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節減振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21:49:19 5
專利名稱:可調節減振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減振器,特別是利用相對運動體間的幹摩擦力,消耗振動能量的摩擦減振器。
現有技術的許多減振器缺乏調節功能,特別是使用時不能進行調節。再者,現有技術的一個減振器往往只在一個方向上有一個減振工作面(承載面),對需要有多個方向減振時不能適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在使用時予以調節的減振器,並且提出一個減振器在多個方向上有多個減振工作面的設計方案。
本實用新型可調節減振器是這樣的,一有水平孔和垂直孔的殼體,一側面有斜面的垂直滑塊插入該殼體的垂直孔中,端面有斜面的水平滑塊以其斜面端插入該殼體的水平孔中,所述垂直滑塊中有調節螺栓帶動該滑塊移動,所述水平滑塊有彈性元件與之相連,並且使所述垂直滑塊側面的斜面與水平滑塊端面的斜面保持貼合。
本實用新型設計可調節減振器以其水平滑塊的外端面或與之相連的延伸部分為承載減振載荷的工作面。
本實用新型可調節減振器可以設計成具有二個、三個或四個工作面的減振器。
本實用新型設計為有二個工作面時,減振器是平面對稱的,其垂直滑塊有對稱的側面為斜面,從垂直方向插入殼體中,有斜面端的二水平滑塊以其斜面對稱地與所述垂直滑塊的二個斜面貼合,有二對彈性元件組分別與所述二水平滑塊相連。
本實用新型可調節減振器具有四個工作面時,該減振器具有相互垂直的兩對稱面,其中的垂直滑塊大體為正四稜錐臺,即其上下底面大體呈正方形,四側面為斜面,有四塊水平滑塊以其斜面端分別從殼體四面的水平孔插入,水平滑塊的斜面端與垂直滑塊的側面即斜面貼合,有四對彈性元件組分別與所述四水平滑塊相連。
本實用新型可調節減振器具有三個工作面的設計是這樣的插入殼體垂直孔中的垂直滑塊有三個為斜面的側面,從其橫斷面看,所述三個側面呈120°角均勻布置,相對應的有三塊呈120°角均勻布置的水平滑塊以其斜面端與所述垂直滑塊的三斜面側面貼合,有三對彈性元件組與所述三水平滑塊相連。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可調節減振器,在其水平滑塊的外端面或與之相連的延伸部分的工作面上附有彈性材料層。
圖1為本實用新型可調節減振器實施例1;圖2為本實用新型可調節減振器實施例2;圖3為本實用新型可調節減振器實施例3;圖4為本實用新型可調節減振器實施例4。
實施例1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是一種單方向可調節減振器。一殼體10上開有水平孔和垂直孔,一垂直滑塊20其側面21是斜面,該垂直滑塊20插入殼體10的垂直孔中,一水平滑塊30其端面有斜面31,該水平滑塊30以其斜面端插入殼體10的水平孔中。垂直滑塊20中裝入調節螺栓22,以螺栓22的螺紋擰入殼體10的螺孔中,並以螺栓中段的短圓柱裝在垂直滑塊上端面的凹槽中。水平滑塊30的前後二側面有凹槽,該凹槽中嵌入彈簧32和導向塊36,導向塊36裝在凹槽外端,並且彈簧32的外端頂住導向塊36的內側,導向塊36朝向殼體10的一面有孔,殼體10上有螺釘34,該螺釘34的端部插進所述導向塊36的孔中。水平滑塊30左側為可伸出的工作面35,工作面35上貼有彈性橡膠塊37。殼體10上部前後兩側有帶孔的凸耳12用於安裝固定可調節減振器本身。另外,殼體10的頂部有螺孔,圖上示出有二根螺栓71將減振器固定在安裝板70上。
實施例1可調節減振器的工作位置或安裝位置可以是水平方向,也可以是垂直方向。如
圖1所示水平方向工作時,水平滑塊30伸出的工作面35和橡膠塊37承受水平方向的減振負荷,水平滑塊30在水平方向運動。調節調節螺栓22帶動垂直滑塊20移動,其斜面21推動水平滑塊的斜面31,則可以調節水平減振載荷的大小。
實施例2圖2是一種雙方向可調節減振器,有對稱平面。一垂直滑塊220為一四稜錐臺,前後為相互平行的平面,左右是二斜面,橫斷面為矩形。一調節螺栓222裝在垂直滑塊220中並將下端擰入殼體210的螺孔中。二水平滑塊分別自左右方向插入殼體210中,以其斜面與垂直滑塊220的斜面貼合。水平滑塊230向外有伸出的工作面235,工作面235的表面附有橡膠層237。一水平滑塊230前後兩側有水平凹槽,其中裝一對彈性元件組,即有彈簧232和帶孔的導向塊236,殼體210上有螺釘234插入導向塊236的孔中。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垂直滑塊和水平滑塊的斜面保持貼合。轉動調節螺栓222將同時調節左右水平滑塊伸出的工作面235的位置和工作載荷。
實施例3是一種三方向可調節減振器,如旋轉剖視圖圖3所示。所說的三方向其圓周角等分為120°。一垂直滑塊320有三個斜面321,插入殼體310中。3個水平滑塊330分別從三個水平方向插進殼體310中並以其斜面331與垂直滑塊的斜面321貼合。水平滑塊伸出工作面335,其外貼附橡膠層337。水平滑塊的側面有凹槽,其中裝有三對彈性元件組,即彈簧332和帶孔的導向塊336。殼體上有螺釘334,其端部插入導向塊336的孔中。一調節螺栓322穿過垂直滑塊320而其螺紋端擰進殼體310的螺孔中。工作時擰轉調節螺栓322帶動垂直滑塊320運動,致使三個方向的水平滑塊330同時移動,使工作面335的位置和作用於其上的載荷得以調節。
實施例4圖4所示實施例4是一種四方向可調節減振器,即其前後左右向外四面都有可調節工作面435。該減振器有兩個相互垂直的對稱面,沿這兩個對稱面的剖視圖和圖2中的主視圖相同。其中的垂直滑塊420大體是一正四稜錐臺,四側面是四個斜面,中心裝一調節螺栓422,該螺栓422的螺紋端擰入殼體410的螺孔中。四個有斜面端的水平滑塊430從殼體410的四面插入並分別與垂直滑塊的四個斜面貼合。與前述實施例相同,每隻水平滑塊430的兩側有凹槽,其中裝有一對彈性元件組,即有帶孔的導向塊436和彈簧432,殼體上的螺釘434的端部插進導向塊436的孔中。擰轉調節螺栓422帶動垂直滑塊420移動,致使水平滑塊外的工作面435隨之移動,達到調節減振效果的目的。工作面435的外表面附有彈性橡膠層437。
本實用新型可調節減振器具有良好的調節功能,耐受衝擊性能,承受水平載荷或垂直載荷;載荷是一個方向的,或是多個方向的,本設計可以相應地以一個或多個工作面承受減振載荷。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節減振器,其特徵是一有水平孔和垂直孔的殼體,側面有斜面的一垂直滑塊插入該殼體的垂直孔中,端面有斜面的水平滑塊以其斜面端插入該殼體的水平孔中,所述垂直滑塊中有調節螺栓帶動該滑塊移動,所述水平滑塊有彈性元件與之相連,並且使所述垂直滑塊側面的斜面與水平滑塊端面的斜面保持貼合,所述水平滑塊的外端面或與之相連的延伸部分為承載減振載荷的工作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減振器,其特徵是減振器是平面對稱的,其垂直滑塊有對稱的側面為斜面,有斜面端的二水平滑塊以其斜面對稱地與所述垂直滑塊的二個斜面貼合,有二對彈性元件組分別與所述二水平滑塊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減振器,其特徵是減振器具有相互垂直的兩對稱面,其中的垂直滑塊大體為正四稜錐臺,即其上下底面大體呈正方形,四側面為斜面,有四塊水平滑塊以其斜面端分別從殼體四面的水平孔插入,所述水平滑塊的斜面與垂直滑塊的側面即斜面貼合,有四對彈性元件組分別與所述四水平滑塊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減振器,其特徵是其中插入殼體垂直孔中的垂直滑塊有三個為斜面的側面,從其橫斷面看,所述三個側面呈120°角均勻布置,相對應的有三塊呈120°角均勻布置的水平滑塊以其斜面端與所述垂直滑塊的三斜面側面貼合,有三對彈性元件組與所述三水平滑塊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可調節減振器,其特徵是所述的水平滑塊的外端面或與之相連的延伸部分的工作面上附有彈性材料層。
專利摘要一種可調節減振器,在有水平孔和垂直孔的殼體中,側面有斜面的一垂直滑塊插入該殼體的垂直孔中,端面有斜面的水平滑塊以其斜面端插入該殼體的水平孔中,所述垂直滑塊中有調節螺栓帶動該滑塊移動,所述水平滑塊有彈性元件與之相連,並且使所述垂直滑塊側面的斜面與水平滑塊端面的斜面保持貼合,所述水平滑塊的外端面或與之相連的延伸部分為承載減振載荷的工作面。工作面可以有一個或多個,並且可以在使用時對其負載狀態予以調節。
文檔編號F16F7/08GK2426034SQ00236310
公開日2001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00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00年5月18日
發明者翟永亮, 李超榮, 蔡妙全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