有通孔的誘導網板6,誘導網板6為一道或為兩道,誘導網板6上通孔的直徑是養殖箱底板上網孔直徑或縫隙寬度的兩倍。
[0029]養殖棚2的頂棚結構設置為:由左右兩片頂板2a在中間以鉸鏈相連接形成合頁式頂棚,合頁式頂棚在鉸鏈處以中隔板2b支撐,並能以鉸鏈為中心呈合頁的形式向上展開,展開的頂板由設置在橫梁2c上的可轉動的撐杆8和銷子9固定支撐,橫梁2c呈水平固定在兩側立柱I的頂端。
[0030]養殖棚2的前壁和後壁是可以左右推拉的移門11a,左側壁和右側壁設置為可通風的百葉窗lib。
[0031]在各立柱I上,位於養殖棚2的下方設置有燈罩式防護罩7。
[0032]在養殖棚2中設置供溼管10,供溼管10的底端與水源相通,供溼管內填充吸水海綿,供溼管底端長出的海綿浸沒在水中,供溼管上端長出的海綿放置在保溼草簾5上;在養殖箱與百葉窗Ilb之間設置有水槽,供溼管自水槽中穿過,供溼管上端長出的海綿和保溼草簾5均與水槽中水相接觸。
[0033]本實施例中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的應用是:利用立柱I將養殖裝置直接固定安裝在以蚯蚓為飼料的應用場所,或是在立柱I的底部設置浮子底座12,將養殖裝置利用浮子直接漂浮在以蚯蚓為飼料的應用水域中。
[0034]本實施例中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養殖蚯蚓的方法是:利用立柱I將養殖裝置直接固定安裝在以蚯蚓為飼料的應用場所,或是在立柱I的底部設置浮子底座12,將養殖裝置利用浮子直接漂浮在以蚯蚓為飼料的應用水域中;在養殖裝置安裝完畢後,向養殖箱中投入飼料和種蝴,定期清理蚯蚓糞並同時向養殖箱中補充合格的蚯蚓飼料即可自動循環養殖。
[0035]本實施例中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的安裝順序為:
[0036]首先將四根立柱I利用底部支撐la、橫梁2c、滑道3、以及用於放置誘導網板6的誘導網板滑道進行固定連接,然後在兩側安裝四根供溼管,並在四根立柱上安裝燈罩式防護罩7,放置養殖箱4,再安裝頂板2a即完成安裝;隨後,向養殖箱4中裝入以農作物秸杆和禽畜糞便混合後發酵腐熟的蚯蚓飼料,接種種蚯蚓即投入使用。
[0037]溫度是蚯蚓生長繁育的重要因素,當溫度高出30°C時用撐杆8利用銷子9支起頂板2a,在溫度低於15°C時落下撐杆8,使頂板2a復位,並可套上一層用黑色吸熱布製成的外套。還可以採用專利號為ZL93245987.0、名稱為:一種循環水溫度控制裝置的技術方案進行溫度控制實現恆溫養殖,可使年產量增加數倍。
[0038]溼度同樣是蚯蚓養殖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實施例中設置供溼管10,利用吸水海棉進行吸水,改變供溼管的直徑或是調整吸水海綿與保溼草簾5的接觸面積可以調整供溼;
[0039]通風同樣是蚯蚓養殖的關鍵因素之一,本實施例中養殖棚2不但無底、還在兩側設置為百葉窗,能保證通風良好。
[0040]本實施例中誘導網板是為了調節落下的蚯蚓多少,誘導網板可以設置為一層或兩層,在誘導網板上放置蚯蚓喜食的青飼料或根據蚯蚓的嗜好製成誘導劑。一般情況下無需使用誘導網板,當養殖箱內的蚯蚓繁育速度爆滿時,同時希望多投餵蚯蚓時才使用,一層或兩層可以根據需要而定。
[0041]對於本實施例中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只要掌握蚯蚓的常規養殖技術,根據需要定期清理蚯蚓糞添加蚯蚓飼料即可。
[0042]本實用新型利用來源豐富的農作物秸杆和禽畜糞便混合後發酵腐塾製成蚯蚓飼料,直接安置在應用場所中,大齡蚯蚓直接掉入水中成了魚鱉等水生動物的美食,極好地解決了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的蛋白飼料短缺問題。本實用新型是將產成品與應用終端直接對接,省去了現有蚯蚓養殖法中的成蚯蚓收取、儲存、運輸,特別是銷售等中間環節,省工省時,減少了麻煩,節約大量的運營成本費用,經濟效益大幅提高;還節省了專門用來養殖蚯蚓的場地,並且容易預防蚯蚓天敵螞蟻、老鼠等的危害。本實用新型的推廣應用將給我國蚯蚓養殖業帶來一次突破性的發展;將給我國生態循環複式農業帶來一次綠色革命。
[0043]實施例1:
[0044]鰍魚、蓮藕、蛙類、果木、飼料萊、蚯蚓循環複式生態農業項目。基本做法與布局:水塘一口,四周塘埂栽植果木,行間種植俄羅斯飼料萊,塘裡種植蓮藕,放養鰍魚或黃鱔。塘四周用圍網圍起來,形成外緊內松的格局,放養美蛙或林蛙。每50平方米水面設置一個本實用新型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只要進行必要的操作即可。自動落下的蚯蚓給鰍魚或黃鱔、蛙類提供了動物蛋白飼料。每次添加新蚯蚓飼料時刮去的蚓糞是蓮藕、飼料萊、果木的最佳肥料。鰍魚疏鬆了藕周圍泥土促進藕的生長壯大,蓮藕鬚根等給鰍魚提供了植物餌料,鰍魚排洩物給蓮藕提供了養分。上述環境給兩棲動物蛙類提供了極佳的生活環境。可見上述陸生、水生動植物形成互相依存、互為有利而無害的良性生態循環摸式。其主要環節即是「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及其應用技術」的運用。否者動物缺乏蛋白飼料、植物缺乏肥料,上述項目將不可能完美。上述複式循環生態農業項目實施後的產值是這口塘單一經營產值的5 — 7倍。同時林蔭、綠草、碧水荷花、蛙聲一片,無汙染風景優美。因此該項目生態環境效果顯著,循環節能經濟效果突出。
[0045]實旋例2:
[0046]養殖水面一片,岸上栽植經濟林、飼料萊,四周設置防逃牆,水裡放養生態鱉及適合與鱉混養的魚類。水面上方設置「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每50平方米一個,只要放入合格的蚯蚓餌料,接種種蚯蚓,按要求進行必要的操作,然後定期刮去蚯蚓糞,添加新鮮的蚯蚓餌料,大齡蚯蚓便會自動掉入水中。如此循環,每個裝置均是一個蚯蚓蛋白供給站,底座是提供水生青飼料的種植臺,還可做鱉的休息平臺。這種生態鱉用蚯蚓做蛋白飼科,比野生鱉口味還鮮美。蚯蚓糞給飼料萊、果樹提供了優質肥料,也給水體增加了養分,促進魚類生長。可見採用本實用新型技術,節能、環保、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顯著。
[0047]實施例3:
[0048]在養鴨場運動場上方每30平方米設置一個「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採用立柱固定式安裝,高度離地面一米即可,方便操作為準,在該裝置相對應的地面,修一個沿高10釐米的水泥池定期清洗保持清潔。其它事項同上。該實施例最關鍵的亮點是:經長期實踐驗證,用蚯蚓作為蛋白飼料養的鴨子肉質鮮美,香氣襲人,吃後回味無窮。顯而易見,用此種蚯蚓養鴨技術,養成的鴨子將形成一個特殊的美食產業,經濟效益非比一般。
【權利要求】
1.一種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其特徵是:以四根立柱(I)呈吊腳形式支撐養殖棚(2),所述養殖棚(2)是由前壁、後壁、左側壁、右側壁和頂棚構成,所述養殖棚(2)的底部為敞口 ;在所述敞口上設置有滑道(3),置於養殖棚⑵中的養殖箱⑷是由滑道(3)託承;所述養殖箱(4)為敞口,在養殖箱(4)的敞口上鋪蓋有一層保溼草簾(5),養殖箱⑷是以帶有網孔的網板為底板(4a),或是以帶有縫隙的柵板為底板(4a),網孔直徑和縫隙寬度是以成蚓能通過為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其特徵是:在所述滑道⑶的下方設置有帶有通孔的誘導網板(6),所述誘導網板(6)為一道或為兩道,所述誘導網板(6)上通孔的直徑是養殖箱底板上網孔直徑或縫隙寬度的兩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其特徵是所述養殖棚(2)的頂棚結構設置為:由左右兩片頂板(2a)在中間以鉸鏈相連接形成合頁式頂棚,所述合頁式頂棚在鉸鏈處以中隔板(2b)支撐,並能以鉸鏈為中心呈合頁的形式向上展開,展開的頂板由設置在橫梁(2c)上的可轉動的撐杆(8)和銷子(9)固定支撐,所述橫梁(2c)呈水平固定在兩側立柱(I)的頂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其特徵是:所述養殖棚(2)的前壁和後壁是可以左右推拉的移門(11a),左側壁和右側壁設置為可通風的百葉窗(Ilb) 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其特徵是:在所述各立柱(I)上,位於養殖棚(2)的下方設置有燈罩式防護罩(7)。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循環大齡蚯蚓自動分離養殖裝置,其特徵是:在所述養殖棚(2)中設置供溼管(10),所述供溼管(10)的底端與水源相通,供溼管內填充吸水海綿,供溼管底端長出的海綿浸沒在水中,供溼管上端長出的海綿放置在保溼草簾(5)上;在養殖箱與百葉窗(Ilb)之間設置有水槽,所述供溼管自所述水槽中穿過,所述的供溼管上端長出的海綿和保溼草簾(5)均與水槽中水相接觸。
【文檔編號】A01K67/033GK204047653SQ201420532914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7日
【發明者】曹振壽, 強恆珍, 曹強 申請人:曹振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