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15:33:25
專利名稱: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遠程醫療會診與遠程放射學技術領域,具體是遠程醫學影像數字 化儀。
背景技術:
在遠程醫學服務工作中,經常需要將患者的醫學影像資料CT、MRI、X光片轉換成 數字影像文件,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傳輸與存儲。目前,醫學影像資料數字轉換的解決方案有如 下幾種形式1、國外遠程醫學服務的解決方案(1)、採用符合國際醫學影像標準的醫學影像傳輸與存儲系統(即PACS系統),其 特點執行DISCOM標準,配備專用設備,滿足臨床醫學診斷要求。但設備投資較大,要求高速
通f曰市覓οO)、採用專業醫學膠片掃描儀,應用於遠程放射學工作,操作簡便、掃描時間較 短,基本滿足臨床診斷的需要,但是設備投資較大。2、國內遠程醫學服務的解決方案國內近2000餘家遠程醫療會診中心在遠程會診工作中,遠程醫療會診病例的影 像資料,採用普通掃描儀膠片透射掃描,解決醫學影像資料的數字轉換,掃描儀配備A4-A3 幅面的透射板,掃描解析度300-600dpi,處理一張普通CT片需要10-15分鐘。其雖然可以 滿足遠程醫療會診的要求,但要求會診中心操作人員是精通計算機技術與醫學技術領域的 複合型人才,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掌握醫學影像傳輸與存儲處理技術,因此,對遠程 醫療會診中心操作人員培訓難度較大。為保證高清晰度的醫學影像,需要高速帶寬及較長 的傳輸時間,影響了遠程醫療會診工作的推廣普及。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它能夠對醫學影像膠片、文 件、圖片、實物進行直接拍攝,並可方便的進行醫學影像採集、數位化處理、壓縮、聯入互聯 網傳輸及貯存,是遠程醫學專業的醫學影像採集、數位化處理、及網絡傳輸的應用設備。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包 括不透光材料製成的外罩和支架,在外罩內底部安裝顯像儀,外罩底部與顯像儀對應處側 壁上設置送片口,支架上安裝水平支架,水平支架前端安裝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醫學影 像數碼轉換裝置與數據傳輸裝置連接。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上設置水平儀,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上配置第一 USB數 據埠。所述顯像儀是液晶顯示背光源的透射板。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距離顯像儀的垂直距離為400-600mm,成像聚焦點為顯像 儀的背光板的中心點。[0013]支架上安裝能夠控制支架上下移動的高度調整電機和高度控制開關,支架上安裝 能夠控制水平支架水平移動的水平移動電機。所述外罩外部安裝控制計算機,控制計算機上設置顯示屏、拍照開關和第二 USB 數據埠,控制計算機通過導線與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連接。所述外罩外部安裝控制計算機,控制計算機上設置顯示屏、拍照開關、醫學影像數 碼轉換裝置位置調整搖杆和第二 USB數據埠,控制計算機通過導線與醫學影像數碼轉換 裝置、高度調整電機、水平移動電機分別連接。控制計算機上安裝無線信號發射接收裝置。所述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的鏡頭為具有變焦功能的鏡頭,鏡頭的相對孔距 ^ 1 2.0,鏡頭的內焦距在40---58mm,鏡頭快門速度在1/2000秒以上,醫學影像數碼轉 換裝置的圖像傳感器是CCD圖像傳感器或COMS圖像傳感器,CCD圖像傳感器的感光元件尺 寸在1/1. 8英寸以上,COMS圖像傳感器的感光元件尺寸在22. 2X14. 8mm以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將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與膠片透射板結合起來。利用醫 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翻拍技術,完成醫學影像轉換。拍攝精度為1000物理dpi,即1000萬 像素。圖像清晰、拍攝時間為1/60秒-1/1000秒,自動轉換為JPEG文件,對大幅面(12女 15英寸)影像資料不必進行拼接與處理;操作簡便,適用於非計算機技術人員操作,總處理 時間為1-2分鐘;圖像文件較小,節省處理及傳輸時間,適用於低帶寬傳輸;能夠實現在遠 程會診過程中快速採集醫學影像、開展遠程放射學服務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很好地彌補了 在遠程會診服務工作中專業設備缺失、操作技術要求過強、設備投資過大等項弊端。具體來講,本實用新型對於遠程會診申請和接受雙方具有以下好處 1、在遠程醫學服務工作中,作為接受遠程會診申請方(1)、使用醫學影像數字採集裝置,傳輸遠程會診患者的影像學資料速度明顯提 高,節省會診時間。O)、傳輸醫學影像學資料圖像完整、清晰,質量明顯提高,能夠達到執行遠程醫療 會診的圖像診斷要求,避免了因圖像壓縮倍數過大,影響影像資料質量的問題。2、作為申請遠程會診方(1)、操作簡單。即使是非醫務人員,只要稍懂計算機的簡單操作亦可進行醫學影 像的採集工作。(2)、提高工作效率。從選片到採集完畢,只需幾分鐘時間,降低操作難度,提高了 工作效率。(3)、較高的醫學影像資料質量。由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採集醫學影像資料後, 自動形成1000萬像素分辯率的圖像文件,避免了由人為操作造成的各類不穩定因素。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所示標號1、水平支架;2、水平移動電機;5、支架;6、高度調整電機;7、高 度調整電機;8、顯示屏;9、外罩;10、拍照開關;11、位置調整搖杆;12、第二 USB數據埠 ; 14、顯像儀;15、送片口 ;16、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7、第一 USB數據埠 ;18、水平儀;19、無線信號發射接收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 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 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 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本實用新型所述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主體結構包括不透光材料製成的外罩9 和支架5,所述支架5可以設置在外罩9外部或者內部,其最佳方案如圖1所示,將支架5 設置在外罩9外部,該方案,易於對支架5進行調整。在外罩9內底部安裝顯像儀14,外罩 9底部與顯像儀14對應處側壁上設置送片口 15,醫學影像資料CT、MRI、X光片通過送片口 15送到外罩9內進行拍攝。所述支架5上安裝水平支架1,水平支架1前端安裝醫學影像 數碼轉換裝置16。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與數據傳輸裝置連接。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 置16採用數位相機即可。本實用新型採用外罩9將拍攝空間覆蓋住,其意義在於提供全暗 拍攝環境,避免雜光波反射,保證影像質量。本實用新型所述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優選為以下結構,其鏡頭為具有變焦功能 的鏡頭,鏡頭的相對孔距 90% ;最大亮度> 3500cd/m2 ;色溫> 7000K。上述實施例在使用時,能夠避免形成的數字影像產生光學畸變,並符合肉眼觀察 標準以滿足臨床診斷要求。同時,還可以保證透射光強度避免頻閃發生,減少光暈及偽影發 生。所述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距離顯像儀14的垂直距離為400-600mm,成像聚焦 點為顯像儀14的背光板21的中心點。為了便於調整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的拍攝位置,所述支架5上安裝能夠控制 支架5上下移動的高度調整電機6和高度控制開關7,支架5上安裝能夠控制水平支架1水 平移動的水平移動電機2。高度控制電機6能夠控制支架5在垂直方向上移動,從而控制醫 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的拍攝高度。所述水平移動電機2能夠控制水平支架1水平移動, 從而控制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的水平拍攝位置。通過高度調整電機6和水平移動電機2,能夠實現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的調整,便於操作以及拍攝不同畫面使用。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特徵在於為了能夠直觀的看到拍攝畫面,優選在所述外罩 9外部安裝控制計算機,控制計算機上設置顯示屏8、拍照開關10和第二 USB數據埠 12, 控制計算機通過導線與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連接。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拍攝 的畫面,能夠傳遞到控制計算機上並顯示到顯示屏8上,方便操作者根據顯示畫面,進行拍 攝,提高拍攝效果。所述拍照開關10能夠控制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的拍攝,第二 USB 數據埠 12可以將拍攝的圖片直接通過該埠輸出。為了便於控制高度調整電機6和水平移動電機2,所述外罩9外部安裝控制計算 機,控制計算機上設置顯示屏8、拍照開關10、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位置調整搖杆11和 USB數據埠 12,控制計算機通過導線與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高度調整電機6、水平 移動電機2分別連接。利用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位置調整搖杆11,可以直接控制高度調 整電機6和水平移動電機2,從而實現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位置的快速調整。在上述各個實施例中,為了實現遠程控制、拍攝以及傳輸的目的,所述控制計算機 上優選安裝無線信號發射接收裝置19。遠程控制臺可以直接通過無線信號控制醫學影像數 碼轉換裝置16位置的調整以及拍攝,並可以讀取存儲的圖片。
權利要求1.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其特徵在於包括不透光材料製成的外罩(9)和支架(5), 在外罩(9)內底部安裝顯像儀(14),外罩(9)底部與顯像儀(14)對應處側壁上設置送片口(15),支架( 上安裝水平支架(1),水平支架(1)前端安裝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 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與數據傳輸裝置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其特徵在於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 置(16)上設置水平儀(18),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上配置第一 USB數據埠 (1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其特徵在於所述顯像儀(14)是液 晶顯示背光源的透射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其特徵在於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 置(16)距離顯像儀(14)的垂直距離為400-600mm,成像聚焦點為顯像儀(14)的背光板的 中心點。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其特徵在於支架(5)上安裝能夠 控制支架( 上下移動的高度調整電機(6)和高度控制開關(7),支架( 上安裝能夠控制 水平支架(1)水平移動的水平移動電機O)。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罩(9)外部安 裝控制計算機,控制計算機上設置顯示屏(8)、拍照開關(10)和第二 USB數據埠(12),控 制計算機通過導線與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罩(9)外部安 裝控制計算機,控制計算機上設置顯示屏(8)、拍照開關(10)、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位置 調整搖杆(11)和第二 USB數據埠(12),控制計算機通過導線與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16)、高度調整電機(6)、水平移動電機( 分別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其特徵在於控制計算機上安 裝無線信號發射接收裝置(19)。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其特徵在於所述醫學影像數碼 轉換裝置的鏡頭為具有變焦功能的鏡頭,鏡頭的相對孔距< 1 2.0,鏡頭的內焦距在 40--58mm,鏡頭快門速度在1/2000秒以上,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的圖像傳感器是CXD圖 像傳感器或COMS圖像傳感器,CXD圖像傳感器的感光元件尺寸在1/1. 8英寸以上,COMS圖 像傳感器的感光元件尺寸在22. 2X14. 8mm以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包括不透光材料製成的外罩和支架,在外罩內底部安裝顯像儀,外罩底部與顯像儀對應處側壁上設置送片口,支架上安裝水平支架,水平支架前端安裝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與數據傳輸裝置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遠程醫學影像數位化儀將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與膠片透射板結合起來。利用醫學影像數碼轉換裝置翻拍技術,完成醫學影像轉換;操作簡便,適用於非計算機技術人員操作,總處理時間為1-2分鐘;圖像文件較小,節省處理及傳輸時間,適用於低帶寬傳輸;能夠實現在遠程會診過程中快速採集醫學影像、開展遠程放射學服務的目的等。
文檔編號A61B19/00GK201912238SQ20102069305
公開日2011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31日
發明者馮茹, 張樹, 牟平, 牟筱倩, 陳奕緯 申請人:馮茹, 牟筱倩, 陳奕緯