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仔成球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5:52:14 1
專利名稱:芋仔成球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具體地說是一種可將芋頭加工成球形的芋仔成球機。
眾所周知,為了提高售價,芋頭在出售之前一般加工成圓球形的芋仔(主要用於出口外銷),在加工過程中,國內外普遍採用的加工工具為一把刀具,該刀具的結構是刀柄上固定有刀口為圓弧形的刀片。在加工時,一手握住芋頭,另一隻手握住刀柄,依靠刀片多次切削芋頭,從而可將芋頭加工成近似圓球形的芋仔,依靠這種刀具進行芋仔加工,所加工出的芋仔形狀僅為近似球形,並且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提供一種可加工出圓球形芋仔,且生產效率高的芋仔成球機。
本發明的特徵是機架上通過軸承座至少固定有兩根軸向平行的磨輥,在磨輥輥面的圓周方向上加工有弧形凹槽,相鄰磨輥上的凹槽相對,從而在兩根磨輥的軸線平面上形成了一個圓形磨孔,凹槽的弧面上粘有磨削層,該磨削層為金鋼砂或其它砂質材料。圓形磨孔上方設有方筒形進料槽,芋頭經進料槽進入後與磨輥接觸,由於相鄰的磨輥同向旋轉,使芋頭在進料槽內不停地上下跳躍,在跳躍的過程中,凹槽表面上的磨削層不停地對芋頭進行磨削,當磨削到一定程度芋頭被磨成球形芋仔,並從磨孔內排出。
本發明結構簡單,能加工出表面光滑大小均勻的球形芋仔,相應地提高了芋仔的售價,另外相比用刀具手工加工芋仔,能大幅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操作工人的體力勞動量。
圖1,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2,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1、圖2也是一種實施示意圖。
圖中標記轉動輪1、轉軸2、軸承3、機架4、磨輥5、磨孔6、凹槽7、料箱8、水管9、進料槽10。
實施例磨輥5採用圓鑄鋼材料,磨輥5輥面的圓周方向由車床等距離加工有多個弧形凹槽7,凹槽7的截面為半圓形,半圓的半徑根據所要加工的球形芋仔的半徑來確定,凹槽7的弧面上由環氧樹酯粘塗有一層金鋼砂,磨輥5兩端經轉軸2與軸承3轉動配合,軸承3經軸承座固定在機架4上,轉軸2的一端設有轉動輪1。本實施例由四根磨輥5平行安裝,相鄰磨輥5上的凹槽7相對,從而在兩軸線的平面上形成了一個圓形的磨孔6。在磨輥5上方安裝有由簿鐵製成的框格式下料盤,每一個框格即為一個方筒式的進料槽10,芋頭可在該進料槽10底部與磨輥5相接觸而產生磨削,每一個進料槽10與兩個凹槽7相對所形成的磨孔6在同一個垂直位置上。下料盤上方還依次固定有水管9及料箱8,水管7的管壁上開有噴水孔,自來水經噴水孔噴出,用以衝洗芋頭,而料箱3則用來盛裝將要加工的芋頭,與轉軸2相連的轉動輪1經三角帶與電動機連接,四根轉軸2分別帶動與之相連的磨輥5同向旋轉。芋頭從進料槽10內進入,在磨孔6位置與相對的凹槽7接觸,由於相鄰磨輥5的同向高速旋轉,從而使芋頭在磨孔6上方作跳躍運動,進料槽10可保證芋頭不被甩走,芋頭在上下運動過程中不停地與凹槽7槽面上的金鋼砂產生摩擦,由於每個凹槽7的斷面都為半圓形,這樣在反覆的磨削過程中芋頭逐漸被磨成圓球形芋仔,最後芋仔從圓形磨孔6內排出。
本發明所提供芋仔成球機,還可對其它塊狀農產品(如薯類)進行加工,而得到外表美觀的球形產品。
權利要求
1.一種芋仔成球機,由料箱、電機、轉動輪、機架等組成,其特徵在於機架上至少設有兩根軸向平行的磨輥,磨輥輥面的圓周方向上設有弧形凹槽,相鄰磨輥上的槽相對,凹槽的槽面上設有磨削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芋仔成球機,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凹槽的截面為半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芋仔成球機,其特徵在於所說的磨削層為金鋼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具體地說是一種芋仔成球機。其特徵是機架上至少設有兩根軸向平行的磨輥,磨輥輥面的圓周方向上設有弧形凹槽,相鄰磨輥上的凹槽相對成圓形,凹槽的槽面上設有磨削層,芋頭經磨削層的磨削逐漸變成圓球形。本發明結構簡單,能直接將形狀不規則的芋頭加工成球形芋仔,並且具有生產效率高、操作工人勞動量小等特點。
文檔編號A23P1/10GK1073081SQ9110795
公開日1993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1991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1991年12月12日
發明者張智勇 申請人:威海罐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