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送單元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06:53:59 2
專利名稱:輸送單元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輸送單元,其具有防旋流箱、在該防旋流箱 中^殳置的燃油泵、以及用於輸送至防旋流箱的吸式噴射泵吸式,其中吸式噴射泵由具有噴嘴口的工作射流噴嘴、混合管、吸入口、以 及在該吸入口上連4妄的吸入管道組成。該吸式噴射泵用於將燃油乂人 燃油箱llr送至i殳置在燃油箱內部的防:凝流箱中。
背景技術:
已知,燃油箱具有多種形式。由於燃油箱在4幾動車上要通過現J 有的結構空間來進4亍調整,/人而形成為分成多個月空室的燃油箱。這些腔大部分地與鞍形件連接。在這種燃油箱中存在的問題在 於,燃油在4氐液位時不能再乂人一個腔室流過鞍形件進入另 一個腔室 中。因為通常在燃油箱中僅設置一個輸送單元,以至於處於另一個 腔室中的燃油不能到達輸送單元。在這種情況下,會使用到吸式噴少將燃油輸送至腔室或者輸送單元所處的區域中。傳統的吸式噴射泵設置在腔室的底部或者燃油箱區域的底部, ,人該腔室或者區;或中將燃油l命送至輸送單元。由於吸式噴射泵的p及 入口設置在燃油箱的底部,因此吸式噴射泵總是處於燃油中,進而 總是可以投入使用。這種吸式噴射泵表現出良好的效率。輸送係數(也就是總射流與工作射流的比率)至少為7。在此的缺點是,由
於存在通向吸式噴射泵的工作介質管道和來自吸式噴射泵的總管 道,就要求在燃油箱中必須設置和固定兩條管道。
此外已知,使用設置在輸送單元區域中的抽吸用吸式噴射泵,
中產生必要的低壓,吸式噴射泵具有專用的工作射流噴嘴。該工作 射流噴嘴的出口孔#皮_沒計成狹縫。由於該狹縫,工作射流在從工作 射流噴嘴中出來後呈扇形散開。該呈扇形散開的工作射流封閉該混 合管,結果是產生必要的真空,使得燃油可經過相對較長的吸入管 道被吸入。因此,僅需要在燃油箱中只設置並固定一條管道,以代 替當前使用的兩條管道。這種實施方式的缺點在於抽吸用吸式噴射
泵的輸送係數較低,該輸送係數約為2。這種較低的輸送係數是由 於工作射流在離開工作射流噴嘴後呈扇形散開造成的。
此外已知一種吸式噴射泵,該吸式噴射泵利用混合管的出口端 部設置在罐中,從而處於罐中的輸送介質相對於大氣密封混合管端 部。通過液封,在混合管入口處產生低壓,該低壓有助於改善吸收 能力。^旦已經表明,在確定的情況下,未達到^及入功率 (Saugleistung),由此可以4,斷出,不能始終確^呆混合管出口的液 封。這例如由在罐中存在非常少量的被輸送的液體引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是供一種具有改善的車lr送系^t的吸入式p及 式噴射泵,其中即使在不利情況下也可以確保吸入功率。此外,吸 式噴射泵應該簡單和緊湊地構造和易於安裝。
根據本發明,如此實現該目的,即在混合管的下遊設置有折流件。
通過在混合管的下遊設置的折流件,以高速從混合管射出的輸 送介質被分開並且圍繞混合管的排出口的區域產生渦流。介質的渦 流確保了對混合管的排出口的穩定且可靠的液封,從而可以在吸式 噴射泵中形成足夠的低壓,該低壓使通過遠的距離吸入待輸送介質 -彈以實J見。
在一個有利的^殳計方案中,折流件的朝向混合管的表面凹形地 構成或者設計為槽。這種構造可以以較低的複雜度生產進而是成本 特別低廉的一種同樣廉價生產的折流件結構在折流件的朝向混合管的表 面上具有肋條。在此,當折流件藉助注塑法生產時,該肋條可以一 體地模製在折流件上。
當該表面或者肋條設置在混合管的排出口區域中時,可以減少 用於生產凹形表面或者肋條的費用。
此外,當折流件藉助卡鎖-及插塞連4妄件(Rast-und Steckverbindung )與吸式噴射泵連接時,可以廉價地生產該折流件。 在此,不^f又可以實現與混合管的連4妄而且也可以實現與吸式噴射泵 的殼體的連4妄。
根據本發明另 一個有利的設計方案,當折流件與吸式噴射泵一 體連接時,可以避免折流件與吸式噴射泵的安裝。在最簡單的情況 下,該連4妄i殳計為至少一個連4妄體,該連4姿體^人混合管延伸至^斤流 件。折流件和吸式噴射泵以這種方式形成一個單元。由此,該吸式 噴射泵可以安裝在任意的位置處。
^口果吸式噴射泵應用於充注防》定:流箱,該^及式噴射泵可以通過 上部邊緣通至防》走流箱中,其中該吸式噴射泵i殳置在上部邊鄉彖的區
域中。在此,輸送單元有利的i殳計方案的優點在於,折流件i殳置在 輸送單元的其他部件上,特別是防漩流箱、燃油泵、過濾器或者壓 力調節器上。
在此,該折流件在輸送單元的部件上的布置可以藉助卡鎖-及插 塞連接件、藉助粘接或者焊接、或者通過在部件上一體構成(例如 通過在防漩流箱上噴射模塑)來實現。
才艮據多個實施例詳細描述本發明。其中,附圖示出了 圖1是在燃油箱中的吸式噴射泵的示意性設置方案, 圖2a、 2b是根據圖1的具有折流件的吸式噴射泵的放大圖, 圖3是具有折流件的吸式噴射泵的混合管的截面圖, 圖4是具有折流件的混合管的示意性示意圖, 圖5是具有折流件的輸送單元的防漩流箱。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圖1中示出了由兩個月空室2、 3構成的燃油箱1。在燃油箱1 中固定了 llT送單元4,該輸送單元由防》定流箱5和i殳置在該防凝流 箱內的燃油泵6構成。通過供給管道7將由燃油泵6輸送的燃油輸 送給內燃才幾(未示出)。在防漩流箱5的內壁上"i殳置吸式噴射泵8, 其中其混合管9伸入該防旋流箱中。燃油通過管道10從燃油泵6 輸送至吸式噴射泵8。另 一管道11 乂人吸式噴射泵8延伸至另 一腔室2。燃油通過管道11 /人腔室2直4妄^r送至防:旋流箱5。 4斤流件16 i殳 置在吸式噴射泵8的下遊。
吸式噴射泵8 (圖2a中示出)由工作射流噴嘴13、具有排出 口 15的混合管14和吸入管道11構成。在排出口 15的區域中i殳置 4斤流件16。該4斤流件的朝向排出口 15的表面17構成凹形,乂人而乂人 混合管14噴出的射流通過凹形的表面17產生渦流並且導致對混合 管14的液封。由於該液封,在吸式噴射泵8中形成足夠的^f氐壓, 利用該^f氐壓,燃油通過吸入管道11 乂人燃油箱中ilr出。
在折流件16方面,在圖2b中示出的吸式噴射泵8不同於根據 圖2a的燃油泵。肋條18 —體地才莫制在折流件16上,利用該肋條 可以產生如利用凹形的表面同才羊的歲文果。
根據圖3,吸式噴射泵8的混合管14具有外部設置的、環形的 槽19。在該槽19中i殳置夾具20,該夾具過渡(iibergehen)為橋4妻 體21。具有槽22的折流件16 —體地才莫制在連4妄體21上。具有折 流件16的夾具20作為簡單構成的模製件藉助注塑法特別廉價地生產。
才艮據圖4, 4斤流件16與吸式噴射泵8—體製成,其方式是,該 折流件通過連接體23與混合管14的排出口 15連接。
圖5示出了輸送單元的另一個實施例,在該輸送單元中,吸式 噴射泵8固定在防旋流箱5的蓋24上。4昔助工作射流管道10,工 作射流從燃油泵(未示出)輸送至吸式噴射泵8。在工作射流管道 中的止回閥相對於空程來密封該工作射流管道。在工作射流噴嘴13 的區域中吸入管道通至吸式噴射泵8。工作射流通過工作射流噴嘴 13流出並且流入混合管14。工作射流在離開混合管14後撞到槽22 上,因此該射流產生渦流並且密封該排出口 15。該槽22是折流件16的一部分,該折流件焊接在防旋流箱5的內壁上。但折流件16 也可以與防:旋流箱5夾在一起,特別是懸糹圭在防:^流箱5的上部邊 鄉彖或者i殳置在蓋24上。基於由折流件形成的對混合管14的液封, 工作射流產生了明顯較大的低壓,另一方面該低壓是足夠的,以便 ^f昔助吸入管道11通過一個相對大的距離將4交大量的燃油lt送到防 》走;^u箱5中。
權利要求
1. 一種輸送單元,所述輸送單元具有防旋流箱、在所述防凝流 箱中設置的燃油泵以及用於輸送至所述防凝流箱的吸式噴射 泵,其中所述吸式噴射泵由具有噴嘴口的工作射流噴嘴、混合 管、吸入口、以及在所述吸入口上i殳置的吸入管道組成,其特 徵在於,在所述混合管(14)的下遊設置有折流件(16)。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折流件(16)的面向所述混合管(14)的表面(17)構成凹形。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折流件(16)的面向所述混合管(14)的所述表面具有肋條(18)。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輸送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肋條(18 ) 一體地模製在所述折流件(16)上。
5. 才艮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豐命送單元,其特徵在於,所 述折流件(16)通過卡鎖-及插塞連接件(19、 20)與所述吸 式噴射泵(8 )連接。
6. 才艮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折流件(16)通過至少一個連4妄體(23 ) —體地與所述吸 式噴射泵(8)連4妄。
7. 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折流件(16) i殳置在所述輸送單元(4)的其他部件上, 特別是所述防漩流箱(5)或者所述燃油泵(6)上。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輸送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折流件(16) —體地模製在所述輸送單元(4)上。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輸送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折流件(16)藉助所述卡鎖-及插塞連接件固定在所述輸送單元(4) 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輸送單元(4),其具有防漩流箱(5)、在該防漩流箱(5)中設置的燃油泵(6)、以及用於將燃油輸送至該防漩流箱(5)的吸式噴射泵(8),其中吸式噴射泵(8)由具有噴嘴口的工作射流噴嘴(13)、混合管(14)、吸入口、以及在該吸入口上設置的吸入管道(11)組成,並且折流件(16)設置在所述混合管(14)的下遊。
文檔編號F02M37/02GK101146992SQ200680009229
公開日2008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24日
發明者克勞斯·馬克夫卡 申請人:西門子威迪歐汽車電子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