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矯治鞋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01:27:54 1
專利名稱:康復矯治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腳部形態異常的患者進行矯治訓練的康復矯治鞋。
背景技術:
在臨床實踐中,經常會遇到腳部形態異常的患者,例如,馬蹄足,或因偏癱、腦癱引起的垂足、剪刀步、圓規步及其他步態異常等等。對於這類疾病,一個是採取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再一個是採用運動的方法進行治療。手術治療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能完全解決問題,術後還需採用運動療法作進一步的矯治訓練,而且,手術治療還容易留下後遺症,成為用任何方法都不能治癒的終生殘疾。因此,運動療法是這類患者康復的主要治療方法。而運動療法的關鍵一個是運動的時間和強度,另一個就是運動時所採用的器械是否合適,即患者穿用的矯治鞋是否適合於進行矯治訓練。目前,臨床中使用的矯治鞋多為厚底高幫鞋,這種鞋對患者的腳僅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即將腳與腿之間固定在90°左右的範圍內,既使在矯治訓練的過程中,這種鞋也只能使患者的腳保持在這種狀態下,對跟腱並無牽拉作用,因此,矯治效果並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矯治鞋在運動時對患者的腳僅有固定作用,而對跟腱沒有牽拉作用的問題,提高矯治訓練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有一個鞋底,在鞋底上裝有鞋幫,其特殊之處是,在鞋底內裝有S形的勾心板,鞋底的後跟是空心的,在鞋底後跟的空心內裝有與勾心板相配合的復位彈簧。
本實用新型鞋底的後跟採用空心結構,並在鞋底內安裝勾心板,行走時,勾心板以鞋底的中間為支承點,隨著受力點的變化而改變鞋的狀態,從而改變腳的運動狀態,即在腳跟著地時,勾心板的前掌部向上翹起,帶動腳掌運動,使腳尖自然抬起,對跟腱起到牽拉的作用,在腳掌著地時,勾心板又恢復水平狀態,患者的腳也隨其回到水平狀態,因此,每走一步就對腳的跟腱完成一次牽拉過程,從而引導患者的腳部作出正常人行走的動作,本實用新型利用勾心板改變了患者行走時腳的施力部位,將患腳的重心由腳尖轉移到腳跟,強迫患腳作出正常人行走的動作,從而節省了由被動鍛鍊到主動鍛鍊的時間,並有助於緩解跟腱攣縮,使其自然放鬆,並牽拉跟腱,防止其縮短,從而實現了矯治患足、糾正病人行走姿勢的目的。
在鞋後跟內安裝復位彈簧,可使腳掌在站立時與腿保持直角狀態,同時,也可以節省一定的體力。
矯正訓練時,患者的腳在鞋內作一定幅度的運動,其外部動作更接近於正常人的運動,穿用更加輕鬆美觀,且不為人所知,有助於提高患者矯治的信心。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1的俯視圖;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有一個鞋底1,鞋底1採用厚底,在鞋底1上裝有鞋幫2,所述的鞋幫2為矮幫,以增大腳踝部的運動範圍,並在鞋口處採用柔軟有彈性的材料,防止運動時損傷腳踝;在鞋底1內裝有S形的勾心板5,所述的鞋底1的後跟是空心的,使勾心板5的後跟部在受力後向下運動,從而在鞋底1中間部分的支承下,其前掌部向上翹起,對患腳的跟腱進行牽拉;在鞋底1後跟的空心內裝有與勾心板5相配合的復位彈簧6,使腳掌在回到水平狀態時更為省力;在鞋的後跟部還有一個鞋帶3,鞋帶3上裝有卡子,以便於穿用;在鞋底1的內側還有卡頭4,以便於與其他矯治器械相連接,對剪刀步、圓規步及其他步態異常的患者進行矯治。
權利要求1.一種康復矯治鞋,它有一個鞋底,在鞋底上裝有鞋幫,其特徵在於,在鞋底內裝有S形的勾心板,鞋底的後跟是空心的,在鞋底後跟的空心內裝有與勾心板相配合的復位彈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康復矯治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鞋幫為矮幫。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康復矯治鞋,其特徵在於,在鞋底的內側還有卡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腳部形態異常的患者進行矯治訓練的康復矯治鞋,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矯治鞋在運動時對患者的腳僅有固定作用,而對跟腱沒有牽拉作用的問題,提高矯治訓練的效果,本實用新型有一個鞋底,在鞋底上裝有鞋幫,其特殊之處是,在鞋底內裝有S形的勾心板,鞋底的後跟是空心的,在鞋底後跟的空心內裝有與勾心板相配合的復位彈簧,本實用新型利用勾心板改變了患者行走時腳的施力部位,將患腳的重心由腳尖轉移到腳跟,強迫患腳作出正常人行走的動作,從而節省了由被動鍛鍊到主動鍛鍊的時間,並有助於緩解跟腱攣縮,使其自然放鬆,並牽拉跟腱,防止其縮短,從而實現矯治患足、糾正病人行走姿勢的目的。
文檔編號A61F5/00GK2490870SQ0124865
公開日2002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01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01年7月11日
發明者孫秀紅 申請人:孫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