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空心板橋及其建造方法
2023-10-06 18:35:49 2
裝配式空心板橋及其建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裝配式空心板橋及其建造方法,裝配式空心板橋包括沿橫向依次連續設置的空心板,相鄰兩塊空心板之間通過工字鋼連接,工字鋼的兩側槽口內分別卡入相鄰兩塊空心板相對的兩縱向側邊,所述空心板的縱向側邊為直邊,空心板的縱向延伸的側面為直面。裝配式空心板橋的建造方法是實現所述空心板橋的建造方法,本發明是一種可以提高空心板橋的橫向整體性,增強空心板板間剪力傳遞能力的裝配式空心板橋及其建造方法。
【專利說明】裝配式空心板橋及其建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涉及一種裝配式空心板橋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裝配式空心板橋在公路建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特別是跨徑在20m及以下範圍內的中小公路橋梁中最為常見,這類橋梁具有質量可靠、施工方便和快捷等特點,這類橋梁的建造方法是將預製好的空心板吊裝就位,然後在相鄰空心板之間的企口縫位置處澆築混凝土,鋪裝橋面,通過企口縫鋼筋和混凝土以及橋面鋪裝將各塊空心板沿橋橫向連接成為整體。該類橋梁的空心板在預製廠施工,橫截面通常為單孔或雙孔截面形式,採用先張法施工,沿板縱向設置預應力筋,空心板的側邊為折線形。
[0003]這種有企口縫的裝配式空心板橋由於相鄰空心板之間僅靠企口縫鋼筋和混凝土以及橋面鋪裝連接和傳力,空心板與空心板連接能力不足,橋梁整體性差。並且企口縫尺寸一般相對較小,施工難度大,質量不易得到保證,造成企口縫混凝土強度低,易損壞,導致企口縫受剪破壞,情況嚴重時橋面沿空心板企口縫位置開裂,形成單板受力,空心板撓度增大,使橋面沿橋縱向在企口縫位置處出現裂縫,破壞了橋面的鋪裝層,造成行車顛簸,從而影響橋梁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給橋梁通行安全埋下隱患。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提高空心板橋的橫向整體性,增強空心板板間的剪力傳遞能力的裝配式空心板橋及其建造方法。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裝配式空心板橋,包括沿橫向依次連續設置的空心板,相鄰兩塊空心板之間通過工字鋼連接,工字鋼的兩側槽口內分別卡入相鄰兩塊空心板相對的兩縱向側邊,所述空心板的縱向側邊為直邊,空心板的縱向延伸的側面為直面。
[0006]相鄰兩塊空心板之間的工字鋼為沿縱向依次間隔設置數個。
[0007]所述空心板為先張法施工的裝配式空心板。
[0008]裝配式空心板橋的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預備上述的空心板及工字鋼,
(2)吊裝空心板:將預製完成的裝配式空心板運輸到橋梁建設場地,沿橫向從一側向另一側依次吊裝,通過工字鋼依次將各個空心板沿橫向聯為整體,吊裝下一塊空心板時,應先將工字鋼一側槽口的上、下翼緣板間插入前一塊已吊裝完成空心板的一個縱向側邊,然後將下一塊空心板的縱向側邊準確插接在上一塊空心板已安裝工字鋼的另一側槽口的上、下翼緣板間,以此類推,直至最後一塊空心板吊裝完成,各個空心板吊裝完成後,使所有空心板連接形成整體,(3)橋面鋪裝,完成空心板橋。
[0009]本發明所述的裝配式空心板橋及其建造方法,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I)通過工字型鋼板的上、下翼緣卡著空心板的側邊,將相鄰空心板連接成為一個整體以傳遞剪力,這種構造提高了預製空心板橋沿橋橫向的整體性,克服了傳統裝配式空心板橋建造工藝中僅靠空心板企口縫混凝土和橋面鋪裝傳遞剪力、橫向整體性差、易使橋面在企口縫位置處沿橋縱向出現裂縫,造成空心板縫間混凝土出現鬆動、脫落,造成裝配式空心板橋橫向連接不足,形成單板受力的缺點;
(2)採用工字型鋼板連接傳遞剪力,空心板的側邊做成直邊,簡化了傳統裝配式空心板橋建造工藝中空心板的預製及施工工藝,空心板側邊不需要預留企口縫鋼筋,吊裝就位後不需要再澆築混凝土;
(3)由於預製空心板的側邊是直邊,所以簡化了外膜的支護工藝。
[0010](4)橋面鋪裝不需要改變;
(5)鋼板傳力途徑明確,構造簡單,設計計算成熟、施工簡便;
(6)本發明適合各種跨徑的預應力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裝配式空心板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1-1視圖;
圖3是工字鋼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實施例1:
由圖1-圖3所示的裝配式空心板橋,包括沿橫向從左至右依次連續設置的空心板1,所述空心板I為前後縱向延伸並且所述空心板I為先張法施工的裝配式空心板,空心板I的板體內設有I個沿縱向延伸的內孔2,所述空心板I的縱向側邊為直邊,並且空心板I所有的側邊均為直邊,空心板I的縱向延伸的側面為直面,即空心板I的縱向延伸的側面均與該空心板I的上、下板面相垂直。所述縱向為空心板I的長度方向、橫向為空心板I的寬向。當然,本發明申請不拘泥於上述形式,每塊空心板I的內孔也可設置兩個。
[0013]相鄰兩塊空心板I之間均通過工字鋼4連接,工字鋼4也為前後縱向延伸,工字鋼4即橫截面是「工」字形的工字型鋼板,工字鋼4包括上翼緣板5、下翼緣板7和腹板3,上、下翼緣板5、7相平行,腹板3垂直連接在上、下翼緣板5、7之間,腹板3的左右兩側形成兩U型的槽口 6,工字鋼4的兩側槽口 6內分別卡入相鄰兩塊空心板I相對的兩縱向側邊,空心板I的縱向側邊插入相應工字鋼4的槽口 6內並緊配合於工字鋼4的上、下翼緣板5、7之間,即相鄰兩塊空心板I中左側空心板I的右側邊與右側空心板I的左側邊相對,相鄰兩塊空心板I中左側空心板I的右側邊卡入工字鋼4的左側槽口 6內、右側空心板I的左側邊卡入工字鋼4的右側槽口 6內,並且該左側空心板I的右側面與工字鋼4的腹板3左側板面相貼合,該右側空心板I的左側面與工字鋼4的腹板3右側板面相貼合。由此,所有空心板I可通過工字鋼4沿橫向依次連續連接成一整體的空心板橋。所述側邊為縱向延伸的側邊、側面為縱向延伸的側面。相鄰兩塊空心板I之間的工字鋼4為沿縱向依次間隔設置數個,使工字鋼4既沿空心板橋長向間隔設置數個以依次連接相鄰空心板I使之成為整體空心板橋,又在相鄰兩空心板I之間沿縱向間隔設置數個。
[0014]實施例2:
裝配式空心板橋的建造方法,是針對實施例1所述採用鋼板插接連接的裝配式空心板橋的建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O預備實施例1所述的空心板I以及工字鋼4:按照預定尺寸加工預製工字鋼4,工字鋼4腹板3的高度與空心板I的厚度相對應;空心板I在製作時,先根據橋梁等級、跨度、橋面寬度等設計參數進行空心板橋結構分析,計算確定空心板I的截面尺寸、普通鋼筋及縱向預應力筋,並根據相鄰梁板間抗剪設計要求計算確定工字鋼4的結構尺寸、鋼板厚度以及間隔距離,空心板I採用先張法施工製造,先張拉縱向預應力筋,再通過支護模板澆築混凝土,將各個空心板I的側邊均做成直邊,空心板I養護足夠的天數後,放先張縱向預應力筋,空心板I預製完成;
(2)吊裝空心板1:將預製完成的裝配式空心板I運輸到橋梁建設場地,沿橫向從一側向另一側依次吊裝、通過工字鋼4銜接各個空心板1,即通過工字鋼依次將各個空心板沿橫向聯為整體,空心板I吊裝位置需嚴格滿足施工容許誤差要求,吊裝下一塊空心板I時,應先將工字鋼4 一側槽口 6的上、下翼緣板5、7間插入前一塊已吊裝完成空心板I的一個縱向側邊,然後將下一塊空心板I的指向前一塊空心板I的縱向側邊(指向前一塊空心板的縱向側邊)準確插接在上一塊空心板I上已安裝工字鋼4的另一側槽口 6的上、下翼緣板5、7間,以此類推,直至最後一塊空心板I吊裝完成,在各個空心板I吊裝完成後,使所有空心板I連接形成整體的空心板橋梁。相鄰兩塊空心板I之間的工字鋼4為沿縱向依次間隔設置數個。該步驟使相鄰兩塊空心板I之間通過工字鋼4連接,並使工字鋼4的兩側槽口 6內分別卡入相鄰兩塊空心板I相對的兩縱向側邊。
[0015](3)橋面鋪裝:按照橋面鋪裝常規做法完成橋面鋪裝,完成空心板橋。
[0016]本發明所述的裝配式空心板橋及其建造方法,其裝配式空心板橋的預製空心板I側邊做成直邊不需要預留傳統的企口縫,通過間隔一定距離設置的工字鋼4將相鄰兩塊空心板I連接形成一個整體,以工字鋼4代替傳統的企口縫混凝土傳遞空心板I間的剪力,這種方法在預製場將預製好的空心板I吊裝就位後不需要再進行企口縫的鋼筋連接及混凝土澆築,簡化了裝配式空心板I的預製及施工工藝,避免了由於企口縫混凝土容易破壞而弓丨起的橫向整體性不足的缺點,空心板I各板之間的橫向剪力通過插接工字鋼4傳遞,其傳遞到力的傳力方式明晰,可提聞空心板I傳遞到力的能力和沿橋橫向的整體性,即提聞了裝配式空心板橋的橫向整體性、增強了裝配式空心板I間的剪力傳遞能力、提高裝配式空心板I間橫向聯繫及增強橋梁的整體性。
【權利要求】
1.裝配式空心板橋,其特徵在於:包括沿橫向依次連續設置的空心板,相鄰兩塊空心板之間通過工字鋼連接,工字鋼的兩側槽口內分別卡入相鄰兩塊空心板相對的兩縱向側邊,所述空心板的縱向側邊為直邊,空心板的縱向延伸的側面為直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空心板橋,其特徵在於:相鄰兩塊空心板之間的工字鋼為沿縱向依次間隔設置數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空心板橋,其特徵在於:所述空心板為先張法施工的裝配式空心板。
4.裝配式空心板橋的建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I)預備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空心板及工字鋼,(2)吊裝空心板:將預製完成的裝配式空心板運輸到橋梁建設場地,沿橫向從一側向另一側依次吊裝,通過工字鋼依次將各個空心板沿橫向聯為整體,吊裝下一塊空心板時,應先將工字鋼一側槽口的上、下翼緣板間插入前一塊已吊裝完成空心板的一個縱向側邊,然後將下一塊空心板的縱向側邊準確插接在上一塊空心板已安裝工字鋼的另一側槽口的上、下翼緣板間,以此類推,直至最後一塊空心板吊裝完成,各個空心板吊裝完成後,使所有空心板連接形成整體,(3)橋面鋪裝,完成空心板橋。
【文檔編號】E01D2/00GK104074127SQ201410303002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0日
【發明者】葛素娟, 陳淮, 李靜斌, 李 傑, 王豔, 陳代海, 李整 申請人: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