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及其築路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0-25 05:39:47

本發明涉及道路工程
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築垃圾的產生和排出數量也快速增長。據統計,我國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建築垃圾數量已佔到城市垃圾總量的40%,並且還在逐年增長,許多地方已出現「垃圾圍城」現象。建築垃圾是一種具有資源化屬性的固體廢棄物,其經過資源化處置以後,95%以上的建築垃圾可作為原材料應用到工程建設中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在發達國家,建築垃圾的資源化利用率已達90%以上。而我國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還不足5%,對多種建築垃圾的綜合再生利用則更少。絕大部分建築垃圾都被棄置或填埋處理,不僅嚴重汙染環境,還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是一項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國家已逐步重視並大力支持這一產業的發展,北京、上海、山東等省、市已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建築垃圾處理技術規範》(CJJ134-2009)中規定,廣義的建築垃圾是指對各類建築物和構築物及其輔助設施等進行建設、改造、裝修、拆除、鋪設等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廢舊瀝青混合料和建築廢物混雜料等,其中建築廢物混雜料包括渣土、磚混類建築垃圾等。這些建築垃圾都是可以再生利用的寶貴資源。將廢舊瀝青混合料和建築廢物混雜料中的磚混類建築垃圾,採用一定的技術措施進行處理後,可以形成滿足一定技術要求的再生材料。將這些再生材料應用於道路工程的各結構層中,形成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全厚式再生型道路工程結構,從而促進道路建設向低能耗、低排放的建造模式轉型。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提供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及其築路工藝,具有能夠高值化和規模化綜合再生利用建築垃圾等固體廢物的特點。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包括路床、基層、面層,所述基層包括由下至上排列的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和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所述面層包括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下面層和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上面層。進一步地,前述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中,所述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所用材料包括渣土和水泥,所述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所用材料包括再生骨料和水泥,所述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所用材料包括廢舊瀝青路面再生骨料、新集料、泡沫瀝青和水泥,所述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下面層所用材料包括廢舊瀝青路面再生骨料、新集料和新瀝青,所述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上面層所用材料包括廢胎膠粉、新瀝青、新集料和礦粉。進一步地,前述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中,所述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中渣土含量為93%~96%,水泥含量為4%~7%;所述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中再生骨料含量為94%~96%,水泥含量為4%~6%;所述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中廢舊瀝青路面再生骨料含量為70%~80%,新骨料含量為20%~30%,泡沫瀝青含量為1.5%~3.5%,水泥含量為1%~1.5%;所述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下面層中廢舊瀝青路面再生骨料含量為10%~40%,新集料含量為60%~90%,新瀝青含量為3%~6%;所述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上面層廢胎膠粉摻量為橡膠瀝青的18%~25%,油石比為5.5%~6.5%,拌制溫度為140℃~160℃。進一步地,前述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中,所述基層厚度範圍為50cm~70cm,所述面層厚度範圍為10cm~20cm。進一步地,前述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中,所述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厚度為32cm,所述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厚度為18cm,所述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厚度為12cm,所述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下面層厚度為8cm,所述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上面層厚度為4cm。採用該層厚設置即可使道路使用性能與成本達到最優。進一步地,前述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中,所述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包括兩層相鄰排布水泥穩定渣土層。前述的鋪築再生型路面結構的築路工藝,包括:步驟一,路床處理;步驟二,在路床上鋪設水泥穩定渣土混合料並碾壓平實,形成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並養護至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至少達到1.5MPa;步驟三,在所述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上鋪設水泥穩定再生骨料並碾壓平實,形成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並養護至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至少達到3.0MPa;步驟四,在所述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上鋪設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並碾壓平實,形成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步驟五,在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上表面噴灑透層油;步驟六,在所述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上鋪設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並碾壓平實,形成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下面層;步驟七,在所述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下面層上鋪設泡沫瀝青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並碾壓平實,形成泡沫瀝青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上面層。進一步地,前述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的築路工藝,步驟二、三、四、六、七之前還包括再生骨料破碎、取樣試驗、篩選骨料、拌制的步驟。進一步地,前述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的築路工藝,若所述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的厚度大於20cm,則將厚度大於20cm的所述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分為兩層鋪築。本發明所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及其築路工藝合理選用材料並對各層進行合理排布,使各層材料均能發揮其性能優勢,使面層的抗滑耐磨性能,基層的耐久性能得到了大大加強;同時每一層都大比例使用建築垃圾等固體廢物材料,降低了整體的築路成本,能夠規模化和高值化,即能夠使建築垃圾的再生利用率達95%以上,再生骨料利用比例可達100%,再生材料在整體路面結構中佔比達到70%~80%,綜合再生利用建築垃圾等固體廢物的同時符合《建築垃圾處理技術規範》(CJJ134-2009)、《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範》(JTJ034-2000)等相關規範的要求,既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又可減少新石料的開採和消耗,節約建設資金,同時再生骨料無需降級利用,適用於雨季施工且可縮短工期,符合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要求,對於促進和提高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的渣土級配曲線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包括路床、基層、面層,所述基層包括由下至上排列的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和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所述面層包括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下面層和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上面層。本文中所述的再生型路面是路面的所有層(除路床以外,但包括可能在路基上鋪設的墊層)均採用再生材料鋪築,也可以稱為全厚式再生型路面。進一步地,前述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中,所述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所用材料包括渣土和水泥,所述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所用材料包括再生骨料和水泥,所述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所用材料包括廢舊瀝青路面再生骨料、新集料、泡沫瀝青和水泥,所述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下面層所用材料包括廢舊瀝青路面再生骨料、新集料和新瀝青,所述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上面層所用材料包括廢胎膠粉、新瀝青、新集料和礦粉。水泥穩定渣土是指使用水泥作為膠凝材料,並採用廠拌法拌和而成的材料。水泥穩定渣土作為道路結構的底基層其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水泥穩定渣土中的渣土是指在對磚混類建築垃圾進行預篩分、篩分等過程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土與細粒料混雜的物質。通過在大量的樣本中取樣檢測分析,這類渣土在土的工程分類上屬粗粒土範疇,其小於0.6mm顆粒的含量小於30%,液限小於40%,塑性指數不大於17,可採用水泥或石灰進行穩定。水泥穩定再生骨料中的再生骨料是指對磚混類建築垃圾進行破碎、篩分等處理後,形成的滿足一定粒徑和級配要求的骨料。水泥穩定再生骨料是指採用水泥作為膠凝材料,與不同粒徑的再生骨料按照一定的摻配比例拌和均勻形成的滿足一定技術要求的材料。水泥穩定再生骨料作為道路結構的基層其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是指以泡沫瀝青作為膠結料,採用廠拌工藝,將回收的RAP以較高的摻配比例與新集料、活性填料、水進行常溫拌和,常溫鋪築於傳統的半剛性基層上,形成柔性基層。新集料是指未使用過的、非回收再利用的骨料。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所用材料拌和是將廢舊瀝青路面再生骨料、新集料、泡沫瀝青和水泥一起投入拌和倉進行拌和,其中的水泥主要作為填料,泡沫瀝青將骨料結合到一起。溫再生瀝青混合料是指將建築垃圾中的瀝青路面回收材料運至瀝青拌合廠(場、站),經破碎、篩分,以一定的比例與新集料、新瀝青、再生劑(必要時)等,採用溫拌工藝拌製成的溫再生瀝青混合料。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是將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技術與泡沫瀝青溫拌技術相結合的技術。通過採用泡沫瀝青溫拌法降低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施工溫度,從而顯著降低瀝青煙及有害氣體的排放,改善作業環境。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中的橡膠瀝青是指將廢胎膠粉作為瀝青改性劑加入普通道路石油瀝青裡面,經高溫反應而成的瀝青產品。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是指使用橡膠瀝青作為膠結料與一定規格的新集料、礦粉等採用溫拌工藝拌制而成的材料。橡膠瀝青中廢胎膠粉的摻量為瀝青質量的18%~25%。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是將橡膠瀝青進行發泡,並以發泡的橡膠瀝青作為膠結料與新集料、填料等拌和均勻,製備而成的瀝青混合料。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降低拌和施工溫度20℃~30℃,顯著降低瀝青煙及有害氣體的排放,改善作業環境,是一種比現有技術更節能環保的新型路面面層材料。進一步地,前述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中,所述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中渣土含量為93%~96%,水泥含量為4%~7%;所述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中再生骨料含量為94%~96%,水泥含量為4%~6%;所述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中廢舊瀝青路面再生骨料含量為70%~80%,新骨料含量為20%~30%,泡沫瀝青含量為1.5%~3.5%,水泥含量為1%~1.5%;所述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下面層中廢舊瀝青路面再生骨料含量為10%~40%,新集料含量為60%~90%,新瀝青含量為3%~6%;所述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上面層再生骨料含量為10%~40%,新集料含量為60%~90%,廢胎膠粉摻量為橡膠瀝青的18%~25%,油石比為5.5%~6.5%,拌制溫度為140℃~160℃。進一步地,前述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中,所述基層厚度範圍為50cm~70cm,所述面層厚度範圍為10cm~20cm。進一步地,前述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中,所述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200厚度為32cm,所述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300厚度為18cm,所述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厚度為12cm,所述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下面層厚度為8cm,所述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上面層厚度為4cm。採用該層厚設置即可達到道路使用性能與成本達到最優。進一步地,前述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中,所述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包括兩層相鄰排布的水泥穩定渣土層。前述的鋪築再生型路面結構的築路工藝,包括:步驟一,路床處理;步驟二,在路床上鋪設水泥穩定渣土混合料並碾壓平實,形成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並養護至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至少達到1.5MPa;步驟三,在所述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上鋪設水泥穩定再生骨料並碾壓平實,形成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並養護至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至少達到3.0MPa;步驟四,在所述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上鋪設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並碾壓平實,形成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步驟五,在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上表面噴灑透層油;步驟六,在所述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上鋪設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並碾壓平實,形成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下面層;步驟七,在所述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下面層上鋪設泡沫瀝青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並碾壓平實,形成泡沫瀝青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上面層。進一步地,前述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的築路工藝,步驟二、三、四、六、七之前還包括再生骨料破碎、取樣試驗、篩選骨料、拌制的步驟。進一步地,前述的一種再生型路面結構的築路工藝,若所述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的厚度大於20cm,則將厚度大於20cm的所述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柔性基層分為兩層鋪築。本發明在實際應用中以水泥穩定渣土作為道路結構底基層,水泥穩定再生骨料作為道路結構的基層,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作為道路結構的柔性基層,溫再生瀝青混合料作為道路結構的中下面層,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作為道路結構的上面層。基層材料中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的膠凝材料以水泥為主,對於不同的交通量和道路的等級,可以採用粉煤灰、石灰等其他的無機結合料作為膠凝材料,進行無機結合料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時以能否滿足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為主要設計指標。本發明僅提供了一種比較典型的再生型的路面結構,能夠使建築垃圾的再生利用率達95%以上。建築垃圾都是可以再生利用的寶貴資源,將廢舊瀝青混合料和建築廢物混雜料中的渣土及磚混類建築垃圾,採用一定的技術措施進行處理後,可以形成滿足一定技術要求的再生材料。將這些再生材料可以應用於道路工程的各結構層中,形成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再生式道路工程結構,從而促進道路建設向低能耗、低排放的建造模式轉型。本發明能夠使建築垃圾的再生利用率達95%以上,再生骨料利用比例可達100%,再生材料在整體路面結構中佔比達到約80%,具有極高的生態和社會效益。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實施例一:某城市道路行車道設計路面結構為:路床100處理後,在路床100上依次鋪設32cm厚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為1.5~2.5MPa),鋪設18cm厚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為3.0~4.0MPa),鋪設12cm厚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噴灑透層油,鋪設8cm厚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下面層,鋪設4cm厚泡沫瀝青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上面層。1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配合比設計及生產施工工藝1.1水泥穩定渣土底基層配合比設計採取一定的技術措施消除渣土的變異性,取樣時用裝載機選取不同料堆的樣品堆放在一起,並不斷的翻鏟混合,混合均勻後在按照取樣標準選取樣品材料。對選取的樣品進行含水量、液限、塑限、塑性指數、顆粒組成等指標分析,必要時需分析渣土的有機質含量及硫酸鹽含量等指標,以上指標須滿足《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範》中水泥穩定土類基層原材料質量要求,對不滿足要求的渣土須進行處理後方可使用。渣土級配級配曲線圖如附圖1所示。結果為:本渣土為粗粒土中的細粒土砂(SF),含水量13.1%,液限27.7%,塑限21.7%,塑性指標6,不均勻係數Cu=45,曲率係數Cc=1.0,渣土作為底基層的顆粒範圍完全符合水泥穩定土類級配要求。經試驗檢測,渣土中有機質含量1.73%,低於2%指標;硫酸鹽含量0.225%,低於指標0.25%,作為水泥穩定土類材料無需進行處理。以水泥穩定渣土7d抗壓強度不低於1.5MPa為標準,以3%、4%、5%、6%、7%的水泥劑量進行水泥穩定渣土配合比設計,經實驗分析得到5%水泥劑量穩定渣土7d抗壓強度2.2MPa滿足要求,取5%為最佳水泥用量,以0.5%的梯度即水泥劑量為4.5%、5%、5.5%進行性能試驗。無側限抗壓強度結果抗衝刷性能結果水泥劑量衝刷前的平均質量(g)損失的平均質量(g)損失量比例(%)4.5%5429.320.130.375%5466.712.380.235.5%5458.85.770.11凍融循環結果劈裂強度結果:水泥劑量4.5%、5%、5.5%水泥穩定渣土90d平均劈裂強度分別為0.32MPa、0.44MPa、0.69MPa。抗壓回彈模量結果:水泥劑量4.5%、5%、5.5%水泥穩定渣土90d抗壓回彈模量平均值分別為766MPa、826MPa、934MPa。以上指標均滿足規範要求的水泥穩定土類材料用於道路底基層要求。考慮滿足強度要求和經濟最優的原則,最終確定水泥穩定渣土水泥劑量為5%。1.2水泥穩定渣土生產施工工藝採用廠拌法對水泥穩定渣土進行生產拌和,水泥摻量比試驗劑量增加0.5%,嚴格控制水泥劑量及拌和用水量。對水泥穩定渣土的攤鋪、碾壓等施工過程進行質量控制,符合水泥穩定類材料道路底基層驗收標準,松鋪係數宜控制在1.35~1.53。現場碾壓組合為:採用12t膠輪壓路機初步穩定碾壓1~2遍,混合料初步穩定後用20t的振動壓路機振壓2~3遍,最後用22t三輪壓路機碾壓2~3遍至表面平整、無輪跡。採用灑水養生方式,確保養生期間水泥穩定渣土層表面始終溼潤。1.3質量檢驗現場取樣擊實最大幹密度為1.823g/cm3,壓實度均在95%以上。養護7d後前場取樣成型試件平均強度2.18MPa。養護7d後每車道按每20m一測點進行彎沉檢測,水泥穩定渣土結構層最大彎沉值0.62mm,彎沉代表值0.53mm,明顯低於同類石灰土底基層。2水泥穩定再生骨料基層配合比設計及生產施工工藝對回收建築垃圾中的混凝土破碎料進行進一步的破碎、篩分後形成再生骨料,剔除其中的鋼筋等雜物,並按照來源不同分別堆放。採取一定的技術措施消除再生骨料的變異性,取樣時用裝載機選取不同料堆的樣品堆放在一起,並不斷的翻鏟混合,混合均勻後在按照取樣標準選取樣品材料。水泥穩定混凝土破碎料的配合比設計試驗採用《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範》(JTJ034-2000)要求的級配。混凝土破碎料和0-5mm石屑按照90:10的比例進行摻配。確定級配後按照要求進行重型擊實試驗,根據擊實結果按照97%的壓實度製作無側限試件。標準養生6天浸水24小時,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根據試驗結果和規範要求確定混合料的配合比。再生骨料篩分結果篩孔(mm)31.526.5199.54.752.360.60.075通過率(%)100.091.078.649.434.826.013.51.6水泥穩定再生骨料篩分計算結果篩孔(mm031.526.5199.54.752.360.60.075級配範圍100-10090-10072-8947-6729-4917-358-220-7中值1009580.557.039.026.015.03.5合成級配10091.980.854.541.230.515.72.5重型擊實試驗結果水泥劑量(%)最佳含水量最大幹密度4.0%5.02.1094.5%5.42.1685.0%6.02.228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結果在考慮既滿足強度又經濟的情況下,參考施工和生產要求,採用4.5%的水泥劑量。水泥穩定再生骨料的生產和施工工藝參考水泥穩定碎石的生產和施工工藝即可。3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及生產施工工藝3.1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根據《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範》JTGF41-2008的級配設計範圍要求,通過回收瀝青路面材料及0~5mm石屑的篩分試驗結果,確定瀝青路面回收材料的摻加比例為75%,0~5mm石屑摻加比例為23.5%,水泥添加比例為1.5%,混合料的礦料級配結果下表。回收瀝青混合料(RAP)篩分試驗結果技術指標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礦料級配組成將RAP、0~5mm石屑、水泥按75:23.5:1.5的比例摻配合成礦料,參照現行《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E40-2010中T0131的方法,變化含水率對合成礦料進行重型擊實試驗,確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幹密度。最終確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為5.8%。合成礦料重型擊實試驗結果取1.5%、2.0%、2.5%、3.0%四個泡沫瀝青用量進行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室內試驗,混合料摻配比例為RAP、0~5mm石屑、水泥的75:23.5:1.5,將四種不同泡沫瀝青用量的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分別成型馬歇爾試件(雙面各擊實75次)。根據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學性能和水穩定性的優劣來確定最佳瀝青用量。根據試驗結果,確定適宜的泡沫瀝青用量為2.5%。不同泡沫瀝青用量下的劈裂強度及幹密度泡沫瀝青用量(%)1.52.02.53.0劈裂強度(MPa)0.450.470.700.45乾濕劈裂強度比TSR(%)86.791.591.488.9幹密度(g/cm3)2.1912.2182.2482.2113.2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生產施工工藝按照《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範》JTGF41-2008的要求進行生產和施工。4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及生產施工工藝4.1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首先進行熱瀝青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熱瀝青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按照馬歇爾配合比設計方法進行,具體做法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JTGF40-2008)和《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範》JTGF41-2008的要求。以AC-20C作為熱瀝青再生混合料的目標級配,根據回收瀝青路面材料的性質確定RAP的摻量。本實施例RAP的摻量為20%。根據需要,將RAP篩分為0-9.5mm和9.5mm以上粗、細兩檔集料。根據篩分試驗得到粗、細RAP的級配,按照配合比級配設計原則,進行熱瀝青再生混合料AC-20C型混合料的級配設計。粗、細RAP中的礦粉分別作為再生混合料中的一種礦料進行礦料配合比設計。熱瀝青再生混合料集料篩分通過百分率按照《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範》(JTGF41-2008)中的規定,本研究採用測定瀝青再生混合料的馬歇爾體積參數確定瀝青再生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預選3.0%、3.5%、4.0%、4.5%、5.0%等5組不同的油石比製備馬歇爾試件,釆用馬歇爾電動擊實儀成型試件時,試件兩面的擊實次數各為75次,擊實溫度在140℃~150℃之間,採用雙面各擊實75次成型試件,進行馬歇爾試驗,確定最佳油石比為4.0%。最佳油石比下的馬歇爾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最佳油石比下馬歇爾試驗結果由於在普通熱瀝青再生混合料馬歇爾設計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的設計,其對密級配瀝青混合料AC-20C的配合比為:粗RAP:細RAP:10~20mm碎石:5~10mm碎石:3~5mm碎石:機制砂:礦粉=10:10:30:16:8:23:3。最佳油石比為4.0%。對於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擊實溫度的設計,參照普通熱瀝青再生混合料馬歇爾製作溫度,以10℃為一個溫度階梯,分別在100℃、110℃、120℃、130℃和140℃下雙面各擊實75次成型馬歇爾試件。採用與普通熱再生瀝青相同的級配和最佳油石比4.0%下,在不同溫度下擊實混合料馬歇爾試件,測得試件的體積參數如下表。不同溫度成型的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馬歇爾體積參數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在擊實溫度為120℃時的空隙率與熱瀝青再生混合料空隙率相近,根據空隙率相近的原則,最終確定出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的最佳擊實成型溫度為120℃,拌合溫度為130℃。4.2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生產施工工藝生產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需在熱再生拌和設備上安裝瀝青發泡裝置,其生成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溫度控制如表所示。溫瀝青再生混合料施工溫度(℃)泡沫瀝青溫再生混合料的施工工藝參照普通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藝。5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生產施工工藝5.1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採用馬歇爾試驗配合比設計方法,按照與熱拌瀝青混合料體積參數儘可能接近的原則進行配合比設計。以AR-AC13為目標級配進行配合比設計首先確定AR-AC13的礦料合成級配,然後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JTGF40-2004的規定,根據經驗,初選3組油石比,分別為:5.5%、6.0%、6.5%,室內拌和橡膠瀝青混合料,拌和溫度為180℃,馬歇爾試件採用雙面各擊實75次成型,擊實溫度為170℃,養護後進行馬歇爾試驗,根據各項指標確定熱拌橡膠瀝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熱拌AR-AC13配合比其最佳油石比下馬歇爾試驗結果見下表:AR-AC13最佳油石比下馬歇爾試驗結果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採用與熱拌橡膠瀝青混合料相同的礦料級配和最佳瀝青用量。對於溫拌瀝青混合料擊實溫度的設計,參照普通熱拌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製作溫度,以10℃為一個溫度階梯,分別在120℃、130℃、140℃、150℃和160℃下雙面各擊實75次成型馬歇爾試件。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的的加熱溫度為155±5℃。檢測試件的體積參數如下表所示。不同溫度成型的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馬歇爾體積參數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擊實溫度在140℃和150℃時空隙率與熱拌橡膠瀝青混合料空隙率相近,但在150℃時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的礦料間隙率不滿足規範要求,因此根據與普通熱拌瀝青混合料相同或相近的空隙率最終確定出泡沫溫拌瀝青混合料的最佳擊實成型溫度為140℃,拌合溫度為150℃。進行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檢驗,試驗結果見下表。溫拌AR-AC13最佳油石比下路用性能試驗結果5.1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的生產施工工藝生產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需在熱再生拌和設備上安裝瀝青發泡裝置,其生成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溫度控制如表所示。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的攤鋪工藝與熱拌混合料相同。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
技術領域: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當前第1頁1&nbsp2&nbsp3&nbsp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