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焊裝夾具補焊臺切換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8:26:29 3

本發明屬於汽車車身焊裝生產線焊裝輔助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汽車焊裝夾具補焊臺切換裝置。
背景技術:
在汽車焊接生產領域,需要設計到對汽車的補焊,因此需要使用到補焊臺。而在現有領域,同一條生產線往往會涉及到多款車型共線生產。不同車型根據尺寸等要求,需要使用不同的夾具補焊臺。而現有技術中的夾具補焊臺,針對一款長,需要更換一款夾具補焊臺,不僅操作複雜,而且勞動強度高,還不能保障夾具補焊臺切換後的精準度,從而影響汽車補焊工藝的進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方便快捷地實現不同車型的夾具補焊臺的切換,而且切換不需要更換夾具補焊臺的全部部件,從而使得不僅更換夾具補焊臺時勞動強度降低,效率提高,而且能夠保障夾具補焊臺切換後的精準度的汽車焊裝夾具補焊臺切換裝置。
要解決以上所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為一種汽車焊裝夾具補焊臺切換裝置,所述的汽車焊裝夾具補焊臺切換裝置包括夾具補焊臺本體、夾具補焊臺底座,所述的夾具補焊臺本體下端設置插拔塊,夾具補焊臺底座上設置安裝槽體,插拔塊設置為能夠插裝在安裝槽體內的結構,插拔塊側面設置卡裝槽,安裝槽體側面安裝限位塊,插拔塊插裝在安裝槽體內時,限位塊設置為能夠卡裝在卡裝槽內的結構。
所述的插拔塊通過連接銷與安裝槽體連接,限位塊上端設置凸出的卡塊,限位塊下端通過彈簧與安裝槽體連接。
所述的插拔塊的卡裝槽設置在插拔塊下方位置,插拔塊插裝在安裝槽體內時,插拔塊上的卡塊設置為能夠卡裝在卡裝槽內的結構,彈簧設置為能夠施加推力在限位塊上的結構。
所述的限位塊上設置向外部延伸的扳動塊,所述的扳動塊下壓時,限位塊上的卡塊設置為能夠離開卡裝槽內的結構。
所述的插拔塊側面還設置限位孔,安裝槽體側面擰裝限位螺釘,所述的插拔塊插裝在夾具補焊臺底座上的安裝槽體內時,所述的限位螺釘設置為能夠旋動卡裝在限位孔內的結構。
夾具補焊臺本體包括補焊臺臺面、插拔塊,插拔塊與補焊臺臺面連接,補焊臺檯面上端設置定位塊和定位銷。
所述的安裝槽體下端設置底座凸塊,所述的彈簧一端與底座凸塊連接,彈簧另一端與限位塊下端部位連接。
插拔塊側面設置凸臺部,插拔塊插裝在安裝槽體內時,凸臺部設置為能夠抵靠在安裝槽體的槽體上端面的結構。
適用於不同車型的夾具補焊臺本體的補焊臺臺面尺寸和結構不同,適用於不同車型的補焊臺本體下端的插拔塊尺寸和結構相同。
採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所述的汽車焊裝夾具補焊臺切換裝置,在生產線上設置一種夾具補焊臺底座,而夾具補焊臺底座上設置安裝槽體,而適用於不同車型的每個夾具補焊臺本體上分別設置一個插拔塊,而不同夾具補焊臺本體上的插拔塊設置為結構相同。這樣,需要將適用一款車型的夾具補焊臺本體布置到生產線時,只需要將該夾具補焊臺本體的插拔塊插裝到安裝槽體內,而該夾具補焊臺本體的插拔塊插裝到安裝槽體內後,限位塊能夠卡裝到卡裝槽內,實現對插拔塊的定位卡緊,使得插拔塊和安裝槽體之間連接可靠,不會發生晃動或鬆動。而當需要將適用另一款車型的另一個夾具補焊臺本體布置到生產線時,只需要將通過插拔塊插裝在安裝槽體內的夾具補焊臺本體拔出,而將另一個夾具補焊臺本體的插拔塊插裝到安裝槽體內,限位塊能夠卡裝到卡裝槽內實現對插拔塊的定位卡緊。適用於不同車型生產的夾具補焊臺本體更換時,只需要完成拔出和插入兩個動作,有效提高了更換效率,降低操作時的勞動強度。本發明的汽車焊裝夾具補焊臺切換裝置,結構簡單,能夠方便快捷地實現不同車型的夾具補焊臺的切換,而且切換不需要更換夾具補焊臺的全部部件,從而使得不僅更換夾具補焊臺時勞動強度降低,效率提高,而且能夠保障夾具補焊臺切換後的精準度。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出簡要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汽車焊裝夾具補焊臺切換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汽車焊裝夾具補焊臺切換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分別為:1、夾具補焊臺本體;2、夾具補焊臺底座;3、插拔塊;4、安裝槽體;5、卡裝槽;6、限位塊;7、連接銷;8、卡塊;9、彈簧;10、扳動塊;11、限位孔;12、限位螺釘;13、補焊臺臺面;14、凸臺部;15、定位塊;16、定位銷;17、底座凸塊;18、槽體上端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係、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附圖1、附圖2所示,本發明為一種汽車焊裝夾具補焊臺切換裝置,所述的汽車焊裝夾具補焊臺切換裝置包括夾具補焊臺本體1、夾具補焊臺底座2,所述的夾具補焊臺本體1下端設置插拔塊3,夾具補焊臺底座2上設置安裝槽體4,插拔塊3設置為能夠插裝在安裝槽體4內的結構,插拔塊3側面設置卡裝槽5,安裝槽體4側面安裝限位塊6,插拔塊3插裝在安裝槽體4內時,限位塊6設置為能夠卡裝在卡裝槽5內的結構。在生產線上設置一種夾具補焊臺底座,而夾具補焊臺底座上設置安裝槽體,而適用於不同車型的每個夾具補焊臺本體上分別設置一個插拔塊,而不同夾具補焊臺本體上的插拔塊設置為結構相同。這樣,需要將適用一款車型的夾具補焊臺本體布置到生產線時,只需要將該夾具補焊臺本體的插拔塊插裝到安裝槽體內,而該夾具補焊臺本體的插拔塊插裝到安裝槽體內後,限位塊能夠卡裝到卡裝槽內,實現對插拔塊的定位卡緊,使得插拔塊和安裝槽體之間連接可靠,不會發生晃動或鬆動。而當需要將適用另一款車型的另一個夾具補焊臺本體布置到生產線時,只需要將通過插拔塊插裝在安裝槽體內的夾具補焊臺本體拔出,而將另一個夾具補焊臺本體的插拔塊插裝到安裝槽體內,限位塊能夠卡裝到卡裝槽內實現對插拔塊的定位卡緊。適用於不同車型生產的夾具補焊臺本體更換時,只需要完成拔出和插入兩個動作,有效提高了更換效率,降低操作時的勞動強度。本發明的汽車焊裝夾具補焊臺切換裝置,結構簡單,能夠方便快捷地實現不同車型的夾具補焊臺的切換,而且切換不需要更換夾具補焊臺的全部部件,從而使得不僅更換夾具補焊臺時勞動強度降低,效率提高,而且能夠保障夾具補焊臺切換後的精準度。
所述的插拔塊3通過連接銷7與安裝槽體4連接,限位塊6上端設置凸出的卡塊8,限位塊6下端通過彈簧9與安裝槽體4連接。這樣的結構,插拔塊中間部位通過連接銷與安裝槽體活動連接,而限位塊下端的彈簧,能夠施力在限位塊下端,使得限位塊上端的卡塊,能夠可靠地卡裝在插拔塊的卡裝槽內。
所述的插拔塊3的卡裝槽5設置在插拔塊3下方位置,插拔塊3插裝在安裝槽體4內時,插拔塊3上的卡塊8設置為能夠卡裝在卡裝槽5內的結構,彈簧9設置為能夠施加推力在限位塊6上的結構。
所述的限位塊6上設置向外部延伸的扳動塊10,所述的扳動塊10下壓時,限位塊6上的卡塊8設置為能夠離開卡裝槽5內的結構。扳動塊的設置,在需要取出插拔塊更換另一個夾具補焊臺時,只要向下壓動扳動塊,限位塊就會繞連接銷轉動,限位塊上端的卡塊就會退出卡裝槽,能夠方便輕鬆取出插拔塊。
所述的插拔塊3側面還設置限位孔11,安裝槽體4側面擰裝限位螺釘12,所述的插拔塊3插裝在夾具補焊臺底座2上的安裝槽體4內時,所述的限位螺釘12設置為能夠旋動卡裝在限位孔11內的結構。限位螺釘的設置,在一個夾具補焊臺通過插拔塊與安裝槽體連接後,限位螺釘能夠起到對插拔塊的定位作用,從而避免插拔塊發生晃動或鬆動,提高插拔塊與安裝槽體連接的穩定性。
夾具補焊臺本體1包括補焊臺臺面13、插拔塊3,插拔塊3與補焊臺臺面13連接,補焊臺臺面13上端設置定位塊15和定位銷16。汽車零部件進行補焊時,在補焊臺檯面上進行,定位銷對汽車零部件起到定位作用。
所述的安裝槽體4下端設置底座凸塊17,所述的彈簧9一端與底座凸塊17連接,彈簧9另一端與限位塊6下端部位連接。
插拔塊3側面設置凸臺部14,插拔塊3插裝在安裝槽體4內時,凸臺部14設置為能夠抵靠在安裝槽體4的槽體上端面18的結構。這樣的結構,槽體上端部對凸臺部起到支撐作用,對插拔塊進入安裝槽體內的位置進行限定。
適用於不同車型的夾具補焊臺本體1的補焊臺臺面13尺寸和結構不同,適用於不同車型的補焊臺本體1下端的插拔塊3尺寸和結構相同。這樣,不同夾具補焊臺更換時,只要拔出或插入插拔塊就可完成,操作簡單,效率高。
本發明所述的汽車焊裝夾具補焊臺切換裝置,在生產線上設置一種夾具補焊臺底座,而夾具補焊臺底座上設置安裝槽體,而適用於不同車型的每個夾具補焊臺本體上分別設置一個插拔塊,而不同夾具補焊臺本體上的插拔塊設置為結構相同。這樣,需要將適用一款車型的夾具補焊臺本體布置到生產線時,只需要將該夾具補焊臺本體的插拔塊插裝到安裝槽體內,而該夾具補焊臺本體的插拔塊插裝到安裝槽體內後,限位塊能夠卡裝到卡裝槽內,實現對插拔塊的定位卡緊,使得插拔塊和安裝槽體之間連接可靠,不會發生晃動或鬆動。而當需要將適用另一款車型的另一個夾具補焊臺本體布置到生產線時,只需要將通過插拔塊插裝在安裝槽體內的夾具補焊臺本體拔出,而將另一個夾具補焊臺本體的插拔塊插裝到安裝槽體內,限位塊能夠卡裝到卡裝槽內實現對插拔塊的定位卡緊。適用於不同車型生產的夾具補焊臺本體更換時,只需要完成拔出和插入兩個動作,有效提高了更換效率,降低操作時的勞動強度。本發明的汽車焊裝夾具補焊臺切換裝置,結構簡單,能夠方便快捷地實現不同車型的夾具補焊臺的切換,而且切換不需要更換夾具補焊臺的全部部件,從而使得不僅更換夾具補焊臺時勞動強度降低,效率提高,而且能夠保障夾具補焊臺切換後的精準度。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顯然本發明具體的實現並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採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於其他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