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生物質基點陣結構角度直測儀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20:13:59 3

本發明裝置屬於生物質基點陣結構角度精確測量領域,涉及一種精確測量角度的可攜式生物質基點陣結構角度直測儀。
背景技術:
結構的力學分析包括理論分析和試驗測試,理論分析中會精確設計出結構的角度,從而根據相應的力學知識和結構特性計算出結構的各種力學指標,試驗測試中,由於忽略了安裝工藝、實驗條件和手動安裝等因素產生的誤差,製備的測試結構的實際角度與理論值存在差異,從而導致測試結構的各種力學性能在試驗值與理論值上存在誤差,影響科學的準確性與嚴謹性。
以生物質基點陣結構為例,對於直柱型、斜柱型和金字塔形點陣結構,由於其尺寸較小,很難實際測量芯子的實際角度,因此對實驗的預測和結構實際承載力的修正造成了困難。
本裝置致力於在不損壞原結構的基礎上,對力學結構的角度進行精確測量,對結構的實際承載力進行修正,從而使力學探究實驗更加準確、便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裝置由下側面板(1)、角度盤(2)、上側面板(3)和角度盤與上側面板間的連接件(4)組成。
下側面板(1)為長方體實心鑄鐵,在下側面板(1)上部設有角度盤滑動凹槽,角度盤(2)可以在下側面板(1)上部的角度盤滑動凹槽自由滑動。下側面板(1)的詳細尺寸見附圖說明,三視圖及立體圖見說明書附圖。
角度盤(2)為扇形柱實心鑄鐵(帶角度刻度,精度為0.1°),角度盤(2)可以在下側面板上部的角度盤滑動凹槽自由滑動,角度盤(2)圓心處設有一個連接件專用螺栓孔供連接件繞角度盤自由轉動,上側面板與連接件垂直,與角度盤(2)相切。角度盤(2)的詳細尺寸見附圖說明,平面及立體圖見說明書附圖。
上側面板(3)為長方體的實心鑄鐵。上側面板(3)的尺寸見附圖說明,平面及立體圖見說明書附圖。
角度盤與上側面板間的連接件(4)由兩個長方體杆和插入角度盤圓心的螺栓組成,其中長方體杆與螺栓和上側面板一體成型,角度盤與上側面板間的連接件(4)的詳細尺寸見附圖說明,平面及立體圖見說明書附圖。
創新點:本裝置的創新點在於移動的角度盤,通過移動角度盤,轉動上側面板,使上側面板和下側面板與待測角的兩條邊分別對齊,根據簡單的數學關係(圖4示意),角度盤與上側面板間的連接件(4)從豎直方向轉過的角度等於待測角的角度。
使用方法:將下側面板放到待測角度的一個邊,推動角度盤滑動凹槽的角度盤(帶上側面板),使上側面板與待測角另一邊完全貼緊,角度盤與上側面板間的連接件(4)從豎直位置移動到該位置轉過的角度即為待測角的角度。
讀數方法:當上下面板與待測角的兩個邊完全貼緊後,把角度盤與上側面板間的連接件(4)在角度盤左側和右側的度數讀出,並求平均值即為待測角的角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針對不同的環境和地點,針對線線、線面,面面形成的角度在不損壞原結構的基礎上進行精確測量,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圖1—下側面板三視圖(上—下側面板主視圖,長方形長L,高H,中—下側面板側視圖,下側面板寬度B,高H,下側面板上表面設有角度盤滑動凹槽,角度盤滑動凹槽寬度為0.8B,長度L,高度0.4H,凹槽在下側面板上表面居中。下—下側面板俯視圖)
圖2—角度盤和上側面板主視圖(角度盤的曲率半徑為R,在角度盤的圓心有專用螺栓通道,孔道半徑0.1R,貫穿角度盤,螺栓半徑為0.1R,長度0.8B,角度盤為扇形,圓心角246°,角度盤下端長1.6R,角度盤寬度為0.8B,上側微面板0.2R×R×0.8B,角度盤外伸兩個固定杆尺寸0.2R×0.2R×1.2R固定杆在上側微面板中間位置一體成型)
圖3—角度盤和上側微面板側視圖
圖4—可攜式角度直測儀工作原理圖
圖5圖6圖7—可攜式角度直測儀三維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