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2:34:49
專利名稱: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配件的結構,一種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
背景技術:
汽車制動鼓一般用鑄鐵澆鑄後經機加工而成。為了提高制動鼓的強度和可靠性, 有人提出了一種組合式制動鼓,鼓盤和外圈採用鋼件,內圈用鑄鐵,內、外圈在過盈配合的基礎上再用螺釘或鉚釘聯接,利用鋼製的外圈提高制動鼓的強度。這種結構由於內圈和外圈的結合面傳遞的扭矩很大,易引起螺釘或鉚釘斷裂、內外圈之間相對滑動。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的結構,外殼與鑄鐵的內襯結合得比較牢固。這種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包括高強度韌性金屬的外殼和鑄鐵的內襯。外殼成圓筒形,包括圓管形部和安裝平面,安裝平面上有一個中心孔和一圈螺栓孔。內襯成圓管形, 位於外殼的圓管形部內,內襯的外壁上均勻分布著網狀的凹坑槽。外殼的圓管形部的內表面分布著與內襯的外壁上的凹坑槽相配合的網狀凸筋,外殼的圓管形部的內表面與內襯的外壁相緊貼。這種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由於內襯和外殼由網狀的凹坑槽和凸筋相配合,內襯與外殼的結合特別牢固,能延長制動鼓的使用壽命。這種雙金屬汽車制動鼓由於外殼採用高強度韌性金屬,所以整個制動鼓壁厚可以做得比較薄,可減輕制動鼓的重量。
圖1為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的結構圖;圖2為A-A剖視圖;圖3為內襯的結構圖;圖4為這種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的加工工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這種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包括高強度韌性金屬的外殼1和鑄鐵的內襯2。外殼1成圓筒形,包括圓管形部11和安裝平面12。安裝平面上有一個中心孔13和一圈螺栓孔14。內襯2成圓管形,位於外殼的圓管形部11內。如圖3所示,內襯2 的外壁上均勻分布著網狀的凹坑槽3。外殼的圓管形部11的內表面分布著與內襯2的外壁上的凹坑槽相配合的網狀凸筋,外殼的圓管形部的內表面與內襯的外壁相緊貼。這種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的外殼可以為鋼製的,也可以為高強度鋁合金的。由於鋁合金具有更好的導熱性,有利於制動鼓工作時的散熱,可提高制動鼓的使用壽命。這種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中的外殼1可以用旋壓加工的方法成形,並與內襯相組合起來,具體過程如圖4所示(a)鑄造耐磨鑄鐵圈,按工藝尺寸要求進行切削加工;(b)在鑄鐵圈外表面輾壓出網狀凹坑槽3,也可採用能使鑄鐵圈外表面形成凹坑槽的其他方法,例如噴砂、滾花等工藝,製成鑄鐵內襯2 ;(c)將鋼板或高強度鋁合金板按設計要求切割成圓盤狀;(d)將圓盤狀鋼板或高強度鋁合金板6和鑄鐵內襯2固定在模具4上;(e)在旋壓機上用輾旋工藝由輾旋輪5將圓盤狀鋼板或鋁合金板成型為筒狀件, 並使筒狀件的內壁嵌入鑄鐵內襯上的網狀凹坑槽內,形成網狀的凸筋,製成制動鼓在制
品;(f)對制動鼓在制品的安裝平面、中心孔、外殼的口沿和鑄鐵內襯的內表面進行切削加工,最終製成合格的雙金屬制動鼓產品。
權利要求1.一種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包括高強度韌性金屬的外殼(1)和鑄鐵的內襯O),所述的外殼成圓筒形,包括圓管形部(11)和安裝平面(12),安裝平面上有一個中心孔(13)和一圈螺栓孔(14),內襯⑵成圓管形,位於外殼的圓管形部(11)內,其特徵是所述的內襯 (2)的外壁上均勻分布著網狀的凹坑槽(3),所述的外殼的圓管形部(11)的內表面分布著與內襯O)的外壁上的凹坑槽相配合的網狀凸筋,外殼的圓管形部的內表面與內襯的外壁相緊貼。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其特徵是所述的外殼為鋼製的。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其特徵是所述的外殼為高強度鋁合金的。
專利摘要一種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包括高強度韌性金屬的外殼(1)和鑄鐵的內襯(2),外殼成圓筒形,包括圓管形部(11)和安裝平面(12),安裝平面上有一個中心孔(13)和一圈螺栓孔(14),內襯(2)成圓管形,位於外殼的圓管形部(11)內,內襯(2)的外壁上均勻分布著網狀的凹坑槽(3),所述的外殼的圓管形部(11)的內表面分布著與內襯(2)的外壁上的凹坑槽相配合的網狀凸筋,外殼的圓管形部的內表面與內襯的外壁相緊貼。這種雙金屬複合汽車制動鼓的外殼可以為鋼製的,也可以為高強度鋁合金的,由於內襯和外殼由網狀的凹坑槽和凸筋相配合,內襯與外殼的結合特別牢固,能延長制動鼓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D65/10GK202108908SQ201120211190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0日
發明者吳欣生, 張建榮, 林強盛 申請人:嘉興四通車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