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矽氧烷共聚物及其水解產物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0:45:34 7
專利名稱:有機矽氧烷共聚物及其水解產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透明、熔體流變學上定義為移動少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其水解產物、其製造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術:
乙烯基酯聚合物或(尤其)乙烯基酯-乙烯共聚物的固體樹脂具有經常結塊的傾向。EP-A959114公開了通過與丙烯實施共聚合可減低乙烯基酯-乙烯共聚物的表面膠粘度。矽氧烷具有優良的剝離性也是眾所周知的;即具有排斥膠粘物質的表面。但,固體乙烯基酯樹脂與矽氧烷之摻合物的性能欠佳由於乙烯基酯聚合物與矽氧烷不相容,發生相分離和/或形成矽氧烷區域,於是固體樹脂變成混濁。再者,矽氧烷區域的形成及未連接矽氧烷的出現則導致移動效果。
現有技術有許多已知方法,其中在矽氧烷存在的情況下,通過聚合單體來用矽氧烷將有機聚合物加以改性EP-A 0352339中公開了混凝土結構的保護塗層,其包括在有機溶劑中之溶液形式的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與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及與乙烯基-或丙烯醯基-官能烷氧基矽烷的共聚物。熱固型丙烯酸樹脂在有機溶劑中的溶液(該溶液用作金屬,尤其不鏽鋼之塗層)是EP-A 159894之技術內容為改進金屬粘著作用,尤其為防止塗層金屬零件變形時塗層之剝落,使用由(甲基)丙烯酸酯、羥基-或環氧-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官能聚矽氧烷及乙烯基-官能矽烷所形成共聚物在丙烯酸樹脂中的溶液。為改進粘著作用,利用有機錫化合物作為交聯催化劑將聚合物加以後交聯及加熱固化。
EP-B 771826中公開了用於塗層與粘著劑的水性粘合劑,其主要成分為乙烯基酯、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或乙烯基芳族化合物的乳液聚合物,且該粘合劑(作為交聯劑)包括具有不飽和基(例如乙烯基、丙烯醯氧基和/或甲基丙烯醯氧基)的聚矽氧烷。在此情況下,將該有機單體加以乳化及聚合且在某段時間以後(在反應過程中)將矽氧烷加入。隨後可添加的添加劑包含可聚合或不可聚合的低分子量矽烷,其可使聚合物隨後進一步與有機錫實施交聯。
EP-A 943634中公開了用作塗層材料的水性膠乳,其在有含有矽醇基的矽氧烷樹脂存在的情況下由乙烯型不飽和單體實施共聚合而製得。於聚合物鏈與聚矽氧烷鏈之間形成相互貫穿網絡(IPN)。EP-A1095953中公開了矽氧烷接枝乙烯基共聚物,其中在乙烯基聚合物上接枝碳矽氧烷樹枝聚合物。
乙烯基-官能化矽氧烷的用途在現有技術中同樣地為眾所周知的。通常,這些乙烯基矽氧烷藉助於催化劑(通常為鉑化合物)在氫化矽烷化反應中與H-矽氧烷(有機氫聚矽氧烷)反應,例如,EP-A545591中公開了該反應。US-A 4987180中公開了可由自由基聚合的矽氧烷之乳化聚合作用,該矽氧烷沿鏈含有(例如)巰基、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且在水中與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呈乳液狀,其中高達1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由其他官能化單體(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GMA)、N-羥甲基丙烯醯胺(NMA)或丙烯酸)替代,而且高達2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單體可由其他單體(如苯乙烯或乙酸乙烯基酯)替代。該乳液可更進一步與H-矽氧烷混合及隨後進一步用催化劑交聯。
US-A 5086141中曾公開聚矽氧烷-交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該交聯共聚物通過懸浮聚合法製得。US-A 5468477涉及在有硫醇-官能矽氧烷存在的情況下通過聚合製造的乙烯基矽氧烷聚合物。
DE-A 10064092涉及用於製造粘著性塗料的聚有機矽氧烷,其無需引進熱能或輻射能即可固化。這些聚有機矽氧烷是由可交聯硬片段聚合物成分及軟片段聚有機矽氧烷成分所組成的矽氧烷嵌段共聚物。這些矽氧烷嵌段共聚物是通過嵌段片段的偶合反應或在聚有機矽氧烷存在下硬片段成分的聚合作用而製成。
發明內容
用上述現有技術的方法製得的產品,其透明度、移動及熔化反應仍不合格。所以本發明之目的系提供固體乙烯基酯樹脂,其顯著優點是透明度高、移動少或無,熔體流變性佳,因此熱塑加工性能特優。
本發明提供有機矽氧烷共聚物及其水解產物,其是於非水性溶劑內,在有自由基引發劑存在的情況下,通過聚合下列成分而製得a1)≥50重量%的一種或多種選自以下組中的單體具有1至15個碳原子的、支鏈型或直鏈型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及a2)0至20重量%的一種或多種選自以下組中的單體單不飽和烯烴及二烯,及b)1至50重量%的一種或多種通式為R1aR3-aSiO(SiR2O)nSiR3-aR1a的矽氧烷,其中每個R是相同或不同的、單價的、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烷基或總是具有1至18個碳原子的烷氧基,R1是可聚合基團,a是0或1,及n=10至1000,85至100重量%的矽氧烷b)含有一至二個可聚合基團,僅有一個可聚合基團的矽氧烷b)僅用於與有二個可聚合基團的矽氧烷b)的混合物內而且重量比為≤50/50,及c)0至10重量%之一個或多個選自乙烯型不飽和可水解矽化合物組中的可水解矽烷單體及選自巰基矽烷組中的可水解矽化合物,成分a)至c)的重量%總是以所用單體的總重量為基準且加起來之和為100重量%,其特徵為包括利用由至少兩種非水性溶劑組成的混合物,其中至少一種在70℃溫度下轉移成乙酸乙烯基酯的常數Cs為>20×10-4,及(也許)將如此製得的產物加以水解。
適合的乙烯基酯a1)是具有1至15個碳原子的、支鏈型或直鏈型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優選的乙烯基酯是乙酸乙烯基酯、丙酸乙烯基酯、丁酸乙烯基酯、2-乙基己酸乙烯基酯、月桂酸乙烯基酯、乙酸1-甲基乙烯基酯、三甲基乙酸乙烯基酯、及具有5到11個碳原子的α-支鏈型單羧酸的乙烯基酯,例如VeoVa9R及VeoVa10R(具有9或10個碳原子、α-支鏈型羧酸乙烯基酯之Shell商標名)。其中乙酸乙烯基酯特別優選。適當成分a2)是乙烯、丙烯、1,3-丁二烯,及異戊二烯。其中以乙烯為佳。
必要時可將0.1至20重量%(所用單體a)總重量為基準)輔助單體加以共聚合。輔助單體之實例是氯乙烯、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及選自由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組中的單體,如具有1至15個碳原子的、支鏈型或直鏈型醇的酯。適合之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異-及叔-丁基酯、甲基丙烯酸正-、異-及叔-丁基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丙烯酸降冰片基酯。
其他輔助單體是(甲基)丙烯酸去水甘油酯及乙烯型不飽和單羧酸,如巴豆酸,及二羧酸,如反丁烯二酸及順丁烯二酸;乙烯型不飽和羧醯胺及腈,尤以丙烯醯胺及丙烯腈為佳;反丁烯二酸及順丁烯二酸的單酯及二酯,如二乙基酯及二異丙基酯,以及順丁烯二酐,乙烯型不飽和磺酸及其鹽類,優選乙烯基磺酸及2-丙烯醯胺基-2-甲基丙磺酸。其他適當輔助單體包含陽離子型單體,如氯化二烯丙基二甲基銨(DAD-MAC),氯化3-三甲基銨丙基(甲基)丙烯醯胺(MAPTAC),及氯化2-三甲基銨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其他實例是預交聯共聚單體,如聚乙烯型不飽和共聚單體,其實例是己二酸二乙烯基酯、順丁烯二酸二烯丙基酯、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二丙烯酸丁二醇酯、三聚氰酸三烯丙基酯、或後交聯共聚單體,其實例是丙烯醯胺基羥乙酸(AGA)、甲基丙烯醯胺基羥乙酸甲基酯(MAGME)、N-羥甲基丙烯醯胺(NMA)、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烯丙基胺基甲酸酯,烷基醚如異丁氧基醚,或N-羥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及N-羥甲基烯丙基胺基甲酸酯等的酯。
適合的矽氧烷b)是鏈長為10至1000、優選20至500的SiR2O單元的直鏈型或支鏈型聚二烷基矽氧烷。以單元a)、b)及(也許)c)的總重量為基準,矽氧烷b)所佔百分比以5至40重量%為佳。
在通式R1aR3-aSiO(SiR2O)nSiR3-aR1a中R基的實例是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1-正-丁基、2-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正-戊基、異戊基、新-戊基、叔戊基,己基,如正-己基,庚基,如正庚基,辛基,如正-辛基及異辛基,如2,2,4-三甲基戊基,壬基,如正-壬基,癸基,如正-癸基,十二基,如正-十二基,十八基,如正-十八基,及環烷基,如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及甲基環己基。R基最好是具有1至6個碳原子的單價烴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仲丁基、戊基、及己基,其中甲基特別適合。
適合的烷氧基R是具有1至6個碳原子的單價烴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仲-丁基、戊基、及己基,其中甲基特別適合。
適合的烷氧基R具有1至6個碳原子,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及正-丁氧基,這些基(也許)由氧亞烷基(如氧亞乙基或氧亞甲基)取代。其中以甲氧基及乙氧基最適合。例如,這些烷基及烷氧基R也可(也許)由滷素、巰基、環氧-官能基、羧基、酮基、烯胺基、氨基、氨基乙氨基、異氰酸基、芳氧基、烷氧基矽烷基及羥基取代。
適當下可聚合基團R1是具有2至8個碳原子烯基。這些可聚合基團的實例是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以及丙烯醯氧烷基及甲基丙烯醯氧烷基,含有1至4個碳原子的烷基。其中以乙烯基、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丙烯醯氧甲基,及3-丙烯醯氧丙基較佳。
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α,ω-(3-丙烯醯氧丙基)-聚二甲基矽氧烷,及α,ω-二(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聚二甲基矽氧烷較為適合。在僅由不飽和基取代-次的矽氧烷的情況下,優選α-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α-單-(3-丙烯醯氧丙基)-聚二甲基矽氧烷、α-單-(3-丙烯醯氧甲基)-聚二甲基矽氧烷及α-單-(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聚二甲基矽氧烷。在單官能聚二甲基矽氧烷的情況下,鏈的另一端是烷基或烷氧基,例如甲基或丁基。
直鏈型或支鏈型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與直鏈型或支鏈型-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和/或未官能化聚二甲基矽氧烷(後者無可聚合之基)的混合物也很適合。這些乙烯基位於鏈的末端。這些混合物的實例是Wacker-Chemie GmbH出品的無溶劑Dehesive6系列(支鏈型)或Dehesive9系列(直鏈型)之矽氧烷。在二組分或三組分混合物的情形下,非官能性聚二烷基矽氧烷所佔比例高達15重量%,優選高達5重量%;一官能聚二烷基矽氧烷所佔比例高達50重量%;二官能聚二烷基矽氧烷所佔比例至少為50重量%,尤以至少60重量%更佳(總是以矽氧烷b)部分的總重量為基準)。
最適合的矽氧烷b)是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或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與α-單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的二組分混合物,或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α-單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與非官能化聚二甲基矽氧烷之三組分混合物。
除這些單體之外,另外也可與可水解矽烷單體c)實施共聚合作用。例如,適當的可水解矽化合物是具有化學通式R3SiR20-2(OR4)1-3的乙烯型不飽和且可實施共聚合作用之矽化合物,其中R2是C1至C3的烷基、C1至C3的烷氧基或滷素(例如氯或溴),R3是CH2=CR3-(CH2)0-1或CH2=CR5CO2(CH2)1-3,R4是支鏈型或直鏈型、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具有1至12個碳原子(尤以1至3個碳原子更佳)的烷基,或是具有2至12個碳原子的醯基,R4也許可能由一醚基加以間斷,及R5代表氫原子或甲基。
較適合的是γ-丙烯醯氧-及γ-甲基丙烯醯氧丙基三(烷氧基)矽烷,α-甲基丙烯醯氧甲基三(烷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丙基甲基二(烷氧基)矽烷,乙烯基烷基二(烷氧基)矽烷及乙烯基三(烷氧基)矽烷,可用烷氧基之實例是甲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亞乙烷基、乙氧基亞乙烷基、甲氧基丙二醇醚、及乙氧基丙二醇醚。適當矽化合物之實例是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異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1-甲氧基)異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丁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醯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甲基丙烯醯氧甲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氯矽烷、乙烯基甲基二氯矽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矽烷、三乙醯氧乙烯基矽烷、烯丙基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烯丙基三乙醯氧矽烷、乙烯基二甲基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二甲基乙氧基矽烷、乙烯基甲基二乙醯氧矽烷、乙烯基二甲基乙醯氧矽烷、乙烯基三丁氧基矽烷、乙烯基三己氧基矽烷、乙烯基甲氧基二己氧基矽烷、乙烯基三辛氧基矽烷、乙烯基二甲氧基辛氧基矽烷、乙烯基甲氧基二辛氧基矽烷、乙烯基甲氧基二月桂氧基矽烷、乙烯基二甲氧基月桂氧基矽烷,以及聚乙二醇改性之矽烷。
最適合的矽烷是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1-甲氧基)異丙氧基矽烷、甲基丙烯醯氧丙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及甲基丙烯醯氧甲基三甲氧基矽烷、以及其混合物,尤其由選自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及甲基丙烯醯氧甲基三甲氧基矽烷組中的2種或更多種矽烷與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及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所形成的混合物。
最適合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是含有乙酸乙烯基酯、或乙酸乙烯基酯及乙烯、或乙酸乙烯基酯及VeoVa9、或乙酸乙烯基酯及VeoVa10、或乙酸乙烯基酯、乙烯、及VeoVa10作為單體單元a)者;及含有由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與α-單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所形成二組分混合或含有由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α-單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與非官能化聚二甲基矽氧烷所形成三組分混合物作為矽氧烷b)者。
這些有機聚矽氧烷共聚物是在自由基引發劑存在之情況下,於非水性有機溶劑內通過聚合作用而製得,該非水性溶劑是由至少兩種非水性溶劑所形成之混合物,該兩種非水性溶劑中至少一種在70℃溫度下轉移成乙酸乙烯基酯的轉移常數Cs>20×10-4。反應溫度為20℃至100℃,尤以40℃至80℃更佳。通常聚合作用在大氣壓力下實施。室溫下呈氣態的單體(如乙烯),其共聚合作用是在加壓(通常為2至100巴)的情況下實施。通常,該聚合作用系進行至固體含量為15至90%,尤以至固體含量為20至60%更佳。
適當的自由基引發劑包括油溶性引發劑,如過氧基-2-乙基己酸叔-丁基酯、過氧基三甲基乙酸叔-丁基酯、過氧基新癸酸叔-丁基酯、過氧化二苯甲醯基、過氧基三甲基乙酸叔-戊基酯、過氧基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1,1-雙(叔-丁基過氧基)-3,3-5-三甲基環己烷,及過氧基二碳酸二(4-叔-丁基環己基)酯。偶氮引發劑(如偶氮二異丁腈)也適合。通常這些引發劑的使用量為0.005至3.0重量%,尤以0.1至1.5重量%更佳(以單體總量為基準)。
分子量及聚合度的調節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例如,通過添加調節劑、經由溶劑含量、經由引發劑濃度之變化及經由溫度之變化可達成此工作。例如,調節劑或鏈轉移劑是乙醛或含有巰基的化合物,如十二硫醇或巰基-官能矽氧烷。
例如,適當非水性有機溶劑是四氫呋喃(THF)、氯仿(在70℃溫度下之Cs=554×10-4)、石油醚、庚烷(在50℃溫度下Cs=17×10-4)、環己烷(在60℃溫度下之Cs=7×10-4)、乙酸乙酯(在70℃溫度下之Cs=7.8×10-4)、乙酸甲酯(在60℃溫度下之Cs=1.6×10-4)、異丙醇(在70℃溫度下之Cs=44.6×10-4)、乙醇(在70℃溫度下之Cs=26.3×10-4)、甲醇(在70℃溫度下之Cs=5.5×10-4)、叔-丁醇(在70℃溫度下之Cs=0.5×10-4)、丙酮(在70℃溫度下之Cs=26×10-4)、甲苯(在70℃溫度下之Cs=21.1×10-4)、苯(在70℃溫度下之Cs=5.3×10-4)、甲基乙基酮(在60℃溫度下之Cs=73.8×10-4)、乙醚(在60℃溫度下之Cs=45.3×10-4)、或對-二噁烷(在70℃溫度下之Cs=49.1×10-4),這些Cs數值是相對於乙酸乙烯基酯。例如,這些非水性溶劑之轉移常數Cs可在Polymer Handbook(聚合物手冊),第4版(1999),第II章看到,乙酸乙烯基酯之數值系列在第142至419頁。上述Cs數值系取材自該文獻。
在70℃溫度下Cs>20×10-4的適合溶劑為乙醇及異丙醇。若是溶劑混合物,Cs>20×10-4的溶劑所佔比例通常為3至50重量%,但以5至30重量%較佳,尤以7至20重量%更佳。以具有異丙醇之溶劑混合物為佳;尤以由乙酸乙酯與異丙醇所形成之混合物最佳。
聚合作用的實施可採用的方式是用初始進料所含反應混合物的全部或個別組分,或用初始進料所含反應混合物全部之或某些組分及隨後將其餘部分計量加入,或通過計量技術加入而無初始進料。適合的程序是依照預期比例,於初始進料中包含單體a)、b)及(也許)c)所形成混合物之3至40重量%,並將這些單體a)、b)及(也許)c)的其餘部分作為混合物計量加入。更適合的方式是於初始進料中包含引發劑的量(以3至50重量%為佳)並將其餘部分計量加入。最適合的程序是以適當方式添加單體a)、b)及(也許)c),使得在聚合作用過程中任何時間其比例一直保持恆常不變。
聚合作用終止之後,可利用已知方法通過後聚合作用將殘留之單體移除。揮發性殘留單體及其他揮發性組分亦可通過蒸餾作用(尤以在減壓情況下更佳)予以移除。
這些有機矽氧烷共聚物可以其溶液形式或固體樹脂形式(經移除溶劑或沉澱樹脂部分之後)。在後者的情況下,其程序是通常將樹酯加以熔化及隨後加工製成細粒。
為製備水解產物,利用常用的酸性或鹼性催化劑,以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方式,於醇溶液內將該有機矽氧烷共聚物加以水解。適當的溶劑是具有1至6個碳原子之脂族醇,尤以甲醇或乙醇更佳。另一變通方式是水解作用可在水與脂族醇所組成的混合物內實施。例如,酸性催化劑為強無機酸,如鹽酸或硫酸,或強有機酸,如脂族或芳族磺酸。以使用鹼性催化劑為佳。例如,這些鹼性催化劑為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烷氧化物及碳酸鹽。所用催化劑是其水溶液或醇溶液。通常鹼性催化劑之使用量為0.2至20.0摩爾%(以有機矽氧烷聚合物為基準)。
通常實施水解的溫度為20℃至70℃,尤以30℃至60℃更佳。添加催化劑溶液以引發轉移酯化作用。達到預期水解度時(通常為40至100摩爾%),轉移酯化作用終止。若是酸催化的轉移酯化作用,終止工作通過添加鹼性催化劑完成。若是適合的鹼催化轉移酯化作用,終止工作通過添加酸性試劑(如羧酸或無機酸)完成。水解反應之後,將產物自液體中分離出來。該分離工作可藉助於傳統裝置或固體/液體分離作用(例如離心作用或過濾作用)完成。另一變通程序是將醇溶劑蒸餾出去並陸續代之以水。如此,所得水解產物呈水溶液狀態。
這些有機矽氧烷共聚物及其水解產物適用作剝離劑(releaseagent)及塗料材料例如製造剝離材料內的粘著(非粘附)塗層。這些有機矽氧烷共聚物也適用於塗覆織物、紙張、木材、薄膜及金屬,例如作為保護或防汙塗層。其他用途為在建築界,作為粘合性或非粘合性體系的添加劑,用於建築保護,尤其用以製造耐候性塗料或密封劑,在油漆界,作為防泡製品的添加劑,以及織物處理。這些有機矽氧烷共聚物也適用作改性劑及防水劑以及作為化妝品(如髮膠或燙髮劑)的添加劑。尤其,這些有機矽氧烷共聚物的水解產物適用作化妝品(例如洗髮劑、面霜及髮膠)的添加劑以及油漆界的用途。
這些有機矽氧烷共聚物特別適合用以製造粘著性塗料,即防止膠粘物質的塗料,例如剝離紙、聚合物脫模片或脫模薄膜。為達成此目的,這些有機矽氧烷共聚物可通過擠壓作用塗敷在底材上或於共擠塑操作期間薄片製造過程中供應。此外,這些有機矽氧烷共聚物(尤其在甲苯、石油精、乙酸乙酯或二甲苯等有機溶劑中下溶液)可塗敷在待製成具有排斥膠粘性物質功能的表面上。塗敷作用可依照任何適當的及公知的、由液體材料製造塗層的方法實施例如通過浸塗、塗抹、流塗、噴塗、滾塗、印刷,藉助於膠板凹版塗敷裝置,例如通過刮片或刮刀塗敷,或利用空氣刷。
依照本發明實施加工,可製得特別優良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其透明度高(玻璃-透明產品)及矽氧烷部分的移動可略而不計。經由具有特殊性能的溶劑混合物,有機聚合物部分與矽氧烷部分間的相容性獲得適度改善,使得可避免導致混濁及移動效果的相分離現象。使用該溶劑混合物也導致優良熔體流變特性的產物即,複合熔體粘度為5至30,000帕斯卡及相角δ≥45°,總是自一定溫度或在100℃至140℃溫度範圍內的溫度窗口內。
相角δ之定義是tanδ=G″/G′,其中G′是儲存模量並描述彈性及G″是損失係數及提供粘性的信息。該定義的熔體粘度意謂無論高粘度矽氧烷部分如何,這些有機矽氧烷共聚物都顯示顯著的熱塑性,所以可非常有效地加工。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調節劑(巰基-PDMS)巰基-聚二甲基矽氧烷,鏈長約為150個二甲基矽氧烷基團並且鏈內含有約3個巰基丙基。
PDMS混合物由三個具有鏈長都是約100個二甲基矽氧烷單元的聚二甲基矽氧烷所組成的混合物,其中含有5重量%的非官能化聚二甲基矽氧烷,20重量%的α-單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及75重量%的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
比較例1於附有錨型攪拌器、回流冷凝器及計量裝置、容量2升的玻璃攪拌瓶內,裝入675.0克乙酸乙酯、7.0克PDMS混合物、0.8克調節劑、1.1克PPV(叔-丁基過三甲基乙酸酯在脂族化合物中的75%濃度溶液)及70.6克乙酸乙烯基酯。隨後在攪拌速率為200轉/分鐘的情況下將該初始進料加熱至70℃。內部溫度到達70℃之後,在7.6毫升/小時速率下開始計量添加引發劑(30.9克乙酸乙酯及4.1克PPV)。引發劑進料開始10分鐘之後,在速率為168毫升/小時的情況下加入單體進料(56.5克PDMS混合物,6.3克調節劑及564.9克乙酸乙酯)。該引發劑進料歷時310分鐘,單體進料早60分鐘終止。兩種進料終止之後,聚合作用在70℃溫度下連續進行90分鐘。隨後於轉動蒸發器內利用加熱將所得兩相聚合物溶液加以濃縮至乾燥。冷卻至室溫,製得堅硬、混濁/白色樹脂。
分析矽氧烷共聚物含量96.8%,氣相色譜分析殘留乙酸乙烯基酯含量0.96%,酸值1.12毫克KOH/克,粘度(郝普勒,在乙酸乙酯內達10%濃度溶液)=3.60毫帕斯卡·秒,SEC Mw=65325,Mn=20734,聚分散度=3.15;兩種玻璃化轉變溫度(Tg)Tg1=-121.0℃(矽氧烷),Tg2=34.1℃(聚乙酸乙烯基酯)。
實施例2將比較例1重複一遍,其不同處如下初始進料737.2克乙酸乙酯,137.2克異丙醇,9.5克PDMS混合物,0.5克PPV及34.3克乙酸乙烯基酯。
引發劑進料51.4克乙酸乙酯及2.0克PPV,計量加入速率為11.5毫升/小時,歷時310分鐘。
單體進料76.2克PDMS混合物及274.3克乙酸乙烯基酯,計量加入速率為93.4毫升/小時,歷時240分鐘。
隨後在70℃溫度下實施聚合作用,歷時90分鐘。依照上述方式將所得1-相聚合物溶液加以烘乾。結果製得室溫下呈透明狀的樹脂。
分析矽氧烷共聚物含量99.0%,氣相色譜分析殘留乙酸乙烯基酯含量0.019%;殘留乙酸乙酯含量0.8%;殘留異丙醇含量0.17%;酸值2.81毫克KOH/克,粘度(郝普勒,在乙酸乙酯內的10%濃度溶液)=1.24毫帕斯卡·秒,SEC Mw=16179,Mn=5634,聚分散度=2.9;Tg=27.0℃。
比較例3將比較例1重複一遍,其不同處如下初始進料93.1克乙酸乙酯,140.6克PDMS混合物,2.1克PPV及140.6克乙酸乙烯基酯。
引發劑進料61.5克乙酸乙酯及8.2克PPV,計量加入速率為15.2毫升/小時,歷時310分鐘。
單體進料1120.0克乙酸乙烯基酯,計量加入速率為302.5毫升/小時,歷時240分鐘。
隨後在70℃溫度下實施聚合作用,歷時90分鐘。引發劑進料開始後不久,發生劇烈稠化現象,此時添加400毫升乙酸乙酯將其加以稀釋。依照上述方式將產品加以烘乾。
分析無法加以精製。白色、經交聯的塊狀,被溶劑溶脹。
比較例4將比較例1重複一遍,其不同處如下初始進料675.3克乙酸乙酯,7.9克PDMS混合物,1.1克PPV及70.6克乙酸乙烯基酯。
引發劑進料30.9克乙酸乙酯及4.1克PPV,計量加入速率為15.2毫升/小時,歷時310分鐘。
單體進料62.8克PDMS混合物及565.0克乙酸乙烯基酯,計量加入速率為302.5毫升/小時,歷時240分鐘。
隨後在70℃溫度下實施聚合作用,歷時120分鐘。依照上述方式將該產品加以烘乾。
分析矽氧烷共聚物含量99.6%,氣相色譜分析殘留乙酸乙烯基酯含量<5ppm;酸值1.68毫克KOH/克,粘度(郝普勒,在乙酸乙酯中的10%濃度溶液)=6.1毫帕斯卡·秒,SEC Mw=135808,Mn=23483,聚分散度=5.8;兩種玻璃化轉變溫度(Tg)Tg1=-123.0℃(矽氧烷),Tg2=32.8℃(聚乙酸乙烯基酯)。
實施例5於附有錨型攪拌器、回流冷凝器及計量裝置、容量120升的攪拌槽內,裝入34.17克乙酸乙酯、3.4千克異丙醇、189.6克PDMS混合物,25.6克PPV及1.71千克乙酸乙烯基酯。隨後在攪拌速率為95轉/分鐘之情況下將該攪拌槽加熱至70℃。內部溫度到達70℃之後,在512.0克/小時速率下開始計量添加引發劑(2.56克乙酸乙酯及99.7克PPV)。引發劑進料開始10分鐘之後,在速率為3.80千克/小時之情況下加入單體進料(1.52千克PDMS混合物及13.67千克乙酸乙烯基酯)。該引發劑進料歷時310分鐘,單體進料提早60分鐘終止。兩種進料終止之後,聚合作用在70℃溫度下連續進行120分鐘。隨後添加1000毫升水,在95℃溫度下,於該攪拌槽內將所得1-相聚合物溶液加以蒸餾,繼之在120℃溫度下將其烘乾1小時。冷卻至室溫,製得堅硬、透明樹脂。
分析矽氧烷共聚物含量99.8%,氣相色譜分析殘留乙酸乙烯基酯含量<5ppm;殘留乙酸乙酯89ppm,殘留異丙醇10ppm,酸值2.80毫克KOH/克,粘度(郝普勒,在乙酸乙酯中之10%濃度溶液)=1.39毫帕斯卡·秒,SEC Mw=14521,Mn=5445,聚分散度=2.67;Tg=30.8℃。
實施例6將實施例5重複一遍,其不同處如下初始進料29.95克乙酸乙酯,7.49千克異丙醇,614.6克PDMS混合物,18.7克PPV及1.25克乙酸乙烯基酯。
引發劑進料1.87千克乙酸乙酯及72.8克PPV,計量加入速率為375.0克/小時,歷時310分鐘。
單體進料4.92千克PDMS混合物及9.98千克乙酸乙烯基酯,計量加入速率為3.73千克/小時,歷時240分鐘。
依照實施例5將所得產物加以精製。
分析矽氧烷共聚物含量99.67%,氣相色譜分析殘留乙酸乙烯基酯<5ppm;酸值3.93毫克KOH/克,粘度(郝普勒,在乙酸乙酯中之10%濃度溶液)=1.35毫帕斯卡·秒,SEC Mw=15494,Mn=4471,聚分散度D=3.47;Tg=24.9℃。
比較例7測試時使用可商購的固體聚乙酸乙烯基酯均聚物樹脂(WackerPolymer Systems的Vinnapas B1,5)。
實施例8於附有回流冷凝器、計量裝置及錨型攪拌器、容量2升的攪拌槽內,裝入556.0克共聚物[具有12.28摩爾%(10.75重量%)二甲基矽氧烷單元及87.72摩爾%(89.25重量%)乙酸乙烯酯單元]在甲醇中之47.6%濃度溶液(依照實施例5之方法製得),用甲醇稀釋該初始進料至固體含量為20%。之後將該溶液加熱至35℃。隨後迅速添加4.6毫升之45%濃度氫氧化鈉溶液(在水/甲醇中)。添加氫氧化物溶液9分鐘整之後,利用濃乙酸將pH值調節至7。為將沉澱的水解產物製成水溶液,將懸浮液加熱使其產生蒸餾作用並將蒸餾液代之以水。繼續實施此程序直至所有甲醇全由水代替。
所得二甲基矽氧烷-乙酸乙烯基酯-乙烯基醇三元共聚物水溶液的組成為8.2摩爾%(13.9重量%)乙酸乙烯基酯單元、79.5摩爾%(68.3重量%)乙烯基醇單元、12.3摩爾%(17.8重量%)的二甲基矽氧烷單元。
分析膠體溶液,透明至略微混濁;
矽氧烷共聚物含量14.25%;酸值SZ3.6毫克KOH/克;水解值VZ90.4毫克KOH/克;4%濃度溶液pH值6.0。
9.7%濃度水溶液內的粒徑測定數均粒徑171.7毫微米。
實施例9於附有回流冷凝器、計量裝置及錨型攪拌器、容量2升的攪拌槽(未加壓)內,裝入495.5克共聚物[具有26.37摩爾%(23.54重量%)二甲基矽氧烷單元及73.63摩爾%(76.46重量%)乙酸乙烯基酯單元]在甲醇中的50.8%濃度溶液(依照實施例2的方法製得),用甲醇稀釋該初始進料至固體含量為20%。之後將該溶液加熱至35℃。隨後迅速添加4.6毫升的45%濃度氫氧化鈉溶液(在水/甲醇中)。添加氫氧化物溶液13分鐘整之後,利用濃乙酸將pH值調節至7。為將沉澱的水解產物製成水溶液,將懸浮液加熱使其產生蒸餾作用並將蒸餾液代之以水。繼續實施此程序直至所有甲醇全由水代替之。
所得二甲基矽氧烷-乙酸乙烯基酯-乙烯基醇三元共聚物水溶液的組成為5.9摩爾%(9.4重量%)乙酸乙烯基酯單元、67.7摩爾%(54.7重量%)乙烯醇單元、26.4摩爾%(35.9重量%)二甲基矽氧烷單元。
分析混濁、膠體溶液。
矽氧烷共聚物含量9.43%;酸值1.1毫克KOH/克;水解值61.2毫克KOH/克;4%濃度溶液pH值6.85。
9.43%濃度水溶液內的粒徑測定數均粒徑245.6毫微米。
性能試驗剝離數值的測定將諸實施例內所制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溶解於甲苯或乙酸乙酯內達到40重量%或50重量%的濃度。用玻璃棒將該溶液分別塗覆在PP(聚丙烯)或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塗層厚度約40微米),利用商購TESA試驗粘著帶A7475、K7476及T154,依照FINAT第3號試驗法測定粘著性能。所得結果經如下列表1內所示。試驗數值愈低、剝離效果愈大(剝離性愈佳)。若聚合物的粘著性甚強,以致粘著帶的窄條不再能用該聚合物所形成的塗層分開,則用「受阻」表示。若不再有任何粘著性,則不能測得數據。
移動試驗將諸(比較)實施例內所制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溶解於甲苯或乙酸乙酯內達到40重量%之濃度。用玻璃棒將該溶液分別塗覆在PP(聚丙烯)或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上(塗層厚度約40微米)。將Tesa薄膜粘附在固化之塗層上,用手指牢牢壓住Tesa帶,隨後鬆開。將該程序重複兩次,為作評估,將Tesa帶與其本身相粘(拆散試驗)並拉開。利用學校評分體系分六等加以評估第1級無移動,Tesa帶粘著如初(=極優結果);第6級極嚴重移動Tesa帶不再與其本身相粘,矽氧烷將粘著作用破壞(=極差結果)。
粘合強度保存或殘留粘合強度類似於上述諸試驗,將該有機矽氧烷共聚物塗敷成薄膜並加以固化。將Tesa薄膜粘附在固化的塗層上,用手指牢牢壓一下Tesa帶,並使該Tesa薄膜留在塗覆的聚合物薄膜上24小時。將該Tesa薄膜拉開,隨後將其粘附在未經塗覆的底材上。
通過拉引測得之移動力量與未曾粘附於先前塗覆薄膜之相同Tesa窄條所需之力量有關。
在此試驗中,以高百分率為最佳;此意謂若粘合強度未減且粘著性未受損,則所得的為100%。
透明度的目視評估1絕對透明,玻璃明淨2略微混濁3甚混濁4嚴重混濁,產品系白色、不透明上述試驗之結果如表1內所示。
封閉試驗用諸實施例中所制每種有機矽氧烷共聚物在乙酸乙酯中的40%濃度溶液塗覆德國工業標準DIN A4紙(厚度500微米,用刮刀塗覆)並烘乾5天。
隨後切成5釐米×5釐米麵積的試樣。將這些試樣窄條分別放置在未處理紙之同樣尺寸試樣窄條上,之後將其置於兩個玻璃板之間,並在40℃溫度下(T>Tg1)以5千克重物施重,歷時24小時。用手將兩個紙表面拉開以測定封閉效果。
1紙可容易分開,無封閉效果,無紙撕裂,塗層上無紙纖維留存下來。
2紙分開較為困難,塗層上留有極少紙纖維,紙有輕度撕裂;略具封閉效果。
3紙呈理想狀態相互粘合且不再能分開;該聚合物毫無粘著效果。
這些結果如表2內所示。
熔休流變性熔體流變性的測定是利用Bohlin CVO 120 HR儀器,採用溫度為100℃至180℃,在特殊情況下則高達220℃。所選者系板/板量測體系,間隙距離為200至1000微米(視試樣而定)。在振蕩量測頻率為1赫的情況下,測得複合熔體粘度η*,儲存模量G′及損失模量G″。相角δ系由tanδ=G″/G′求得。
這些結果如表3內所示。
表1
GT IP=異丙醇份數重量比,以所用單體總重量為基準RE1=用試驗粘著帶A 7475的剝離值RE2=用試驗粘著帶K 7476的剝離值
RE3=用試驗粘著帶T 154的剝離值Vb=封閉MI=評估的移動RK=殘留粘合強度T=乾燥有機矽氧烷共聚物透明度的光學評估Phasen=有機矽氧烷共聚物在乙酸乙酯中30%濃度溶液的相性質將表1比較例1(僅乙酸乙酯)的結果與實施例2、5及6(乙酸乙酯/異丙醇溶劑混合物)相比較則顯示僅用溶劑混合物者所製得的產品是預期產品(就移動及殘留粘合強度而言)。
將比較例1、3及4(僅乙酸乙酯)與實施例2、5及6(乙酸乙酯/異丙醇溶劑混合物)相比較則顯示僅用溶劑混合物者所製得的產品是預期產品(就相性質及透明度而言)。
將比較例7與實施例5、2及6相比較則顯示矽氧烷所佔比例增加,剝離數值卻下降。此種現象強調矽氧烷部分的粘著效果。如比較例7所示,無任何矽氧烷,則全無剝離性質。
表2
將實施例2、5及6與比較例7相較再度顯示通過矽氧烷部分的改性、可將固體乙酸乙烯酯樹脂的封閉性質大幅改良。
表3
δ=相角;η*=複合融體粘度;G』=儲存係數;G」=損失係數將實施例2、5及6與比較例1、3及4相比較則顯示僅用所要求的溶劑混合物得到的所需要融體流變性系。
權利要求
1.一種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其是於非水性溶劑內,在自由基引發劑存在下,通過聚合下列成分而製得a1)≥50重量%的一種或多種選自以下組中的單體具有1至15個碳原子的支鏈型或直鏈型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及a2)0-20重量%的一種或多種選自以下組中的單體單不飽和烯烴及二烯,以及b)1-50重量%的一種或多種通式為R1aR3-aSiO(SiR2O)nSiR3-aR1a的矽氧烷,其中每個R是相同或不同的、單價的、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具有1至18個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R1是可聚合基團,a是0或1,及n=10-1000,其中,85-100重量%的矽氧烷b)含有一至二個可聚合基團,僅具有一個可聚合基團的矽氧烷b)僅用於與具有二個可聚合基團的矽氧烷b)的混合物內而且重量比為≤50/50,及c)0-10重量%的一個或多個選自乙烯型不飽和可水解矽化合物中的可水解矽烷單體及選自巰基矽烷中的可水解矽化合物,成分a)-c)的重量%以所用單體的總重量為基準且加起來之和為100重量%,該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的特徵在於,其包括使用至少兩種非水性溶劑的混合物作為非水溶劑,其中至少一種非水溶劑在70℃溫度下轉移成乙酸乙烯基酯的常數Cs為>20×10-4,及任選將如此製得的產物水解。
2.如權利要求1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其在100-140℃範圍內的複合熔體粘度為5-30,000帕斯卡·秒及相角δ≥45°。
3.如權利要求1或2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其特徵在於,矽氧烷b)是一種或多種選自以下組中的矽氧烷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α,ω-二(3-丙烯醯氧丙基)-聚二甲基矽氧烷、α,ω-二(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聚二甲基矽氧烷、α-單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α-單(3-丙烯醯氧丙基)-聚二甲基矽氧烷、α-單(3-丙烯醯氧甲基)-聚二甲基矽氧烷,及α-單(3-甲基丙烯醯氧丙基)-聚二甲基矽氧烷。
4.如權利要求1-3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其特徵在於,矽氧烷b)為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或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與α-單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所形成的二組分混合物,或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α-單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與非官能化聚二甲基矽氧烷的三組分混合物。
5.如權利要求4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其特徵在於,以矽氧烷b)的總重量為基準,當為二組分或三組分混合物時,非官能化聚二烷基矽氧烷所佔比例高達15重量%,單官能聚二烷基矽氧烷所佔比例高達50重量%,以及二官能聚二烷基矽氧烷所佔比例至少為50重量%。
6.如權利要求1-5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其特徵在於,可水解矽烷單體c)為通式R3SiR20-2(OR4)1-3的乙烯型不飽和且可共聚的矽化合物,其中R2為C1-C3烷基、C1-C3烷氧基或滷素,R3為CH2=CR3-(CH2)0-1或CH2=CR5CO2(CH2)1-3,R4為支鏈型或直鏈型、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具有1-12個碳原子的烷基或為具有2-12個碳原子的醯基,R4任選由醚基間隔,並且R5代表H或CH3。
7.如權利要求1-6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其特徵在於,單體a)為乙酸乙烯基酯,或乙酸乙烯基酯及乙烯,或乙酸乙烯基酯和具有9或10個碳原子的α-支鏈型單羧酸,或乙酸乙烯基酯、乙烯及具有9或10個碳原子的α-支鏈型單羧酸的乙烯基酯;矽氧烷b)為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與α-單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的二組分混合物,或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α-單乙烯基-聚二甲基矽氧烷與非官能化聚二甲基矽氧烷的三組分混合物。
8.如權利要求1-7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其特徵在於,所述溶劑混合物包括一種或多種選自以下組中的溶劑四氫呋喃、氯仿、庚烷、環己烷、石油醚、乙醚、甲基乙基酮、對-二噁烷、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異丙醇、乙醇、甲醇、叔-丁醇、丙酮、甲苯、及苯。
9.如權利要求1-8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其特徵在於,在溶劑混合物中Cs>20×10-4的溶劑所佔比例是3-50重量%。
10.如權利要求1-9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其特徵在於,所述溶劑混合物包括乙醇和/或異丙醇。
11.如權利要求1-10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其特徵在於,使用乙酸乙酯及異丙醇的溶劑混合物。
12.一種製備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的方法,其是於非水性溶劑內,在自由基引發劑存在下聚合下列成分a1)≥50重量%的一種或多種選自以下組中的單體具有1至15個碳原子的支鏈型或直鏈型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及a2)0-20重量%的一種或多種選自以下組中的單體單不飽和烯烴及二烯,以及b)1-50重量%的一種或多種通式為R1aR3-aSiO(SiR2O)nSiR3-aR1a的矽氧烷,其中每個R是相同或不同的、單價的、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具有1至18個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R1是可聚合基團,a是0或1,及n=10-1000,其中,85-100重量%的矽氧烷b)含有一至二個可聚合基團,僅具有一個可聚合基團的矽氧烷b)僅用於與具有二個可聚合基團的矽氧烷b)的混合物內而且重量比為≤50/50,及c)0-10重量%的一個或多個選自乙烯型不飽和可水解矽化合物中的可水解矽烷單體及選自巰基矽烷中的可水解矽化合物,成分a)-c)的重量%以所用單體的總重量為基準且加起來之和為100重量%,該方法的特徵在於,其包括使用至少兩種非水性溶劑的混合物作為非水溶劑,其中至少一種非水溶劑在70℃溫度下轉移成乙酸乙烯基酯的常數Cs為>20×10-4,及任選將如此製得的產物水解。
13.如權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加入3-40重量%的依預期比例由單體a)、b)及任選c)組成的混合物作為初始進料,其餘的單體a)、b)及任選c)以混合物的形式計量加入。
14.如權利要求12或13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酸性或鹼性催化劑存在下,所得有機矽氧烷共聚物在醇溶液內水解。
15.如權利要求1-11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作為用於製備粘著性塗料的剝離劑及塗料的用途。
16.如權利要求1-11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作為用於塗覆織物、紙、木材、薄膜、及金屬的塗料的用途。
17.如權利要求1-11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在建築物保護中用於製備耐候性塗料或密封劑的用途。
18.如權利要求1-11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作為改性劑及防水劑的用途。
19.如權利要求1-11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作為化妝品添加劑的用途。
20.如權利要求1-11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作為拋光領域使用的添加劑的用途。
21.如權利要求1-11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作為防泡製品的添加劑的用途。
22.如權利要求1-11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用於織物處理的用途。
23.如權利要求1-11之一的有機矽氧烷共聚物或其水解產物作為建築領域添加劑用於粘結及非粘結體系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有機官能矽氧烷共聚物及其水解產物,其是於非水性溶劑內,在自由基引發劑存在下,通過聚合下列成分而製得a1)≥50重量%的一種或多種選自以下組中的單體具有1至15個碳原子的支鏈型或直鏈型烷基羧酸的乙烯基酯,及a2)0-20重量%的一種或多種選自以下組中的單體單不飽和烯烴及二烯,以及b)1-50重量%的一種或多種通式為R
文檔編號C08F290/06GK1646607SQ03808097
公開日2005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02年4月11日
發明者庫爾特·施塔克, 羅伯特·辛格 申請人:瓦克聚合系統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