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沙發椅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4:34:59 4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具,特別是一種沙發椅。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冬天與夏天都可使用的沙發,其坐墊與座椅是分體式設計。但是存在夏天使用時坐墊如何收納的問題,現在基本都是將坐墊收納到柜子等內,其實是佔用了很多空間,使用很不方便。
CN104510211A公布了一種沙發椅,包括座椅與坐墊,所述座椅為中空,所述坐墊為充氣氣囊,所述座椅的靠背為轉動式且設置有調節閥,座椅下部還設置有抽屜。該發明的沙發椅,其坐墊為充氣式,夏天不需要坐墊時可以放氣後方便地收納與座椅底部的抽屜內,節省空間,座椅靠背為可調節,使用更舒適。但是該發明由於將抽屜設置在座椅的下部,不僅會使座椅顯得笨重,還會影響座椅的美觀性,另外,該發明由於使用的是充氣氣囊的坐墊,會導致坐墊重量較輕,放在座椅上很容易發生位置偏移,影響坐墊的正常使用,而且坐墊與座椅的靠背之間沒有很好的過渡,會影響整個沙發椅的舒適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沙發椅,它無論是夏天使用還是冬天使用,都具有較高的舒適性,無需收納,而且美觀性也較好。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沙發椅,包括座椅和坐墊,座椅包括坐部和背部,坐墊為三段式結構,坐墊的中部為弧狀結構,坐墊的左部和右部上底面均為海綿層,海綿層的外部均包裹一層襯布層,坐墊的左部和右部下底面為竹簾層,坐墊的中部為軟質毛氈;座椅的坐部上表面上設有U型第一凹槽,坐墊的左部放置在第一凹槽內,座椅的背部上表面上設有U型第二凹槽,坐墊的右部放置在第二凹槽內,座椅的坐部與背部的連接處和坐墊的中部上、下底面上設有配套使用的連接件。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第一凹槽的邊緣距離相近座椅坐部的邊緣不大於1cm,便於整體美觀性,也可保證坐墊的使用面積較大,同時也利於人們使用坐墊,第二凹槽的邊緣距離相近座椅背部的邊緣不大於3cm,既利於提高美觀性,也保證人們在使用時,舒適性較高。
進一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深度均不大於1cm,便於取放坐墊。
進一步,坐墊的左部凸出第一凹槽的高度不小於3cm,坐墊的右部凸出第二凹槽的高度不小於2cm,保證舒適性較高。
進一步,連接件為粘帶、搭扣或按扣,結構簡單,既能防止坐墊在座椅上亂動,又具有操作方便的特點。
進一步,座椅的坐部和背部之間可轉動式連接,且在兩者的連接處設有調節閥,便於調節座椅坐部與背部之間的角度,從而選擇舒適性較高的角度來使用座椅。
進一步,座椅的坐部和背部均為中空結構,既可減少座椅的自身重量,又能在座椅內部形成一定的空氣層,達到一定的保溫效果,使座椅使用起來有種冬暖夏涼的感覺。
進一步,座椅的坐部四個轉角處均為倒圓角結構,防止與轉角處碰撞時發生傷人現象。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特點: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沙發椅採用了三段式結構的坐墊,既使人們臀部與背部均具有較高的舒適性,又能使使用者腰部得到一定的緩衝,尤其是躺在該沙發椅上,會使人整個身體的舒適性都較高;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沙發椅採用了上、下底面不同材質、結構的坐墊,既保證了在冬天使用時感覺溫暖,又保證了在夏天使用時感覺涼爽,只需要翻下面就能實現不同的效果,簡單方便,不存在坐墊的收納問題,整體美觀性也較高,而且在冬夏使用時都會感到很柔軟,舒適性也較高;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沙發椅在座椅上設置了U型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來放置坐墊,同時又設置了配套使用的連接件連接座椅和坐墊,可保證坐墊的穩定性較高,便於人們使用坐墊,也會增加整個沙發椅的舒適性。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詳細結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所示:一種沙發椅,包括座椅1和坐墊2,座椅1包括坐部11和背部12,坐墊2為三段式結構,坐墊2的中部23為弧狀結構,坐墊2的左部21和右部22上底面均為海綿層211,冬天使此海綿層211朝上,具有較好的保暖、柔軟的效果,海綿層211的外部均包裹一層襯布層212,防止灰塵進入海綿層211,也利於提高美觀性,因為不同顏色、花色的襯布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這樣利於根據自己的喜好及周圍裝飾選擇合適的坐墊2的外觀;坐墊2的左部21和右部22下底面為竹簾層213,夏天使此竹簾層213朝上,具有使臀部清涼的效果,又因為竹簾層213的下方就是海綿層211,所以坐在竹簾層213上同樣會感到柔軟、舒適;坐墊2的中部23為軟質毛氈,既不會使人感覺僵硬,又能進行彎折,便於根據需要調節坐墊2左部21和坐墊右部22之間所形成的角度;座椅1的坐部11上表面上設有U型第一凹槽111,坐墊2的左部21放置在第一凹槽111內,座椅1的背部12上表面上設有U型第二凹槽121,坐墊2的右部22放置在第二凹槽121內,兩個U型結構的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便於坐墊2左部21和右部22較好的平展放置;座椅1的坐部11與背部12的連接處和坐墊2的中部23上、下底面上設有配套使用的連接件3,連接件3為粘帶,結構簡單,既能防止坐墊2在座椅1上亂動,又具有操作方便的特點。
第一凹槽111的邊緣距離相近座椅坐部11的邊緣1cm,便於整體美觀性,也可保證坐墊2的使用面積較大,同時也利於人們使用坐墊2,第二凹槽121的邊緣距離相近座椅背部12的邊緣3cm,既利於提高美觀性,也保證人們在使用時,舒適性較高。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的深度均為1cm,便於取放坐墊2。坐墊2的左部21凸出第一凹槽111的高度為3cm,坐墊2的右部22凸出第二凹槽121的高度為2cm,保證舒適性較高。
座椅1的坐部11和背部12之間可轉動式連接,且在兩者的連接處設有調節閥4,便於調節座椅坐部11與背部12之間的角度,從而選擇舒適性較高的角度來使用座椅1。座椅1的坐部11和背部12均為中空結構,既可減少座椅1的自身重量,又能在座椅1內部形成一定的空氣層,達到一定的保溫效果,使座椅1使用起來有種冬暖夏涼的感覺。座椅1的坐部四個轉角處均為倒圓角結構,防止與轉角處碰撞時發生傷人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