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紐式雙拆卸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3:50:29 1
專利名稱:簧紐式雙拆卸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服裝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簧紐式雙拆卸機構。
背景技術:
縫釘紐扣的衣物最大的缺點就是不便洗滌和不便於熨燙。而且對於高檔的或特殊工藝製成的紐扣,在洗滌或乾洗時會受到洗滌液腐蝕作用而損毀,與此同時,紐扣對所洗滌或乾洗的衣物也易造成磨損,因此,人們對於高檔的或特殊工藝製成的紐扣及高檔衣料、乾洗及熨燙時,還要經常拆卸和縫釘,這給人們帶來了很多麻煩。同時,紐扣的使用較為麻煩, 需要逐個扣上。但是,對於出席比較正式場合的服裝或是具有較高品質要求的服裝通常使用的都是紐扣,因為紐扣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而拉簧雖然使用較方便,但由於其不具裝飾性,卻多用於休閒服裝,而不適合較為正式的場合的服裝使用。因此,高品質服裝的裝飾效果與使用快捷方便之間成為一對矛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集拉簧的便捷和紐扣的裝飾效果為一體的、且紐扣可方便拆卸的簧紐式雙拆卸機構。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的方案是簧紐式雙拆卸機構,包括右前幅、尼龍搭扣、紐扣、 縫紉線、扣眼、扣簧帶、右拉簧、左前幅和左拉簧。其中,右前幅的左邊緣的內側和左前幅的右邊緣外側均設有尼龍搭扣,兩尼龍搭扣相互扣合。左前幅的右邊緣端面上縫合有左拉簧, 右前幅上有豎向排列的多個扣眼。扣簧帶是寬度不超過紐扣的直徑的布條,扣簧帶外側面上通過縫紉線縫合有多個紐扣,紐扣的中心間距與扣眼的中心間距一致。扣簧帶的左邊緣上縫合有與左拉簧相對應的右拉簧。扣簧帶處於右前幅的內側面並通過紐扣與右前幅扣合,扣簧帶同時處於左前幅的右側面並通過右拉簧、左拉簧與左前幅結合為一體。需要解開上衣時,只需將相互扣合的尼龍搭扣拉開,再將右拉簧和左拉簧拉開即可;或者在拉開尼龍搭扣後,直接將紐扣從扣眼中取出也可將上衣解開。需要洗滌或熨燙上衣時,只需將紐扣從右前幅的扣眼中取下,扣簧帶和紐扣就可與上衣分離。採用上述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顯著進步1.由於本發明所採用的紐扣與扣簧帶為一個整體且與上衣的右前幅可分離,在熨燙或洗滌衣物時可將其拆卸下來,不會在洗滌過程中對衣物造成磨損,也不會對熨燙造成阻擋。2.由於本發明使紐扣露在右前幅外,卻同時使用了拉簧作為左、右前幅的連接機構,使服裝既滿足了紐扣起到的裝飾作用,又滿足了拉簧所起到的方便快捷的功能。3.本發明可供使用者既可通過紐扣來穿、脫上衣,又可通過拉簧來穿、脫上衣,滿足了使用者在不同場合的著裝需求。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右前幅2.尼龍搭扣3.紐扣4.縫紉線5.扣眼6.扣簧帶7.右
拉簧8.左前幅9.左拉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簧紐式雙拆卸機構,包括右前幅1、尼龍搭扣2、紐扣3、縫紉線4、扣眼5、扣簧帶6、 右拉簧7、左前幅8和左拉簧9。其中,右前幅1的左邊緣的內側和左前幅8的右邊緣外側均設有尼龍搭扣2,兩尼龍搭扣2相互扣合。左前幅8的右邊緣端面上縫合有左拉簧9,右前幅1上有豎向排列的多個扣眼5。扣簧帶6是寬度不超過紐扣3的直徑的布條,扣簧帶6 外側面上通過縫紉線4縫合有多個紐扣3,紐扣3的中心間距與扣眼5的中心間距一致。扣簧帶6的左邊緣上縫合有與左拉簧9相對應的右拉簧7。扣簧帶6處於右前幅1的內側面並通過紐扣3與右前幅1扣合,扣簧帶6同時處於左前幅8的右側面並通過右拉簧7、左拉簧9與左前幅8結合為一體。需要解開上衣時,只需將相互扣合的尼龍搭扣2拉開,再將右拉簧7和左拉簧9拉開即可;或者在拉開尼龍搭扣2後,直接將紐扣3從扣眼5中取出也可將上衣解開。需要洗滌或熨燙上衣時,只需將紐扣3從右前幅1的扣眼5中取下,扣簧帶6和紐扣3就可與上衣分離。
權利要求
1. 一種簧紐式雙拆卸機構,包括右前幅、尼龍搭扣、紐扣、縫紉線、扣眼、扣簧帶、右拉簧、左前幅和左拉簧,其特徵是右前幅的左邊緣的內側和左前幅的右邊緣外側均設有尼龍搭扣,兩尼龍搭扣相互扣合,左前幅的右邊緣端面上縫合有左拉簧,右前幅上有豎向排列的多個扣眼,扣簧帶是寬度不超過紐扣的直徑的布條,扣簧帶外側面上通過縫紉線縫合有多個紐扣,紐扣的中心間距與扣眼的中心間距一致,扣簧帶的左邊緣上縫合有與左拉簧相對應的右拉簧,扣簧帶處於右前幅的內側面並通過紐扣與右前幅扣合,扣簧帶同時處於左前幅的右側面並通過右拉簧、左拉簧與左前幅結合為一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服裝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簧紐式雙拆卸機構。它包括右前幅、尼龍搭扣、紐扣、縫紉線、扣眼、扣簧帶、右拉簧、左前幅和左拉簧。左前幅的右邊緣端面上有左拉簧,右前幅上有扣眼,扣簧帶外側面上通過縫紉線縫合有多個紐扣,扣簧帶的左邊緣上縫合有與左拉簧相對應的右拉簧,扣簧帶處於右前幅的內側面並通過紐扣與右前幅扣合,扣簧帶同時處於左前幅的右側面並通過右拉簧、左拉簧與左前幅結合為一體。本發明能使服裝既滿足了紐扣起到的裝飾作用,又能滿足拉簧所起到的方便快捷的功能。
文檔編號A44B1/18GK102396848SQ20111027040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3日
發明者梁偉 申請人:寧波市鄞州千峰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