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野外的託腿架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6:04:34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野外手術的託腿架。
背景技術:
對於在野外受傷的患者,最重要的是在野外能夠得到最緊急的救助。目前,在野外救助的過程中,發現腿傷患者的比例稍高,而腿傷患者通過清創手術來完成初期的救治,因此,需要將腿支撐起來,以便檢查或手術前的肢體消毒,而現有的腿部支撐方法為:1、將患者受傷的大腿放置於手術床或擔架上,由救治的醫護人員抬起支撐或放置在擔架上用其他物品支撐,因此,不便於手術的開展,且無法全面檢查腿部受傷的情況;2、一些專用於腿部手術的託腿架,其結構複雜,不適合於野外手術操作和攜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於觀察和攜帶的用於野外的託腿架。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方案如下:用於野外的託腿架,包括用於支撐患者腿部的託腿座和用於支撐託腿座的支撐機構,所述託腿座與支撐機構可拆卸連接。
基礎方案的原理:在野外需要緊急救助的情況下,只需連接託腿座與支撐機構,將支撐機構放置於野外的地面上,再將患者的腿部放置於託腿部上,即可開展救治工作。
基礎方案的優點:1、將託腿座與支撐機構連接,可用於支撐患者的腿部,將託腿座與支撐機構拆分,可進行收撿,便於在災害救援時攜帶。2、將患者腿部未受傷的部分放置於託腿部上,使得腿部受傷的部分懸空,既能觀察患者腿部受傷的情況,還能便於手術前的肢體消毒,相較於將患者腿部直接放置於手術床或擔架上由醫護人員抬腿支撐更實用、省力,為腿部患者的急救贏得寶貴的時間。
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支撐座和三根支撐杆,所述支撐座的頂部與託腿座可拆卸連接,三根所述支撐杆均與支撐座的底部鉸接,且三根支撐杆呈三角分布,相鄰兩個所述支撐杆之間設有可調結構,所述可調結構包括第一桿和第二桿,且第一桿與第二桿鉸接,通過上述設置,託腿部長時間使用後,可將託腿座與支撐座拆分,便於更換新的託腿座;轉動與支撐座鉸接的三根支撐杆,使得相鄰兩個支撐杆之間的第一桿和第二桿拉直,以此實現對三根支撐杆的定位;將三根支撐杆三角分布在支撐座的底部,根據三角定理,有效的增強了整個託腿架的穩定性。
優選方案二:作為優選方案一的優選方案,所述支撐板上可拆卸連接有兩根支撐橫杆,且兩根支撐橫杆平行設置;每根所述支撐橫杆上設有導軌,所述託腿座與導軌滑動連接,通過上述設置,長時間使用後,將兩根支撐橫杆與支撐座拆分,便於更換新的支撐橫杆;能夠根據患者腿部受傷的位置調節導軌內託腿座的位置,進一步增強適用性。
優選方案三:作為優選方案二的優選方案,所述支撐杆包括支撐外杆和支撐內杆,且支撐內杆在支撐外杆內滑動連接;所述支撐外杆上設有定位孔,所述支撐內杆上設有若干限位孔,且定位孔上滑動連接有穿過限位孔的定位銷,通過上述設置,利用定位銷穿過定位孔和限位孔,即限定支撐外杆與支撐內杆的相對位置,其結構相較於其他複雜的定位機構更簡單,且便於拆卸與更換。
優選方案四:作為優選方案三的優選方案,所述支撐座上可拆卸連接有與擔架連接的連接杆;所述支撐內杆上可拆卸連接有底座,通過上述設置,必要時,連接杆與擔架連接,進一步加強野外手術患者腿部支撐的牢靠性,為野外手術患者提供更好的手術條件;利用支撐內杆上的底座代替支撐內杆與地面接觸,有效的避免了支撐內杆與地面造成的磨損。
優選方案五:作為優選方案四的優選方案,所述底座由三個尖角式的支架組成,通過上述設置,由於野外的地面可能存在凹凸不平的情形,採用尖角式的支架插入地面內,簡單實用,且根據三角定理,有效的增強了整個託腿架的穩定性。
優選方案六:作為優選方案五的優選方案,所述支架與支撐內杆套接,通過上述設置,支架與支撐內杆採用套接的方式連接,結構簡單,操作便捷,適用於野外手術或肢體檢查使用。
優選方案七:作為基礎方案的又一的優選方案,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左三角支架和右三角支架,且左三角支架的一端與右三角支架的一端鉸接,通過上述設置,分離左三角支架和右三角支架的自由端,將左三角支架和右三角支架放置於野外的地面上,即可用於對託腿座的支撐,且左三角支架、右三角支架和底面形成三角支撐,根據三角定理,有效的增強了整個託腿架的穩定性。
優選方案八:作為優選方案七的優選方案,所述左三角支架上設有定位凸起,所述右三角支架上設有能與定位凸起卡接的定位槽,通過上述設置,需要使用時,將左三角支架的定位凸起與右三角支架的定位槽分離,即可用於託腿座的支撐;不使用時,將左三角支架的定位凸起與右三角支架的定位槽卡接,便於收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於野外的託腿架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用於野外的託腿架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託腿座1、支撐座2、支撐杆3、第一桿4、第二桿5、左三角支架6、右三角支架7。
實施例一:
實施例一基本如附圖1所示:用於野外的託腿架,包括支撐機構和凹狀的託腿座1,支撐機構包括支撐座2和三根支撐杆3,支撐座2上螺紋連接有與擔架連接的連接杆,必要時,連接杆與擔架螺紋連接,進一步加強野外手術患者腿部支撐的牢靠性,更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手術條件;三根支撐杆3均與支撐座2的底部鉸接,且三根支撐杆3呈三角分布,相鄰兩個支撐外杆之間設置有可調結構,可調結構包括第一桿4和第二桿5,且第一桿4與第二桿5鉸接。
支撐座2設置有兩根支撐橫杆,且兩根支撐橫杆平行設置,每根支撐橫杆通過螺釘與支撐座2連接;每根支撐橫杆上設置有導軌,且託腿座1與導軌滑動連接。長時間使用後,將兩根支撐橫杆與支撐座2拆分,便於更換新的支撐橫杆;能夠根據患者腿部受傷的位置調節導軌內託腿座1的位置,進一步增強適用性。
此外,支撐杆3包括支撐外杆和支撐內杆,且支撐內杆在支撐外杆內滑動連接;支撐外杆上開設有定位孔,支撐內杆上開設有若干限位孔,且定位孔上滑動連接有穿過限位孔的定位銷。利用定位銷穿過定位孔和限位孔,即限定支撐外杆與支撐內杆的相對位置,其結構相較於其他複雜的定位機構更簡單,且便於拆卸與更換。
支撐內杆的底部套接有三個尖角式的支架,支架與支撐內杆採用套接的方式連接,結構簡單,操作便捷,適用於野外;且由於野外的地面可能存在凹凸不平的情形,採用尖角式的支架插入地面內,簡單實用,且根據三角定理,有效的增強了整個託腿架的穩定性。
本實施例中,操作時,首先轉動與支撐座2鉸接的三根支撐外杆,使得相鄰兩個支撐外杆之間的第一桿4和第二桿5拉直;然後根據患者的需要,調節支撐內杆與支撐外杆之間的位置,配合定位銷實現支撐內杆與支撐外杆的定位,再將支撐內杆上的支架放插入地面內;最後根據患者腿部的受傷位置滑動位於導軌內的託腿座1,使得患者的腿部能夠得到支撐,既能觀察患者腿部受傷的情況,還能便於手術前的肢體消毒,相較於將患者腿部直接放置於手術床或擔架上由醫護人員抬腿支撐更實用、省力,為腿部患者的急救贏得寶貴的時間。必要時,連接杆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橫杆和擔架螺紋連接,使得患者的腿部能夠得到更好的支撐。本方案的結構簡單,且三根支撐外杆分別支撐座2的底部鉸接,相鄰兩個支撐外杆之間的第一桿4和第二桿5也鉸接,便於在災害救援時攜帶。
實施例二
實施例二基本如附圖2所示:用於野外的託腿架,包括支撐機構和託腿座1,支撐機構包括左三角支架6和右三角支架7,且左三角支架6的一端與右三角支架7的一端鉸接;左三角支架上設置有定位凸起,右三角支架上設置有能與定位凸起卡接的定位槽。
本實施例中,使用時,將左三角支架6的定位凸起與右三角支架7的定位槽分離,將左三角支架6和右三角支架7放置於野外的地面上,即可用於對託腿座1的支撐,且左三角支架6、右三角支架7和地面形成三角支撐,根據三角定理,有效的增強了整個託腿架的穩定性。不使用時,將左三角支架7的定位凸起與右三角支架6的定位槽卡接,便於收撿。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範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