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抗金大將吳璘簡介 吳璘是怎麼死的?
2023-10-11 18:09:39 1
人物檔案
姓名:吳璘
別名:唐卿
諡號:武順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宋朝
出生地:德順軍隴幹
出生時間:公元1102年
去世時間:公元1167年
職業:將領
官職:宣撫使
追贈:太師
追封:信王
重要事件:剡家灣之戰
代表作品:《兵法》兩篇,已佚
吳璘是宋朝著名的軍事將領,生於公元1102年,去世於公元1167年,德順軍隴幹人,字唐卿,抗金大將吳玠的弟弟。
吳璘少年的時候就喜歡騎馬射箭,後來跟隨自己的哥哥一起徵戰,經歷多次攻城野戰,積累許多戰鬥經驗。因為履立戰功,後來官至閣門宣贊舍人。在箭箐關戰役中,因為切斷金軍部隊,是和烏魯折合的軍隊不能相連,確保了此次戰鬥的勝利。事後因功績居首,提拔其統制和尚原的軍隊。
金兀朮率兵前來攻打和尚原的時候,吳璘與哥哥吳玠擊退金軍三十餘次,後來更是乘機埋伏,大敗精兵,金兀朮被流箭擊中而逃。戰後吳璘由涇原路馬步軍副都總管,提升為康州團練使。
紹興三年,吳璘任榮州防禦使兼秦州知府,管轄階州、文州一帶。金兀朮進攻仙人關的時候,與哥哥吳玠聯合,擊退來犯金軍,並使得金軍多年不敢再進犯四川。捷報傳來,宋高宗任命吳璘為定國軍承宣使、熙和蘭廓路經略安撫使、熙州知府。
紹興六年,朝廷新設置行營兩護軍,吳璘為左護軍統制,後為都統制。紹興十年,金人違背盟約,宋高宗命令吳璘管轄陝西各路軍隊。當時有些將領認為抵擋不過金軍,有撤退的意思,吳璘卻堅持守城,並認為一定能阻止金軍的入侵。後來在金軍來犯之時,吳璘指揮有度,果然抵擋住了金軍的進攻。
吳璘寫信給金將約戰,金將鶻眼郎君率領三千騎兵進攻吳璘軍隊。吳璘將其擊敗,鶻眼郎君逃入扶風,吳璘又攻下扶風,俘獲三位金將。此後又多次擊敗金軍,累功升任鎮西軍節度使,提升為侍衛步軍都虞侯。
紹興十一年,吳璘和金統軍胡盞在剡家灣交戰,打敗金兵,收復秦州及陝西諸州。剡家灣之戰是吳璘一生中最出色的一場戰役,因為胡盞是金軍中拿的出手的將領,戰鬥經驗豐富。但是兩軍相對,吳璘卻屢破胡盞之計,最後逼迫胡盞棄城而逃,逃入臘家城。吳璘緊追不捨,要不是朝廷傳來調令命吳璘回師,臘家城當時就被貢陷了。
紹興十二年,吳璘入朝拜見宋高宗,高宗任命他為檢校少師、階州、成州、岷州經略使。紹興二十六年,兼任興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職事。三十一年,金朝再次背棄盟約,領兵來犯。吳璘受命阻擊,天時地利人和之下,再次擊敗金軍。同年四月原州被圍,吳璘率軍支援,然而不等他趕到,原州就淪陷了。
宋孝宗受禪讓後,賜給吳璘信,命令他兼陝西、河東路宣撫招討使。吳璘料到金軍一定會再來進攻德順軍,於是率軍防範,與金軍一番苦戰。後來金軍又進攻岷州,吳璘不僅阻擋金軍進攻,而且還一直追擊金軍到祁山一帶。一直等到朝中傳來宋金議和的消息,才領兵而返。
乾道元年,吳璘再次入朝覲見。當時吳璘與四川安撫、制置使沈介不和,於是有了辭官的打算。但是宋孝宗卻駁回了他的請求,仍然任命他為宣撫使,兼任興元府地方官。
兩年後,吳璘病逝,享年六十六歲,宋朝追贈他為太師,追封他為信王。宋孝宗為其罷朝兩日,越級辦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